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1095

  “秦相,如果除了要供给灾民口粮,做工还要另给粮食抵工钱,这可是需要很多粮食,我们有这么多粮吗?”
  如今的粮食全靠外调,虽说荆湖这边有水运优势,巴蜀、中原、淮南、甚至是岭南和关中等地的粮食都能运过来,可毕竟需要不是一点半点。
  这已经不仅仅是灾民口粮,还要做工钱啊。
  “工钱先发粮食,这样能安稳民心,等差不多了,再发钱或绢布。粮食其实不用太担忧,四面八方的粮食通过水运过来,不成问题。”
  许绍提醒秦琼。
  “这样的工程,朝廷压力还是很大的,我们这些地方官员,得想办法为朝廷分忧啊。我认为,先前萧铣的私产以及官产,统统都要没收入官,能发卖的就发卖了,这样也能减轻朝廷些负担。”
  许智仁更是干脆道,“萧铣崇佛,江陵城中佛寺数百,其它地方的佛寺也多,各大小佛寺里不说金身铜像,甚至还有大量庙产寺田,又经营质库等抵押放贷,和尚们有钱的很。朝廷不是早有对僧道的管理制度吗?咱们可以按朝廷的制度,对所有不符合规矩的佛道寺观予以取缔,对其财产充公,这样一来,能得到大笔钱财,还能让不下十余万的僧道还俗,也能让大量依附他们的奴隶、佃农们脱离出来,成为朝廷之民。”
  萧梁伪朝的皇产、官产以及那些僧道们的寺观产业,这些确实是一笔不小的产业钱财,这个时候清理清理也说的过去。
  毕竟先前大秦也同样清理过了,没理由还对他们特殊。
  秦琼点了点头。
  “先让这些僧道们进行考试吧,对于其中虔诚修行者,可按朝廷的规定发给度牒,至于其它的,就令其还俗。在山野之间,保留合乎朝廷规定数量的寺观,其余的皆拆除或是改做学堂、医馆等他用。”
  另外,秦琼也准备开始对各地朝廷人口普查和田宅确权,让原主人出示契约等,重新登记换契。
  而对于无主之地,要收回官有。
  另外,对于超出限额所有的田地等,也要按照朝廷的制度律法予以处理。
  这是大秦对荆湖之地将开始真正的统治,也意味着要进行一轮全新的洗牌。
第1347章
八百标兵
  八百骑巡抚标营骑士,身披锃亮明光铠,跨坐高大青海马,手持丈八矛,左马刀右弓箭,鱼贯入城。
  这气势,震的江陵城中百姓莫不心惊。
  虽说如今是大灾之时,可江陵毕竟是荆湖重镇,要不是因为这几年江陵一直被萧铣占据着,使的江陵受了些影响,江陵肯定也与广陵、成都一样,成为天下重镇。可这几年在萧铣治下,江陵发展停滞不前,再没有了长江上商业中心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其北面的襄阳、南阳的发展。
  好在如今江陵城终于又回到了朝廷的怀抱。
  之前大局未定人心惶惶,江陵城中虽说有聚集了南梁小朝廷下的许多官员士人豪强地主们,他们倒不惧灾荒饥饿,可是就怕局势不稳。
  现在荆湖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他们总算心安了点。
  但今天看到八百巡抚标营骑兵入城,还是很惊惧。
  “莫不是又出啥事了?”
  “能出啥事,没见之前巡抚的告示嘛,如今一切以安稳救灾为首要,朝廷还要以工代赈,组织灾民去挖河修堤,还说等这河疏通了堤修好了,就不会再有十年九涝了。”
  “哪有这么简单!”
  随着秦琼的这八百标骑入城,江陵城确实开始鸡飞狗跳,不过对多数人来说没什么影响,主要是冲着城中的原江陵朝廷的官吏、僧道们去的。
  一座又一座的佛寺被贴上了封条,按朝廷制度,当和尚得有度牒,而度牒又有数量限制,甚至还得通过朝廷的考试,成绩不行就是不够虔诚,那就没资格继续当和尚,得强行还俗,若是年轻点的,甚至得强行婚配。
  至于说佛寺的庙产田地等,自然是要充公的。
  有些和尚们不满,甚至有的寺庙公然武装对抗,可再厉害的僧兵能经的过秦琼的巡抚标骑?
