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95

  “陛下?”
  “辅三虽说当初也是跟着我一起打天下的,但他后来与你在江淮呆的时间也长,倒是跟我有些远了。我想问问,你对他是何印象,又如何评价?”
  杜伏威不知道皇帝为何有些发问,他暗暗打量皇帝的表情,却什么也看不出来。如今的皇帝,越发的有些喜怒不形于色,不怒自威,根本猜测不出君意。
  他斟酌着道,“宁国公与我在江淮搭档数年,为陛下也是出生入死,忠心耿耿……”
  “可为何却有人说辅公祏对朕颇有怨言,甚至说他在军中广收义子,拜把子结兄弟,大立山头?”
  皇帝这番话,让杜伏威大惊。
  事实上,皇帝所说的收义子拜兄弟立山头这些,其实他也一样有。甚至可以说,辅公祏的这山头,他才是首领。
  但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历来军中就山头多,各种乡党、亲戚、朋党等便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山头,而收义子更是普遍现象。
  比如皇帝都收了好些个义子,大秦的诸将,哪个又没有义子?
  据说张亮曾经行走在黑暗之中,负责情报时,收的义子更是多达五百个。
  可偏偏现在皇帝却拿这事来说辅公祏,这就说明,已经不仅仅是山头这么简单的事了。
  怨言。
  这两个字,说轻也轻,说重则重。
  对皇帝有怨言,若是往深追究,那就是死罪。
  “陛下,军中将领向来有收义子假子的习俗,宁国公也不能免俗,说来臣以往在军中也收了一百多个义子,如今想来,确实有些过头。至于说山头,其实可能是被人误会了,宁国公这人嘴巴直,有时说话不过大脑确实,臣也曾经说过他多次,可他就是不知悔改,但若说他对陛下不满,那真是冤枉,他对陛下可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
  “伏威啊,当年我江南平乱后,留你和辅三在江南,是看重你们年轻又有拼劲,胆大,能干。我也知道你们在江南并不容易,孤军做战,几次遭受兵败,十分艰难。可朕把这些都记在心上,所以开国后,对你们的封赏也高。你画像凌烟阁,辅三也一样得封国公。”
  “可有的时候啊,总有人会膨胀,就好比王君廓和刘武周,这二人的下场你们也看到了。朕不是汉高祖,不是那种杀功臣之人。这江山是你们与朕一起打下来的,所以朕也想与你们共享这江山,所以才有改爵实封,但是……”
  杜伏威脸色发青。
  他们久处江淮,所有他们当初那支人马比较封闭,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山头。可后来皇帝入关,却让单雄信等外来大将接掌大权,这让江淮将校上下确实有些不满。
  上次李子通的叛乱,其实里面就有江淮将领对朝廷的诸多安排不满,结果导致江淮系和朝廷下派系之间的不和,最终给了李子通可乘之机。
  而后杜伏威兵败重伤,朝廷空降秦琼接掌江淮,辅公祏等不少江淮系将领都受到了贬降,而山头的杜伏威入京后更是被闲置,这越发让辅公祏这个江淮军二号极为不满,发了不少牢骚话。
  若仅是些牢骚话,皇帝今天也不会拿出来跟杜伏威说。
  “向朝廷检举辅公祏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连阚棱和王雄诞都检举了他,可知辅公祏最近举动有多出格了。朕不想看到他走岐路,我知道你们关系好,非同一般,希望你能给他去封信,劝他入京。”
  “陛下。”杜伏威没想到事情已经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了。
  “伏威啊,你知道辅公祏最近在做什么吗?他暗中派人四下散布谣言,说朕要杀你,还说朝廷要对江淮系赶尽杀绝,如对代北的刘武周义武军一样,这不是一派胡言吗?辅公祏不知道从哪结识了一个邪道左游仙,整天服丹迷信,真以为自己多了不得。”
  辅公祏暗中派人散布谣言,说杜伏威被朝廷诱往京城,准备毒杀他,还说杜伏威难以回淮,传来书信,让他们准备起兵。他又暗中派人去游说林士弘旧部张善安,张善安此前以淮西地归附大秦,被授任为太守。
  两人书信往来,欲联合起兵,尽取淮南,也想如林士弘等三王一样,割据称王。
  “他已经越走越远了,趁现在还不晚,你出面劝说一下他,让他来京,则朕可以从轻处置。若是他一心孤行,那他就不会有好下场,他自以为一切行事机密,可其实朕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朕也完全有能力,随时可以擒杀他。”
  杜伏威汗如雨下,他这时已经完全明白,皇帝表面说让他劝辅三,但未必就不是怀疑他也卷入其中。
  “陛下,臣对陛下和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更完全不知道辅公祜的这些所为。”
  皇帝拍拍杜伏威的肩膀,扶他起来,“朕相信你的忠诚,你不必惊慌,辅三是你和士信的结义兄弟,朕还是希望你能拉他一把,回头是岸。”
第926章
孤身
  辅公祏这个元老之臣,与张善安这样一个新附降臣,勾结到一起,阴谋叛乱,其实罗成虽有些意外,但不奇怪。
  这缘于朝廷对地方的新一轮调整。
  在先前,征战之时,对于那些统兵之将自然是授权颇大,他们往往有权宜行事的权力,甚至拥有承制拜封特权,所以那些在外统兵的大将,尤其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往往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山头。
  他们大肆提拔亲信,拉帮结派,这本来也是很寻常的事情,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嘛。
