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1095

  太子站在皇帝父亲面前有些拘谨,听了这问话,下意识的去瞧皇后单氏。
  罗成微微一笑,抚着他的背道,“太子,你还小,确实过早的承担了责任,但有一句话父皇现在要告诉你,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太子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他也意味着权力和责任,权力和责任永远都是相伴相生的,你得到权力就得承担责任。太子,是国之储君,是将来的皇帝,皇帝不仅仅是天之子,也是所有天下子民的领头羊。”
  太子似懂非懂的点头。
  “好了,你记住这句话就行,也不需要你现在就理解,今天晚上我不是皇帝,你也不是太子,今天这里只是我们罗家的中秋赏夜家宴,你是一个晚辈,好好逗长辈们开心就好。”
  老四坐在一边,很羡慕的看着太子老成稳重的样子,“太子真是天生长者,聪明又稳重,不像我家那几个,他娘的全是一群小兔崽子,整天除了闯祸就什么也不会了,书,书念不进去,武,武不肯用功练,要是他们有太子殿下一成的样子,也好啊。”
  太上皇于是马上维护那几位孙子,“哼,想当初我生下你兄弟六人,六兄弟里,也就你最顽皮,文不成武不就还最爱游手好闲耍无赖,二十多岁时还只是个无赖子,若非你兄弟拉扯你一把,现在估计还在打光棍呢。”
  这话一出,大家哈哈大笑。
  家庭的气氛倒是活跃了许多。
  老四倒也光棍,笑着承认,“这倒是真的,若不是老五啊,我现在说不定可能也是个屠夫吧,或者连媳妇都还没找到的老光棍呢。”
  老四媳妇刘三娘不乐意了,“罗存孝,你是瞧不起老娘是屠夫女儿了还是怎么着,现在成皇帝兄弟,封魏王了,就嫌弃老娘了不是?”
  彪悍的刘三娘也不管在座的众人,直接炮轰罗老四,弄的罗老四很没面子,偏偏他家的几个崽还在那边上起哄,丝毫不给他这个当爹的面子,弄的他十分狼狈。
  可是大家只是哈哈大笑,偏偏谁也没出来说刘三娘个不是,连罗成都只是哈哈大笑,这种气氛他挺喜欢,四嫂成了魏王妃了也没有半点改变的样子,也让他挺喜欢这种气氛的。
  老四只得转移话题。
  “河北窦建德还是不肯投降归附吗?”
  罗成伸手去拿月饼,笑着答道,“乐寿那边细作传回的消息,说窦建德本来想投降的,可他手下将军们不同意,搞了场兵变,杀了好些个投降派,然后裹胁了窦建德出兵,目前正往恒山郡真定而来呢,总之,不打是不行了。”
  “嘿,这窦建德这皇帝怎么当的这么憋屈呢,居然还让手下将领们给绑架胁迫?”老四摇头道。
  “文臣主降,武将主战,这也是正常的。”
  太上皇问罗成,“不会有麻烦吧?”
  罗成摇头,“今晚这么好月亮,咱们赏月吃月饼,就不聊这些了,来,太子,给大家分月饼!”
  太子在父亲身边坐了半晚上,难得的居然活跃了一些,他起身后没再一人去分饼,而是对兄弟长卿和哲威道,“楚王、吴王、辽王,与我一起分饼。”
  三个大点的皇子于是都站了起来,“是,太子。”
  太上皇笑着对罗成道,“这几个孩子,这么大点,却都已经知道君臣礼仪了,我罗家有幸,得上天庇佑啊。”
  仔细观察了几个皇子一晚上的罗成,也对儿子们的表现很满意,尤其是太子嘉文,年纪虽小,可确实懂事知礼。
  “等中秋后,三位皇子便都随太子一起到崇文馆读书,我请了大儒王通、李纲以及孔颍达和陆德明来崇文馆授课,到时诸位宰相和王公之子以及几位嫔妃的子侄也入馆侍读,你们可要好好读书学习,尤其要记得尊师重道,兄弟友睦。”
  “儿臣谨记。”
  四位皇子一起恭领父命。
  吃着饼赏着月,大家都很高兴。
  太上皇对儿子道,“你真打算要实封诸侯?”
  “嗯,年后开始赐划封地。”
  “你的皇兄弟还有诸皇子们也要实封?”
