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1095

  接下来要谈的便是具体归附事宜了。
  这方面有温大雅出面,罗成与他交谈了会,便已经知晓了萧瑀的整个计划,对于温大临温大雅兄弟更加满意。
  新朝初立,正极需要这样的文臣。
  “李世民不足为惧,温学士你回太原之后,请萧侍郎马上派遣一可信之干将往霍邑屯驻,这里临汾水依霍山,十分险要,背后便是雀鼠谷这条险道。前守霍邑,后守灵石、介休,则李世民兵再多,也难以北上太原。马上夏季汛其来临,到时西河郡便只有雀鼠谷一路可走,那时更难通过。”
  “至于井陉,也不用担忧,就算有李渊心腹把守,可萧公肯定也有自己人在,只要关键之时能为内应,我自能破关入城。”
  罗成对萧锐两个交待道。
  若是萧瑀这个主帅不降,那么太原之战,肯定得有几场硬仗要打,尤其是李世民正赶来太原,虽然他对这个年轻小舅子还没太担忧,毕竟他还年轻,真论本事比自己嫩多了,更别说他的兵马也不及自己精锐勇悍,但若让他先入太原,据城而守,这仗可就要难打的多。
  现在好了,萧瑀一降,太原之战还没开打,罗成已经基本上赢了七八分了。
  谈妥之后,罗成特意让内侍取来玉麒麟符,一般文臣用鱼符,武将用武符,就算最三品以上的大臣也只是以金为符,而玉麒麟符,可是皇帝赐给大臣们的荣宠。
  赐萧瑀玉麒麟符,又赐给温氏三兄弟金鱼符金鱼袋,特赐给萧锐银鱼符。
  温氏三兄弟品级是不够三品的,特赐金符,也是荣宠。
  他还给萧瑀赐斗牛袍,特赐温氏三兄弟紫袍玉带,赐给萧锐绯衣银带。
  最后,罗成甚至左手挽着温大雅右手挽着萧锐,将二人亲自送出门外。
  这一套下来,就算是沉稳如温大雅也不由的觉得浑身血液沸腾,面皮发烫了,这般君王荣恩,太让人受用了。
  “请陛下止步,臣等这就赶回太原。”
  萧锐更是激动的都不知道要如何说话了,说来也是公侯贵族子弟,但哪个皇帝会这般礼遇他们呢?
  此刻,他真有一种士为君死的感动,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第833章
汉城
  大秦开元二年,春。
  安东道右都督指挥使、带方郡太守、右神机军使、英国公徐世绩率领新建的右神机军抵达带方郡就任。
  这支军队从辽宁和安东两道的左右神策军中抽调军官为骨干,又自关外移民汉人中抽调强健乡勇成军,全军两万四千人。
  其副将有程名振、费青奴、王伯当、徐圆朗等。除程名振是忠武军老兄弟外,费王徐三人,都是中原大战结束后,原王世充和李密旧部归附。皇帝对这些降将都很宽仁,并未追究过去的所为,而是既往不咎,全都按才授以官职。
  这支军队在年后完成集结,然后携带着不少辎重粮草,一路南下。
  初春寒冷,一路上还遭遇到不少高句丽叛军,但在徐世绩的指挥下,这支军队依然按预定计划抵到了目的。
  汉城。
  此处在很久以前,是半岛上土著小国真番国的地盘,汉之乐浪郡之南,西面是真番小国,东面则是临屯小国,更往南面,则是马韩、辰韩、牟韩这三韩土著。
  后来汉朝灭真番和临屯两小国,设立了真番和临屯二郡,半岛上的土著,便只剩下了最南端的三韩部落,被压缩在南面沿海一带苟延残喘。
  如今朝廷在灭掉了鸭绿江以西的玄菟郡高句丽后,便将关外的安东道一分为二,鸭绿江以西之地设辽宁道,而鸭绿江以东,包括朝鲜半岛则设为安东道。
  安东道如今只有两郡,便是乐浪郡与带方郡。
  宋老生为左都督指挥使,乐浪太守,驻平壤,统左神机军。徐世绩为右都督指挥使统右神机军,带方太守,驻汉城。
  汉城原来叫真番,此次皇帝新赐名为汉城,为带方郡城。
  对于新到汉城的左神机军将士们来说,这个名字比起真番要顺耳的多,汉人的城池,今后他们这些将士便要在这里扎根立足,会接来家眷,朝廷也会迁来更多的汉人移民。
  徐世绩入城后,便与宋老生留防的兵马进行了迅速而又仔细的交接。
  那位姓胡的指挥使告诉他,这边的情况不算乐观,如今官军手里仅掌握着部份城池,另外大量的堡垒和乡村,都还在叛军手里。
  带方这边因为距离辽东更遥远,所以现在情况也更复杂。
  “如今不仅有许多高句丽人在做乱,更有百济和新罗两国势力北上,试图趁火打劫抢占地盘。”
  徐世绩知道如今南面仅有百济和新罗二国,两国便是三韩建立的国家,其中百济特殊些,他的主体国人是辰韩人,但王室却是当年自扶余国南下的贵族,其情形便类似于吐谷浑,汗王和高级贵族是鲜卑慕容氏的吐谷浑部族,而主体却是羌氐部族。
  以前半岛上的土著部落很多。
  但是在箕子东渡建立朝鲜,以及后来卫满篡箕子朝鲜,再到汉朝入半岛,设立汉四郡,再到北方的扶余族人建立高句丽,一路扩张到半岛中部,轮番的北方南下,使得半岛北部和中部的土著基本上都被灭族或被融合同化,也就剩下了南方一隅的三韩。
  到现在,三韩便也只剩下了百济和新罗两国,实力倒也还不错。
  此前高句丽与他们数百年战争,三国之间互相攻伐,百济和新罗一直是被压着打,也丢失了不少地盘。
  如今高句丽亡国,两国便也想趁机夺回旧地,虽然这些旧地,大多数也是以往趁着箕子朝鲜、卫氏朝鲜还有汉朝撤出时抢夺来的。
  “我大秦开国之时,百济和新罗两国便都派使者朝贺,并上表归附,奉我大秦为正朔,如今使用的年号也是我大秦开元年号,现在却又来做这种偷偷摸摸的事,真是当我大秦鞭远莫及吗?”
