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1095

  “哎。”
  陆三道,“不说了,汤饼好了,吃饭了,再不吃就干了起坨坨不好吃了。”
第1367章
逼反
  洛阳。
  今日早朝,殿中一片欢声笑语,个个喜气洋溢。
  文武朝官们得知徐世绩在百济大胜,破国都擒国王,百济各地纷纷归降的消息,无不眉飞色舞。
  真是喜在心头,笑在脸上。
  罗成坐在龙椅上,也是十分高兴。
  “朕此前给徐世绩增兵一万二,又拔给他军费一千万,本是说如今朝廷腾出了手,要收拾一下扶余,本也不曾想过能一战取胜,甚至还要求徐世绩不要想着一战灭国,可谁知,徐世绩还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八月动员,到十一月就已经攻占降服整个百济。”
  魏征笑着道,“事实证明,百济叫嚣的凶狠,可就是只土狗,连犲狼都算不上,我大秦天兵一出,立马就成死狗了。”
  “哈哈,魏相这个比方打的好。百济叛乱,也曾给朕造成了些困扰,好在如今百济灭亡,倒是成了好事了。”
  百济被攻灭,现在朝廷要商议的是如何处置。
  虽也有个把迂腐的官员上奏,称应当另择一位扶余王子册封其为百济王,然后将百济设为藩属诸侯国。对这种迂腐的提议,罗成是懒得理会的。朝廷对新罗这种国家,当然是以拉拢为主。
  可既然百济叛乱,又被击灭,自然要趁机改设郡县了。
  “臣以为,可以将百济设为百济道,以其原国五部,改为五郡,分为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郡。”
  刚从外巡抚归朝的房玄龄则提议,“臣以为百济虽号为三十七郡、二百城、八十万户,但百济地小,设一道有些过了。倒不如就隶属于安东道,就设百济郡,下辖熊津等五县好了。”
  这时魏征反对。
  理由是百济虽小,可其地人口却不少,先前统计有户口八十万户,若再加上豪强贵族们的奴隶,那么当有三四百万人口。就算是大业初时中原人口最多的郡县,一郡也不过百万人口而已。
  这两年百济因战事,其实也损失了不少人口,故此现在约还有三百万,若是再加上一些先前逃到百济的高句丽人,应当还是有三百多万的。
  罗成想了想。
  “设立五郡有些多,但只设一郡确实也不好,朕看可以设立熊津、德安、东明三郡,每郡下辖五县,百济三郡十五县不隶属于安东道,而是单独设立一个朝鲜道。”
  “陛下,百济设道不妥吧?”
  侯莫陈也表示反对。
  但罗成却还有比较长远的打算,若是百济划入安东,那么安东道可就几乎占据了除新罗外的整个朝鲜半岛了,北以鸭绿江为界,南抵大海,这个区域太过独立了,不符合朝廷犬牙交错的道级区划的设立标准,尤其是安东这么远,几代以后,极容易出现叛乱或割据等情况,不得不提前预防。
  当然,现在百济道不算大,但罗成还留了余地,将来说不定还会把新罗也吞并进来,到时,百济与新罗合为一道,则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百济道就不小了。
  “陛下,臣以为,百济虽降,可对于叛乱份子,必须严惩不贷。”侯莫陈乂主张。
  他认为,对于百济境内之前的那些高句丽余孽,必须追捕,一经捕捉,便全都贬为奴隶发卖到中原来。而对那些主导到参与百济叛乱的百济贵族豪强、士兵等,也要严惩,首要者处死,其余的全都贬为奴隶,而且还要追究九族,尽运到中原发卖为奴。
  这样做既清除了百济境内的那些反秦者,同时又削弱百济势力,减少其人口,朝廷还可以顺势把这些人的财产土地充公,然后再迁往中原汉人移民过去,授给他们田地。
  以往的经验表明,要想在一个刚占领的地区站稳脚跟,甚至要长期统治,那么关键的关键还是得有足够数量的汉人才行。
  否则,早晚还是会不安定,甚至再起叛乱的。
  之前朝廷为了能够把高句丽转为大秦疆土,正是靠着这种狠辣铁血手腕,才使的如今的安东成为移民乐土的。
  侯莫陈认为,最好是能够把三百多万的百济高句丽人,能够清理掉一半,将这些人运往中原为奴,既解决掉百济不安定因素,还能使的朝廷通过卖奴大赚一笔。这些卖奴的收益,也正好可以用做移民百济的开销费用。
  不过也有温彦博等大学士提醒皇帝。
  若是如侯莫陈所说的去做,必然会导致百济再起叛乱。
  毕竟谁也不想当奴隶。
  “叛乱也不怕,谁叛乱就连根拔起,扶余隆和阶伯等不是叛乱了吗?如今还不是降了?所以朝廷根本不用担心说他们叛乱。臣以为要治理安东,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汉人的数量一定得压过那些百济人的数量,否则,早晚会出乱子。故此,他们现在要叛乱,其实还是好事,我们正好有理由,可以把他们连根拔起了,这样一劳永逸。”
  扶余隆等已经降了,阶伯等大将也都降了,甚至百济如今那二百多城也都尽降,徐世绩已经派兵全面接管了各城。
  这个时候若是百济掀起一波大叛乱,朝廷确实没有什么可太过担忧的。毕竟,叛乱也是得有实力的。
  现在百济遭授重挫,谁来带领叛军?