  “嗯。”罗成点头。
  太上皇有些担忧道,“实封诸侯,虽是对功臣的赏赐,对宗室的优待,可若处置不当,只怕也有隐忧啊。”
  “父亲放心,这次的实封制度既不是西周分封之制,也不是西汉分封之制,属于博采众家之长,扬长避短后的新制,宗室与功臣都不封在现有的诸道之内,而是要分封到边疆之外,比如辽东之东,云南之南,河西之西、代北之北。诸侯虽有实封,可有推恩令,代代推恩分封,诸侯虽多,但也不会出现诸侯坐大反威胁朝廷中央的可能,相反,这般分封,既能优待宗室皇亲,酬谢异姓功臣,而且还能够开拓边疆,屏藩守边。”
  罗贵听了后点头,“这么说,看来你确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只提一个意见,希望皇子们就藩之国的年纪稍提高些,能待他们成年后再去。”
  “初步计划是诸王年满十八岁就要之国就藩,诸侯就藩之后,每三年需入京朝见天子一次。”
  十八岁,虽未成丁,但也算是差不多成年了。
  太上皇接过太子敬上的月饼,笑着道,“但愿以后能够经常这样一家齐聚最好。”
  “会的。”罗成笑笑。
第902章
玄霸战承都
  大秦开元二年,九月初二。
  清晨。
  夏军列阵滹沱河南岸,背靠信都郡鹿城,北依大河。
  军阵宽达二十里,整整二十万夏军倾巢来。
  旌旗猎猎,战鼓千面。
  大秦皇帝率军五万在滹沱河的北岸列阵等待,他登上一处高岗,眺望对方的阵形。
  看完夏军的军阵,罗成笑着对诸将道,“窦建德自豆子岗起兵以来,未曾打过什么像样的大战,也不曾遇过什么真正的劲敌精锐。你看他们的军伍,度险士嚣,令不肃也。逼城而阵,有轻我之心。”
  军虽众,可却全凭着一股子锐气,待这股气一泄,夏军就没用了。更何况,罗成已经从间谍那里得知,窦建德这个夏皇,现在实则是被曹宝等一干大将给绑架了,所以夏军打着皇帝的旗号,说是御驾亲征,可实际上夏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他们倾国来战,可罗成却是五路伐夏,除了这里的皇帝五万人马,还有赵贵、冯孝慈、罗存孝、罗士信的四路兵马,只要罗成能够顶住不败,则夏军腹背将受敌。
  面对夏军,罗成没有退守背后的博陵郡深泽城或无极城,也没有退到更后方的恒山郡重镇真定城。
  他引军而来,列阵滹沱河畔,却又不过河。
  “等!”
  这是皇帝下达的唯一命令,守着这条大河就好。
  眼下虽说是秋季,滹沱河水没有春夏时那么深,可这也是横穿河东河北两道的一条大河,夏军想轻易过河没那么容易,必须得搭桥。
  中午时分。
  夏军终于派出了一支二百人的死士,他们划着船渡过河水,明目张胆的登岸,向北岸的秦军耀武扬威。
  “夏军这是想要试探我军吗?”李玄霸问。
  “挑衅也好,试探也罢。”皇帝却不在意。
  “陛下,臣请求也率部下与他们嬉戏一番。”李玄霸上前请令。
  罗成站在御旗之下,笑道,“也好,便给你二百人跟他们嬉戏一番。”
  “无需二百,臣只需一队人马便行。”玄霸很傲气的道。
  五十人。
  李玄霸直接点了自己的亲兵队,“取我的擂鼓瓮金锤来,跟他们对战,若是用马说槊都算我欺负他们。”
  五十精骑,人皆缠铁黑槊,个个身披明光铠,跨下皆是一水的乌黑骏马。
  玄霸跳上马,手持双锤,率领麾下五十骑出列。
  北岸。
  两支队伍靠近。
  一边是举着夏旗的二百死士,一边是五十骑秦军铁骑。
  “吾乃大秦皇帝御前中郎将唐国公李玄霸是也,尔等何人,报上名来,吾不杀无名之辈!”
  玄霸马上大喝一声。
  李玄霸的名头一喊出来,对面有些骚动。
  然后二百人的盾阵后面,一骑奔出。
  “李玄霸,吾乃大夏先锋将军宇文承都是也,你可还认得我?”
  玄霸有些意外,仔细一看,可不就是宇文家的那宇文承都吗?
  “弑君者的私生子,宇文承都,你居然还活着?”
  宇文承都瞪着李玄霸,当初江都之乱时,宇文承都父亲宇文化及弑君称帝,可惜后来被李渊引陈棱等攻破江都,宇文化及也被杀,混乱中宇文承都逃出江都,后来一路逃亡到了河北,最后投到了窦建德麾下,本来窦建德是要杀了这弑君者之子的,是曹宝保了他一命,他还被曹宝收为义子,因此如今曹宝兵变夺权后,宇文承都成为了夏军先锋官。
  “婆婆面的病儿子,你居然也能披挂上阵?你手中的双锤只怕是纸糊的,身上的甲是绢做的吧?别以为姐姐是罗成的妃子,你就也能充当将军!”宇文承都讥笑。
  “弑君者的私生子,可敢与我单挑斗将?”
  “有何不敢,来吧!婆婆面的病儿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