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9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1/1095

  此后回到河北老家读书静修,这次前来参加科举,也是一路过关斩将,尤其是他的判案判的极好,殿试上的答辩虽没有马周那么出色,可也是得到皇帝好评。这次殿试,皇帝钦点其为一甲榜眼。
  探花郎皇帝则点了出身京兆韦氏的韦待价,他是尚书右丞韦挺之子,韦待价名门子弟,确实也很有才气,皇帝对其很满意,从殿试前十中点为探花。
  天津桥北,皇城端门前。
  二百三十名进士皆在此等候放榜。
  秘书监王珪亲自捧着金榜出来。
  金榜悬于端门前,秘书监亲自唱名。
  唱名从后往前,第一个被唱名的是三甲同进士出身的第一百九十七名。
  “侯君素,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来自关中的士子侯君素激动万分,他是朝中大将侯君集的族弟,但打小学文,没想到这次还真的能够中得进士,哪怕是最后一名,也是高兴万分。
  “我中了,中进士了!”
  贡士变成了真正的进士,鲤鱼跃进了龙门。
  四周传来一片恭喜之声。
  ……
  “一甲,探花,韦待价!赐进士及第!”
  “一甲,榜眼,孙伏伽,赐进士及第!”
  “一甲,状元郎,马周,赐进士及第!”
  当最后三个名字念出后,端门金榜上,最顶上的一个名字也填写完,许多翘首期盼的进士们,终于忍不住叹惜。
  虽说殿试不淘汰,可名次也很重要。
  一甲前三,可以不通过朝考,而直接授秘书省官职,状元直授秘书省秘书郎,榜眼和探花授校书郎。
  秘书郎是从六品,校书郎从七品。品阶既高,又清要。
  要知道秘书省可是内三省之一,秘书监更是皇帝宣政殿御前会议大臣,能够一经科举便进入秘书省,哪怕仅是秘书郎和校书郎这样管理图书的官职,也是不同寻常的。
  而其它二甲三甲的进士们,殿试之后还要进行一次朝考,考试合格者,授予秘书省校书、正字,而不合格者,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外放地方任县丞等职。
  秘书省的官职不是要职,可却是个正途,能入秘书省,将来有极大机会入翰林院,而二百三十名进士,最终只选十三人入秘书省,除一甲三人,便只再选十人。
  二百二十七人,争十个名额,比会试还要严格的多。
  “恭喜宾王兄,高中状元郎!”
  无数新科进士们过来向马周道贺,两千三百解额举子,最终考出二百三十名进士,现在马周独点鳌头,众人的恭贺声里,羡慕的有,甚至妒忌者也有。
  马周很淡定,似乎自己中状元是件早预料的事情。
  “年兄就没担心过,万一这没中到状元郎呢?”韦待价笑问。
  韦待价是国子监的解额,国子监一万二千监生,他是解元。相比起状元马周和榜眼孙伏伽,韦待价名门出身,其实是有些不太服气马周夺了状元的,可不服气也不行,这是皇帝殿试钦点。
  “中不中状元都无所谓,进士总是能中的。”马周道。
  这话让韦待价有些无力回应,他卯足了劲要在殿试上一争先后,谁料这马周却如此不在意进士排名。
  “倒要恭喜年兄,成为从六品秘书郎了,今朝秘书郎,他日大学士!”
  “我不会去秘书省做秘书郎的,秘书省里管理图书非我所愿,我会向圣人请求下放地方,就算授一县丞也好,干点实事远比管理图书更好。”
  韦待价无语,他是京兆韦氏子弟,父亲还是尚书左丞,很清楚的知道不少科举后的安排内幕,比如一甲的三人直接授秘书省官,不经朝考。而其余的二百多进士,通过朝考选十人入秘书省授八品的校书、正字之职。
  剩下的二百多人,则一半人是分发到诸省部寺监台中担任八品的主事一类的职务。剩下的一半,则是分发到诸郡里任参军事或是到县里任县丞之职。
  可以说,县丞其实是新科进士分配里最差的。
  可马周这新科状元郎却说要去当县丞也不愿当从六品秘书郎,可上县丞才从八品上,中县丞更是从八品下,若是下县丞,更才正九品上而已。
  “我当官,是为做事,不经郡县,他日如何省部,将来又如何入府院为宰辅呢?”马周毫不掩饰他将来就是要当宰相的远大理想。
  韦待价笑笑,“年兄还真是志向远大,不过县丞可不好当啊,尤其是偏远之地的县丞就更难当了。”
  马周却道,“吾皇曾为章丘县尉,房相曾为章丘县丞,杜县也曾为章丘县尉,地方历练还是很有必要的。”
  韦待价无话可说。
第1333章
再战江湖
  “哥!”
