长乐歌(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25

  陆信一听就明白,知道陆云的意思是,账务院现在爆发出丑闻,老阀主难辞其咎。但陆信不过是刚刚接掌账务院而已,众人自然不会把账算在他头上。
  “族人们领不到钱粮,要是再知道这都是因为陆俭胡作非为所致,肯定会炸了锅,拆了陆俭的灵堂都不奇怪。”陆信认真地寻思起来道:“这样确实可以让长老会弄巧成拙,可是你想过没有,事情一旦闹大,应该如何收场?而且,还会得罪阀主……”
  说着陆信苦笑一声道:“陆俭已经死了,就是把他挫骨扬灰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我这个活人受罪?”
  “书上说祸兮福所倚,如果父亲能将此事妥善收场,非但阀主那里有交代,而且还可以一举奠定在族中的威望,彻底站稳脚跟!”陆云双目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沉声对陆信道:“父亲为族人解决了大难题。有这份威望垫底,往后长老会也不能将你随意拿捏,你也不用再看阀主的脸色了。”
  “呃,你这套路玩的可真溜……”陆信好笑的看着陆云道:“先给大家制造一个危机,然后将其解决掉,确实可以让我度过眼前这一关。”顿一顿,他又有些发愁道:“可是,我又不能点石成金,这么大的窟窿怎么能补得上呢?”
  “把陆俭偷走的钱,找回来不就成了?”陆云却不以为意道:“他弄这些钱是为将来打算,所以肯定没有挥霍掉。而且他肯定预备着,要是一切顺利,还得把这些钱再还回去。所以他偷走的钱财,就算不在京城之内,也不会藏得太远。”
  “陆俭事发之后,绳愆院已经搜查过他在京城内外的所有住处了,但都一无所获。”陆信轻声说道。
  “三四百万贯钱,能装满好几间屋子,陆俭是不肯能藏在家里的。”陆云思索片刻道:“他要么装在船上,让船在京外候命。要么把这些钱换成金子珠宝等贵重便携的东西,藏在京内某处。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可能。”
  “确实。”陆信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陆俭,想要藏起那三四百万贯钱财,确实只有这两个办法。想到这,他不由眼前一亮道:“我这就安排下去,一定要将这笔钱找回来!”
  “父亲若是放心,就交给孩儿来办吧。”陆云主动请缨道。
  “你办事我自然放心,”陆信先是一喜,旋即却摇头道:“但是你重伤初愈,而且还得为大比做准备。”顿一顿,他对陆云道:“对了,还没告诉你,大比很可能会从明年春天,移到今年冬天来。”
  “为何?”陆云奇怪道。大玄之前数次大比,都是在春天举行,取万物生发之意。怎么会突然改到一片肃杀的冬天呢?
  “好像是太后娘娘凤体欠佳,太医说这个冬天是个坎儿,陛下秉承孝心,想要用大比为太后冲喜。这不算什么大事,太师也没有异议,应该差不多就定下来了。”陆信看看陆云,见他神情明显一暗,心中暗暗一叹,轻声说道:“太后年事已高,十年前……你父皇的事情对她老人家打击很大,这些年一直缠绵病榻,已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嗯……”陆云微微点头,他不想让陆信难过,便强压住心头泛起的酸楚。又强笑道:“那距离大比,也没多少日子了。”
  陆信深深看陆云一眼,心中暗叹一声,也不再说太后之事。轻声对陆云道:“不错,所以你还是全力准备大比吧,别忘了当初说的大话啊。”
  “说到了,我自然一定会做到。”陆云沉声说一句,又笑道:“但兹事体大,关系到父亲能否立足,必须要有得力之人来办才行。”
  “是。”陆信重重点头。陆俭的死讯已经传遍京城,替他保管那笔巨款之人,一定会想将其独吞,如果所派之人办事不利,很可能会打草惊蛇,永远也找不回这笔钱财。
  “问题是,父亲手下有这样得力之人吗?”陆云似笑非笑的问了一句。
  “呃……”陆信登时有些尴尬,他初来京城,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势力,手下确实没有可用之人。
  “所以,还是交给孩儿来办吧。”陆云笑笑道:“别人去办,我都不放心。”
  “不行,你的事情更重要。”陆信就像天下所有普通父亲一样,把儿子的事情,看的远远重于自己的事。
  “有保叔呢。”陆云轻声提醒陆信一句。
  “也是……”陆信这才肯松口,杜茂的能耐和忠诚,都是绝对不用怀疑的。但保叔从来只听陆云一个人的,他根本指挥不动。
  “父亲就一心应付族里的事情吧,没把钱找回来之前,够你焦头烂额的。”陆云笑道。
  “嘿……”陆信苦笑着点点头,他完全可以想象,一旦把真相公诸于众,族中肯定会立马乱成一锅粥。想到这,陆信沉声道:“这件事,还是得先请示一下阀主,不能让他太被动。”
  “父亲言之有理,”陆云颔首道:“我们羽翼未丰,目前还需要阀主庇护。”
  “嗯。”陆信说着起身道:“我这就去三畏堂一趟。”
  ……
  陆云送走了陆信,准备转回后宅。经过花园时,陆云不由自主站住脚,看着园中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奇斗艳,他突然就愣住了……
  太后她老人家,最喜欢的古代文人便是陶渊明。陆云依然清晰记得,当年自己坐在她的怀里,听她为自己念诗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十年过去了,菊花再次绽放,飞鸟也再次南归,自己却不知还能不能再见太后一面?