  有,肯定是会有人冒出来的,比如历史上百济被唐和新罗联合攻灭后,黑齿常之等人就掀起复国起义,但他们一直也没有真正成功过。后来唐迫于西北与吐蕃还有北方与铁勒人的军事压力,从半岛撤军,最终也只是让新罗人得了便宜,抢占了半岛的百济和高句丽之地而已。
  现在朝廷在其它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军事压力,甚至完全可以再增兵半岛,所以这个时候逼反他们,还真不用什么担心。
  从眼前看,过于强硬的政策确实不利于安稳,但从长远来看,这脓包早挑破还是更好些的。
  “圣人,还有一事,徐世绩奏报说,新罗此前出兵五万协助攻打百济叛军,结果他们现在占据了百济十余城池,却不肯交出。”
第1368章
秘密任务
  “新罗王金白净又犯糊涂了?”罗成问。
  新罗一直很纠结,早前被高句丽压迫,还时常被百济攻打,甚至还得面临倭人的勒索敲诈,好不容易换中原大腿,认了老大撑腰。
  可是高句丽一灭,新罗便又觉得这老大的牙齿太锋利,瘆人。
  想着是不是唇亡齿寒,结果大秦的使臣直接在新罗都城杀人,吓的新罗又畏惧万分。这次新罗出兵百济,秦军是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就攻破百济国都。
  可新罗的五万大军呢,结果却是打一座五千人守的小城,还五战五败,损失了万余人,最终还是秦军攻灭了百济国都,百济王传令各地投降,这才让新罗捡便宜的入城抢先受降。
  新罗一连抢先受降了十三座百济城池。
  然后当秦军到来后,他们就不肯交出了。
  徐世绩发现这个情况后,也没马上跟新罗人冲突,而是先让秦军把其它的城池给接收控制了。
  现在徐世绩上奏,说新罗人不老实,他准备教训下新罗人,请求皇帝同意。
  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罗成道,“朕马上就将前往泰山封禅,希望到时新罗王能够和扶余隆一起赶来观礼。”
  百济。
  泗沘城,接到朝廷诏令后,泗沘城隶属百济道五郡之一的熊津郡,也是百济道的首府。朝廷虽在百济故地设立一道三郡十五县,但是各级官员却还没有任命,暂时让安东道代管。
  徐世绩便以朝鲜道行军大总管、安东道左都督,代管百济道。
  “圣人看来也很不满意新罗人啊,这些人就是欠揍,而且是吃打不吃记,每次挨了揍过后,很快就忘记了。”
  “咱们要怎么办呢?”
  徐世绩想了想,“去叫席君买过来。”
  席君马闻讯赶到。
  徐世绩笑呵呵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小席啊,你和你天安营这次战事中表现十分抢眼啊,我已经把你们的功绩都报上去了,不过还要等朝廷论功。”
  “多谢徐帅。”
  “朝廷已经决定在百济故地设立百济道,下辖三郡十五县,暂时由安东道代管,等朝廷选派官员来上任,我打算任命你为东明郡检校太守。”
  席君买有些懵。
  “徐帅,我……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
  “我只是天安营指挥而已。”
  “指挥使又怎么了,你难道没听说上次安西大捷后,程咬金让指挥使许和尚任姑墨太守,让都指挥使黑夫任龟兹太守,还让队正萧劲任鹰娑太守呢。虽说最后陛下改授萧劲任鹰娑都尉,可是不也是破格使用嘛,你一指挥使,又新立大功,只是暂时检校代理一下东明太守一郡,绰绰有余,不要妄自菲薄嘛。”
  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让席君买有些不知所措。
  “小席啊,你是圣人的亲卫出身,圣人对你也是知根知底的,你就不要有什么顾虑,大胆放手去干,干好了,回头圣人就直接正授你太守了,哪怕到时改授你为郡都尉,也是了不得嘛。这个机会给了你,你可是抓紧哦。”
  席君买激动的满脸通红。
  “当然,我也知道你年轻,尤其是久在军中,对于政务这块怕没什么经验,故此呢,我也给你选几个帮手。就你天安营那几个,让王君廓做东明郡丞、柴绍做东明郡尉,王伯当做你的郡主簿,还有宇文承都为你兵曹参军。你看,有这些人协助你,应当足够了。”
  席君买听说要调这些老部下给他搭档,却没那么高兴。
  跟这些人相处了许久,他对这些人也是清楚的,个个都是有本事的人,但也都是有问题的人,与他们处久了,他担心出问题。
  “不要有顾虑,他们虽有些问题,可都是过去,如今也是都立有战功,你去东明郡,总还得有几个帮手嘛,用生不如用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