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1095

  李世民右臂上装着一只铁钩,原本俊朗的一张脸上,则蓄满浓密的络腮胡,还戴着只黑眼罩,看起来,整个人好像三十多岁的粗犷汉子,很难想象这其实才是个二十出头的中原贵族名门子弟。
  “其实我也预料到了,大王毕竟身为宗室,受封在此为国王,没有皇帝的旨意,朝廷制度,诸王可是不能离开封地的。”
  “是啊,驻封国的府兵亲军无令不得出界,诸侯也一样无旨不得出界。虽然这规矩麻烦了点,可毕竟是朝廷的制度,我也不好违背,总不能开个坏头嘛。”
  虽然罗艺和王国的府兵不能出界,不过罗艺还是打算要出兵广西的。
  “我已经召集了三百封民子弟,还有五百多个臣服受令的真腊部落青壮,再加了二百来个真腊奴兵,凑了一千人。”
  府兵无枢密院调令无兵部军符不得擅调,但罗艺只是征召一群封民子弟为自愿,再拉上一群真腊蕃民,一群奴兵,这就绕过了。
  “我打算让你来统领这支自愿子弟,出雾湿岭到日南郡后,可以直接乘船到海港浦阳(荣市)。我在那里有些产业,我已经去信那边的管事,开始张罗雇佣船只,等你们到时,就可以直接登船前往广西了。”
  李世民笑笑,“大王这也是打擦边球吧?”
  “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嘛,这次你率军北上,不仅仅是助朝廷讨逆平乱,也是我们日南国扩张的一个好机会,反正现在宁越等四郡皆为叛乱之地,你带人过去,就放心的抢,抢钱抢人,我也不要地盘不要城池不要粮食,这些我这里都不缺,我就要钱帛和人口,尤其是人口,管他是汉人还是俚僚,只要是附从宁长真等作乱的,皆可攻击劫掠。”
  罗艺现在这长山山脉以西,单独一国,好几百里地,才一万多人口,其中汉人移民还不到一半。这对罗艺来说,正是现在日落国最需要的。
  日落国有很多可耕之地,能轻易的种出可供养许多人口的粮食,现在就缺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可以建更多屯庄,开辟更多新县,筑更多城池,建立自己所需要的手工作坊等,去征讨更多的真腊蛮子,开辟更多疆土。
  “虽说我们也可以继续打真腊蛮子,但这些蛮子实在是太穷也太懒了,那些寨子里除了点粮食水果,还有什么?最多就是几头大象几头牛,我缺这个吗?广西那边不同,宁氏冯氏也是数代经营,宁越郡不但盛产北海合浦大珠,而且还有纺织、烧制瓷器、制盐等手工业很不错。”
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贼团
  相比起来,日照国现在就是一个落后的原始部落一样,除了产粮食,其它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更别提什么手工制造业了,因为不靠海,所以海贸的光也沾不上多少。
  这方面相比,宁氏所占据的北部湾地区,可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李世民也笑道,“皇帝所称的北部湾地区确实地理位置很优越,宁越、合浦两郡分别有南流江、钦江等江河汇流入海,具有江海联运,开展水上交通的便利。而且北部,以苍梧为中心沟通岭南东西,通过黔江主要支流柳江可经红水河到达黔中道诸郡,海上航线东可抵南海、建安诸郡,向南近可至交趾、日南等郡。溯桂江、漓江,过灵渠连通湘江水系,可直抵中原。”
  有着这样的交通便利,再加上一直以来,海上贸易哪怕是到现在有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升,可海船依然还是主要沿海岸航行,因此北部湾就成了沟通南海港和交趾港两大港口的重要纽带。
