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677

  即便王文谦如此安排有监视赤山会北岸会众的意味,但捺山往南距离长江北岸,也就二十余里,实是赤山会短时间内最佳的中转地之一;要不然的话,六七千人毫无遮挡的暴露在长江北岸的江滩边,处境会相当的危险。
  谈妥这些,王文谦便直接指派一名官员随冯缭离开处置这事,赵臻也随后带着扈卫出城调整扬州城西的防御部署。
  这时候天色暗下来,王文谦留殷鹏在后宅用餐。
  “真不需要派人知会李知诰一声?”殷鹏坐到餐桌前,有些犹豫的问道。
  站在淮东的立场,在北岸的禁军主力能与寿州军拼个两败俱伤,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但此时的情况,淮东与北岸的禁军主力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北岸的禁军主力倘若能保持足够的警惕,不受重创,淮东便无需去独自去抵挡南下梁军的兵锋。
  这时候与其期待人马少得可怜的叙州兵的增援,还不如寄望北岸的禁军主力能保存实力。
  王文谦放下木箸,说道:“水师主力在洪泽浦遭受重创,不需要我们提醒,李知诰及朝中诸臣都能想到梁军渡淮南下所带来的风险。最稳妥的选择,自然是北岸此时集结于巢州城外的禁军主力暂时放弃强攻巢州城的计划,分撤到舒州、滁州固守,以备不患。不过,北岸禁军最终会怎样的选择,非但不是我们能决定,李知诰这个禁军前锋诸行营都总管也做不主,最终还是要看朝中、看杨元溥做怎样的决断。而昌国公使李秀率骑兵赶往燕墩山,他却随御史中丞郑畅匆忙赶回金陵,我看他多半还会力主在梁军南下之前攻陷巢州城。这样,他才能少承担一些水师主力在洪泽浦遭受重创的罪责……”
  殷鹏点点头,要是此时北岸禁军放弃进攻巢州城,昌国公不仅要承担水师主力覆灭的罪责,还要承担对巢州作战失利的所有罪责,会使得昌国公府一系势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说不定其女李瑶都未必能保住皇后之位。
  昌国公匆忙赶回金陵的意图并不难猜测。
  想到这里,殷鹏又忧虑地说道:
  “陛下年轻气盛,不甘受此重创,或许真会支持昌国公赶在梁军南下之前,强攻巢州城的主张呢。”
  “问题就在这里,淮东真要急于在这事上出声,只会促使此子冒险行事,他以往跟韩谦所学,都是剑走偏锋的路数,水师主力遭到重创,也是深受其害。”王文谦说道。
  “韩谦真的回叙州了?”殷鹏有些怀疑的问道。
  “或许回,或许未回,此时谁又能确知呢?”王文谦不置可否地说道。
  殷鹏身为州司马,身兼统领扬州地方兵马的重负,夜里也不敢懈怠休息,不管将来形势如何变化,他都要先将扬州地方上的军事潜力作进一步的动员,草草填饱肚子便先告辞离去。
  王文谦总是想着保持住镇定如素的从容,殷鹏走后,他依旧小口品着侍妾亲自下厨炒的小菜,将一壶米酒喝尽,才放下手里的杯盏,问站在一旁的王珺:“珺儿,你觉得韩谦有把握说服李知诰抗旨不攻巢州城吗?”