  ‘皇祖母……’陆云不知不觉潸然泪下,从昨日压抑至今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贼
  昨日里,陆瑛和陆向回忆起陆瑛的奶奶。陆云便猛然想到,自己的皇祖母仍在人世。
  那位老人家,并非高祖皇帝所立的皇后,而是高祖的妾室。但高祖皇后一生无所出,两位皇子都是这位妾室所生。乾明皇帝被高祖皇后养大成人,所以和自己的亲生母亲,反而感情淡了很多。高祖驾崩后,他追封已经在几年前薨逝的高祖皇后为孝文太后,还修建了报恩寺追念她的养育之恩。
  虽然乾明皇帝也为自己的生母上了太后的徽号,却没有加任何尊号,就是一个光板的太后。母子俩的心结一时难以解开,关系十分冷淡,连带着陆云也和老太太关系不好。
  老太太当年十分严厉,看不惯皇帝皇后对他的娇惯。从他四五岁起,便亲自教他念书,若是他淘气不肯用功,老太后便会毫不客气的打他的手心。
  所以陆云一直不喜欢这位皇祖母,十年间也很少想起她来,可一被旁人触动,他对老太后的思念便不可遏制的迸发出来。他现在已经知道,太后对自己严厉,并不是不爱自己。恰恰相反,她是太爱他才会对他有那么高的期许……
  今日听了陆信带来的消息,陆云更是不可遏制的涌起一股冲动,他想去紫微宫,去看看自己的皇祖母,哪怕只是偷偷看一眼也好……
  可那里已经不是他的家,紫微宫的主人换成了他的二叔,那高大的宫墙像一道天堑一样,横亘在陆云的面前,不是他想进就能进得去的……
  正在黯然伤神,陆云的手被轻轻握住,陆瑛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边,温柔的目光,满满都是关切。
  “阿姐。”陆云赶忙收住泪水,想朝陆瑛笑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不要勉强自己,想哭就哭吧,阿姐会一直陪着你的。”陆瑛柔声说道,温暖的声音滋润着他的心田。
  ……
  长老院中,几位心腹长老正在向陆问禀报进展。
  “按照大长老的吩咐,昨天夜里下面的人已经分头行动,挨家挨户给陆俭喊冤叫屈开了。”一名长老笑着禀报道:“今天来长老院的路上,就看到好些人在街上议论,都说陆俭死的太不明不白了,这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是啊大长老,”另一名长老也邀功道:“族人们现在都说,若非阀主心急火燎扶那陆信上位,把陆俭逼得太急,以他的身份地位,怎么可能亲自去杀人呢?”
  “好,不错。”大长老仔细听着,看一眼几名手下道:“要将矛头指向陆尚,不要只集中在陆信身上,那是舍本逐末。”
  “大长老放心,”几名手下笑道:“我们让下面人散播说,阀主一心想扶他儿子上位,所以把咱们长老会看重的陆俭,当成是眼中订肉中刺,这才是陆俭倒霉的真正原因。”
  “不错。”大长老轻呷一口茶水,微闭双目道:“这本来就是事实,我们只是让族人们知道而已。”说着他睁开双眼,寒光一闪道:“你们还是得加把劲。这月十五,是陆俭的头七,我们长老会搭台唱戏,离不开那些族人捧场叫好。”
  “大长老放心,咱们肯定把族人的火撩的高高的,说不定不用等到年底,十五那天就能把陆尚撵下台去!”几个长老摩拳擦掌道。陆俭的死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意识到这场斗争已经到了见血的地步,要是再心慈手软,下一个死的可能就是他们。
  “下台声是要喊起来的,但不要太乐观,陆尚的根基有多厚,你们也不是不知道,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大长老却没有那么高的期望,他淡淡道:“老夫只求十五之后,他能名声扫地,在族中彻底丧失威望,然后等年底,方可一举成功!”