  更别说,北部湾地区的物产也十分丰富,藏山隐海,珍宝溢目,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富实也。
  “广西道沿海的北部湾地区多产犀象瑇瑁珠珊,当年秦始皇征讨越人时,就有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之因。犀角、象牙、珍珠、翡翠、金银、玳瑁、葛布、龙涎香等等,这些都是在中原内地罕见的奇珍异物,为富豪权贵们所喜欢。”
  合浦珍珠更是闻名千年,北部湾有长期从事采珠的珠民数千,每年都不知道要死多少。
  此外中原之地金银产出极少,但偏偏岭南之地就有很多金银产出。
  正是凭借着这丰富的资源,所以宁氏不过占据北部湾三代而已,结果就从当初只据一城,到如今据有三郡数十城,并且靠着这些丰富物产,大量蓄养奴隶,招募兵马,还从中原引进技术,大力发展纺织、瓷器、制盐和造船这四大行业。
  罗艺希望李世民率部北上后,能够多抢些合浦珍珠啊犀角象牙翡翠金银玳瑁等,当然最好是能多抢些人口,尤其是那些技术工匠。
  虽说日落国不靠海,晒不了盐,但是可以烧瓷器烧陶瓷还可以发展纺织嘛,这可是重要的民生项目,同时也是很好的工商贸易项目。
  日落国毕竟翻过雾湿岭就是日南郡,这里有浦阳海港,也是海船常停靠补给的港口。
  “我听说在宁氏之地,他们种植棉花,织为绵布。幅长阔而洁白细密者,名曰慢吉贝。幅粗疏而色暗者,名曰粗吉贝,有绝细而轻软洁白,服之耐久者。虽说其中的粗吉贝较粗,可耐粗,且透气吸汗,很受欢迎。若是你这次能弄来一些熟练此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者,那以后我日南国将士百姓们的衣服,就能自产自足了。”
  “我听说宁氏所种这种棉布,比起朝廷开始在河陇等地试种的白叠棉布大有不同,要差的多。”
  “差些无妨,白叠布也比不过丝锦,但胜在种植起来有优势啊,比种桑养蚕种麻织布产量上都要高,适合百姓所需。”
  李世民点头,“这样说的话,那我到时就多注意一下,一定弄些种棉人和纺棉人回来。”
  “还有陶器瓷器烧制的工匠,若是能找到挖金银铜矿的工匠,也弄些回来。”
  罗艺深信,既然宁氏那边多产金银铜,那他这边山更多,没理由不产。
  “好,我到时特意寻下宁氏的矿山、窑场,把工匠带工人一起给抓来。”
  罗艺满面带笑。
  “二郎啊,我知道你心性高,过去年轻气盛,不过不管怎么说,你三姐也是皇帝的贵妃,我们罗李两家那也是一家亲的。我罗艺无子,虽然将来楚王成婚后生子后,会过继一子到我名下为孙,继承我这里的家业,但是你既然也留在日落国了,我还是希望你能把过去的那些事情看开一些。”
  李世民呵呵一笑,却没多说什么。
  “那些事情不提也罢,反正我是岭南长流人,永远没机会回去了,也不想再回去了,大王和这日落国都还不错,我挺喜欢现在的生活的。”
  “也罢,不提不提,这次我就把这一千人完全交给你了,到了浦阳,那里会有准备好的船队,我相信你的指挥能力。”
  “放心吧,我曾也统过千军万马,击败过一二十万的大军,就算如今统领千余人马,可跑到宁氏地盘打打游击还是没问题的。”
  “出了日落国,你们就不能再打着日落国的旗号了,你们是海贼。”罗艺笑着道。
  “海贼也罢,山贼也行,无所谓了。”李世民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没有名号都一样,只要不会被广东广西广南的朝廷官军误伤就行。“到时就叫日不落海贼团罢。”
  “二郎,如果你愿意,待你凯旋,我收你为义子,到时也划分一块封地给你。”罗艺道。
  李世民打量了罗艺几眼,“你就不怕皇帝恼怒,我可是不识皇帝抬举之人。”
  “这不一样。”
  当初李世民只要给皇帝低个头,一样可以保留开国侯的爵位,一样能有实封,可当初他就是不肯低这个头,才最终来到了这岭南。
