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7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1095

  将军范愿高声道,“从前吴王刘濞统率江左之兵时还称自己为东帝,而当年宇文泰不过据关中一隅之地,也没有向据有北方的高欢称臣啊?秦虽强大,又能把我们怎么样?只要我们上下一心,联络关中李渊江汉萧铣江南沈法兴等,依然还是能够与罗成抗衡的。”
  “凌敬,你身为夏臣,却处处为秦国说话,莫非你已经得了罗成的封官许诺,暗中投靠了秦国?”
  窦建德又问宋正本,“纳言以为如何?”
  宋正本虽为夏朝宰相,可跟凌敬一样,以前都是河北的隋朝官员,他们这些文臣的态度其实都是差不多,既然争天下争不过罗成,那不如早降,还能免得河北动乱。
  “若陛下此时归附秦国,不失侯爵。若是抗拒不从,只怕将来如刘武周一样下场。”
  “宋正本休得胡言乱语,诱惑我主!”大将刘雅喝骂。
  窦建德坐在上面,看着下面泾渭分明的两方态度,武将一方基本上都反对投降,认为可以打,还有的打。
  而宋正本、凌敬等宰相文臣们,则认为应当顺应大势,既然大势在罗成,那他就是天命护佑,应当顺势归附。
  窦建德长叹了一声。
  本来想宣布归附秦国,可现在看一众老兄弟都不肯降,他也犹豫了。
  最后,这会倒是没有结果就散了。
  窦建德回到宫里,召来女儿红线,将殿中议事的结果告诉她。
  “父亲,你既然决意归附,那就不应当再受左右所影响,你是君主,若你决意归附,就算有将军不愿意,最终也还是能够说服他们的,哪怕他们真的不肯,也不影响。可现在父亲却如此左右摇摆不定,岂不是更加助长他们的想法?”
  窦建德摇头叹息,“都是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他们的意见父亲不得不慎重考虑。”
  红线气的调头就走。
  窦红线出了皇宫,骑着马由一群女兵护卫着准备出城回女兵营,结果走到半路,却听到那边喊杀声四起。
  “怎么回事?”
  前方一片混乱。
  很快有女兵回来报告,“宋纳言半路遇刺,身中数箭而亡,有人说是秦国刺客所为,现在曹国舅正率兵搜捕城中。”
  红线一听,不由的气道,“秦国刺客要刺杀也是先刺杀他,怎么可能刺杀宋先生,定是曹宝暗中指使手下假扮秦国刺客所为,这些无法地天的家伙。”
  她调转马头回宫。
  窦建德此时也已经接到报告。
  红线进来报告父亲,说这定是曹宝所为。
  “不单宋纳言被刺杀了,还有十几位文臣被杀,曹宝奏报,说都是秦国刺客所为。”
  宋正本被当街射杀,凌敬的房子失火,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另外十几个力主归秦的大臣,也被杀死。
  如今曹宝等许多主战派将领正带着全城搜捕,搞的人心惶惶。
  窦建德又岂不明白这事情绝不是秦国所为,但现在关键不是这个,而是曹宝等人已经不惜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在警告皇帝。
  他们敢这般捕杀宰相大臣,如同兵变。
  若是窦建德还执意投降,只怕下一个被杀的就是他了。
  “红线,父亲想让你离开。”
  “离开,去哪?”
  “离开乐寿,离开河北,去哪都行,这里已经不安全了。”窦建德抚着女儿的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你出嫁成婚,没能看到你为人妇为人母。”
  说着,窦建德居然流下了眼泪。
  “父亲,女儿请旨,愿意率兵平乱,诛杀曹宝刘雅范愿这些大逆不道犯上做乱者!”
  窦建德摇头。
  “没用的,已经来不及了,晚了,一切都晚了。”
  “为何?”
  窦建德苦笑着告诉女儿,在曹宝等人还没发动之前,王伏宝就已经察觉到了军队的不稳,于是他亲自去找曹宝和范愿刘雅等人,希望他们能够克制冷静。
  可结果,曹宝等人居然直接杀了王伏宝。
  “红线,你听外面的喧哗之声,那是被鼓动起来的士兵,他们现在很狂躁。我虽为皇帝,可此刻只怕也难以安抚住他们了。”
  “兵变?父亲,他们叛乱了吗?”窦红线惊呆了。
  “算是吧,但他们暂时还不会对我怎么样。”窦建德知道,此刻,他已经被手下将领们绑架了,最忠心的兄弟王伏宝被样,而另一位老兄弟刘黑闼又在云中被俘,此刻,乐寿城已经由曹宝范愿刘雅一干大将说了算了。
  “红线,你赶紧离开。”
  “不,我不走!”
