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5/1095

  “噶尔,你有何解释?”
  囊日论赞瞪着噶尔。
  噶尔有些尴尬,他无法解释。
  他一开始没怎么把大非岭的秦军放在眼里,可是左试探右试探,到最后火起来不顾诸羌反对,强攻硬打,结果都是失败。
  最要命的是,打到后来,他觉得秦军的虚实他已经试探出来了,而且秦军也被他折腾的十分疲惫,他请求元帅调兵过来接手继续强攻,一并能打开缺口。
  但是那该死的家伙,却故意找理由拒绝,就是不出兵,明摆着就是要看他笑话。
  居然拿军国大事当儿戏,简直就是该杀。
  他知道这人是新贵族,向来与他们旧贵族不和,尤其是这几年,赞普大力重用这些新贵,导致新旧贵族是水火不相容。
  只是他想不到,这人居然拿这样的军国大事,来打压他。
  “尊贵的赞普,都是那些羌人无能。”噶尔也无法指责元帅,只能拿那些羌人挡枪。
  大非岭久攻不下,现在很严重的后遗症出来了。
  虽说吐蕃与诸羌打仗,不像中原王朝行军作战,对后勤要求极高。他们打仗,直接把牛羊驱赶着随军,边放牧边供军。
  但是军械也需要补充,而且久攻不下,牛羊也有吃尽的时候。
  再这样下去,吐蕃人到是还牛羊充足,但一些羌部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最麻烦的还在于,西突厥军已经回撤了好几支军队。
  秦军的北路军,出河西攻西域,打了西突厥一个措手不及,连败数战,把伊吾都丢了后,射匮也有些慌了。
  而最新的消息,是大秦居然把他们在敦煌俘虏的射匮伯父莫贺咄小可汗册封为突厥大汗,还授封他为大秦金山国王,如今王庭汗帐暂设伊吾,这摆明就是要分裂西突厥。
  这一招使出,射匮可汗也不由的震动,于是再次从吐谷浑撤回了几支兵马。
  这样下去,其它留在吐谷浑的几万军估计也要撤走,如此一来,那就成了吐蕃孤军奋战了。
  “派人去岭下,要求与秦军和谈。”
  囊日论赞是个很有谋略之人,否则也不可能继承父位不久,便能接连取得一连串的扩张胜利。
  出兵吐谷浑是他深思的结果。
  毕竟吐蕃要继续扩张,向南有大雪山阻隔,虽也有路通往山南,但山南的泥婆罗也实力强大,最关键的是,越过雪山向南扩张,他们要面临的是极艰难的后勤补给。
  正因此,吐蕃根本没有考虑过向南扩张。
  不向南,那就只剩下了向东向北向西三个方向。
  向西,是诸羌夷部落,然后再过去就是大秦的剑南道,虽说他听闻大秦的剑南蜀地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要打过去,首先就是阻隔其间的诸羌夷,这些部落现在还没完全臣服,跨过他们打剑南并不易。
  再一个就是东面是连绵的高山深谷,不少地方还得越过雪山,要穿越那一片群山深谷,并不比翻越大雪山向南轻松。
  相比起来,向西要轻松些,可西面还有象雄未征服,挡住了去路。
  北面在灭掉苏毗后,取得了制盐地和牧马草场,使得吐蕃实力大增同时,也为他们打通了北上的通道。
  相比起其它几面不是高原就是雪山要么就是连绵河谷崇山峻岭的,北面的草原,无疑对于吐蕃扩张来说,是最适合的方向。
  一来后勤供应压力小,二来没有什么险阻。
  而吐谷浑又内乱,若能攻取吐谷浑,则便能进而图取河陇之地。
  这个战略本来是没有错的。
  只是囊日论赞轻敌小瞧了中原的实力,本以为在拿下吐谷浑的过程中,会有些硬仗打,但最终肯定是他们能赢。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大非岭都怎么也打不下来。
  囊日论赞是个比较果决之人,久攻不下,那么就不再死撑,先缓一下。
  “告诉秦人,我吐蕃愿意与秦休兵罢战,互为友好。”
  囊日论赞也提出了休兵停战的条件,第一,秦军撤出吐谷浑,慕容恪复国。其二,吐蕃愿出黄金五千两,牦牛一万头,作为娉礼向大秦天子求娶公主,以结两家之好。
  这样的条件,若是秦人愿意答应,这自然是最好的。
  到时他们解除包围,秦军撤离,然后吐蕃就可以没有阻拦的进入吐谷浑,名义上是拥慕容恪复国,实际上是取代大秦,进驻吐谷浑,成功的北扩。
  “若秦人不答应,我吐蕃将对大非岭发起正式进攻,到时岭上十万秦人军民,皆化为齑粉,攻下大非岭后,我还将亲提十万之兵,前往长安城!”
