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1095

  唐俭见细封步赖一副惊讶的表情,笑道,“你还别不相信,事实本来就是如此,其实朝廷哪管这塞外是什么党项还是吐蕃又是苏毗或是白兰啊,对大秦来说,你们都是一样,都是蛮夷,只要臣服藩属,我大秦可懒得管你们太多。”
  细封步赖虽然以前去长安后,就知道在中原人眼里,他们这些人确实就是跟牲畜一样的蛮夷,但被人这般当面鄙夷,还是很不服气的。
  “你说你们跟着吐蕃有半点好处吗?吐蕃比你们还穷,呆的地方比你们还鸟不拉屎,一有点机会,就想吞并你们的地盘,奴役你们的人口,这哪里能跟归附大秦相比呢?起码我大秦根本不会看上你们的这点鸟不拉屎的地方,你们唯一能被中原看上的也就是点牛羊牲畜,但我中原有的是茶叶丝绸布匹盐这些好东西,随便拿点过来交换,都是只赚不亏的,何必打来打动,做赔本的买卖?”
  唐俭眼见着这细封步赖被震动,干脆又加了把火。
  “若是你们细封部能够弃暗投明,那我大秦也是会有重赏的。”
  “重赏?”
  “若是你细封部肯归附,只要你们肯出兵干掉拓跋部,那么我大秦天子将册封你父亲为党项国王,把整个党项八部的地盘都划给你们建国,就如中原分封之诸侯一样,永为大秦藩属封侯,永镇封地。”
  “你想我们自相残杀?万一我们两虎相争,你们到时再出兵呢?”
  “刚才我说的很明白了,这不毛之地我们没兴趣。”
  “就算如此吧,但拓跋部之实力依然强劲,我们细封部跟他打,只怕会两败俱伤。”
  “这个你大可放心,我大秦天子已经派了一位上将军前来剑南,统领十万大军,到时你细封部为前锋,后面有我剑南大军为后盾,拓跋部必然飞灰烟灭。拓跋部灭掉后,其部族的牧场草地,其牛羊牲畜全归你们,只人口归我大秦,这个划分如何?”
  细封步赖还是头次听说秦军居然要往剑南派十万大军来,有些半信半疑,又不敢不信。毕竟秦军之强大,也非一般。当年他入长安,亲眼见识过隋军的强大。隋帝北巡塞外之时,连控弦四十万骑的突厥大汗,都得亲自为皇帝割草开道,猎鹿献食。
  “某愿为大秦天子效力,讨灭拓跋,但有一个请求,欲求娶一位大秦公主。”
  唐俭却直接摇头。
  “突厥、铁勒、契丹、奚等诸汗,皆欲求娶我大秦公主,这些人对我大秦忠心耿耿,可我家天子也不曾答应,更别说吐谷浑、吐蕃、西突厥他们求娶公主,更不被同意。我天子早立下训言,不和亲。”
  细封步赖脸色不大好看,想娶个大秦公主,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借大秦之威。毕竟自汉以来,能得中原和亲,那都是藩王们的荣耀。当初他在长安时,可是见过突厥、吐谷浑等求娶隋公主后的那份荣耀的,能成为天子女婿,周边诸藩谁敢招惹反叛。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变通之法。”
  唐俭笑道,“诸藩想做大秦天子之婿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们可以做大秦天子之翁啊。”
  “什么意思?”
  唐俭于是告诉细封步赖,我大秦不和亲,但也只是指不将公主下嫁藩王和亲,可却并不反对诸藩送女儿入大秦皇宫的。
  比如契丹、奚等诸藩王,都是把女儿或妹子送入大秦皇宫的。
  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大秦天子的翁丈或是阿舅,一样能得到无尚荣耀。
  “党项建国、封王,成为大秦天子的丈人……”
  这一条条,对于细封步赖来说很有诱惑力,虽然族长是他父亲,但等他父亲去世之后,他不就是新的党项国王了吗,把妹妹嫁给天子,他也是大秦天子的国舅啊。
  更别说,还能得到大秦的支持,把一直看不顺眼的鲜卑拓跋给灭了,让这冒充的党项羌消失,一解百年恩怨。
  “细封少族长,党项实力不强,要跟老大是很正常的,但就算要选大哥,你们也得选一个实力最强的。吐蕃算什么?一群蛮子,兵不满五万,人不过百万,这样的蛮子跟的有什么意思,他们能给你们什么好处呢?真要打仗了,你们顶在前面,好处他们得,这有什么意思?”