  “大长老深谋远虑、步步为营,”几位长老谀词如潮道:“就算是陆尚,在你老面前也只有惨败收场。”说着有人已经憧憬起,将陆尚赶下台后的美好前景了。“大长老,到时候真要让那陆仪上台吗?这小子两面三刀,既对咱们毕恭毕敬,又跟阀主那边不清不楚。”
  “他是什么货色,我比你们清楚。”陆问冷冷一笑,恨得咬牙道:“他就是一丛没主见的墙头草。”顿一顿道:“不过也正是这样,咱们才正要选他,若真是换上陆俭那样的狠人,长老会不成了给人做嫁衣了吗?”
  “大长老言之有理,陆仪确实是八位执事中最好控制的一个。”众长老纷纷点头,有人不由笑道:“那种货色当上阀主,陆阀就是咱们长老会的天下了!”
  “哈哈哈!”几位长老一想到将来可以为所欲为,骑在阀主的脖子上撒尿,就兴奋地大笑起来。
  “说这些都还太早,等把陆尚撵下台再说这些不迟。”大长老不悦的看着这几个货色,这些人年轻时也都曾经出生入死,算得上一代人物,怎么老了之后,都变得如此不堪?
  当然,他不会认为,自己也跟他们一样的。大长老沉声说道:“眼下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把陆俭的头七办好,为陆尚的末日敲响丧钟!”
  “是!”见大长老神情严肃,几位长老也赶紧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应声。
  ……
  转眼就是十五,陆坊码头上热闹无比,因为今天是族里发放钱粮的日子。
  陆阀在京里有三四万族人,每月都可以从族中领到数量不等的钱粮。原先他们是到账务院领取钱粮的,可哪怕是按户前来领取,也足足有五六千户之多,把个三畏堂前的广场塞得满满当当。
  这些族人聚在一起,寒暄笑谈、吆喝扯淡,闹哄哄交织成一片,能把天都吵翻了。阀中实在是受不了,便把领取钱粮的地方改在码头上,至少可以眼不见为净。
  这会儿码头上,已经到处都是骡车马车,也有不少携筐带担、推着大车的陆阀仆役,跟着自己的主人,使出吃奶的力气往里挤。虽然已是深秋,所有人还是挤得满身臭汗。为的不过是能早一点领取到那份钱粮。
  在老百姓的眼里,好像陆阀这样顶级的高门大户,就应该是人人富得流油,顿顿大鱼大肉一般。但其实,门阀之中子弟无数,仅京城就有数万之多,除了那些当了大官、或者在阀中有要职的少数人能富贵逼人之外,大多数门阀子弟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这些不事生产、不屑经商的门阀中人,每月就巴心巴肝的等着这一天,他们的衣食住行、礼尚往来各种用度,全都要指着族里每月发放的钱粮来开销。好些人家里还等米下锅呢,怎么可能不着急?
  可是他们越是着急,就越是不见账务院的船开来。眼瞧着码头上人越聚越多,想要转身都很困难。族人们的火气也不可避免的蹭蹭往上窜。“怎么回事儿,账务院的人磨蹭什么呢?!”
  “就是,往常这会儿,早该把粮食从通洛仓运回来,已经发了好一会儿了。”
  “是不是水门那边又有船对上了,把咱们的粮船堵在城外了?”有族人按照以往的经验猜测起来。
  “就算粮船被堵在城外,可也没见着运钱的车啊!”其余人却断然摇头道:“咱们的钱可都存在账务院,总不至于车也被堵吧?”
  “那不可能。”码头和陆坊之间都是陆阀的地盘,谁敢挡着给族人运钱的马车?不怕被愤怒的族人活吃了?
  “那就奇了大怪了!”族人们嗓门越来越高道:“账务院干什么吃的,到现在还没动静,连个屁都不放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