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7/1095

  后来刘邦代秦建治,复立无诸为闽越王,之后又以闽越民风强悍为由,强行迁徙闽越王族平民于江淮,闽越族逐渐没落并同化于汉,可是直到不汉末年,两汉也不曾对闽地有过真正有效的控制,甚至连一个县都不曾设立过。
  直到三国东吴孙策废侯官都尉,以其地设立建安、南平、汉兴三县,寓意建安年间、南方平定、汉室复兴之意,连同侯官县成为此地最早的真正正式设立的四县。
  这也是这片地区头一次有了县一级区划。
  而此时经历秦汉,都已经数百年了。
  中原王朝才算是真正第一次开始设县统治,这比更南的岭南交趾等地晚了几百年设县,可知这块地方的特殊性。
  几百年的时间,汉人沿着闽江南下,直抵闽江海口,花了数百年时间,才勉强建立了四个县,有了几个据点城池。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
  东吴割据江东,面临着魏蜀两国的威胁,于是只得不断向南方开拓,不仅把建安等几县组建了建安郡,还新设了邵武、绥安、将乐,使的建安郡下辖十县,基本囊括了后世福建全境。
  建安郡也从此一直到隋,地界没怎么变动过。
  西面武夷山,东面大海。
  东吴不断加大对建安郡的开发,不断迁移人口进来,实行屯田驻军等政策,甚至还一度派人从建安渡海往流求岛上屯田种粮。
  沿海的建安县(福州),也成为吴国最大的造船基地。
  到西晋、南北朝时,建安郡一度析分为建安、晋安、梁安三郡,于是形成了闽南、闽北、闽东三大区域,不过后来隋一统北方,南征攻陈,在攻郡安郡的时候受到顽强抵抗,遭受重创,日久破城,隋军屠建安。
  后来江南大造反,建安地方豪强也是纷纷而起,隋军全力镇压之后,对当地的豪强势力大清洗。到杨广继位后,闽地只设建安一县,并为闽县、建安、龙溪、南安四县,可知在隋平闽地时当地遭受的重创。
  在三国东吴之前,中原对于闽地几乎没有建立有效的统治性,虽然也曾经把割据闽地的土著势力击败,但也仅是军事征服,却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统治,连个县都不曾设立过。
  到了东吴时,东吴向南开发,对于闽地的开发力度增强,通过闽江南下,开始设立城池、屯庄等,尤其是此时海上水路的发展,使的东吴还开始从海上抵达闽地沿海,有了海水的交通路线,使的东吴对闽地的开发极大增强,短短几十年里,闽地建立起了十个县。
  此后直到隋末,闽地的发展虽然持续向前,但远远不及中原。关键原因就是在于陆路不通,武夷山横亘连绵,把闽地封闭起来,使的闽地成为一个很封闭的区域。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地,就算是过了武夷山,可是境内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山脉,把闽地割裂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封闭之地。
  在隋平地闽地后,罢郡设州时,闽地设为泉州,下只辖四县,总共户口不过一万二千户。
  一个这么大的地方,人口却长期只有一万户左右,这可以说当地确实是非常落后的。
  “诸位,如今建安郡在沈法兴的江东道控制之下,这几年建安倒也安稳,不过依然还是十分落后。”程名振手指敲打着桌子,今天与部下们谈建安,原因在于有皇帝的旨意。
  如今朝廷全力扶持对外贸易,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十分重视,但是海上丝路,现在有很长一段要经过沈法兴的地盘,从长江口直到员江口(汕头),这中间沿海岸太长了。
  现在皇帝在渤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之间,新设了一个东海舰队,目的就很明显了,就是要加强对于东海这一段的控制力。
  流球郡和东海郡队都是在这个策略下设立的。
  如今流球郡的建设还不错,稳步推进,与土人的交战断断续续,但都是一直向内陆推进,节节胜利的。如今土人远遁深山密林,程名振已经夺取了流球岛东部沿海的大量平原地带,暂时他也不急着继续推进。
  因此现在调转头来,开始盯上了海对岸的建安郡。
第1385章
鹭岛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人都要活,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而建安自古就是穷山僻壤,从先秦到隋,人口一直就在万把户徘徊,始终难得什么大发展。历史上要到唐末五代时,才算开始人口迅速提升,达到数十万户。而到了宋朝后,福建路借助于海上航线的帮助,才算有了真正的飞跃。
  但在此时,闽地依然落后,隋初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反抗和镇压后,闽地更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曾经比较强的造船业等,也完全被摧毁。
  当地的一些豪强大族,或死的死或逃的逃,要么就被强行迁往了中原,于是闽地便更加蛮荒了。
  大业末年,闽地又经历了一轮动荡,哪怕这几年稍安定了点,可这里已经是完全被封闭起来了。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闽北的百姓们,于是开始啸聚山林,许多人成了贼匪。而闽东沿海一带的百姓,许多人本来是渔民的,但沈法兴控制江东,面对着中原大秦的强大威胁,只能维持着一支很庞大的军队,为此对下面的税赋征的很高。
  渔民们打渔是难以维持生活的,沿海又多台风,经常受灾。日子过不下去,就只能为盗。靠山就当山贼,靠海就为海盗。
  过去的渔民们于是摇身一变,驾着小船出没沿海,打动过路的商船,成了海贼。
  相比起辛辛苦苦种地打渔,结果还养活不了妻子儿女,打劫虽然很危险,但明显还更有点养家活命的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海贼。
  这些海贼们悍不畏死,反正烂命一条,只能靠打劫维持生活这样子了。
  沈法兴对于建安郡的控制其实很弱,只在四县驻了少数兵马。
  中原人歧视闽人,称他们为蛇人,说他们好鬼信巫。
  程名振提醒众人。
  “我们东海舰队设立的目的,就是要维护东海的海上丝路安全,可现在建安郡的这些蛇人海贼,猖狂的紧,严重威胁着航线。皇家商船舰队还好,有武装护卫不怕,可是一般的商船却极易被他们打劫。”
  如今朝廷虽说收复了湖南、江西,可经陆路越过五岭通往岭南,但两地刚收复,原来的通道关闭封锁多年,要重新开通还需要时间维修,更别说,现在岭南三道与中原的往来极大,更多的还需要海上交通,甚至云南也一样有时要借道广南。
  “太守,咱们这是要跟沈法兴开战吗?”一名军官兴奋地说道。
  江南三藩,湖南和江西都已经先后被朝廷收复,如今仅剩下一个江东沈法兴还试图负隅顽抗,但大秦上下都不把江东放在眼里。
  所有人都认为,只要皇帝愿意,一声令下,三月就可平定江东。
  “不,朝廷暂时还没有对江东开战的计划,但是呢,我们也不能容忍建安海贼们继续肆虐东海。朝廷几次下旨斥责沈法兴治理地方不利,可沈法兴皆以闽地偏僻,交通不便,又以闽地百姓民风彪悍,不服王化为由敷衍朝廷。故此朝廷决定,我们自己动手。”
  “怎么个动手法?出兵占领建安吗?”
