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677

  “哦,我听到城里也有人议论这事,好些人都不大相信,试想金陵事变之时,信王野心勃勃,大有鲸吞江淮登位大极之势,却挫于韩谦之手。以信王的孤傲,怎么可能会跟叙州眉来眼去?”苏红玉说道。
  “这事恐怕是真的,我们不仅看到扬州官员登上叙州商船,还看到冯翊此时就在扬州。”姚惜水说道。
  “啊,竟然真有其事啊……”虽然朝中很多人都认为收复巢州之后,叙州与淮东勾结是应有之义,但苏红玉多多少少感到有些意外,感慨地说道。
  不过,她也知道冯翊出现在扬州,实际要比两艘叙州商船进入扬州,意义更为明确,沉吟片晌,又叹道:“在形势面前,所谓的孤傲到底算不了什么,但这么一来,朝中形势又复杂了吧!也不知道陛下确知此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他能有什么反应,还不是一直都在韩谦的玩弄之中?”姚惜水这话看似不屑,但她的神色却很凝重的问道,“你前些天渡江去探望大哥,大哥可有决定什么时候拿下巢州城?”
  “巢州守军鼓吹梁军随时会出兵南下,士气并没有完全崩溃,知诰想着再拖半个月,但也会赶在淮河冰封之前,拿下巢州城吧?”
  苏红玉前些天渡江与李知诰小聚,但也不会特别询问战事安排,这时候只是将她的猜测跟姚惜水说。
  “只是敌我双方对此都有较为明确的期待,对守军而言,只要能咬牙扛过这段时间,或能叫知诰解围而去,士气与作战意志,反倒有加强的趋势……”
  “为免夜长梦多,兼之叙州、淮东暗中到底勾结到什么程度,大哥那边还是要尽早拿下巢州城,将主要精力放到巢滁两州的经营之上,到时候也不怕叙州与淮东玩什么花样了。你在给大哥的书函里,还是要多写几句的。”姚惜水还是觉得李知诰应该尽快攻下巢州城,然后借与寿州叛军对峙的机会,笼络将卒,经营巢州,她们所拟定的计划才算是坚定的踏出第一步……
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
  一阵风吹过,树梢头淅淅沥沥的洒下一片黄叶,兆示着深秋即将过去,初冬即将来临。
  薛若谷借着休沐的日子,一早带着两名健仆骑马出溧水城,临近黄昏才进入金陵城。对他这个文弱之人来说,一天之间骑快马奔行一百四五十里,真是要将骨头架子都颠散掉。
  沈漾也体谅薛若谷的辛苦,特地吩咐人在池亭里给薛若谷铺了软榻而坐。
  “如今看来,卫甄在尚文盛刺杀案一事隐瞒了太多的真相,这些是我在溧水寻访多日所得的书证……”薛若谷将一大叠书证放到案上,递到沈漾跟前。
  沈漾拿一枚石猴镇纸压在这叠书证上,以免被风吹散,他还是要听薛若谷怎么说。
  仅仅是这些书证,薛若谷大可以派一名贴身心腹给他送过来,没有必要自己吃这番辛苦,亲自赶回金陵城来。
  “……”薛若谷咽了一口唾沫,发现有些事千头万绪,很难张口就说出来。
  虽说最初沈漾推荐他出知广德府未能得成,但薛若谷早就注意到刺杀案所存在的诸多疑点,赴任溧水后,他寻访乡野,侥幸找到两名在尚仲杰率部夺回尚家堡时逃到山里隐藏起来的流民少年,了解到尚仲杰屠杀流民的真相,再根据尚仲杰之妻与人私通、尚仲杰杀妻的传闻,薛若谷找到逃出尚府、嫁给平民为妻的卫氏贴身女婢,再根据溧水县仵作以及负责收殓尸体诸老吏的供词,薛若谷差不多已经将刺杀案的细枝末节都摸清楚。
  虽然还有一些细节,没有搞清楚,但也不妨碍薛若谷判断卫甄恶意隐瞒这诸多细节,以及京兆府以及刑部不加甄别对当时溧水县所给的判词全部采信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有些事、有些居心,是不言自明的。
  这些人说白了就是要挑动更多的世家宗阀记起对赤山军及逃奴的新仇旧恨。
  后果就是左广德军留在广德府任吏的旧部成百上千的蒙冤入狱,上百人在狱中或死或残。
  要不是朝廷及时调派陈景舟到广德府缓和局势,说不定广德府已经掀起民乱了。
  “确认这些事后,我也会派人到广德府暗中寻访,想要大体了解一下去年刺杀案发生后,左广德军旧部受迫害的情况,原本想在上书弹劾京兆府及刑部时有更多的书证,只是事情似乎比我之前所想象的还要复杂。”薛若谷犹豫地说道。
  见薛若谷竟然有背着他弹劾京兆府及刑部的意图,沈漾忍不住摇头苦笑,问道:“你还发现有什么更复杂的地方?”
