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6/1095

  席君买看着徐世绩,“徐帅是不是有什么任务要交给我,请直说。”
  徐世绩这下倒有点意外了,他还是小看了席君买。
  “是这样的,新罗此前出兵助我讨伐百济,他们趁我攻灭百济后,抢占了十三座靠近新罗的边境之城,一直不肯交给我们。而我呢,又顾忌说他之前协助出兵帮过我们,虽说他们也没帮上忙,五万人被五千人挡住,打了几个月,最后自己折损一万多都没攻下,可终究曾是盟友嘛。但是呢,也不能因此就把这十三座城给他们,但我们又不能直接去强要,否则会弄的不好看。”
  席君买若有所思,“那徐帅要我怎么做?”
  “你靠过来,就这样这样做,明白吗?”
  “哦,确实是个好办法。”
  “能办到吗?”
  “请徐帅放心,一定完成。”
  席君买从帅府出来,便所王君廓、柴绍、王伯当以及宇文承都几个招来,然后向他们宣读了徐世绩的任命。
  几人都很意外,不过等席君买说完后面的话后,几个倒是都点了头。
  “倒是一点小事情,就是这不会是个坑吧?”柴绍望向席君买,又看了看自己几人,除了席君买根正苗红的皇帝侍卫出身,他们几个,可全是长流人。
  “真要挖坑,也不可能把我自己挖进去。”席君买道。
  王君廓这个时候发话了,平时常沉默寡言的他道,“就算这是徐帅给我们挖的坑,可如果能为朝廷办点事情,就算背个锅踩个坑也没什么,就当是赎罪了,这事我接了。”
  王伯当也点头,“我也接了。”
  柴绍呵呵笑了两声,“也是,坑不坑的也没什么分别,反正来了这安东也没打算回去了,行吧,该怎么行动,席太守你安排吧。”
  “徐帅给我们拔了些人马,除了我们营,还另给了三营人马,此外,又拔了四千民兵,咱们就有了一团战兵,两团辅兵,有六千人马,实力完全足够了,现在先前往东明郡城吧,等到那了,再开始第二步。”
  当天,席君买带着六千人马往东明郡而去,东明郡,便是原百济靠近新罗的那部份地区,如今划为东明郡,下设五县。而新罗占据的那十三城,正是隶属在东明郡下。
  数日后,席君买一行率六千兵马到达东明郡城。
  一到东明郡城,席君买便开始搜捕高句丽余孽,对于逃入百济的高句丽人到处搜捕,一经发现立即捕为奴。一时间,东明郡境内的高句丽人纷纷而逃,此时有一个传言在高句丽人中流传,说新罗愿意接纳高句丽亡国之人,还特指出了新罗会在边境十三城接收安置他们。
  闻得此讯,走投无路的高句丽人于是纷纷向边境十三城涌去。
第1369章
黑齿义隆
  百济,泗沘。
  泗沘又称所夫里城,城中有万家,按百济制度,百济在隋朝时开始学习中原改革,把担鲁制改为方郡制,同时在畿内实行部巷制。泗沘城设有上中下前后五部,每部两千五百家,四家出一兵,每部平时维持五百士兵,由一位将军统领。
  每部下辖五巷,每巷五百家,类似于中原的坊。
  约百年前,即南梁武帝大同四年,扶余自熊津迁都至泗沘,还曾改国号为南扶余。
  作为立国时间不比高句丽、新罗短的百济国,其在半岛上的历史很久,依山阻海,境内有平泽平原、内浦平源、湖南平原、全南平原等,山海形势险固,气候条件也不错,固此地方不大,其人口却曾一度多达数百万。
  百济曾把国内划分为五方,方下再辖诸郡,形成方郡制,五方有五个中心,也便是百济的五都,中方古沙城,东方得安城,南方久知下城,西方刀先城,北方熊津城。
  后都城由熊津迁往泗沘。
  五方各有方领,以达率为之,方佐为副。方下各郡,有郡将三人,以德率担任。
  从熊津迁都到泗沘之后,熊津一直都还很受重视,甚至形成了近乎东西二都的格局。
  熊津方这样的大方,下辖十个郡,熊津方由百济官阶第二位的达率担任方领,其下的十郡,每郡有三名郡将,由百济官阶第四位的德率担任。
  而方佐,是由百济官阶第三阶的恩率担任。
  方领、方佐、郡将,皆统兵马管事政事,所以说百济的制度,其实还是停留在比较传统落后的制度阶段,各方都有一支几千人的方领军,然后有战事时,再临时征召百姓从军。
  固此百济以前跟高句丽、新罗等打来打去倒还勉强相当,但一对上大秦的军队,就不行了。皆因大秦的军队更加专业。不论是训练还是武器装备,都是远超百济人的。
  “五方诸郡的方领、方佐、郡将等都奉命到泗沘了吗?”
