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677

  韩谦与王珺先请袁国维、韩道昌及随扈返回大营牙帐,简单用过的酒宴,便安排他们去休息。
  袁国维也是累得够呛,安排到简陋的营房也不讲究,天没黑就闷头大睡,一觉睡到次日天光大亮,精神头才恢复过来,推门看到韩道昌忽忙走过来,气色也比昨日好一些。
  韩道昌急忙跑过来拉住袁国维,说道:“袁大人,我们去见韩谦。”
  看韩道昌神色焦急,袁国维讶异地问道:“怎么了?”
  “我刚才醒过来,在营地转悠,看到南面诸多寨子的防兵正源源不断的集结过来,韩谦莫不会想着从北面突围?”韩道昌说道。
  “不会吧?”袁国维疑惑地说道,“这时候不应该放弃沈家集,率领兵马撤到龙潭河上游与孔熙荣会后,然后再沿龙潭河往巢湖西岸突围吗?”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怕就怕韩谦以前从来没有吃过别人的大亏,他这要将兵马集结在北面的河滩,跟徐明珍决一死战——徐明珍能与李遇齐名,岂会不防备着他狗急跳墙?”韩道昌说道,他急躁起来多少有些口不择言。
  袁国维昨夜还以为韩谦会下定决心撤兵,这时候搞不清楚状况,决定先与韩道昌去见到韩谦再说。
  途中遇到随韩谦出征淮阳山的侄女婿陈致庸,韩道昌见他神色有着说不出的怪讶,似有震惊似有亢奋,似乎知道些什么,上前拉住他问道:“致庸,你知道韩谦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难道是要集结兵马跟寿州军决一死战吗?”
  “二叔还不知道?”陈致庸与袁国维行过礼,与二叔韩道昌说道,“韩谦决定水淹寿州军,正派人通知上游溪河的沿岸军民回避大水!”
  “水淹?”袁国维说道,“山里秋冬少雨,溪河枯浅,无水可用;再说你们在山里也没有修筑拦大坝啊——拿什么去水淹敌军?”
  “我刚刚遇到冯翊,问过他这事,”陈致庸正要解释,却看到嘴里衔了一根草茎的冯翊晃悠悠的走过来,忙喊他过来,说道,“袁大人与我二叔正问要怎么水淹寿州军呢,还是你来解释。”
  “袁大人、道昌大人?”冯翊趾高气昂的走过来拱了拱手,说道,“北方诸河时有凌汛之灾,二位大人可是知道?”
  “北方诸河是时有凌汛,但江淮之间却从未听说有凌汛之灾。”袁国维说道。
  “这个便得我给二位大人仔细解说了。”
  冯翊一副好为人师地说道。
  “说及北方诸河凌汛的形成,也是简单,以黄河为例,河道长达数千里,开春之后上下游地区的温差极大,倘若下游河道还被冰层覆盖住,而上游河道却先开始解冻,水行冰下,上游水满,鼓破下游的冰层,大量的碎冰又更下游的冰层拦住,形成冰塞、冰坝,会进一步加剧水位上涨,最后破开两侧的堤坝,形成大灾。江淮之间从来没有凌汛,一方面长江以及以南的大河不会冰封冻结,而长江以北的河道,流域不够远阔,同一时间内流域间的温差极微。即便是淮河,上下游的冰层,开春之后差不多保持同步变薄、融化,自然不用担心会受凌汛之害。不过,这南淝水河到这时候还没有解冻,倘若能人为的在上下游制造温差,是不是就能形成凌汛?二位大人可知为了今天,上游诸寨积了多少薪柴,挖了多少地窖?再说从前夜起,夜里的气温便恢复到零度往上了,这注定了徐明珍逃不过这一劫啊!”
  “零度?”袁国维听着新名词,不解的问道。
  “便是盛一盆清水里放几块碎冰,叫人时时盯着,碎冰增加就是零度以下,碎冰消融,便在零度以上——韩谦还说要搞测温计,却没能搞出来,一叠乱糟糟的图纸丢给工师学堂了。”冯翊说道。
  袁国维心想韩谦以冰水消融衡量寒热,却是极妙,犹适合当下的情况,但他还是有很多的不解,问道:
  “秋冬无雨、溪河枯浅,我一路过来,没有看到你们有提前在溪河之中筑坝蓄水啊。就算你们能在一夜之间加速将上游百余里的河冰都融化掉,也不足以形成冲毁寿州军河滩大营的水势啊!”
  在沈家集北面的河滩有两三里开阔,倘若不能提前蓄积足够的水量以及水位,能形成多大的冲击?
