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9/1095

  “你小子,在长安城的时候,你不是已经见过石国舞姬跳柘枝舞了,胡旋舞你也见过了。”老爷子呵呵笑道。
  “阿爷你以前都不肯带我来,要不我早就见识到了。”
  “以前,以前这条丝路可没这么好走,哪次来不是赌命呢,路上关卡又多,沿途都要孝敬,跑一趟运气好,也赚不了多少,舍不得带你来。”
  年轻人笑道,“早带我来,也能多替阿爷分担点啊,就如这次,带上我,不是轻松多了嘛。”
  老爷子也是抚须而笑,说来这个儿子确实还是很机灵的,他年纪大了,走的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而有了儿子跟来,一路上露宿也好,在城中住店也罢,饮喂骆驼,或是看管货物,都做的很好,让他省了很多心。
  他们这次从长安出发,一路经关陇河西,到达敦煌,然后再入高昌,再走的是西域丝路中线,高昌到焉耆然后龟兹再到姑墨然后进入疏勒,然后往北越过山口,进入药杀水(锡尔河)流域的拔汗、石国直到乌浒河(阿姆河)支流那密水流域的米、康、曹、何、安、穆诸国。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仅从敦煌到康居,便有六千里。
  敦煌到长安,还有三千多里。
  就算是朝廷的快马,都需要八天时间,而他们这一路从长安到敦煌,用了足足一个月时间在路上。
  所幸是从长安到敦煌,这一路都是十分安全,补给也方便。出了敦煌,过了大漠后,又有朝廷的安西三郡,伊吾、高昌、焉耆,不但大城有驻军、官府,而且沿途也有烽堡、兵屯。
  只是出了焉耆再往龟兹走,就没那么方便了。
  红色的秦旗已经很少见到了,来的时候路上见惯了红旗,总觉得踏实,现在见不到红旗,总觉得有些不安。
  老爷子想起他以前走这条丝路的时候,那时这里还是突厥人的天下,经常有突厥骑兵来去如风,时不时的要抽走他们些东西,每过一城,都还要交点税,甚至经常还可能会遇到马贼。
  “听说现在丝路还算顺畅,也不知道真假,但愿不要碰到马贼。”
  “阿爷,如今整个西域,都是咱们大秦的属地,哪还可能有马贼!”年轻人是不相信有马贼的,想早些年,中原贼匪遍地,可如今还能看到一个贼匪吗?不要说马贼山贼,就是盗贼现在都难见一个,连乞丐都见不到了。
  各地官府可是巴不得抓到点作奸犯科的,这样就可以直接送去边疆屯田了,省的从自己治下迁走些安份守已的老实良民。
  “这龟兹啊,不是伊吾、高昌和焉耆,那三国如今都已成大秦的安西三郡,有朝廷的官员,也有朝廷的驻军屯堡,自然能保证安全,可龟兹以前可是西突厥人的汗庭所在呢,龟兹王早就算是突厥人了。”
  当年西突厥席卷中亚,联手波斯萨珊王朝消灭了厌哒(白匈奴),后来又脚踏波斯之后,整个中亚全境都为西突厥所统治,甚至一度南下到达了印度河流域。
  以前厌哒人从草原西迁到中亚,后来灭掉同样从东方迁到中亚的月氏贵霜帝国后,专心向印度河流域进攻,把印度曾经的统一王朝笈多帝国给打的崩溃,占据印度河流域,对于中亚之地,却没有直接统治,而只是接受各国的归附进贡。
  可西突厥人却没这么简单,他们直接派贵族掌握各国。
  比如在里海黑海一带(俄罗斯南部),就分封了可萨叶护,在乌浒水南面(阿富汗)分封了吐火罗叶护,都由阿史那氏的王子掌管。
  而中亚的昭武九姓,包括天山南北的诸国,除了一些实在太弱小没啥油水的小国外,很多城邦国家都被阿史那氏及其它突厥部落强夺了王统。
  因此哪怕昭武九国依然还是那个名字,但王室早就不再是原来的粟特人了。
  本来昭武九国,都是与贵霜帝国一样的大月氏人,都是从前从河西一带西迁的,早先受匈奴压迫西迁,后来在中亚立国,当年汉武帝派张骞去西域,正是寻找西迁的大月氏人,准备联手夹攻匈奴。
  贵霜被厌哒人灭亡后,昭武九姓自称是贵霜后人。
  可等西突厥灭了厌哒,就把这些贵霜后人国王一个个都灭了。
  昭武九国,因是从河西昭武城迁去的,后来在康居一带定居,最后又分支出去,建立九国,皆以昭武为氏,故称昭武九姓。
  可现在,昭武九国,已经皆是突厥人为王了。
  比如石国(后世塔什干),西突厥处罗可汗在位时,西突厥人杀了石国国王,由贵族匐职特勤夺了石国王位。
  而拔汗那国为何分为东西拔汗那国,也是因为阿史那氏和契苾部分赃不均,于最后契苾部统治西拔汗那,阿史那氏贵族瞰莫贺咄率领鼠尼斯部统治了东拔汗那。
  而昭武九国中的另一强国安国,也是被一个叫阿伯兹的小军官自立为安国王,后来安国人不堪忍受他的残暴统治,去向处罗可汗告状,最后处罗废了阿伯兹,让他的儿子当了安国王。
  在乌浒河南的吐火罗各国,有一半的国家,国人是胡,王及兵马皆突厥。
  唯有康国和原来的高昌等少数几国,因为实力较强,所以没被突厥直接吞并,但突厥人也通过把公主嫁给国王,变相的控制着两国。