  细封步赖问,“你说的这些,听起来确实是不错的,只是毕竟红嘴白牙空白无凭,你一小小员外郎我也无法相信你就能代表大秦天子啊。若是你能向大秦天子请来一道诏令,为我父子求取来封王诏令和国王金印,那我才能信你。”
  唐俭哈哈一笑,“这又有何难呢,我这就可以给朝廷上奏请封,不过为了表示你们的诚意,还请细封少族长能够选一个儿子送入长安朝见天子。当然,若是你想送个妹妹或女儿去长安太极宫中,那是最好,不过切记要选一个年轻美貌的,否则弄巧成拙可不好。”
第1002章
弃暗投明破寒冰
  唐俭在嘉诚呆了三天,便又离开了。
  一百驮茶叶都留下了,直接送给了细封步赖作为礼物。而细封步赖则还他一千匹党项马作为还礼,同时还把自己的一儿一女交给唐俭,让他带回长安。
  细封没得到父亲的同意,便自做主张决定了此事,他甚至没选一个妹妹去长安,而是选了自己的女儿。这方面他也有些小心思,当国舅不如当国丈。为了表示诚意,也没送弟弟去长安,而是直接送儿子去。
  曾经去长安做过质子的细封步赖,其实很清楚,能有机会去长安呆上十年八年的,对于他儿子绝对有好处,能够大大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将来若是儿子回国,以后由他来继承位置,中原也会更放心。
  因此细封交给唐俭的是自己的嫡长子,一个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
  离开前,细封嵬名有些不解的问父亲,“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先禀报过祖父,还有,归附秦国,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细封步赖在城门前为长子系好马鞍,又把一袋子金银交给儿子,“到了长安,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世界这么大,才会知道,汉人有多强大。汉人有句话就夜郎自大,还有个成语叫坐井观天。如今我们部族里许多人,一辈子都只是呆在这块小地方,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更不知道汉人的强大,他们只看到隋乱后,河陇的虚弱混乱,却看不到中原已经重新一统,一位远超隋朝两帝的新天子正君临天下,看看高句丽,看看东突厥的下场,唐俭说的没错,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全加起来也不是对手。”
  “秦国真的这么强吗?”
  细封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是啊,很强,我们党项八大部落,最强的拓跋部也不过万骑战士,但中原有百万之兵,有数千万人口。东突厥和高句丽都是三四十万兵马的大国,要依然被秦人灭了。”
  其实当初他也很反对父亲随拓跋部投吐蕃,更反对他们北上攻打秦国。
  细封转头又对骑在马上的女儿交待,“父亲知道送你去长安宫中,此去数千里,远离部落家人,但这是为了部落。到了长安,进了太极宫,记得一件事情,莫要冲动使性子发脾气,尤其是对大秦天子,还有,想办法取悦皇帝,早点让肚子大起来,生个崽子,最好是生个带把的崽子,这样你在宫里的地位就会高许多,母以子贵,而我们部落有个皇子外甥,也能地位提升。”
  “其实我很想给你哥哥尚个公主或郡主的,奈何这位大秦天子与汉魏皇帝都不一样,居然立下国训不和亲不外嫁公主,实是遗憾。”说着,他又转头对儿子道,“到了长安,记得多结交些朋友,不要怕花钱,没钱了阿耶再给你送来,多结交几个朋友就多几条路,尤其记得多结交一些勋戚贵族子弟,但切记不要与皇子宗室结交往来,切记。”
  “为何?”
  “除了太子,其余的皇子虽地位尊崇,可也十分危险,一个不好,卷入储君争夺之战中,他们或许不会有事,但旁人也许就会成为池鱼。若是有机会,你小子若是能娶到朝中宰相公卿之女,哪怕是庶女,也是极好的,实不济,也要娶个汉家士族之女,这对于你在中原会大有帮助,甚至将来你回来后,若有个汉人妻并生下孩子,那你会被他们亲近,视做半个自己人。”
  细封步赖说的这些,都是当年他在长安呆的那些年,以及后来回来后,自己领悟到的。当年他就是没能娶到一位汉人公卿士族之女为妻。
  年轻的细封嵬名好奇的问,“父亲,那唐俭说的都是真的吗,我们去了长安,秦国皇帝,就会下诏册封祖父为党项国王?”