  何况敌营也用栅木土墙沿河道在外围修造一定的防护,显然是为雨季来临、南淝河水势大涨提前做有准备,他们这时候想要冲击到敌营,就需要更大的水势。
  “我们进山时,其实是南淝水河水量最小的时候,敲开河冰,冰层下几乎都快断流了,但那时候也是最容易做手脚,甚至只需要破开河冰,将底下的浅水暴露在严寒之下,便能一层层冰结起来,形成冰坝。”
  冯翊说道。
  “要造明坝,徐明珍他们再蠢也会有所防备,但你们此时看沈家集前后的河道是没有什么异常,实际在冰层之下早已形成好些道暗坝。暗坝以下的河道,冰层之下已经断流,叫人觉得山里这个冬天的雨水还是真少啊,但实际都被截在上游的冰层之下,而且还是一路过来分好些道暗坝冰坝一层层拦水。这样使得每一层冰坝拦水,都只是稍微的抬高河道的冰盖,要不然的话,沈家集附近的河道冰盖早就被溢满的水挤破开了。而整个上游支流河道里的蓄水,要是能在明天凌晨之前,将所有的暗坝连同水面上的冰盖一层层的破开,足以将沈家集下侧的水位抬高五六尺,这是经过计算的。而在沈家集下方,有两排栅木直接打入河道之中,寿州军或许以为是限制他们走河冰往上进攻,但实际就是为这一刻准备,以便能拦截上游冲上来的碎冰,形成更大规模的冰塞、冰坝。这两排栅木能承压多高的冰坝,也是经过计算,至于是怎么计算的,那只能去问韩谦他了……”
  “……”袁国维嘴微微张开,半天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没想到韩谦昨日说战事不能再拖延,是指这个。
  “这一切都是早就谋算好的?”韩道昌没想到竟然有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变化,亢奋的抓住冯翊问道。
  “那是当然,寿州军不能在安丰寨失陷之前拦截住我们,他们有哪一步是能抓住主动权的?”冯翊趾高气昂地说道,好似这一切都是他的谋略。
  “黔阳侯用谋,当真是神鬼莫测,害我们白白担忧了这么久。”袁国维喟然说道。
  韩道昌兴奋的要冯翊、陈致庸陪着他们去找韩谦,沿途看到从淮阳山腹地调过来的精锐兵马,主要是往乌金岭两翼的豁口集结,很显然利用水势冲溃敌营之后,沈家集正面的出兵通道也会被大水冲得一踏糊涂,要追击敌溃、扩大战果,只能从两翼更险陡的岭道出击……
第六百一十二章
溃败
  “有些不对劲啊!”
  文瑞临登上梅塘山南坡的哨台,眺望棠邑兵在三四里外的沈家集外围防线,见徐明珍紧蹙着眉头,似乎也意识到今日的棠邑兵有所不一样。
  即便之前有过多次交锋,党邑兵的韧性之强还是叫文瑞临叹为观止。
  而这一战短短二三十天内,沈家集外围的栅墙都打烂好几个回合了,但一次次被棠邑兵将卒从后方运送木石填上。
  双方不断的突杀过去,摧毁对方的旋风炮等战械,又不断的造出新的旋风炮等战械,将数以万计的石弹往对方的阵地里投掷。
  不断的破开附近山岩,将左右能收集到的石碑,差不多都运了过来。
  南淝水河枯浅、河冰破碎的河道里,这时候也堆满了断木碎石等物——除了棠邑兵阵地旋风炮砸歪的,更多的还是驱赶民夫清理阵前出兵通道时,就近将大量的残缺石弹推进去。
  除了从正面进攻外,不计伤亡的将小股精锐派入淮阳山里,虽然与同等规模的棠邑兵作战,追随徐氏多年的嫡系精锐伤亡是很大,但从根本上遏制住韩谦发动山寨势力、扩充兵员的步伐。
  严寒天气一度对他们是很不利。
  因为大雪,除了使军将卒冻死冻伤甚众外,还使得他们对乌金岭一线的进攻拖延了逾二十天。
  而就是在这二十多天里,棠邑兵占领南淝水河上游主要支流近五十座寨子,获得相对充足的物资,前后还发动、征募逾四千精壮充当他们的消耗品,速度之快、声势之大,超乎他们的想象。
  然而严寒天气对他们也是有利的。
  一方面是淮阳山东坡、北坡的溪河解冻,要比往年推延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得棠邑水军的战船目前只能在巢湖之内游荡,没能沿着龙潭河等水道往淮阳山接近。
  另一方面是淮阳山里入冬以来都没有多少雨水,冰雪的融化也要大大晚于往年,叫他们不用担心溪河水势的变化。
  要是战事拖延到四五月份,随随便便一场豪雨,都会严重影响他们从下游河谷发动的攻势。
  而照当前的节奏继续下去,棠邑兵在乌金岭的防线,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坚持到四月的样子。
  只是从今日清晨起,斥候便确认棠邑兵负责控制后方山寨的小股精锐,陆续往沈家集结过来,寿州军诸将都倾向认为棠邑兵有可能看对峙无法拖延下去,计划发动大规模的发攻。
  不过,对面从淮阳山腹地抽调过来的小股精锐,没有填入河谷正面的防线之中,反而往两翼的山嵴豁口集中,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棠邑诸将认为从两翼险峻的岭道,更有利他们发动反攻?