  如今,罗艺说要收他做义子,还说以后要给他一块封地,李世民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待我回来再说吧,说不定我死在广西也不一定呢。”李世民笑笑。
  “别说这样的胡话,我可是盼着你回来的。要不是有朝廷制度限制,我定是要亲自披甲上阵的。”
  “大王在家若是闲不住,可以再带兵去扫荡扫荡一下真腊蛮子嘛,敢有不服者,皆荡之。虽说这些蛮子又懒又穷,没啥东西,但抓过来也能当个奴隶嘛,再不济也能送到浦阳港发卖或者交换其它。”
  “哈哈哈,你说的倒是没错,旱季还有几个月,正是难得的好季节,趁着雨季到来之前,再去扫荡下不服的真腊蛮子们,也算是活动活动了,正好本王还想再开辟一个新县,还想赶在雨季前筑起新县城,还缺些人手呢。”
第1080章
永平城下心惶惶
  郁林江南岸,永平郡城。
  宁纯冒着雨巡城,雨水浸温衣裳,虽说岭南之地正月里也气温高,可这雨天也还是有些凉,再一淋雨,也感觉有些浸骨寒冷。
  宁纯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他娘的这个宠孝泰还真是够凶。”
  雨水不停,却依然还没能完全洗涮掉城上的血迹,城墙下,城壕之中更是还填满了尸体,既有攻城叛军的,也有守军士兵的。
  他抬头望着远处的敌营,不由的眉头皱的更紧。
  在开战之前,宁纯还喊着要夺回合浦郡,结果刚一开始,宁长真与冯暄、宁道明、谈殿四路同时出兵,一起夹击宁纯。
  短短时间,宁纯的永平郡兵马就是一路丢城失地,先后陷大宾、武林、普宁、宁人等九城。
  尤其是合浦郡一路兵马,由博白人庞孝泰为先锋,一路连破他普宁、宁人,以及改名为秦安的原隋安城,一路杀到了永平城下。
  这个庞孝泰曾经还是他父亲宁暄的亲兵校尉,结果想不到后来投了宁道明父子,庞孝泰还取了宁道明的姐姐,于是对宁道明十分卖力。
  这次北上,亲率两万之兵,他带着三千博白兵更是一路冲锋在前,根本就是无人可挡。
  好在这场雨来的及时。
  雨势阻止了庞孝德继续进军,也使的他的后勤粮草一时不继,攻城器械也用不过来,于是只能暂停进攻。
  这算是给了宁纯一个喘息之机。
  “博白的俚人最蛮最悍,庞孝德的三千博白兵,向有悍名,这次咱们吃亏在没有及时防备,应当及早把各城的守军收缩回来,只守永平,或许还能一战。”
  永平郡丞是朝廷派来的官员,一名中年文士,对于宁纯此次的失败其实也有预料,他之前就劝进宁纯,说桂林太守李袭志和李靖等都还在朝中,而宁长真等人早有预谋,故去年朝集都称病不朝,这次在正月里发起突袭,李靖李袭志冯盎等人都还在路上没回来。
  这种时候,永平郡当收缩兵力,集中力量防守永平城,背依郁江,一旦形势不利,还可以往桂林或是苍梧撤退。
  可宁纯不听,非要分兵把守各城,结果四郡同时出兵,数个方向来攻,永平城根本就无法救援,只能眼看着诸城被各个击破。
  “我永平城中还有四千战士,而且还可以把城中青壮征召起来协守。”雨水滑落脖颈,很不舒服,但宁纯也顾不得这些了。
  庞孝泰的攻势太猛了,他的两万合浦军一路北上,几乎没有遇到敌手,尤其是他的三千博白兵,凶悍的不像话。
  合浦郡以前是宁纯父子一手打下来的,所以宁纯对于合浦郡的那些溪峒俚僚很熟悉,更清楚博白蛮的凶悍。
  只是现在这些博白蛮,却全是在他的对立面,这就让他头痛了。
  风夹着雨水,带着腥臭味吹来,让宁纯觉得直犯晕。
  这雨虽然阻止了叛军的攻势,也把城外的土地冲的泥泞湿滑,可同样也让城外的战场打扫增加了难度。
  野蛮的庞孝泰甚至根本不派人来清扫战场,尸体就扔在那里。
  “这个庞蛮子,是想要引发瘟疫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