  这可是他出京时,皇帝特意从北衙禁军中拔给他的百战精锐。
  几乎是三下五除二,胆敢对抗朝廷的那些没毛的秃驴们就全倒下了,好在禁军们没下死手,只是打的鼻青脸肿,然后全都捆起来,扔到河道上去挖河做役劳动改造。
  和尚们被打倒捉走,然后那位五大三粗的都指挥使瞧着这座占地极广的城中寺庙,笑道,“我看这里作为都水监临时衙门就不错,就给都水监了。”
  一天之内,八百巡骑兵分数路,直接扫荡干净了城中的一百三十八座佛寺,四十七座道观,管你是大是小,反正大秦律法规定,不论佛道,皆不得在城市村集之中设立寺观道场,你们要修行,只能在远离城市乡村的山野之中申请批地筑寺修行,而且寺观规模等都还要受到严格规定。
  总之,你要修行,管你修佛修道,只要不搞邪说,朝廷是会允许的,前提条件你先得通过考试取得度牒,然后再通过地方官府的审核批准,总之,想在大秦当和尚道士挺不容易的,想当和尚道士还要轻松惬意,更不可能,你只能当苦修。
  尤其不得批准,你连寺观都不得离开,更不许出入城池坊市乡里村庄。
  正是因为有这些严苛的规定,所以现在大秦其它地方,僧道数量大减,毕竟真正虔诚者还是少的,愿意一心苦修的更少。
  日升粮号。
  掌柜的今天站在门口看热闹,他们斜对面就是一座大寺,平时里面好几百僧人,寺中净人(奴隶)都好几百,以往萧铣都常来此寺礼佛,虽说萧铣没梁武帝那般好佛出格,但他的态度也确实使的江陵城一度佛事隆盛,尤其是在大秦各地佛道改革后,许多和尚都跑到江陵来了。
  平时,那寺里和尚们是很高傲的,掌柜的见了他们都得客客气气。
  可是今天,他们却一个个鼻青脸肿的被抓走了,寺庙也被封了。
  “你是日升粮号的掌柜?”
  突然,一名身着铠甲的巡抚标骑过来问他,在他边上,还有一个身着皂衣的胥吏,掌柜的认识这个胥役,都是这街面上的人。
  “小老就是日升号掌柜!”掌柜的连忙应道。
  标骑将一张公文递给他。
  “奉秦相令,江陵城中所有粮行,三日内,需向巡抚衙门如实申报存粮数目,并且得注明各种粮食种类、数目。并且,即日起,城中所有粮行,需要执行巡抚衙门颁布的粮食出售价格,不得私调价格,更不允关门不售!”
  “若有违者,后果自负!”
  掌柜的握着那纸公文,不由的一张脸皱眉成了苦菊花。
  “这粮价由巡抚衙门定?”
  “没错,统一价格出售,售完为止!”
  “这个价格?斗米五十文钱,斗粟三十文?那我得亏到娘肚里去啊。”掌柜的叫苦不迭,如今这个时候,荆湖大饥荒,这粮食就是命啊。甚至比金子还值钱,你说一斗只让卖五十钱?
  “别给我装模作样,你以为秦相会不知道你们这粮食收进来价格多少?你这是去年的陈粮,甚至是前年大前年的陈粮,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大饥,你的收购价斗米不超过二十五钱,现在让你翻一倍卖,你还叫什么苦?”
  掌柜的哪甘心啊,现在他店里最差的米都是卖两百文一斗呢,这他还是每天限量出售,就等着后面继续涨,现在让卖五十,那亏大了。他的米是陈米没错,进价低也没错,可现在少赚就是亏本啊。
  巡骑却懒得理会他,“公文已经送到,遵不遵照就是你的事了。”
  巡骑走了,那个胥吏小声提醒掌柜的,“老刘,如今这个时节,你还是悠着点,别说只是少赚,就真是亏,甚至是送,你也没什么可说的。切莫因小失大啊!”
  胥吏走了。
  掌柜的回到铺子里,脸黑的跟炭一样。
  “娘的,这是拿刀割我肉啊,我做买卖,又不强买强卖,你管我卖多少?”
  “掌柜的?”几个伙计围过来。
  “上门板,关门,不做生意了。”
  伙计担忧的道,“可是刚才那巡骑?”
  “管他娘的,我就不信了,城中那么多的粮铺,他们还真有这本事硬来?”
  伙计们无奈,只得把门楼取来一块块的合上,粮铺关门了。
  那边,巡抚标骑一队人马刚在寺门上贴完封条过来,结果就看到这家粮铺居然大白天的就关门了。
  “嗬,这是顶风做案啊?”
  “钱老四,刚才让你给发公文,这家发了没?”
  “发了,当面交给掌柜的,跟我抱怨说什么这价格会亏到娘肚里去。”
  “既然已经通知到了,还敢如此,那就是故意对抗朝廷了,来人,查封这家粮铺,把这家的掌柜的抓起来,顺便查一下后面的东家,一起抓了!”巡骑都头十分不客气的就下令封铺抓人。
  非常时刻,便用非常手段!
第1348章
人亡政息
  秦琼打了个喷嚏。
  “嗯,看来最近得罪的人真不少,整天有人骂啊。”
  巡抚标骑都指挥使郑仁泰笑道,“估计还有人暗里扎草人拿针戳的呢。”
  秦琼不以为意,“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必理会。”
  作为出巡的宰相,秦琼做事,向来干净利落,他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什么弯弯绕的勾心斗角的东西他不喜欢,江陵城许多粮商想发灾难财,居然故意哄抬粮价,那就是在找死。
  他给粮商们限定了粮食出售价格,其实已经给他们留足了面子,斗米五十文,这是粮商才有的价格,而朝廷的官仓,实际上已经准备以斗米二十文的价格出售,这是洛阳的米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