  “啊!”没想到父亲突然问起这个,王珺手忙脚乱的差点将手里茶碗打翻,睁大眼睛看向父亲,似乎没有听清楚父亲刚才在问什么。
  王文谦盯住王珺的眼睛。
  “巢州相距金陵不足二百里,除左龙雀军乃是李知诰的嫡系外,左右武卫军及诸州兵,仅仅是受李知诰节制——爹爹都不信李知诰敢抗旨或者能抗旨擅自行事,何必问女儿这个问题呢?”王珺说道。
  “韩谦此时应该已经派人回叙州传令调水营东进了吧?”王文谦又问道。
  “爹爹认定黔阳侯是奸枭之辈,黔阳侯不是应该等到朝廷放下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之后,再率援兵沿江而来,更能左右朝中的局势?他何需不诏兴兵,落下叫人诟病、猜忌的口实?”王珺说道。
  “韩谦何以能断定水师进洪泽浦必败?又何以那么早便已料定一切皆是梁军的阴谋?”王文谦问道。
  “爹爹都试探出女儿那么多话了,这事女儿确实猜不到。”王珺说道。
  王珺闭口不言,王文谦却无意放过她,说道:“形势一旦难以挽回,不提扬州城以东的腹地区域都会受敌骑的侵袭了,仅扬州城以西,乡野之民就有十数万计,要不要提前往东疏散或收入城塞之中以避战乱,皆在珺儿你一言之间……”
  “爹爹您何需跟女儿斗智斗勇,”王珺抿着嘴说道,“不管黔阳侯做何决定,扬州城以西都有可能会受到敌骑的侵忧——爹爹所犹豫的,不过是不是要在邗沟以西陈以重兵,爹爹所犹豫的不过是要不要趁此机会窥视滁州而已。”
  王文谦暗叹一口气,他此时所犹豫的,确实是要不要在捺山附近派出更多的精锐战力,毕竟形势恶化之后,特别是北岸的禁军主力有覆灭之忧,杨元溥极可能屈服于形势,从淮东调援兵。
  这也是淮东兵马正式进占滁州的良机。
  只是大楚水师主力覆灭,不能摸清楚韩谦的意图,淮东兵马过早进入滁州,所承担的风险太大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宫门
  金陵大雪,城池内外,鳞次栉比的屋檐皆是积白。
  长春宫的宫门之内,春十三娘穿着深绿色的锦披,透着宫门的缝隙朝外看去。
  大雪窸窸而下,杨恩还站在宫门前的广场上,身上都是积雪,想必官袍也都已经被积雪浸湿,这时候寒风呼呼刮来,要不是咬牙撑住,春十三娘都怀疑杨恩会不会颤抖起来。
  雪还在不断的飘下,杨恩所穿的靴子也都被埋在雪下,没想到她隔了这么久再转回过来看,杨恩站在宫门前竟然都没有移动过位置。
  听着身后“沙沙”的脚步声响起,转回头见是姚惜水拾步踏雪走过来,感慨地说道:“溧阳侯在雪里已经站了都一个多时辰了,积雪都将他身上的衣袍濡湿了,再这么拖下去不走,怕是他的身子会撑不住啊——我倒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国公爷跟陛下多少有些输红眼了……”
  “他这不过是玩苦肉计罢了,”姚惜水冷酷无情的注视着宫门外的情形,冷冷一哼说道,“此时不攻巢州,前功尽废,而巢滁等地得而复失,叛军重得滁、巢州,到时候据有水师之利,将直接威胁帝京金陵——难不成真如这疯子所言,要陛下请那竖子率叙州水营东进来抵挡叛军水师不成?”
  春十三娘心里轻叹一口气,大楚水师主力溃于洪泽浦,金陵震动,满城之人议论纷纷,也惶惶不安,此时并非没有人担心寿州叛军会与梁国勾结,甚至大多数人都认为安宁宫早就跟梁国勾结到一起,但这时候还支持先收复巢州,实在是朝廷此时所能做的选择极为有限。
  此时不攻下巢州,前功尽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巢、滁两州得而复失,楼船军水师将重新进入长江水道。
  以往金陵编有左右五牙军精锐水师,即便初期战斗力不如楼船军,但大体上还是能保证金陵城以及江南更为广阔的纵深腹地,不受楼船军的战船威胁。
  此时的大楚水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重创,短时间内大楚在长江之上,再没有能制衡叛军水师的力量,他们此时放弃进攻巢州,不封锁住楼船军战船进入长江的通道,难不成真要如溧阳侯杨恩所进谏的那般,请黔阳侯韩谦率叙州水营东进,协防长江水道?
  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向叙州低头,调叙州水营东进,北岸的禁军主力在梁军渡淮之前,还是有极大攻陷巢州的可能。
  不过,春十三娘也是暗暗佩服杨恩的胆气。
  满朝文武都知道黔阳侯已成陛下的心病,即便是沈漾都没有在这事上坚持,杨恩却在朝堂上痛斥陛下不敢调动叙州水营东进,实是畏黔阳侯如虎。
  春十三娘都觉得杨恩没有被陛下当场杖杀,都要算好运气,虽说以往杨恩游戏风月场所也是被天佑帝罢黜后心灰意冷,但春十三娘之前是没有太深感触的。
  “不要理那疯子了,他乐意站多久便站多久……”在这火烧眉头的节骨眼上,姚惜水催促春十三娘赶紧将宫门紧闭起来,随她到后面去。
  就在这时候,从后面班院方向,突兀的传来两声短促的婴儿啼哭。
  虽然隔着较远,虽然两声过后再无新的啼哭声传来,但在静寂无声的大雪之中。
  春十三娘听见这两声短促的啼哭,愣怔了一会儿,看向姚惜水,问道:“太后生了?”