  而此时越过乌金岭高达百丈的山嵴,能看到淮阳山深处有一道道烟柱升腾而起,似乎是初春持续干燥的天气,叫淮阳山里引燃山火。
  不过,这么干燥的天气,不管是他们派进去的小股精锐,亦或是棠邑兵在山里围剿他们派进去的兵马,利用干躁的荒草、林树,引燃山火都是相当简单的事,但也不至于到处都是啊?
  很可惜潜入淮阳山时的斥候,想要爬山越岭穿过棠邑兵的封锁将消息传出来,却是不那么容易,最快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文瑞临心思悬在那里,踏实不下来,跟着徐明珍跑到前营阵地,看到防线后的棠邑兵将卒,今日的士气似乎要强过往日,叫他更是浮想翩翩。
  徐明珍召集诸将,做了很多防范、警戒措施,文瑞临都不能叫自己的心思安稳下来。
  入夜后,前方的战事暂歇,文瑞临回到营帐没过多久,徐明珍便派人来请。
  他赶过去徐明珍的大帐,看到数名浑身浴血、乔装成山民的斥候正喘着粗气,跟前脚赶到的许寅等人讲述今日他们在淮阳山里看到的情形。
  “棠邑兵今日通知南淝水上游及皋阳溪沿岸的军民撤离,说是要防大水浸灌,这怎么可能?”文瑞临听了一声,忍不住震惊的问道,“即便棠邑兵在上游溪河沿岸堆积薪柴点燃融化河冰,又能引发多大的水势?”
  由于双方恶战持续多日,沈家集下游的南淝水河道里积满残木碎石,会影响到溪河下泄,但问题是淮阳山整个冬季除了几场大雪,都没有多少雨水降下。
  积满残木碎石的河道里,水流虽然都没有断过,但流水一直都极浅,也足以证明这点。
  而他们也一直都有提防韩谦有可能会在山里筑坝蓄水,近一个月来徐明珍将两三千嫡系精锐拆成小股派入淮阳山里,都没有发现异常。
  韩道勋、韩谦父子,当年在秋湖山收编染疫饥民,以及经营叙州时,都极擅治水,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问题近一个月来,那么多斥候探马进入淮阳山里,难道连一座拦河堰坝都不认得了吗?
  不造大坝蓄水,即便是夏秋季的大暴雨,也很难对他们扎驻在河谷地里的大营造成毁灭性冲击吧?
  或者,这一切仅仅是韩谦的疑兵之计,是韩谦看到己方将卒守乌金岭变得艰难,故意放出假消息,想要他们自乱阵脚,以便能拖延乌金岭被攻陷的时间?
  左武卫军正在都指挥使周数的率领,从桐柏山与淮阳山之间的缺口杀出,韩谦显然是更想拖延一些时间,以便周数率部杀入更深,迫使这边撤兵回援吧?
  这也是文瑞临能想到唯一合理解释。
  众人在徐明珍的牙帐里惊疑不定了许久,都理不清楚一个头绪,亥时初刻,前营主将徐晋派人过来通报:“敌军防线之后,将卒似听到有河冰破裂移动的声响传过来!”
  “河冰破裂?”文瑞临一惊,心知气温回暖,河道内的流水丰沛起来,要是下游遇到堵寒,是有可能将河道上的冻盖撑破,难道是棠邑兵在上游河道积柴烧冰起作用了?只是入夜前,他特意看过,梅塘山西侧的河道,没见冰层下的流水上涨,他还以为棠邑兵在上游是纯粹瞎折腾、故布疑阵。
  “我们去前面看一看。”徐明珍当机立断地说道。
  文瑞临、许寅等人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徐明珍,在侍卫的簇拥下,不顾寒冷的夜风呼啸,往前哨阵赶去。
  星月当空,但视线也看不远。
  好在前阵主将徐晋也担心有问题,听斥候说棠邑兵防线后有异响,不管夜深,集结一股精锐兵马对南面的棠邑兵防线发动了一次进攻,以便斥候能靠近到沈家集外围栅墙,更清楚的看到上游河道的情形。
  徐明珍、文瑞临、许寅他们过来,徐晋当即将斥候就近侦察到的情形相告:“是有大量的河冰破碎往下游涌来,都被河道里的栅墙挡住,仿佛如大坝堆积起来……”
  一方面棠邑兵在河道里所打的栅木,要更南侧一些,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想过直接沿河道往上进攻,所以棠邑兵在河道里的栅墙,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破坏。
  这时候却没有想到棠邑兵会利用这道栅墙拦截上游浮游下来的河冰堆成冰坝,然后用冰坝拦水。
  “河冰堆积有多高?”徐明珍蹙着眉头问道。
  “两尺不到。”徐晋回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