  泗沘城中,徐世绩询问。
  “回徐帅,百济原先之官员,上至一品六佐平、二品达率,下到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再到七品的将德、八品施德、九品固德、十品季德、十一品的对德,还有十二品文督、十三品武督、十四品佐军、十五品振武、克十六品虞皆下令来泗沘。”
  “其朝中掌宣纳事的内臣佐平、掌库藏事的内头佐平、掌礼仪事的内法佐平和掌宿卫兵事的卫士佐平以及掌刑狱事的朝廷佐平还有掌外兵马事的兵官佐平等,也都已经在泗沘了。”
  徐世绩冷哼着道,“这百济,边荒蛮夷,处处学我中原,却还搞出了个十六品,连个九品十八阶都没学到。”
  一名参军事也笑道,“可不是怎么的,这百济官员,六品以上服紫,以银花饰冠,十一品以上服绯,十六品以上服青。娘的,一开始我发现这泗沘城里这紫袍官员无数,还吓老子一跳呢,谁成想,一至六品皆服紫呢。”
  徐世绩道,“百济官阶十六品,却没有正从和上下之分,故这六品以上服紫,其实也跟咱们三品以上服紫是一样的。”
  当然,百济的六品以上官,当然还是不能跟中原的三品紫袍大佬比的。
  想他徐世绩,现在担任朝鲜道行军大总管、经略宣抚使、安东道左都督指挥使、兼管百济道左都督指挥使,那也不过是个正三品实职,和正二品的上将军阶。
  “也不能大意轻敌,毕竟这里还是有几百万人口!”徐世绩提醒众人,现在统计出来的结果是,百济共有四十二个郡,下辖总共约二百六十八座城池,这些城池都是之前百济的县。但大秦这次却只设了三郡,三郡基本上是三大平原。
  北面的熊津郡,以车岭山脉南面的内浦平原组成,而德安郡,则以芦岭山脉北的湖南平原为主。至于东明郡,则便是以芦岭山脉以南到海的地方,东则以与新罗交界的小白山脉为界,以全南平原为主。
  三郡总共才设了十五县,等于一县要管十八城,而百济人一座县城下,基本有十几个村落。
  十万秦军,暂时还不会撤出百济,但要驻防这二百六十八座城,也不容易,而且也不可能一直驻这么多军队的。
  何况,现在还有新罗又想搞事情。
  “希望席君买他们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吧。”徐世绩道。
  古龙郡。
  位于百济与新罗交界的小白山脉西麓,其北面伯海郡,如今便有十三城在新罗人手里。
  大量的高句丽人逃往伯海等城。
  “这些人要收纳吗?”
  看着越聚越多的高句丽人,城中的新罗军也有些犯嘀咕了。
  “再等等,鸡林那边应当快有旨意到了,听大王的。”
  新罗都城,鸡林连续争论了许多天,和白会议的上等们争论不已,国王金白净亲自督会。最终讨论的结果,还是接纳这些高句丽人。
  据伯海城上报,起码有数万高句丽人逃来,还有更多人赶到,若是接纳下这些人,无疑对于新罗来说是个很诱人的事情。
  已经吞下的伯海十三城,新罗可不打算再还给秦人。
  “若是因此惹怒秦人,奈何?”有人提出担忧,可此时新罗上下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他们认为,奉秦天子旨意出兵讨伐百济,新罗也损失不小,又是出兵又是出粮,还损兵折将,如今这十三座城理应归他们。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就是这十三城,其实以前也是新罗的,只是后来被百济夺去,故此现在只是收复而已。
  快马带着和白会议的结果和国王旨意送到伯海城。
  守将薛乌素接到命令后,下令打开城门,接纳高句丽人入城。
  古龙城,百济旧将,原南方领兼古龙郡将黑齿义慈,此时带着一千二百人百济军接受了席君买的收降改编,成是东明郡下的一名副都指挥使。
  “禀报席郡守,伯海城的新罗将军薛乌素下令开城,接纳高句丽余孽。”
  听得此报,席君买转头对王君廓道,“郡丞,该我们了。”
第1370章
聪明人
  “兵曹,跟咱们再讲讲长安,讲讲洛阳吧。”
  “是啊,跟咱们再说说东西两京。”
  黄昏。
  山野,一支兵马露营,士兵们三人一组九人一火的聚坐一起,喂过马饮过水,此时点起篝火再在烧着水做着饭。
  检校东明郡兵曹参军宇文承都带着手下巡营,他现在既是东明郡的检校兵曹参军,同时还担任了团都指挥使,手下统着一团人马。
  东明郡现有两厢五团人马,有一个府兵主力团,外加两团民兵,再加上接受当地百济人投降后的两团百济军。
  宇文承都的这一团人马,有一个主力府兵营,外加一个民兵营,然后是两个百济协从营。
  “东西两京啊,那是天子的东西两宅。长安和洛阳自古为王业之地,不过现在的长安城,是隋文帝所修建,而如今的洛阳城,则是隋明帝杨广修建,两京都是一代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的,两京规模庞大,皆能容纳百万之民众居住……”提起两京,宇文承都的心里还是带着一份激动的。
  可惜,好多年没有回过两京了。
  一名队头笑着道,“我家乡河北,见过最大的城便是范阳了,有机会,真想去长安、洛阳瞧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6/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