  “怎么了?”
  罗成正在下厨,锅里红烧竹鼠,听到小妹叫她,回头望去。
  厨房很大,这个厨房是专为皇帝所造,就在皇帝的御书房后面,有时皇帝也会自己下下厨。作为皇帝,罗成想吃什么都有人做来,可他还是喜欢有时自己下下厨,尤其是遇到一些烦心事的时候,自己忙碌着做几个小菜,似乎烦心事也消散了许多。
  不过今天倒不是又遇到烦心事了,而是小妹进宫来了。
  厨房里,小妹永嘉长公主正在剥蒜,剥着剥着突然流泪了。
  “哥,突然想到那年,阿爷和兄长们都去做役了,家里就我和阿娘、嫂子还有小六哥,家里的粮都交了租赋,地里又没收成,青黄不接,饥荒了。最后没办法,娘把三姐和四姐都嫁出去了,收了几斗谷子做娉礼,却连点嫁妆都陪不起,靠着那点谷子,我们娘几个总算没饿死。五哥你挖河回来,带我去三姐家,三姐夫打猎捉了竹鼠回来,五哥你煮了竹鼠还有兔子,那天,我吃的可高兴了,到现在都还一直记得。”
  罗成铲动了几下锅里的竹鼠,笑着到小妹身边,“傻丫头,你还记得那些呢,不过怎么还哭了?”
  “没哭,就是眼里进了点沙子。”
  “傻丫头,你如今都是几个孩子的娘了,怎么,是不是杜伏威让你受委屈了?你告诉哥,哥给你做主,扒了他杜伏威的皮。”
  “没有。”小妹笑笑,“就是想到以前的事情,总感觉跟做梦一样。”
  那时候的家里穷的很,人又多,当时还小的她记忆里总是吃不饱,于是各种野果子啊小虫子啊总成了充饥的小零售。
  那时的她总是面黄饥瘦的,似乎一阵风吹来,随时都会吹跑。
  而如今,她却是皇家的长公主,丈夫也是国公,有百里的实封地,甚至她自己也有百里的公主汤沐邑。
  居住的是豪华的府邸,有别墅庄园,出入前呼后拥,家里奴仆婢女无数,再不用担心吃的。
  “杜郎对我挺好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给我,我知道杜郎有时也犯浑,可对我是真心的。现在一切都好,只是常常会想起阿爷阿娘,会想起阿兄们。今天来宫里见阿兄,想不到阿兄居然还记得竹鼠,还亲自为我下厨。”
  罗成扭头铲动了几下锅里的竹鼠肉,感觉鼻子没那么堵没那么酸了这才回过头来。
  “其实,若是你愿意,可以一直留在洛阳,什么时候想入宫都可以。”
  小妹笑笑。
  “可是如今不比从前了啊,嫁了丈夫,生了儿女,总得围绕着他们转了。再说,就算我留在洛阳,可是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和六哥他们也不在京,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他们也都随姐夫们在外,一家人终究不能像从前那般,齐齐整整了。”
  罗成也是叹了口气。
  是啊,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如今再回来,已经是走亲戚了。
  一众兄弟姐妹,如今虽然都说富贵了,可却都分散四边,一年也难得相聚一两次。
  “以后过年时常回京,咱们兄弟姐妹都能聚一聚。”
  小妹点头。
  起身,走到灶边,看着锅里已经炒的金黄的竹鼠肉伸手拈了一块吹几下就往嘴里放。
  “当心烫!”罗成笑道。
  “阿兄做的竹鼠肉还是那么好吃,就跟头一次吃时一模一样。”
  “那是,阿兄做菜是有秘诀的。”
  竹鼠做好,兄妹俩就坐在那里吃着,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候。
  “阿兄,杜郎想出来做事了。”
  杜伏威早前一直镇守淮南,后来因牵连辅公祏之事也受了些冲击,再后来,杜伏威又被御史弹劾有贪污等事,虽说最后皇帝没深究,但也还是免去了他的实职,给他实封,让他就藩之国去了,实际上就是免职了。
  算来,杜伏威也闲了有一年多时间了。
  “哦,那他有没有说想去哪?”罗成拿筷子给小妹挑了几块带皮的竹鼠肉,这种带皮的最好吃,皮Q弹,肉鲜嫩。
  “杜郎说随便去哪都行,就是想做点事,不想任那闲职,职高职低都无所谓的,哪怕就是当个郡尉也行,实在不行,县尉也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