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1095

  颉利对先前几家十万人久攻云中不下,十分不满。
  “大汗,秦军大将赵贵出军都关,杀入涿郡怀戎,我主急召我回援。”
  不等颉利发脾气,结果高开道便先上前,说他家皇帝高昙晟调他回涿郡勤王救驾,因为赵贵率领五万大军已经杀出军都关了,他要是再不回去,这大乘佛国的皇帝估计就得驾崩了。
  “涿郡不能丢,怀戎必须守住。”颉利想了想,不能让秦军赵贵部出来,得把他们堵在关外,于是便点头答应了高开道的请求,让他率两万人回援怀戎,甚至还拔给他五千突厥骑兵助战。“绝不能让赵贵过来。”
  这边苑君璋也马上出来。
  “大汗,罗成亲自率兵三十万北上来攻,忻口关已失,如今我主退守雁门,还请大汗发兵支援。”
  颉利皱眉。
  “你们还有脸说,一个小小的云中城,不过八千兵马,你们十万人攻了这么久都没攻下,现在却还要我给你们擦屁股。”
  发了一通火之后,颉利最后还是答应了苑君璋的请求,他让苑君璋带着他的三万人马南下救援刘武周,同时他还给他拔去两万突厥骑兵。
  这时窦建德部的刘黑闼也请求率军回去夺灵丘,因为上谷丢失后,现在刘黑闼部跟河北已经被隔断了。
  紫荆关、倒马关都是走灵丘古道,最终都是要到雁门郡东北的灵丘城来的,因此他希望去驻守灵丘,既防冯孝慈西来,还意图打回上谷,重新打通与河间的通道。
  “你们一个个全要走,那这就都交给本汗了?”颉利大为不满。
  原本册封了好几个小可汗,指望这群儿子能够为他南征出力呢,现在倒好,还一个个向他借兵守家守地盘。
  “大汗,先稳住局势再说。”一名突厥大将劝说颉利。
  颉利心中不满,可最后也没什么其它办法,总不能看着高昙晟、刘武周这些儿子被罗成弄死吧,弄死了对自己也没好处。
  于是最后发了一通脾气,还是只得答应他们各自领兵而去,还每家倒贴上了一支骑兵。
  “不要这些无用的汉人,我们自己动手,先灭了刘弘基尉迟亮,夺了这云中,绝了后患,然后再南下雁门。”
  颉利一拳头砸在羊皮地图上。
  话音刚落。
  一边附离狼骑驰来,将一封紧急军情送上。
  颉利打开看完,目光有些呆滞。
  “大汗,是何消息?”
  “大利,罗嗣业那个天杀的,他突袭了大利城,全歼了本汗留守的五千突厥儿郎。”
  听到这消息,有人惊讶,但也有人说不过五千人而已,不碍事。
  “可罗嗣业不仅杀了我五千突厥儿郎,他还在那里冒充我们突厥军,诱柴绍入城,将他生擒并歼灭了他的八万唐军。”
  这下,满帐突厥人都不由的惊呼起来。
  “柴绍是猪吗?”有人大骂。
  “罗嗣业才多少人,怎么可能一下子灭掉柴绍八万唐军?”
  “罗嗣业现在哪里,还在大利城吗?大汗,请允许我率兵回去灭了他!”
  颉利不耐烦的挥手,制止了这些手下的聒噪。
  “罗嗣业击败柴绍后,已经撤离了。”
第876章
没讨价还价
  雁门城下。
  罗成的白虎御旗出现,引的城头上代军阵阵不安。
  之前刘武周叛乱,也都是那些军官们密谋附和,普通的士卒们也不过是被裹挟起来的而已,多数人其实并不想造反。
  如今看着城下那秦皇大军铺天盖地,全都心惊胆战。
  “陛下,臣以为雁门城坚,如果强攻,只怕会有不小的损伤,而且我军还得防御突厥人。因此,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枢密院参谋司拟了一个攻心之策,借夏风放风筝,将劝降信投入雁门城中。”
  枢密使张须陀阵前提议。
  “可。”
  皇帝同意,于是全军抽调书手马上写了成千上万封劝降信,每封信也不算长,但内容一致。就是此次代北谋反,皇帝只追究刘武周苑君璋等一干乱首,对于校尉及以下军官不追究。同时,只要阵前反正,还能记功论赏。
  有斩刘武周者,封开国侯,赏钱三千贯,斩苑君璋、高满政、宋金刚三大叛者,皆封开国伯,赏钱一千贯。
  皇帝还向城中的那些代北豪族地主们保证,只要能够弃暗投明反正归来,则不但既往不咎,而且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侵犯。
  无数的风筝从天而降,带着一封封的劝降信和赦书,城中守军争相抢阅,不识字的都让识字的念给大家听,听完后,代军的眼睛都有些变了。
  刘武周在城中闻听,急忙下令赶紧收缴所有的劝降信,任何人敢私藏皆立斩不赦。