  “该死!”姚惜水没想到她才离开一小会儿,后面的班院竟然搞出这样的纰漏,竟然叫婴儿啼哭的声音传到这边来。
  她现在只能指望杨恩距离得更远,没有将这两声婴儿啼哭听入耳中,但当下也管不了太多,便要拉春十三娘离开。
  杨恩是隐约听到那两声短促的婴儿啼哭,但他神情恍惚了一下,以为自己在雪中站得太久,浑身都冻得僵硬,出现幻觉了。
  长春宫里怎么可能会有婴儿的蹄哭,也没有见哪个妃子今天携带皇子出城到长春宫来探望太后啊?
  杨恩想要动弹一下手脚,却不想双脚已经冻得麻木失去知觉,身子失去平衡,整个人一头栽倒在雪中。
  春十三娘看到这一幕,心头一叹,终究还是头也不回的随姚惜水往后面的班院走去。
  等候在宫外门马厩里的扈随,看到杨恩栽倒在雪里,十数人七手八脚的跑过来,将杨恩从雪地里抱起来,拿大氅裹住他的身子抵御严寒。
  有人心疼的劝他道:
  “沈相都没有再坚持,侯爷你这又是何苦?再说陛下也同意只要侦察到梁军有集结渡过淮河的迹象,便允许李将军便宜用事,情势没有你想象的这般紧迫啊。”
  “你们懂个屁!”杨恩挣扎着一屁股坐在雪地里,气急败坏的冲着身边的扈从破口大骂,“你们真就以为颍、徐就只有七八万梁军,入冬后真就没有再大规模从别处调集兵马过来?你们真以为水师主力溃于洪泽浦,是高承源他们骄纵无能、失之大意,是没有料到叛军会困兽犹斗,而败于反噬?这整个就是陷阱啊,大楚在荆襄一战,就吃过朱裕善藏奇兵的亏,怎么能不长记性啊!”
  “形势变化仓促,梁国即便有心谋事,时间也赶不及。再说了,职方司已经增派多路精锐斥候往淮河北岸侦察敌情,真要是什么陷阱,必能看到蛛丝马迹。”随扈劝说道。
  “职方司是谁控制的?”杨恩不顾仪态的痛斥道,“枢密院职方司上上下下都是李普那个蠢货手下的人啊,那个蠢货为了逃过他失策致水师覆灭的罪责,你们说真要查到什么蛛丝马迹,那个蠢货会叫职方司都如实禀明于陛下吗?沈漾这次也糊涂了啊——陛下年轻气盛,不知道从长计较的道理,太后能在慈寿宫隐忍十数年,当知里面的厉害。你们给我去砸宫门,今天我非要见到太后不可……”
  左右皆面面相觑,虽说杨恩之前大闹政事堂,最后只是被陛下驱赶出来了事,没有受到什么严厉的责罚,但不意味着他们今天砸了长春宫门,还能继续安然无事下去啊。
  “侯爷,不要胡闹了,你身上的袍子都叫雪浸湿了,再不换身干爽的衣裳,你这身子可遭不住啊!”两名为首的随扈对望了一眼,当下便想不再管杨恩的疯言疯语与责骂,要将杨恩强行抱上马车带回城去。
  “你们这些狗奴才,大楚江山要坏在你们手里!”杨恩急得大叫,喷出一口血,身子直直往后一挺,便昏厥过去了。
  随扈更不敢耽搁,抱住身子骨瘦弱没有多少重量的杨恩坐回马车,往东华门疾驰而去。
  ……
  ……
  “溧阳侯身子怎么样了?”
  看秦问走到垂花厅前解开披风抖落积雪,沈漾走过去问道。
  “我没能进溧阳侯府的宅门,杨侯爷对相爷怨气很深啊。”
  秦问将披风交给仆从,陪着沈漾往相府深处走去,说及听闻杨恩在长春宫门外吐血昏倒后赶去探望的情形,临了他也忍不住问道。
  “水师受创太惨,现在北岸禁军是有机会赶在梁军南下之前收复巢州城,但万一打不下来呢?依秦问所见,杨侯所谏更为稳妥,相爷这次怎么没有与杨侯爷站到一起?”
  沈漾看向两侧院墙所积的白雪,枯瘦的脸,皱纹这一刻变得更深。
  倘若叙州与淮东事前没有勾结到一起,又倘若薛若谷赴溧水任职以及左广德军旧部在太湖沿滨地区聚集,没有叙州暗中操作的迹象,他此时当然会毫不犹豫的支持杨恩,劝谏陛下传旨调叙州水营协防长江。
  现在问题复杂了。
  虽然他为避免火上浇油,没有同意薛若谷将这些事揭露出来,但即便论迹不论心,他此时都必须考虑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问题。
  沈漾也没有要跟秦问解释的意思,而是蹙紧眉头看向北方阴霾的苍穹……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