  窦建德哀求,“算是爹求你了,走吧,父亲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了,无论如何你也要保重。若是你不知道去哪,就去找罗成,带秦军回来,说不定到时还能救我一命。”他只能如此劝说女儿,要不然,他知道倔强的女儿肯定不会离开,说不定还要去找曹宝他们,弄不好,便又是王伏宝一样的下场了。
  窦红线犹豫许久,最终向他下跪磕了几个头,“父亲,我一定会回来救你的。”看着女儿终于远去的背景,窦建德长叹一声,他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居然会被自己的兄弟们给绑架。
第901章
皇太子
  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
  皇帝在太原晋阳宫渡过了这个节日,太上皇从范阳来到太原,太子与皇后等也从洛阳来到太原,连魏王存孝赵王士信等几兄弟也都来了,除了远在灵武的嗣业,罗家人难得的团聚。
  月亮又圆又亮。
  皇家团聚,一起赏月。
  秦太后看着一桌子的月饼和糕点,又看着桌后坐着满满的这些儿子媳妇孙儿孙女,还有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们,心中十分的欣慰。
  多少年了,都没有这样团聚过了。
  “难得一次全家团聚,却又唯独缺了老三一个。”
  太上皇抚着白须,“这一大家子,就缺老三一家了,老三没来,老三媳妇也不在,连老三的那一对儿女也不在,总是缺了点。”
  说起嗣业的妻儿,太上皇和太后都不由的唏嘘,当年嗣业尚公主,难得的是公主虽为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可待嗣业也好,待他们公公婆婆也好,从没有过什么架子。
  甚至罗母有次生病,公主还每天床前照顾,喂药端水的极为仔细,并且没有一点怨言。
  她为老三生下的两个孩子也都十分聪明听话,可谁又能想到,命运造化,最后老五会夺了杨家天下,更想不到的是,之前随驾的公主母子三人,会就此与嗣业分离,一别就是两年多。
  “也不知道她们娘三在长安还好不。”
  这个时候,贵妃李秀宁便觉得十分尴尬。
  之前罗成也向李渊提出过好几次接出云公主母子三人回来,可李渊就是不肯放人,哪怕李秀宁出面写信,李渊也不肯。
  最过份的还是后来李渊居然把出云公主送给李世民做妾,又把公主的一位堂妹送给李元吉为妾。
  这简直是对罗家的巨大侮辱,哪怕李世民被俘后也说自己从没有碰过公主,依然让罗家上下十分恶心。
  “父亲,李渊上次来信,要我把李世民柴绍,还有李瑗李叔良李德良几个拿去换三嫂母子回来,我已经答应了,这几天就会把他们送去长安交换。相信今年过年时,三嫂他们就能回来一家团聚了。”
  太上皇现在虽不管事,但也知道李世民这小子打仗还是有些水平的,而柴绍也算是一员李唐大将,若是将这些人放回去,岂不是纵虎归山?
  “父亲且不用担心这些,李渊注定失败,就算李世民他们回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相比起来,能换回三嫂他们,很值。今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齐齐整整的全家团聚。”
  太后听了非常感动。
  而李秀宁在一边听了也是五味杂陈,世民被俘许久了,她也写信劝降过,也见过了面,可他就是一根筋,绝不肯降。
  李秀宁觉得世民若是肯降,其实会有很好的结果。毕竟玄霸现在秦国,就很不错。
  与其非要追寻李家的霸王,不如安心在秦朝做个贵族外戚。
  看着世民被困在这里,那副颓废难过的样子,她也很心疼。现在,丈夫要放世民他们回去,她既为世民高兴,又为她担心,更为丈夫的宽宏大度而感激。
  “太子,给太上皇和太后添茶!”
  罗成看着跟自己有几分陌生的太子,有些感慨,这孩子与自己聚少离多,身为嫡长,早早就要承担起一份沉重的责任。看的出来,比起庶长子的长卿和三皇子哲威两兄弟来,太子显得有点过于早熟了,没有那份天真无邪。
  反倒是长卿和哲威两个孩子,没有那么大的负担,身上多了些孩子本有的那种稚气的活泼。
  而更小的几个儿女们,倒是还啥也不懂,只知玩闹。
  太子给太上皇和太后添完茶,又很懂事的为诸位亲王、王妃、公主、驸马们添茶。
  罗成抚着太子的脑袋。“是不是很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