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1095

  军人以失败为耻辱。
  作为关陇将门子弟的柴绍,更无法接受这样一场失败。
  若是战场上堂堂正正的败于罗嗣业,他认输。可昨晚这仗,输的太憋屈了,他八万大军啊。
  他依然是被关押在县衙里,同行入城的几百军官抵抗时死了约百人,其余的后来都降了。等到下半夜时,又从外面送进来上百号人,一看,全都是柴绍留守军营里的那些军官。
  柴绍也正是通过他们的口中,才知道他们入城后,外面发生的事情。
  此时天亮。
  一群俘虏们或歪躺着,或斜靠着,全都一脸的苦闷之相。
  憋屈。
  郁闷。
  从陇右赶来定襄,路上就整整耗费了三个月,虽然中间也在灵武击败了梁师都,在九原迫云定兴投降,但那都是小仗。
  本来是赶来定襄打大仗,打罗成的。
  谁知罗成那头白虎面都没见到,便先让他兄弟烈虎罗嗣业先给灭了。
  柴绍一夜未眠,头上还缠着纱布。
  这是他坚持抵抗到最后时,被一名秦军拿盾牌砸伤的。
  不过脑袋虽受了伤,但他还是在考虑着此战败后将带来的影响。
  皇帝岳父不惜个人名誉,向突厥颉利可汗称臣联兵,就是意图先灭掉中原最强的罗成,可现在如此重大的战略意图将毁在他的手中了。
  他这一败不要紧,却将使得颉利的后路被堵。
  更别说,一下子少了十万援军,颉利可能面对的压力将更大。
  就算颉利能击败秦军,可李唐此次兵败后,于联盟也于半点帮助,以后又岂能在击败秦军后分得什么好处呢?
  “柴绍,出列,晋王要见你。”
  柴绍被带到了大利城的城门楼上,那里,晋王罗嗣业站在城楼上远眺着南面。
  他站在城头上往外看去,却只看到了城外残破的大营。
  昨天,八万唐军来到城下驻扎,连营十里,何等的雄壮。
  可仅仅一夜过后,连营残破不堪,八万大军也已经灰飞烟灭了。
  “柴绍,又见面了。”
  嗣业转身,打量着狼狈的柴绍。
  相比起来,胜利者罗嗣业精神饱满,身披铁甲威武不凡。
  柴绍跟嗣业是相识的,以前他也随驾参与东征,大利之战自己就是败于他手,败的还那么惨,他意兴索然,无话想说。
  “你是李渊的女婿,但只要肯归附大秦,吾皇皆是宽仁的。玄霸一直跟随吾皇,如今爵封唐国公,担任禁军大将之职。”
  柴绍却只是冷着脸,要他投降那个与他有夺妻之恨的人?不可能。
  到现在,柴绍都放不下李秀宁,更忘不掉这个耻辱。
  “柴将军似乎还有些不服气?”
  “你不过是使诡计尔。”
  “你也是将门子弟,熟知兵法战略,为何还说出这等话语来?兵者,诡道也。用兵如水,向来不拘一格,胜者为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不是吗?”
  只是这些话并不能说服柴绍,他心里依然一百个不服气。
  “看来将军是不肯降了?”
  柴绍冷着脸不说话。
  嗣业笑笑。
  “好,既然不肯降,那我也不勉强,牛不喝水不能强摁头。这样吧,我送你回长安,如何?”
  柴绍不解的望着嗣业。
  “怎么,降也不肯降,回也不肯回吗?难道将军一心想要舍身成仁不成?”
  “你又想使什么诡计?”
  嗣业笑笑,“没什么,李渊夺了我妻儿,我去救回来罢了。”
  秦开元二年,六月。
  罗嗣业在定襄大利城先破颉利五千留守突厥军,城破后尽杀之。随后在大利城伪装突厥军伏击唐军柴绍,大败唐军,俘其主将柴绍、史大奈,杀总管陈华、王长楷等,杀敌八千余,俘虏近五万众,余皆溃散。
  此战过后,罗嗣业在大利城仅停留了三天。
  三天后,他派三千兵马押送五万俘虏向北出塞往范阳而去,自己却率宣武军主力三万,带着柴绍史大奈等降将往西而去。
  直奔河套五原郡。
  数日后,刚抵达云中郡城下的颉利可汗,方才得知大利军情。
  听闻八万唐军一朝败散,他的五千留守军也被尽歼,怒火连连。
  “罗嗣业跑了?”