  而朝廷对于那些愿意归附的敌将,往往也是给予极高的待遇,甚至带着军队和地盘归附的,往往依然让他们统领着旧部管理着旧地。
  但那往往都只是一时的权宜之策。
  当天下一统,形势渐趋安定之时,朝廷便不可能再这般权宜下去。
  一方面是全国军队的整编,裁撤的裁撤,调换的调换。另一方面,官员重新考核,调换、升降甚至是罢撤都是在所难免的。
  杜伏威入京闲置。
  辅公祏改任淮南道的左提刑按察使,这是个三品的官职,一道三司六使之一,算是道级的长官了。但相应的,这个左按察使,既不能统领民政,也无法掌管军队,只负责司法监察。
  这样的调整,本来是很正常的,毕竟这是大秦的制度,战乱结束,趋于安定后,便要文武分治,各司其职。
  辅公祏以前虽是淮南道的二把手,但毕竟那是以前,是战时,与现在情况不同了。朝廷授他此职,也是鉴于他的一些风评不好,所以授给此职,也是给予一点警告的意思。
  可辅公祏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愤怒怨恨了,居然开始想要谋反。
  张善安本是降将,当时率部献城归附,朝廷授他开国伯爵位,还给他太守之职,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到如今,淮南安定,于是朝廷要裁撤他的兵马,同时要调整他的职务,要将他调离江淮,同时授他一个郡长史之职。
  这只是正常的调动,毕竟张善安以前只是个渔民,大字都不识一个,十七岁就做了盗贼,此后加入乱军之中,纵横江淮,投奔过的势力都有好几个。
  让他继续当一个太守,肯定是不合适的,安排他去做个长史,那都是对他的优待了。但张善安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过河拆桥,虽然朝廷授他的开国伯爵位没变动,可他依然不甘心。
  马上能打天下,但马上不能治天下。
  所以当初打天下时,出力最多的都是那些武将们,但现在要治天下,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更需要那些读书人出身的文臣们。
  当然也有些武将是文武皆能,但毕竟少数。所以现在朝廷上下都在进行着这轮大调整,官吏们要接受吏部的考核,还有巡视特派组的暗访明察,对于各道郡县的各级地方官员,都将优者上,劣者下。
  如张善安这样既是半路投降,又没啥出身,尤其是大字不识一个,且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治民本事的官员,往往都是要调离重位岗位,退居二线的。
  而还有一些官员,就算确实有本事,可也为了其它方面的考虑,可能要调换岗位。
  别说这些地方文官,就是所有的军队,现在都在大调整,重新整编,大量裁军,同时对将领们实行大对调。
  一般的官员们也能接受这些,可偏偏还是有不少人是不愿意接受,不肯接受的。似乎这一动,就不得了。
  只是有的人也只是心里不满,有些人嘴上说几句,但真如辅公祏这样,丹药吃多了,被妖道左游仙蛊惑几句,就真以为天神附身的糊涂鬼并没几个。
  至于张善安这样的人,本就是愚人一个,乱世里的墙头草,信奉的始终是武力,所以紧握着兵马不肯松手,谁想动他的兵,他就反谁,过去因此几次归附又几次反叛改换了好几家门庭,如今归秦不久,又想反了。
  “陛下,都是臣没有带好头,臣愿意将功赎罪,亲自往淮南一趟,以平息这场变乱。”
  罗成笑道,“你真想亲自去淮南?”
  “臣请陛下准许,臣不要一兵一卒。”
  “伏威啊,你是我老兄弟,又是我妹夫,我担心你把辅三当兄弟,可辅三到时未必把你当兄弟,若是一个不好,你估计得丧命在那。其实,若辅三执迷不悟,朕有的是办法除掉他。”
  “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也给辅三一个机会,当年我二人刀山箭雨追随陛下走过来,如今不想他因为一个妖道蛊惑而丧命。臣相信,若是辅三见到臣,听臣言明道理后,定能幡然醒悟的。”
  “好,朕就给你和辅三一个机会,记住,若事不可为,你自己回来,别丢了性命,我可不想我五妹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
  杜伏威跪谢。
  淮南道,道城便设在庐江郡,而非设在江都。
  杜伏威陛辞出京,自洛阳乘船沿大运河而下,一路上不断换乘舟船,运河联通着一条条的河流,因为运河是沟通诸河的,所以运河的水流方向变化不断,有时向北,有时却又向南,甚至有的时候,因为水位相差大,运河上还要修坝建闸。
  因此,运河虽联通南北,但实际上船只在运河上并不能够畅通无阻,很多时候,运河行船都是分段的,因此便也有汴船、淮船等各种称呼,每种船只专跑一段运河。
  不过就算如此,从洛阳到庐江,其实也很快。
  全程水路,洛阳到荥阳,荥阳又至盱眙,再至山阳,然后下江都,入长江逆流西上,入巢湖,再沿河逆水而上便直抵庐江郡合肥城。
  杜伏威此行,轻车简从,就带了一个老仆,余者谁也没带,他甚至沿途都没有住过官方的驿站。
  当他踏入合肥城的时候,能感受到这座城池的不一样。
  他嗅到一丝战争前的味道。
  他带着老仆,径直入城,一直来到了按察使衙门。
  “闲入勿入!”
  守门士兵看到身着布衣的杜伏威,根本不知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江淮之王。
  “滚进去告诉辅三,就说杜伏威来了。”
  守门士兵听到杜伏威三个字,惊讶,左右瞧了瞧他,也实在无法拿他跟那位江淮之王联系起来。
  杜伏威冷眼一瞪,那士兵居然有些慌,不由自主的就往衙门里跑去报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