  “刺杀案风潮炽盛之时,左广德军旧部除了在追捕刺杀案嫌犯时有成百上千人蒙冤入狱,还有三千余户人家,田宅被旧主所夺,生计一度极为窘迫,当时倘若广德府会掀起民乱,必以这些人为先驱,但我遣人到广德府暗中寻访,发现这些失地的左广德军旧部及家小,生计似乎没有想象中困难,甚至暗中有往临太湖的四田墩聚集的趋势,”薛若谷说道,“我这时候便忍不住问相爷一声,我能到溧水任职,当真是相爷单纯觉得我应该要去溧水避避风头,没有旁人在这事上说项?”
  沈漾枯皱的脸皮紧皱起来,眼瞳盯着亭下的池水,很长时间一声不吭。
  “倘若我赴任溧水以及有人救济左广德军旧部及家小,皆是叙州暗中所为,却也没有什么,但叙州商船通航淮东,有些事不容人不深思……”薛若谷还是忍不住将潜台词直接揭开来。
  倘若韩谦在幕后谋划这一切,仅仅是为左广德军旧部平冤,他不介意被韩谦当成刀借用,但眼前的局势似乎又说明韩谦所谋不止这些,也就不容薛若谷不谨慎看待这一切。
  沈漾负手身前,手托着下巴,良久才叹了一口气,看向薛若谷,问道:“时局唯艰,民生唯苦,你可否当这些事都没有发生过?”
  薛若谷能明白沈漾的意图,以陛下对叙州的猜忌,知道叙州与淮东勾结到一起的消息,恐怕已经是盛怒异常了,他要是再将这一切都和盘托出,火上浇油之后,还不知道陛下会做怎样的决策。
  而实际上,大楚此时还不能对淮东及叙州同时削藩。
  陛下不知隐忍,只会叫大楚内部的局势再度变得险恶起来。
  当然,同时他也不能再去弹劾卫甄、京兆府及刑部,去揭开刺杀案诸多被掩瞒下去的真相细节,以免为韩谦所利用。
  “……”薛若谷艰难的点了点头,又说道,“卫甄调出溧水,我得以赴任之事,幕后必有人促使,相爷不可不察。”
  “这事我心里清楚……”沈漾点头说道。
  ……
  ……
  “叙州何时遣人与淮东接触,你们事前都毫无觉察,那我养着你们这些奴才是干什么吃的?”杨元溥眼瞳阴冷的盯住跪前御案前的安吉祥、陈如意以及缙云司里两名专司淮东、叙州两个方向情报刺挥的都尉,他极力压制胸臆间的怒火,将声音压低下来,却更叫人听了心头不寒而栗。
  在他的计划里,待收复巢州、滁州之后,便有条件能从诸多方面压制淮东,削弱淮东对朝堂、削弱他二哥对他的威胁,却没想到这时候看似老实一点的叙州,竟然突兀之极的跟淮东走到一起。
  看样子还似要共同抵挡朝廷的压力。
  这叫他怎么不怒?
  安吉祥、陈如意跪在殿中请罪,但内心深处犹是震惊。
  叙州与淮东勾结,他们事前毫无觉察,并非他们之前没有想到这种可能,实是思州民乱前后,叙州表现得太规规矩矩了,太滴水不漏了,他们怎么能想象叙州突然间不遮不掩的跟淮东、跟信王那边勾结到一起了?
  他们知道消息后都如此震惊,那事前又怎么可能觉察到蛛丝马迹?