  “陛下,臣以为当分兵取灵丘,接应博陵和上谷的冯将军所部入河东。”
  “尉迟恭、秦琼二将听令,朕令你二人各率兵一万二千人,前往灵丘城接应冯将军。”
  “程咬金、薛万彻二将听令,朕令你二人各率兵一万二千人,前去攻打西陉关,抢在突厥人之前,把此长城险隘夺到手,若是顺利,则继而分兵占据桑干镇。”
  “郭孝恪、程名振,命你二人各率一万二千人去取土城。”
  “齐国远、李如珪,命你二人各率兵一万二,前往攻取楼烦关城,若是顺利,向北夺取马邑郡善阳城。”
  罗成一下子派出八位大将统兵近十万分取关城,雁门关下只留十万人,剩下的一些兵马,则被他派去恢复雁门和楼烦二郡所收复诸城的秩序。
  连日未雨,天气十分炎热。
  皇帝的御帐里还好,有一盆盆的冰块镇着,这些冰块都是附近城中豪强士族家里存储的冰雪。
  之前刘武周反,代北不少豪族倒向他们,如今皇帝一来,他们又纷纷赶来请罪。
  对于那些在叛乱中坚守立场,没跟刘武周同流合污的家族,罗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奖赏。
  但对于这些附从刘武周的家族,罗成却没有客气。
  虽然皇帝下旨,要严格甄别附逆者,对那些只是被迫从贼出过钱粮的,还算网开一面,但对那些如苑君璋家族这样全力附逆谋反者,则是直接抄家灭族。
  家主处死,没收所有财产,女眷没入掖庭教坊,男丁全都发往边疆屯田,其奴仆则没入官。
  现在收复两郡,被这样处置的家族才几家而已,可却已经深深的震动着代北河东的这些士族豪强们。
  上次收复太原后,皇帝狠狠处置了太原王氏,几乎把整个王氏连根拔起,只留了王通王珪两支。
  此举确实也引得许多河东士族心中不满,这次刘武周叛乱,有人便也暗地里跟叛军眉来眼去,甚至悄悄合作。
  御帐中虽有冰块降温,可此时那几十个代北豪强士族之长,却都个个汗湿衣背。
  皇帝一直笑着,可他们却觉得那笑容很可怕。
  因为现在这一批,几乎都是跟刘武周叛军有些暗里往来的,或送过钱,或捐过粮,或者派子弟加入其中。
  总之,没一个身家清白的。
  皇帝刚才直接给他们每人发了本小册子,上面详详细细的说明了他们的通敌证据。
  苑家被抄没了,刘家被抄没了,他们还没被抄,可谁知道皇帝会不会一挥手,把他们家族也从代北连根拔起。
  皇帝的左手边站的是亲军都尉李君羡,他脸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在他看来,那几十位代北豪族家长,此时就如案板上的鱼肉,任皇帝宰割。
  “朕知道代北之地苦寒偏僻,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容易。虽说诸位不少家族都是在代北百年甚至是不止百年的豪族,可以往也遭受了许多边乱,正因为这代北特殊的地理和历史,使得你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本来无可厚非的。”
  皇帝话锋在这城一转。
  “只是呢,朕不喜欢你们过去的那种处世方式,或许在你们看来,代北这块边地,一会胡人南下,一会朝廷收回,甚至时不时的还有胡人过来劫掠一番,朝廷有时进有时退,可你们的家族却生根于此,无法离开,所以突厥人来了,你们向突厥人进贡,朝廷回来了,你们向朝廷交租……”
  “这样不好,朕很不喜欢。”
  皇帝给这些人另外一个选择,或者说没的选择。
  罗成要求这些代北豪族把手中的田地产业全都交给朝廷,而朝廷会给他们在六京之地为他们赐地建宅迁居过去,以安置各族中的老弱妇孺。然后再给他们在安南置换土地田庄,一比二置换,代北的地一亩换安南交趾等郡两亩地。
  尉迟林脸上的汗水滑落,擦都不敢擦一下。
  尉迟家族是雁门百年强族,其实他们是汉化鲜卑,鲜卑与汉人联姻混血,汉化的程度很高,在这代北也算是生根发芽,势力也很强。
  尉迟家族男丁上百,家中僮仆家丁过千,甚至有自己的家兵二百多人。这在雁门这样的边地,也是一支很强的实力,他们一面拥有大量的田庄,一面又长年深入草原贩卖马匹南下,可以说是有钱有钱要人有人。
  过去尉迟家跟刘武周关系本就不错,刘武周叛乱前,尉迟家就也已经花钱打通关节,安排了好几个子弟在鹰扬府中任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