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0/1095

  此前曾提出过议和的陈叔达,现在也已经跟侯莫陈等宰相一起统一了口径,决定先打了再说。
  “胜利不是谈出来的,尊重也不是谈出来的,那是打出来的。”十足鹰派的中书侍郎侯莫陈乂如此道。
  出镇在外的枢密使张须陀和兵部尚书卫文升正在返回长安的途中,而中书侍郎房玄龄、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两位宰相,则正从洛阳秘密护送着皇太子赶来长安的路上。
  去接两位宰相和皇太子的,是尚书右仆射王子明以及左神威上将军张亮,他们带着四千神威军轻骑,疾驰回洛阳,迎接皇太子来长安。
  与此同时,长安的政事堂中,剩下的六位宰相正暂时代替皇帝执政。
  “向河西增派十万兵马,由卫相挂帅如何?”翰林院承旨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温彦博道。
  “卫相年纪太大了,只怕身体吃不消,我看当选一员大将军前往统帅河西战事。”侯莫陈提议。
  “丽江王存孝还在山南,不如派人传令,让他挂帅统兵,镇守河西?”温彦博道。
  结果他的这一提议立即遭受到了老相公屈突通的反对,“糊涂,现在是什么时候,陛下病重,虽有药王神针医治,可皇帝一时半会也恢复不了,甚至能不能醒来都还未知。这种时候,更不得让宗室掌握军政大权。”
  让存孝去河西坐镇,拥兵十几万,若是皇帝能醒来还好,万一皇帝醒不来,到时皇太子来长安即位,如果罗存孝有什么野心,怎么办?
  他手握十几万大军,一旦反叛,后果不堪想象。
  尤其是存孝又是员猛将,还是皇帝的兄弟,他若反叛,可不比一般将军反叛,说不定还真会有许多人支持他,毕竟太子还太年幼了。
  兄终弟及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国难立长君,这也是常有之事。
  屈突通也是七十多岁的老相国,他对于权力争夺这事还是比较看的清楚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我以为,不但不能让存孝去河西统兵,甚至朝廷还要给他下道命令,让他加紧时间,赶紧到云南丽江封地就藩,并且无旨意,不得轻离封地。还要给丽江王国的亲军将领下密令,一旦存孝有什么异动,可立即捉拿,先软禁起来再说,这种关头,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做乱。”
  “不至于吧?”
  “有什么不至于的,以防万一。难道诸位不记得当年西魏宇文泰死后,宇文护之事?”
  宇文护字萨保,本是宇文泰的侄子。
  早年跟随着宇文泰东征西战,屡立战功,官至骠骑大将军。
  宇文泰病逝之前,临终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让他接掌西魏国政,辅佐自己的儿子。宇文护后来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
  也因此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
  可是此后宇文护专权擅政,三年内连杀宇文泰三个儿子,立三帝杀三帝,后来还杀了八柱国的赵贵、独孤信,总揽朝政,领左右十二军,权倾朝野。
  若不是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十分精明能干,韬光养晦,骗过宇文护,最后找机会除掉了大意的宇文护,宇文泰在九泉之下都是死不瞑目的。
  屈通突道,“当年宇文护随宇文泰征讨天下时,那也是忠心耿耿的,可后来宇文泰那般信任他,临终托孤,可他却三年立三帝杀三帝,权力面前,可没有亲情可言的,尤其是天家。”
  他言外之意,罗存孝固然是皇帝的亲兄弟,也战功赫赫,但谁能保证他不会是下一个宇文护?
