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1095

  “如果当年我和大哥没有想着拼一把,我们就不可能后来割据江西,如果我先前不心存那点贪念,也不会使我今日有杀身之祸,罢!”
  成也是那点贪念,败也是那点贪念。
第1393章
清算
  荥阳。
  东巡路上,荥阳营地。
  皇帝看到阚棱的奏报,又拿起锦衣卫和皇城司的两封奏报,看了一会后又放下。
  “阚棱做事还是有些急躁,过于耿直了些。这个事情,其实还可以再耐心点,能够办的更好些。”
  魏征倒是笑道,“我倒觉得阚大将军行事果决,江西既然归附,如今又想着这些小心思,自然是不能姑息纵容的,再是姑息他们就越是得寸进尺,只怕局势才会更加难看。眼下这样挺好,快刀斩乱麻,挟雷霆之威震慑这些宵小,然后才能腾出手来赈灾安民。江西这几年在林氏兄弟的手底下,可是折腾的够呛,如今遍地流民,满山贼匪,贫民无立锥之地,那些豪强军头们却趁机大肆兼并,甚至还有许多佛道也趁机跑到江西在那边扩张。”
  朝廷若是再不赶紧刹住这股歪风,重整江西,只怕这片渔米之乡的好地方,就将满目疮痍,到时要再收拾,可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力气时间了。
  皇帝坐在椅子上也是叹息几声。
  江西这些年在林士弘的手里,确实折腾的不行,早些年是隋末时江西的大小军阀混战,然后又是饱受流贼乱匪的洗劫,好不安歇林士弘一统江西,结果又要遭受林氏的搜刮。小小的一个江西道,最多的时候却养了十几万的军队。
  “应当尽快摆脱林氏时的那些乱政,要及时拔乱反政。阚棱把林士弘和林药师在江西的田地宅院作坊等统统充公没收,我看没有什么不对的。那林药师一人就占据了十几万亩田地,难道还要全都留给他?”说话的是秘书监王珪,他也一样认为对于林氏兄弟没有必要过于优待。
  “圣人先前对林士弘授封郡公爵位,还给他实封地,可结果呢,林药师却在江西如此作乱,我看,也必须处置一下林士弘。请圣人降林士弘之爵,收回他的实封地,将他在江西的财产全都没收。”
  魏征跟着一唱一和,“可给林士弘改封一个终身的侯爵,比如封奉命侯,给他保留洛阳的宅第就好,江西的田宅等财产全都没收充公,以示惩戒。”
  林药师死了,三尺白绫缢死,报称暴毙,这都算是给林士弘留了几分面子了,否则若是按谋反罪公开处置林药师,那林士弘就也逃脱不了干系。
  罗成没有反对。
  “既然阚棱已经开了这个头了,那就干脆做到底,借此机会,彻底清洗一遍江西地方,从官到吏,好好的审一审查一查,有问题的都换下来,朝廷吏部和兵部,抓紧时间,从各处抽调一批精兵强将调过去填补空缺,要把衙门运转起来,不能停摆。”
  “还有,对于地方的这些豪强士族,朕的意思,可以先把一些名声不太好的给迁到六京安置,对他们的产业查一查,巧取豪夺强占兼并的,就要清退。当然,若是祖业,也当给予保护。”
  皇帝对于江西的官吏和地方的豪强大户是两个态度,对官吏是坚决的清退为主,只留少量真正名声好有才干之人,但其中也要将大部份调到其它地方去。
  而对于豪强大户,势力最强的那些,直接迁到六京去,一来充实六京,二来拔除掉这些地方大势力对地方的影响干涉,有利于朝廷对江西的接管。
  借此机会,还能把这些人的产业查一查,各种违法所得,什么强占抢夺的也得清理。
  “等把这些黑产清出来充公后,再把官田清一清,然后给江西百姓们均田。对于地狭人多的山区地方,要将一些贫困无产的百姓,组织迁移到边疆地广人少的道郡去,我们得保证均田后,一户人家得有百亩田地左右,这样一些田种桑麻种树,一些田种粮,也能够一家人缴纳租税后还有温饱。”
  现在朝廷新打下来许多地方,都是缺少人口。而中原许多地方现在却又是有人没地,因此对于江西这样新归附之地,皇帝还是再次强调,要做到一户百姓六七口人,当有百亩田地均田授地。
  对于地少人多的地方,就要由官府组织,把部份贫困无产者迁到人少地多的郡县去,甚至是迁到江西以外的边郡去。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于过去江西道的高利贷等,实行一刀切,百姓只需要偿还本金和最多一倍的息,不管借了多久了,也不管当初约定的利息是多少,不管利息已经滚了多少,最多只付本金和一倍之息就算偿清,而且对于什么九出十三归这样的借款,还款只按借出实数算。”