  程名振摇头。
  “不管怎么说,建安郡现在是在江东道沈法兴的控制下,他现在还是朝廷的藩镇,朝廷也暂时还维持着与他的太平关系,故此,直接出兵攻占建安是不合适的。要维持航线,还是有其它办法的。”
  有军官便喊道,“建安郡总共才四个县,下面万把户人,直接灭掉多方便。”
  “建安确实只有四县,可是除了沿海的县,其它地方,全是山区,根本就没有什么道路可言,要进攻建安内陆地方,不但行军不便,而且后勤粮饷也是个大麻烦。”
  闽地的地形确实是极奇特的地方,可以说岭南虽偏,但也只是偏远而已,但起码岭南还是有许多平原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山。可是闽地的山那叫重重叠叠,不仅多,而且缺少交通孔道。
  “我们现在的目的是控制东海航线,尤其是建安这一段。”
  程名振当然也想打建安,可朝廷没让打,他就很老实的不去乱想。
  他手指着建安郡龙溪县附近。
  “看到此处没?”
  “九龙溪海口,难道要打龙溪县?”
  程名振无奈,“早说了不攻城不掠地,不是龙溪县,而是九龙江口海上的这两个大岛,此二岛一名鹭岛(厦门)一名仙洲(金门)。”
  九龙江,又名柳营江,这是建安郡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九龙江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龙溪县在鹭岛对岸注入流球海峡。九江龙的下游龙溪平原,也是闽地少有的四个平原之一。
  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宽水稳,可通航,全长五百多里。
  “此二岛很大,自晋朝开始,便开始有人在上面耕种打渔,不过如今,上面全是海贼聚集。”
  一名军官道,“这个鹭岛我知道,大岛外小屿星罗棋布,而鹭岛还有深水港湾,港深水阔,就算是再大的海船都可不受潮汐影响自由进出,这是一个条件优越的天然良港。故那些海贼们喜欢聚集岛上。”
  “不止如此。”另一名军官道,“因为这岛上聚的海贼多,这里现在还成了一个重要的黑市,许多海贼把抢来的东西直接放在岛上售卖,不少商人会跑到岛上收赃。”
  程名振笑着道,“鹭岛和仙洲岛现在都是在海贼手里,这里既无江东沈家的官吏也无驻军,所以咱们这次就先打下此二岛。”
  他的计划很简单,拿下鹭岛,然后在岛上建立海港、码头,以后东海舰队在此驻军,同时还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港市,既作为东海舰队水师的驻点军港,同时也是海上丝路商船们在东海的一处补给港,甚至还可以与建安龙溪的陆上百姓交易,收购土产,出售商货。
  当然,等这二岛控制在手,那也意味着朝廷真要对付江东的时候,那么就能随时沿江而上,直接把小小的龙溪县城给拿下。
第1386章
秦皇东巡
  澎湖湾东海舰队数十条战舰扬帆启航,直航西面的鹭岛,向着还毫不知情,正在岛上逍遥快活的第贼们杀去。
  而同时,在遥远的中原。
  皇帝带着皇后、太子离开洛阳,在宰辅大臣们和陪同下,在无数禁卫亲军的护卫下,开始离开洛阳前往泰山。
  洛阳城门前,无数的京师官宦子弟富商士子们随行,皇帝倒没有要求他们同行。不过是众人看如今天清气爽,正是天凉好个秋,于是便也想着跟随圣驾,一同前往泰山。
  就当是秋游了。
  毕竟皇帝封禅泰山这样的大事件,也是难得一见的。
  若是有机会参与见证,那也是无上的荣光。
  为了此次东巡,宰辅们也是十分尽心,最终是由一万二千北衙禁军一万二千内衙亲军,还有三千羽林,另外八百宫女以及三千名宦官随同,宦官中,还有着一千二百名是皇帝最贴身的宦官力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