  “不仅是不能让存孝回来,就是在关外的士信,也应当政事堂下令,免去其军职,调其回京,最好是直接给他实授封地,让他尽快就藩之国,以免生后患。”
  “赵王就没有必要了吧,赵王的墩厚可是人尽皆知啊。”
  “只是以防万一,如今是非常之时,必须得提防宗室,绝不可让他们手握军政大权,最好是让他们尽快就封,这样宗室诸王在外,也可屏藩朝廷。若是朝中有一日出了权臣奸相,宗室诸王也可号令起兵清君侧。”
  魏征被屈突通这话说的不由的一脸尴尬。
  说什么奸相权臣,什么清君侧,他们在座的都是宰相,真要出奸相权臣也只有他们啊,哪有这样说自己人的。
  不过他倒也不得不承认,屈突通的这番话,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
  皇帝在的时候,他再怎么信任众兄弟,再怎么授封他们官职,让他们统兵执政,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是嗣业还是存孝,他们再厉害,也无法超过皇帝。
  有皇帝在一天,就能死死压住他们一天。
  可万一皇帝不在了,这事就不好说了。
  大秦宗室虽少,可罗嗣业、罗存孝、罗士信、罗艺,这四王就足够顶半边天了,个顶个的了得厉害,谁也不敢轻视大意。
  至于罗继祖罗承宗罗寿等几位宗室,虽说没什么威望,但也得一视同仁,否则也在嗣业他们那交待不过去。
  皇帝一天不能清醒过来,那几位威名赫赫的宗氏王,就一天威胁着年幼的皇太子,威胁着朝廷的安稳。
  “还有长孙无忌,他是长孙昭仪的兄长,也是梁王的舅父,这个时候,得小心谨慎,可暂时将他调离洛阳府尹这个重要的位置。”
  大敌当前,几位宰相也是操碎了心。
  既要防外敌,又还得提防内部。
  这种时候,随便哪里出点问题,都将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让单雄信回长安,他是皇太子舅父。”魏征道,“至于河西,可交由程咬金坐镇,再由裴行俨和薛万彻、牛进达协助,给河西再增兵十万,有十五万人应当可守住无忧。”
  “至于陇右一线,还是由秦琼坐镇主持,再让尉迟恭、来整为副将,给他再增兵十万。”
第983章
脑中风
  事急从权。
  皇帝昏迷不醒,太子又还未至,这个时候,政事堂的六位宰相做出的决定,便是代天子摄国政。
  “诏授秦琼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以尉迟恭、来整为行军总管,统领陇右诸郡兵马。”
  “诏授程咬金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以裴行俨、薛万彻、牛进达为行军总管,统领河西诸郡兵马。”
  “诏授单雄信为西京行营总管。”
  随着这几道最新授命的,是朝廷下令,全面征召河朔关陇,河南河东巴汉湖北诸地兵马增援西北。
  并令剑南、巴汉两道全面加强戒备,以防吐蕃西羌入侵。
  等枢密使张须陀和兵部尚书卫文升赶回长安的时候,这个时候政事堂已经完成了部署。
  河西一线,集结十五万兵马。陇右一线,集结十五万兵马。
  而在关中长安,又集结十万禁军内军。
  为防江南三藩趁机作乱,朝廷又令淮南、河南、巴汉一线,并岭南诸道,全面戒备。
  可以说,整个大秦的战争机器已经拉到了极限。
  两位老帅一回来,都是不敢置信。
  “之前不是说控制战争规模,打一场有限的小规模防御反击战吗,不是说好不超过十万兵马,为何现在搞这么大阵仗?”
  “陛下呢?”
  魏征苦笑着把两位前来面圣的老相公拉过来,“有件事情之前不便告诉你,怕路上泄露消息,因此才急急让你们回来,陛下出事了,昏迷好多天了,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张须陀一愣。
  “胡说,陛下年纪轻轻,身强体壮,怎么可能?我这老头子浑身伤病累累都没事,陛下能有什么事?”
  “请两位相公随我们去两仪殿见陛下吧。”
  两仪殿中。
  孙思邈正在施针。
  皇帝的身上插满了银针,银晃晃的细银针摇摇晃晃,看着就吓人。而那位英武的年轻皇帝,此时却双眼紧闭。
  “陛下,张老相公和卫老相公回来了。”
  但皇帝对于内侍的禀报充耳不闻。
  张须陀迟疑着上前,他低下头仔细看着皇帝,轻声呼唤。
  “士诚?”
  “五郎?”
  可任张须陀如何呼唤,皇帝一点反应都没有。
  魏征上前,“孙老神仙,陛下身体如何了?”
  孙思邈对围过来的一众宰相丝毫不在意,依然在施针,他手法娴熟,下针准确,轻轻的捻动银针,一根长长的银针便没入大半,却不会有丝毫出血。
  “陛下的反应远超出我的预料,效果相当的好。前天和昨天都有两次睁眼,今天早上甚至还说了几句话,虽然听不太清楚,有些含糊,但这都是好现象,这说明,陛下的意识正在慢慢恢复。”
  “而且,陛下的手脚都没有受什么大损,并未出现瘫痪和偏瘫的情况。”
  “那为何陛下还一直不醒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都是需要时间的。眼下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一个时期,陛下脑中的淤血和水肿差不多都已经消去,只要继续施针用药,不出三天,陛下必定会睁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