  康国两代有名的国王代失毕和屈术枝,都是娶的突厥公主。
  康国也是西域诸国中,唯一保有自己小弟属国的,西曹国、东曹国、中曹国和米国四个粟特小国,因为都是由康国王族担任,才算勉强保住了王统。
  在高昌国也被大秦设为郡县后,如今整个西域,也就剩下了康居国还是原来的王统了。
  “龟兹王苏伐叠,虽非突厥王室阿史那氏,但王室也是数代与突厥混血,他的妻子,却正是阿史那氏。要说啊,这位龟兹王也有意思,传闻啊,他的妻子阿史那氏,一直跟他的宰相那利私通,这国王明明知道,却无可奈何,也是命苦。”
  老爷子笑呵呵的说起一个秘辛。
  年轻人倒不以为意道,“谁叫这个苏伐家以前称臣突厥,现在被阿史那氏戴绿帽子也是活该。”
  “龟兹还是有些实力的,别看国王被王后与宰相戴绿帽子,但龟兹能集起十万之军,要不然,上次朝廷何不直接并了龟兹,还留他们做什么。”
  天山以南,主要就五个大国,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
  再加上其余一些小国,然后就是昭武九姓,以及吐火罗诸国,不过如今许多西突厥部落,也被大秦天子授封为公侯,以其领地为封国,因此一时西域倒是众国林立。
  可高昌与焉耆两国如今为秦郡后,龟兹、于阗、疏勒三国,都是硬骨头,连大秦都不会轻易动他们,否则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龟兹七十余城,势力颇强,又有突厥处月、处密二部相助。”
  “阿爷,你也太高看这龟兹了,再强还能强的过我大秦?别看他们现在挺逍遥,早晚还是得成为大秦安西一郡。”
  远处突然出现一线人影。
  “骑兵,有骑兵!”
  商队里有人高喊,声音中带着惊恐,在这西域商路上,最怕的就是骑兵,有时候,很难说的清兵和贼的区分。
  “快把驼队圈起来,大家小心。”
  老头子也赶紧让儿子牵骆驼,“一会别强出头,如果是那龟兹兵要雁过拔毛,就给他们些。”
  骑兵由远奔近,有人发现骑队前面高举的旗帜。
  “红旗,是红旗,是咱们大秦骑兵!”
  听到红旗秦兵,商队众人全都松了口气,一起欢呼起来。
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
  红旗飘飘,一支秦骑驰至。
  年轻人站在阿爷身后,一脸崇拜的看着这队威武的秦骑,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铁甲在身,头顶铁盔,手持着长矛,腰佩横刀,携弓带箭,背上还插着鞭锏等近战钝器。
  一个个皆彪悍骁勇,看的他热血沸腾。
  可惜他条件不够,点不上府兵,没有这些侍官一样强健的身体。
  “吁!”
  队伍在商队前停下。
  “诸位乡亲,这是来自哪里,往哪去啊?”为首的骑士很客气的道。
  商队的首领笑着上前,拱手。
  “侍官辛苦,我等是自长安来的商人,相约一起去康国,这里都有通关和清税公文,手续俱全,非走私商队,烦请过目。”
  马上骑士检查了一遍,点头送还。
  “原来如此,诸位远来辛苦了,我等是驻丝路的巡逻骑兵,我是队正萧劲。朝廷在西域的南中北三条丝路上都沿途设立了驿站兵堡,每二十里一座驿站,五十里一座烽堡墩,百里一座军堡。我们负责守卫丝路,保护过往商贾,正好巡逻回来,我们送你们到前面拔换堡,你们可以在那里休整补给,然后继续前行。”
  “原来是萧队,失敬失敬。”商队的首领一边说着,一边就掏出了一小袋钱,里面却是装着银钱。
  “这是何意?”
  “大家孝敬侍官们的。”商队首领笑道,他是临时选出的商队首领,也是商队中最大的商家,这钱其实也是最后商队里的人一起平摊的,这也算是路上的打点,老规矩是少不了的。
  可这次那位彪悍的萧队正却把脸一黑,“你把我们这些朝廷侍官当成什么了?难不成是敲诈勒索的兵痞?收起这些,大秦军人不兴这一套,这一次就当是你不懂规矩,再有下次,可就要治你一个贿赂军人的罪名了。”
  商队首领细细打量这位队正表情,又偷瞧了眼其它士兵,发现他们确实不是嫌少之意,当下干笑几声收了起来。
  “想不到侍官们如此清廉,是小老不懂规矩了。”
  “如果没什么事,就随我们一起走吧,我们护送你们一程。出了我们安西三郡的地界后,越往西可就越不太安宁了,这里也还有不少马贼劫匪,你们这么多商货,得要小心。”
  虽然商队里也雇佣了一小队的护卫,但在萧队正的眼里,这些仅配着横刀短弓的商队护卫,实在不堪一击。
  首领笑着点头,忙说多谢。
  又转身让人去取些吃食之类的要送上。
  “不必,我等都带有干粮水袋,自有,不能吃拿你们商队的东西,这是规矩。”
  “这吃点东西总不能说是贿赂吧?”
  萧队正还是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