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5/1095

  “你们若是改旗易帜,会有多少部下拥护?”
  “大家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我得奏报朝廷。”
  “只怕来不及了,如今人饿的两眼发光,再没粮,只怕就要人相食了。”
  一旦人开始吃人,那么就再无什么律法和道德可约束的了了。
  安陆郡虽说离洛阳近,可快马也得两三天,消息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五六天。
  五六天的时间,对于饿急了的饥民来说,确实太久了。
  “罢,我就担回风险吧。”
  翟摩侯当即决定,开放边境,先让江夏和沔阳两郡的灾民到边境来,他会在那里设立赈灾点,施粥放粮。
  要运粮到两郡中去,不如直接让灾民过来。
  至于两郡,依然还是由二人率兵驻守,他们所需的粮食,则由他们派人过来运取。
  “还请翟公能派一支兵马入境!”
  “对,最好是大张旗鼓,兵马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大张旗鼓!”
  周法明和张镇周一致要求。
  “好!”
  翟摩侯返回汉口后,立即召来属下官吏。
  然后亲自去拜访了城中的刘公公。
  刘公公是名宦官,是内侍省派驻湖北道安陆郡的一名宦官,负责安陆郡粮食换购蝗虫,以及加工储存蝗虫制粮的。
  “请刘公公借调救灾粮。”
  刘公公在汉口有几座大仓,里面存储的,全都是用蝗卵蝗虫粉以及小鱼小虾螺贝肉与杂粮加工制成的救灾粮。
  这种救灾粮比起各地售卖的养身粉自然要差些,生产过程更粗糙,材料也更次,可毕竟也是实打实能吃的食物。
  米糠麦麸豆粉芋粉掺杂着蝗粉鱼虾贝壳粉,闻着确实一般,吃着也不太好吃,可毕竟是能吃能消化的,比起直接吃草根树皮,可是不同。更别说那种吃下去勉强能暂时有饱腹感,可最后会不消化撑死的观音土了。
  何况,这些救灾粮里,甚至还加入了盐这种宝贵的东西。
  “翟使君的仓里不是还有许多粮食吗?”刘公公笑问。
  “实不相瞒,我打算做一件大事,只是时间紧迫。”翟摩侯把事情简单一说。
  那位才九品的刘公公一听,倒是吃了一惊,沉吟许久。
  “既然是干大事,那咱家自然得全力支持翟使君,只要翟使君写个公文过来,要多少咱家就给多少。”
  “多谢公公仗义!”
  “都是为圣人为朝廷办事嘛。”
  江夏。
  与汉口不过隔江相望。
  周法明回到城中,立即向属下文武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诸位,大秦终于同意咱们归附了!”
  众人无不大喜。
  “马上向各级传达此喜讯,改旗易帜,把大家准备好许久的秦旗打出来吧!”
  江夏城,太守府门前。
  第一个换上了秦旗。
  原来的梁旗被扯落扔到了一边,一面赤红的秦字大旗高高升起。
  看到这面旗帜,附近的人先是惊讶,然后是欣喜。
  终于,他们也成为秦人了。
  “咱也是秦人了,有救了,终于有救了!”
  “对,成了秦人就不怕旱灾不怕蝗灾,再不用担心饥荒了!”
  江夏城中,各个衙门,一面接一面的秦旗树起。
  而许多城中百姓,都急匆匆的跑回家。
  “娘子,赶紧,赶紧逢一面红旗,咱们归秦了!”
  家家户户争赶红旗。
  周法明也第一时间派人上街宣传告示,说江夏归秦。郡中百姓若是家中无粮者,可往渡口,那里会有船运送大家过江到汉口,那里会有汉口的官吏放粮施粥救济百姓。
  当天。
  无数的江夏郡百姓,开始往渡口赶去,到了地方,果然已经有江夏军准备的上百条船准备渡百姓过江。
  最先抢上渡船的江夏百姓,怀着激动的心情渡过长江登上汉口码头,那里果然有许多秦军在等候,他们指引着他们到码头附近去,远远的就闻到了一口口大锅里炖煮的粥香了。
第1338章
坏天子
  “来来来,都排好队了,排好队才有粥喝,不排队的没的喝!”
  一名健壮的民兵站在粥铺前,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他腰间左边佩带横刀,右边挂着弓插。
  手里还有一杆丈八长矛。
  有一个满脸胡子长满横肉的江夏汉子饿急了,闻着那粥香忍不住上前,“爷们都快饿死了,赶紧先来碗粥填填肚子。”
  持矛的民兵冷眼瞥了他一下。
  “退后,排队!”
  络腮胡不满的上前,打算自己盛粥。
  “退后!”民兵再次喝声。
  可是这家伙却充耳不闻,或许是太饿了,又或许他并没有重视这民兵的喝令,依然上前。
  “找死!”
  民兵大喝一声,“拿下!”
  顿时,冲出来七八个民兵,一人一杆丈八矛,倒也没有直接拿矛头刺,而是拿矛杆就砸。
  络腮胡虽彪悍,可双拳也难敌四手啊,何况这还是一火九个健壮民兵呢,没几下就被打趴在地。
  “停!”
  那民兵火长上前,“别装死狗,起来,到后面排队去!”
  络腮胡恼怒万分,又羞又气,可看着那些民兵,只能咽咽口水,从地上爬起,拍拍灰尘,退到后面去了。
  有了这个家伙的前车之鉴,接下来江夏百姓倒是很听话的开始排队。
  每个粥桶前都排一队人,禁止插队。
  甚至还有几个桶前,只排老人、孩子和有孕的妇人。
  排到粥桶前,饥民们双手捧着碗。
  饿民们在外,这碗是必带的。
  粥桶后,一个民兵舀起一大勺粥倒入他的碗里。饥民感激的躬身点头,然后从一侧离开。
  碗里的粥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粥熬粥的时间挺长,很是浓稠。不过这粥看着并不米粥,也不是小米粥,倒像是米糊。颜色有些偏黄偏暗,但饿久了,哪还管这些。
  顾不得粥烫,碗捧到嘴边,开始一点点的吸。
  粥入嘴,很粘稠的感觉。
  嗯。
  还有点咸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