  细封步赖只是笑笑。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他送了女儿入宫,送了儿子为质,但也仅仅只是表示了一点点诚意而已,要想当党项国王,还得有投名状,这个投名状就是灭了拓跋部。
  唯有灭了党项八部中最强的拓跋部,他们才可能真正得到党项国王的册封。
  当然,如果秦军不出兵,细封步赖也不可能单独去与拓跋部拼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他细封部可以归附大秦,可以成为秦军的向导先锋,但绝不单独做战。
  “走吧,翻越了前面那座雪山,你们就离开部族的护庇了,记得在外面夹起尾巴做人。”
  细封嵬名站在马边,跪下,对着父亲叩拜磕头。
  女儿也向他跪拜。
  细封步赖的眼里居然也闪过泪花,有不舍之情。
  前方,唐俭没有来打扰他们家人的告别,只是站在那里看着那一群党项马。
  而随他来的马帮的那伙人,个个惊叹于这位唐掌柜的会做买卖,三天时间,一万二千斤茶叶就全出了手,关键是卖的价格太好,一万二千斤茶叶,居然换来了一千匹上好党项马,这生意做的,简直就是没谁了。
  带队的老头子甚至腆着脸过来询问秘诀。
  毕竟一匹优良的党项马,平时是能换到一百多斤茶叶的。可现在,实际上一匹好马,才换走十来斤茶叶而已。
  “其实很简单,我这茶叶啊,不是一般的茶叶,是好茶。”
  老头子一脸不信,他们过雪山时,死了十几匹马,他们又不是没把那马上的茶叶取下来分装背驮,他可是见过的,也就是一般的黑茶而已,这种茶,就算是一般的党项马,也得换四十斤茶叶的。
  “我骗你做什么,你看,那位细封贵人对我的茶可是十分满意,不但给了我一千匹好马,还派了他的儿子跟我返回,准备要购买更多这种好茶呢。”他悠悠地笑道,“以后啊,这西山诸羌,肯定就是党项细封部最富了,他们的眼光好啊,看的准。”
  老头子百思不得其解,见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转而求其次,“唐掌柜的,你看咱们这趟买卖这么顺利,下趟买卖,是不是还照顾下我们马帮?”
  “这是自然的,下次来我还找你们。”唐俭心情大好,乐呵呵的道。
第1003章
吐蕃欲结城下盟
  大非川下。
  吐蕃赞普囊日论赞亲自从苏毗赶到前线,一到大非川,囊日论赞便把大非川下指挥的元帅和三个万户长大骂了一通。
  本来他以为,都派出了三十东岱,又征召了七万羌夷联军,组织起了十万大军,这次出兵,可谓是吐蕃用兵最大的一次。
  调动这么多兵马,固然彰显了如今吐蕃之强盛,可另一方面,既然是打仗,还是召集这么多大军打仗,那就得打赢,这样才能更加显示他吐蕃之强大,震慑诸羌夷。
  但是现在。
  马上就是三个月了。
  一个夏季都过去了,这都入秋了,但一个大非岭都没拿下,这简直是让囊日论赞无法原谅。
  他亲自赶来,就是要训斥这些无能的家伙,同时亲自督军。
  刀已出鞘,必须见血。
  “伟大的赞普,都是噶尔这个无能的家伙。”
  面对赞普的怒火,元帅很聪明的找了一个背锅的。原只是东本千户的噶尔此次暂代东路万户之职,统领东路三万兵马。
  结果在他的指挥下,东路吐蕃联军多次进攻大非岭,可是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损兵折将。其中党项羌的拓跋部折损了两千多人,多弥国折损了一千多,另白兰羌、女国等西羌各部,各个或多或少的折损了千八百骑。
  总的这么一加,他东路三万人马,折损兵马居然高达近万,损失三分之一。哪怕吐蕃本部没有半点损失,可这也早弄的诸羌极为不满,甚至怨恨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