  “这些人总是夜郎自大,他们只看到眼前的机会,哪能看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呢。”
  那位指挥使告诉徐世绩,这边的局势现在很复杂。
  “如今带方这边,高句丽人也分为两大势力,一部份是原高句丽贵族,他们试图想要复高句丽国,而另一部份则是原渊太祚的旧部,他们打着复渊氏朝鲜的旗号,其实也就是想趁乱抢夺地盘,割据称雄而已。”
  这两边的高句丽人都仇恨秦军,可同时自己也是水火不容。
  几次大战后,现在带方郡的西面,也就是过去真番国的这边,主要是以渊氏旧部诸将为主,他们拥渊男生复立朝鲜王朝,而东面的临屯旧地,那些高句丽旧贵族,则打出复高句丽国的旗号,拥了一位高氏王族,建立了高句丽王朝。
  “这两方后面,又各引后援,西边的朝鲜引东南的新罗为援攻后高句丽,而东面的后高句丽则引西南的百济为援,攻后朝鲜,打的也是一片混乱呢。百济和新罗两国呢,也是借机大举北上,抢夺地盘、人口。”
  徐世绩听着,只是笑道,“朝鲜半岛三千里土地,我大秦一寸都不会嫌多,一寸都不会放弃,我如今身为安东道右都督指挥使,又兼带方郡太守,亲驻汉城,那么谁也别想从我手里夺走一分土地。”
  “请你回去告诉宋都督,就说我徐世绩既然来了,便会将这里的不臣扫荡干净,让他们皆为我大秦臣妾。”
  徐世绩下令,以刚接防的汉城和周边数座城堡为大本营,派出轻骑探查四面地形,打探敌人踪迹,准备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周边,恢复大秦的统治。
  同时,他又派出了两位参军,各率一支队伍,前往百济和新罗的都城,向百济国王和新罗国王带去他的命令。
  “新罗、百济为我大秦之藩属,今宗主天朝上国大秦讨伐不臣叛贼,二国不得有一兵一卒越过边境入我大秦带方郡境内,也不许二国收留高句丽叛逆一兵一卒。限期在二月之前,全面退出带方郡内,并将抢夺、收容的带方郡内人口一一归还,否则,勿谓言水不预!”
  半岛更北。
  白山黑水之间,粟末郡太守突地稽正在动员粟末水诸部的靺鞨人,他的请战入朝的奏章已经通过新建起来的驿路,飞驰送往北京。
  只要皇帝一道旨意,他便将亲率本郡内的全部精锐南下参与平乱,以此来向大秦皇帝证明自己对大秦和皇帝的无限忠诚。
  而在平壤的安东道左都督指挥使、乐浪太守、左神机军使宋老生,已经下令左神机军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并移文下面各县,加紧粮草辎重的转运。
  同时还向其东北方向的白山靺鞨诸部传令,让他们召集部落子弟,准备入朝协剿叛乱。
  而在辽东。
  镇守东京的东京留守魏王罗士信,也同样下了动员令,辽西辽东的左右神策两军,都在动员备战,各郡县也在全力征集粮草。
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罗成夺太原
  太行山东麓,苇泽。
  一道井陉,联通河东太原与河北恒山,而在这太行第五陉的东西两侧,则是井陉关与苇泽关分扼西东。
  清晨寂静。
  山风清冷。
  苇泽关上依旧还插着一面大隋的旗帜,杨义臣的部将依然在此关坚守,虽然李渊派来的李瑗几次三番的劝说守将王君愕改树唐旗,可王君愕却依然不答应。
  王君愕说归唐可以,但得让我先为主帅杨公守丧三月,然后方可。
  李瑗便在苇泽关呆了下来,王君愕这一根筋劝不动,便只能想办法不断的拉拢收买其部将邓豹、韦宝等一干将校。
  呜呜的牛角号声,突然响遍山谷。
  险峻的苇泽关上,一片慌乱。
  李瑗听到号声,惊慌的从床上坐起。
  “可是秦军打来了?”他喝问左右。“赶紧守城,绝不可让秦军攻进关来。”
  苇泽关与井陉关隔山相对,共扼井陉要道,依山临险,十分险要,拥有东、南关门两座,和约五百步左右的城墙。
  关上城楼,蔚为壮观,有一万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眺望关外,能看到古道蜿蜒起伏,这便是自古以来的井陉燕赵古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