  “就算他跑到天边,本汗也绝不放过他。”颉利不顾部下劝阻,坚持要派兵追击罗嗣业,他钦点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康苏密,“你率兵五万去追击罗嗣业,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给我将他的头颅带回来!”
  这时随军的义成公主趁机劝说颉利可汗,“过去启民可汗兄弟争国,依赖隋朝得以复位,子孙有国。现如今中原叛逆四起,皆非隋文帝的子孙,应当扶立隋朝杨氏以报答隋朝的厚恩,大汗也可以师出有名。”
  “可杨广的子孙尽没于乱军之中,文帝也无子孙遗留了。”颉利也知道若是能扶个隋家傀儡,然后打着为隋朝复国的旗号南下,或许以后遇到的抵抗就会少些。
  “我日前派人到中原去,寻到了我兄弟善经,刚接过来。大汗可以立其为隋天子,将大利城划为其都城,让他收拢汉民,招纳逃亡的士族贵人官吏等,重新举起中原正统的隋家旗号!”
  此时罗嗣业撤离后,大利只剩下了一座空城。
  颉利想了想,若是让可敦的兄弟杨善经来做这隋王,倒也可以,立一个傀儡隋朝,他出兵南下,到时借隋王之名来统治攻下的太原河东等地,也就更师出有名了。
  “好,就立你兄弟为大隋天子,都大利城!”
第870章
云侯
  大利以西八百里外。
  隋人称为丰州滩的河套,五原郡九原城。
  秦朝修建直道最北终点便在此处,战国时赵国在此修建军事重镇防御匈奴,秦朝一统天下后设立五原郡。
  李叔良巡营回来,发现云定兴已经在衙前侯着,一直等着他,很恭敬的站在那里。他跳下马,笑着上前挽住云定兴手臂,“云侯这么早就来了,怎么不先进去啊?”
  云定兴表情谦卑,“郡王不到,在下岂敢先入。”
  “云侯,咱们之间何必讲这些虚礼呢。”李叔良说着便拉着云定兴入衙,他爵封长平郡王,是李渊从叔李祎长子,之前浅水原增援有功,此次随柴绍北上。灵武先败梁师都,再九原城迫云定兴再次归降。
  柴绍带着八万人马继续去会师颉利,而李叔良率兵两万留守坐镇九原,他负责整个河套地区的军政,并负责为柴绍转运军械粮草。
  对于云定兴这个首鼠两端的家伙,李渊很恼火。之前他就左右观望不肯归附,后来得到了足够的官爵后才归附,可没多久居然又倒向罗成。这次大军前来,云定兴再次投唐,李渊鉴于如今形势不大好。
  也就没敢严惩他,只是将原本给他加封的郡王爵位直降为侯爵,并贬为丰州长史,作为丰州都督李叔良的副手。
  李叔良拉着云定兴进了衙门,在自己的公房坐下。
  “云侯啊,如今柴驸马统大军往攻河东,后勤粮草皆仰仗我们,可我这些天走访察看下面,情况不容乐观啊。”
  丰州滩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有大山屏障北方的风沙,又有黄河水系,使得这里水草丰美,而从战国时赵国控制这里开始,汉家也一直在这里实行农耕屯垦,有不错的农业基础,这里甚至有秦汉等朝屯田开发的灌溉渠道,只是隋乱以来,这里也受到了不少冲击。
  云定兴曾经是隋朝废太子杨勇宠妃之父,是个极会阿谀奉承之人。杨勇被废后,他更是亲自出手把杨勇的儿子全毒杀了,包括他的几个亲外甥。靠贿赂宇文述,又成功投到杨广那边去。
  作为杨勇的老丈人,云定兴居然在大业朝混的很好,当过大将军,后来又成为河套的节度使。
  虽然没能在隋乱时也起兵争天下,可手里也拥着几万人马,割据这塞北一方。
  “郡王,河套地区终究还是人口少了些,而且这边藩汉混杂,民风更彪悍。”
  毕竟是在这里呆过好几年的,所以云定兴也能算的上是河套的地头蛇了。
  他缓缓向李叔良说明着这里的情况,远在战国时期,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横扫晋北的塞外,开疆拓土,把林胡、楼烦这些胡人逐到了后来的河套以南以及朔方这一带,与其隔黄河相望。又把匈奴人逐至乌拉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
  当时的赵国真是豪气无比,他们在所占领的内蒙土地上建立了云中郡,为了防备山北匈奴对云中郡的反击,又沿乌拉山修筑了赵长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