  当然,陛下如此震怒,他们也能猜到是为什么,陛下或许更担心叙州、淮东有可能进一步跟安宁宫叛军及梁军勾结到一起。
  在这之前,他们没有担心这个,但目前叙州与淮东都勾结到一起,谁能知道在朝廷的进一步施压下,叙州与淮东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当然,事前他们没有觉察到这点,缙云司难逃失职之责。
  杨元溥生了一会儿气,看安吉祥、陈如意等人还跪在殿中,挥手说道:“你们这些不管用的家伙都起来吧,即便让你们将这石板跪穿,又能抵什么事?”
  “微臣无能。”安吉祥、陈如意还是再叩头谢过罪,才起身站到御案前听候吩咐。
  “巢州那边推进还顺利吧?”杨元溥问道。
  安吉祥、陈如意对视一眼,知道叙州与淮东勾结到一起,叫陛下担忧收复巢州一战会有反复。
  虽说在巢州主持围城的李知诰以及负责后勤补给的李普,皆得陛下的信任,差不多隔天都会派人将最新的战事进展都传呈到宫里来,但叙州商船进入淮东贸易,毕竟不是大逆不道之事,朝廷也不能阻止,那陛下就不能在给李普、李知诰的书信里,直接将有些隐忧挑明。
  有时候,缙云司便是要在陛下的难言之忧上发挥出作用来。
  “目前搜集到有关巢州的情形一切都还正常,但叙州与淮东会有勾结,乃微臣无能失察,说不定巢州那边也会有所遗漏,微臣近日便往巢州亲自走一趟。”陈如意说道。
  “你走一趟也好,也代朕慰勉一下昌国公与建宁侯。”杨元溥说道。
  收复金陵之后,李普封爵从信昌侯拔擢为昌国公……
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
  李普身为枢密副使,督管对安宁宫叛军的清剿战事,但他驻辕滁州,并没有直接赶到巢州去。
  除了他对自己一线指挥作战的本事有自知之明外,更为重要的是李知诰被委命为前军行营总管,总揽进攻巢州城的军政事务,高承源、陈铭升、高隆等水师以及禁军马步兵将领都受他节制,李普凑过去也只能提提建议,并不能将指挥权接过去。
  与其赶到巢州找不痛快,还不如留在滁州督运粮草。
  驻防滁州西部的右神武军两都兵马,分别以李秀、李碛为将,虽然他们二人心里很不乐意,但目前李知诰对巢州城的进攻策略,是一点点的压榨、消耗守军的实力,也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然而这一点对李普却显得犹为重要。
  那便是朝中官宦以及江东世家宗阀,此时赶着派人渡江过来,到滁州城及禁军驻营附近圈占田地,都得先拜他的门庭。
  而且只要拜他的门庭就管用。
  新任的滁州刺吏卫甄跟个小透明似的。
  州衙下面的大小官吏,都未必敢轻易地离开滁州城,就更不要想着能从这事里分一杯羹了。
  对此时的李普,除了继续巩固他这一系在朝中的权势与地位外,大概也就田宅美眷,对他的吸引力最大了。
  陈如意带着杨元溥的旨意,以慰勉的名义,先渡江赶到滁州城见昌国公李普。
  随着朝廷恢复对滁州城的统治,左右地区的局势算是稳定下来,这使得附近的流民、难民都自发的往这边会聚过来,使得不攻而取、城墙基本保持完好的滁州城多少显得有些人满为患。
  地方上旧有的世家宗族,即便曾经是被迫向安宁宫叛军效忠,却也是要被清洗的对象;而即便是平民返回家园,之前的地契、田契也都作废。
  此时不狠狠的兼并一把,还要等到何时?
  这意味着所有会聚过来的流民,要么依附于渡江的宗阀世族、皇亲国戚为奴为婢,要么只能继续忍受饥荒,流落四方。
  此时除了到滁州城附近圈占田地外,京畿诸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世家宗阀跑过来收购奴婢,以弥补金陵战事期间的劳动力损失。
  陈如意在扈随的簇拥下进城,能看到大街两侧挤满乞讨与插标卖首的人,这叫他想象幼年时流落扬州街头的情形。
  沿街的屋舍有很多留下烧灼的痕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6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