  皇帝特意交待的这条清理债务,也是为了去除许多不合理的压迫,过去许多百姓失地破产,都是因为高利贷,利滚利无穷尽,最终使的百姓家破人亡沦为奴隶。因此现在皇帝要对过去的这些做一个清理。
  “若是百姓暂时还不清过去的这个债务,那么原主也不得再强迫逼债,其债务还可以由地方官府负责接手,由地方衙门先代为偿还,然后百姓以后每年向官府偿还一些,官府代偿的债务,不得再另算利息,统算为无息借贷。”
  魏征感叹着道,“圣人此举,不知道会让多少人脱离苦海债山。”
  “朕也希望他们的人生能够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朕给他们均田授地,给他们减债降息,就是要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有个光明的奔头。”
  对于罗成来说,每多一户自耕农,那么朝廷的根基就要加强一分。
  国家的政策在自耕农和豪强之间,适当的向自耕农倾斜一些,这是必要的。
  “今年江西两税免除,明年征半税!”罗成又加了一条。
  “让阚棱向江西各地的贼匪们发文,只要在今年内下山接受招安,那么朝廷可免去他们过去的罪责,一样新给他们籍贯,给他们均田授地。但若是敢继续顽抗者,朝廷就将格杀不论,且追究三代,统统长流百济、安西、云南为屯田民,剥夺一切财产,妻妾也得由官府配给屯田民为妻!”
  “圣人,相信这个命令一出,江西之贼匪能够立即解决。”
第1394章
奴隶起义
  深秋。
  皇帝浩大的东巡队伍出洛阳东大门虎牢后,在荥泽过大运河通济渠,然后入四渎之一的济水,继续向东行。
  荥阳太守赵郡公李玄霸带着地方官吏百姓等在河边送行。
  “回吧。”
  “臣想陪陛下一同前往泰山。”李玄霸有些不舍。
  “你现在可是地方牧民官,哪能轻易离开。”罗成拍了拍李玄霸的肩膀,“荥阳郡这两年在你治下,可是发展飞速,朕这次一路东巡过来,你荥阳郡发展不比洛阳府差,尤其是荥泽和开封两城,如今商贾云集,作坊遍布,十分兴盛啊,朕非常高兴。”
  李玄霸笑笑,“我都是听下面官吏们的建议,我也不懂如何治理地方。”
  “能虚心听纳好的建议,就非常不错了。”
  荥阳作为东都洛阳的东大门,地理优势很强,尤其是境内北面是黄河,东面又是大运河通济渠,往东还有直通山东的济水。这三条河道便是黄金水路,西进京师洛阳的商贾物资都自此经过,荥泽城处于通济渠和济水分流之处,北边不运就是黄河,因此荥泽城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
  此处遍地仓库,朝廷在此新设立了一个可储粮千万石的荥泽仓,皇家内库也在这里设立了一个能纳粮三百万石的大仓,各路商贾们也在此设立了无数的仓库。
  更别说,此处还有造船厂,专门制造生产跑运河、济河、黄河的商船,另外荥泽的许多手工制造业也很发达,朝廷有意在这里建立了手工制造业区,朝廷少府寺的官有手工作坊,内侍省的皇家手工作坊等,荥泽虽不是荥阳郡城,可这里却有超过二十万人口,拥有超十万的奴隶。
  而其东南不到二百里的开封城,如今也是一座重要的水运码头兼手工制造业基地,同样有二十余万的人口。
  朝廷这几年也有意把洛阳城的一些制造产业转移到旁边的荥阳来,一来这边交通运输更方便,二来洛阳的人口若是太多,也会加重城市的管理难度。真要是一城上百万几百万人口居住生活,整个城市的交通生活甚至是卫生等都会很困难,连带着物资供应困难增加,物价也会大涨。
  历史上,罗马的君士坦丁堡就因百万人口居住在城中,导致成为粪城,最后不得不强力手段疏散许多百姓到周边去,才好转了城内情况。
