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1095

  “世民,命你为行军元帅,统右一右二两军共四万人马,前往邠州抵御薛仁杲。”
  李渊又让李建成率军驻守长安渭河北的泾阳,让李神通驻守岐州,并下令长安戒严,加强防备。
  七月初四。
  李世民统兵四万沿泾河北上,来到宜禄。
  行军匆忙,忽然感染虐疾病倒,于是只得让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柴绍代替指挥。
  “薛仁杲孤军深入,虽有二十万之众,但其中有新吞并的十万扶余贼,兵多粮却不多,士卒远来疲惫,所以我们现在应当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病好之后,那时敌人锋芒锐气也过了,粮草肯定也不多了,再出战,可以一战而败也。”
  李世民很谨慎,不管怎么说,薛仁杲都有二十万之众,而他只有四万人马。并且,不少兵马跟他一样,从长安赶来,被暑热病倒。
  可柴绍和刘文静出来后,却商议道。
  “来时唐王交待,此战须速战速决,否则京师动荡,又生变乱。”
  “可元帅如今病倒。”
  “元帅病倒并非都是坏事,薛仁杲此人,听说有勇无谋,我们故意放出元帅病倒的消息,他们必然轻视我们,到时我们正好败敌。”
  刘文静是个很了得的谋臣,但对于军事方面却明显不专业,柴绍以前也只是一个东宫侍卫,更没什么指挥作战的经验。
  两人一通商议,就决定背着李世民开战。
  他们率军在宜禄城外的浅水原西南列阵。
  可不料,薛仁杲却十分狡诈,他那边慢腾腾的摆开阵势,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却把主力骑兵迂回绕到了唐军背后掩袭。
  初九。
  两军对阵数日,都只是小规模的交战,而到了这一天,薛仁杲率领骑兵从背后迂回杀到,趁着黎明发起突袭。
  唐军大将慕容罗侯、李安远等当场阵亡,柴绍和刘文静这两员主将也都被生擒。
  此外还有八大总管被俘虏。
  薛仁杲趁胜进军,轻松攻克宜禄城。
  得胜之后,薛仁杲下令收战场上唐军尸首,足有一万多具。他下令将这些尸首就在浅水原上,一层尸体再铺一层土,层层叠叠,最后筑起一座巨大的京观。
  李世民在刘文静等兵败之时,就已经被手下侍卫护着逃离,一路逃回了长安城。
  薛仁杲攻破邠州宜禄城后,便打开了邠州大门,于是大军顺势而下,围邠州城,同时派兵攻北面宁州。
  好在元帅李世民跑了,宁州刺史和邠州刺史却率军民死守城池,天气炎热,秦军攻了几次都没攻下来。
  这时偏偏后方来信,说皇帝薛举病危,让太子薛仁杲赶紧回京。
  原来薛举在秦州听说太子大败唐军,非常高兴,于是从秦州赶来,结果到了秦州的折墌城,却突染重病,而且一下子就十分危急。
  本来薛仁杲还准备趁胜直扑长安,干脆不理邠宁二州,谁知这时发生这等意外,于是只得匆匆赶往折墌城。
  薛仁杲一走,秦军的攻势便也就停止了。
  这倒是给了笈笈可危的宁邠二州喘息之机,唐王李渊也连忙再抽调兵马给李世民,派他将功赎罪救援二州,抵御薛家进攻。
  八月。
  长安城中,李渊接到两封急报,一封从东面来的,一封从西面来的。
  “先听西边的情报。”
  “元帅世民急报,薛举在折墌城病死,太子薛仁杲继皇帝位,改折墌城为都。”
  听说薛举死了,李渊面色变好了些,他还真担心又是世民兵败的消息。
  “东边的情报呢?”
  李渊希望再听到一个好消息。
  “东面急报,罗成在范阳府受禅称帝,以范阳府为北京,辽东城为东京。”
  “罗成称帝了?”
  李渊怅然若失,怔怔出神。
  天下群雄,李渊最忌惮的就是这个罗成,想不到他居然称帝了。
  “不是说高句丽人作乱吗,罗成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迁都称帝?”
  “回唐王,高句丽人叛乱已被平定了!”
  李渊面色大变,高句丽叛乱被平定,罗成又受禅称帝,还立都范阳,这是要真正的中原争霸了?
第784章
亡国为奴
  李靖从面前的竹筒中抽出一张木签。
  这根木签不是寺观里的那种签子,这片签子的顶端被削成了锐利的剑尖形,看上去如一把出鞘利剑满是杀气。
  李靖没有犹豫,只是低头看了眼签子上的字,然后就把它抛了出去。
  如剑一般的签子画过一道弧线,然后掉落在地面上。
  一名身披铁甲的军校大喊一声,“验明正身,斩!”
  刽子手膀大腰圆,大热天的更是直接赤着上身,露出精壮的身子,他头上包着红布,甚至腰上也系了红腰带,这在他们行内,是辟邪之意。毕竟作为刽子手,杀的人多,总担心会有刀下鬼找上门来。
  刽子手端起一碗酒,先喝了半碗。
  一股火辣的感觉自腹内升起,胆气也壮了几分。
  他把剩下的半碗也含进嘴里,却没吞下去,而是举起刀来,把酒全喷了上去。
  “哈!”
  刽子手大吼一声,双手紧握大刀猛然砍下。
  宽刃大刀,轻易的就切开了皮肉,砍断了颈椎。
  一颗头颅被砍落,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沾满灰尘草屑,一张脸上双眼大睁,带着不甘和愤怒,甚至有几分后悔。
  李靖瞧着这颗滚到面前的首级,却只是冷哼了一声。
  自有一名军校上前,将那首级提起,再次核验,然后高报验明。
  “验明正身,反贼渊太祚伏诛!”
  校尉声音洪亮,响彻整个法场。
  神策军副使徐世绩笑着拱手,“终于赶在殿下登基之前,平定高句丽逆贼,我等也算是为殿下进献了一份不错贺礼。”
  李靖抬头看天。
  秋高气爽。
  从夏初开始的这场平乱,一直打到了此时秋后。
  费时半年,虽然比预计花的时间要长,但总算是平定了。
  “最近天气好像一直都不错,这真是个好日子。”
  徐世绩笑道,“可不,陛下登基,正好逢上这样的好天气,这真是上天的瑞兆呢。”
  “确实是应景。”
  自从年后发起的攻势取得漂亮的成绩,连夺淮南、范阳,并稳固山东后,忠武军上下对于罗成取代杨家坐天下,已经是上下拥护,没有半点异议了。
  不但是忠武军,还有辽东的百姓也都是齐齐拥护,甚至入夏后,无数的中原的贵族官吏、士族豪强都往关外赶,都跑来拥立这位秦王。
  明眼人都看的出,不出意外,罗成得天下的机率是最大的。
  在罗成入关之前,这还不好说,当时李密、萧铣、王世充都是实力强劲,更别说还有杨家天下也还有不弱的实力,再说各地的割据反王遍地都是,谁也说不好这天下最终是谁的。
  可春天一场乱战。
  大业天子死了,弑君者宇文化及只当了一天天子也死了。
  再然后李密跟窦建德这两雄,一场大战,结果却两败俱伤,反倒是李渊趁机入关,而王世充吞并了卫文升的关中兵。
  当然最大的赢家还是罗成,占淮南,占范阳,稳山东,虽然最后让恒山和上谷两伙降贼摆了一道,襄国和赵郡得而复失,还折了不少兵马,但死的郭绚本就不是罗成嫡系,实际上罗成一点损失都没。
  相反,他的实力在此次之后,已经暴涨到让天下人都不得不侧目的地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