第1004章
不胜而胜休妄想
  大非岭上。
  天气又转凉了。
  但是秦军的营寨已经从九道增加到了十三道,神机工匠更是又新制造了上千门大小神机炮,配上一座座的箭塔炮台,使的整个大非岭山上成为一个鬼神莫近的地方。
  山下藩军围困,可山上还能每天杀牛宰羊炖汤烤肉吃。
  养了一夏的牛羊,正是长了不少膘。
  营寨里的秦军将士们,包括那些民夫们,现在都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气候。
  “这丑蕃傻羌已经好久没来攻山了,莫不是已经不敢来了?”
  今天又轮到张彪的团守第一道栅,此时栅前树起了更多的拒马鹿脚,挖了更多坑,栽了更多尖桩,营栅也更高,已经堪称半永久的堡垒。
  守在这样的营栅里,安全感大大提升,更别说后面的大量弩车和投石炮助威。
  “丑蕃只是长的丑又不傻。”一名军官道,这些吐蕃人身着皮裘系毛带,个个头上结满小辫,有些人还往脸上以赭涂面,弄的两个大红脸蛋子,异常难看。可另一方面,这些吐蕃人也是很聪明的,之前进攻,那都是驱使羌夷进攻,伤的也都是羌夷。
  军官们惬意轻松的在营栅后聊着天,顺便晒晒太阳。
  而士兵们各守本位,或擦枪或抓抓虱子。
  “都将,有吐蕃人来了。”
  望楼上,一名秦军高声喊道。
  张大彪听闻,一下子就跳起来,还以为是吐蕃人终于忍不住要来进攻了,可等他登上营栅眺目远望山下,却只看到一只数十人的队伍打着一面白旗过来。
  “白旗?没见图案啊,这是哪部的旗帜?”
  吐蕃人旗号很多,不同的部落用不同颜色的旗帜,还有不同的图案,甚至马是颜色不一样的。
  “才十几人,莫不是来求降的?”
  “放他们过来。”
  等这队吐蕃人来到山下,先是摇晃了半天旗帜,然后才缓慢的小心接近。
  “丑蕃休得再近前,站住!”
  距离五六十步,秦军喝令。
  “山上的秦军兄弟,我们是奉赞普之令,前来谈和的。”
  “有什么好谈,尽管来打就是。”张大彪不屑道。
  “可否让我们进去,与你们家大将军谈一谈。”
  大彪要拒绝,这时参军道,“不如先禀报大将军,由大将军做定夺。”
  嗣业在寨子里读书,听闻吐蕃派了使者要和谈,“听听吐蕃人想怎么谈。”
  嗣业来到山前第一道寨墙之上,数名参军出寨,与吐蕃使者在寨下先见面,确认过身份,询问了一番。
  然后带了吐蕃使者一人入寨。
  “囊日论赞来了?他想跟某谈什么,谈他怎么撤兵?”嗣业哈哈笑道。
  吐蕃使者有些畏惧的看着嗣业以及一干秦军,他可是知道,先前吐蕃使团入长安,结果百多人去,就只回了一个,其它人全被大秦天子扣留当奴隶了。
  他定了定神,缓缓道,“我家赞普钦佩大将军的忠贞,赞叹大非岭上秦军们的勇敢。但是你们被困此地,只怕粮尽械绝在即,我家赞普不忍看到勇士们饥恶困死,现重提议和。”
  “怎么个和法?”嗣业坐在一把交椅上,手里还拿着根牛肉干在嚼着,很是轻慢。
  “我吐蕃赞普愿意以五千两黄金,一万头牦牛为聘礼,向大秦天子求娶一位公主,以结两家之好。”
  嗣业呸的一声。
  “我大秦天子的公主们都还年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