  “我有发现荥阳郡现在使用着大量的奴隶,尤其是荥泽和开封两城作为手工制造业较集中的地方,使用奴隶尤多,甚至有近半人口皆为奴隶,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希望玄霸你和荥阳郡官员们能够多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大秦现在基本上一统天下,还四处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朝廷主动的移民边疆,这就使的中原内地原本地狭人多的情况大为改变,特别是随着朝廷强力的均田制下,多数汉民百姓都分到了不少地,成为了自耕农。
  贵族官员地主豪强们也受于朝廷严格的限田令,而不得不把中原超限的地置换到边地去,这使的现在中原大地主较少,自耕农的数量极多,占据了七成的土地。自耕农自耕自种,甚至因为一户能分到百亩到七八十亩地,使的有的劳力少的家庭,或是府兵等条件较好的家庭,对劳力需求的增加,可是如今大家多是自耕农,想雇佣别人也难。
  于是最后便只能是购买奴隶。
  特别是许多地主豪强们,中原限地,于是在边地置地,在中原则转向制造业等,开商铺建工坊,用人多招工难,于是便也纷纷开始购买奴隶。
  奴隶虽然不便宜,但也是在如今环境下不得已的办法了,况且,买奴隶其实也还是很划算的。因此,如今大秦上下,不论是贵族豪强地主,还是下面的百姓,都喜欢买奴隶。
  贵族豪强官员士族买奴隶多,不仅仅是买来种地、做工,平时生活也需要这些奴隶们服侍,赶车的车奴看门的门奴养马的马奴甚至是养狗的狗奴,还有端茶倒水的茶奴、帮厨做饭的奴隶等等,处处都离不开奴仆。
  而普通百姓家里,则多是买一两个下地干活的奴仆,有的也会买些小丫头做婢女。
  朝廷对于奴隶也有专门的律法,沿续隋朝的律法,奴隶律比蓄产,地位低下,买卖奴隶跟买卖牲口一样,虽然有严格管理,但却并不禁止。
  “玄霸啊,大量使用奴隶这是如今的国情所需,但也得防范奴隶可能带来的危害问题,良贱不得通婚,这条得严格控制。若是主与奴仆生子,其子女依然不能更改其奴隶之身份。”
  罗成提到的这一条很残酷,但若不划起这条红线,则早晚都必然生乱,还会是大乱。
  “奴隶努力工作,那么奴隶相互通婚,下一代依然是奴隶,可如果他们表现好,也可以赎得自由。”
  朝廷对于奴隶的态度其实现在也是充满争议的。
  罗成固然也坚持了那条红线,但也对奴隶有了些保护律令,比如不得虐待不得危害等,甚至规定了得给奴隶一个最低的薪水,虽然这个额度低的可怜,但是允许奴隶拥有私有财产,也是一个极大的改变,若不是许多官员们反对,皇帝甚至准备允许奴隶们的子女半自由的身份,到第三代时就完全是自由身份。不过这条被许多官员反对,所以良贱不得婚,奴隶与奴隶生下的孩子依然是奴隶,属于奴隶主的财产。
  但保留一个最低的工钱,使他们能有一点私产,还允许他们攒够钱可给自己或自己的子女赎得自由。
  罗成一直有些担忧,随着如今大秦奴隶数量越来越多,只怕奴隶早晚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他可不希望大秦有朝一日,也会出现奴隶大起义。
  “得给这些奴隶一些希望。”
  “还有,一定要严查,绝对禁止贩卖秦人为奴,秦人连自卖为奴也不允许,谁敢打破这条红线,要严惩不贷,记住。”
  下一步罗成还计划着,要争取在朝中通过奴隶奴三代可以成为自由雇工这一条,这些自由雇工不能均田授地,但可成为雇佣工能够入籍,虽不能当府兵考科举为胥吏,但其它方面已经与良民差不多了。自由雇工第三代,则能成为真正的良民。
  通过这样的方式,以减轻奴隶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压力和风险。
  “玄霸啊,你们荥阳郡内是奴隶大郡,郡内就有几十万奴隶,一定得管理好,不能虐待奴隶,得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得长期监控下面,若是有奴隶主虐待、杀害奴隶,得严惩。”
第1395章
官逼民反
  “为什么要对奴隶那么好?”
  济水河边官道上,太子骑着马跟着父亲同行,忍不住问道。
  “因为他们不是畜生而是人,人是会有思想的。”罗成这样回答儿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