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1095

  “主公。”
  “有使者自庐江过来,说是奉皇帝之令来传旨。”
  “知道要传什么旨吗?”李密抬起头来问道。
  “据说皇帝对主公在洛阳城下久攻不下的表现很不满,朝中有人说主公无能,于是皇帝就派人过来,要接替主公之位统兵攻洛阳,然后把主公召回朝廷。据说是要授主公大将军之职!”
  李密不由的笑了。
  “孟让这个草包,这是想要夺我兵权了?也不知道是听了哪个草包的愚蠢进言!”
  他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却并没有让手下有什么惊讶的。
  事实上,整个河南的齐国,更是魏军,他们本身就跟淮西那边的齐军有什么关联,一直都是各自发展。
  后来孟让称帝,李密也只是奉上了一篇贺表而已。
  可笑的是,孟让居然已经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夺李密的兵权,想把这河南的三十万魏军也收入麾下,想把李密麾下的这河南八郡地也纳入他的疆图。
  “没有我李密,孟让也能当皇帝?”李密不屑道。
  别看现在孟让好像声势很大,可不过是因为他在淮西那一块,没有什么强大的对手,算是钻了个空子。
  仅以实力来论,孟让的实力一般。
  “主公,要不咱们也甩开他们,直接自立算了。主公也可以称帝立国,咱们何必还处处给他们脸色?”
  李密却只是笑笑。
  “如今这天下称帝者十二,反帝十一。人人都急着称帝,似乎手下有了几郡地盘,有了几万兵马,就急着要过一把皇帝瘾。可殊不知,真正有实力有眼光的人,却不会这么着急。早早称帝称王,又有何益?”
  李密不急着称帝,甚至没有撇开孟让,不过就是不想把精力放在这些内斗之上,而且合则两利,声势巨大。起码,李密之前虽没得孟让什么援兵粮草,可起码孟让之前也不会跟他捣乱,不会从背后威胁到他。
  若是他早早甩开孟让,只怕孟让就会来征讨他,到时他还得提防南面的孟让。
  可是孟让却不明白这些,这洛阳城都还没攻下,就急着要来夺权了。
  “报!”
  “主公,外面有一隋军使者,说是自江都而来,是来给主公授封颁赏而来。”
  李密倒是有些意外。
  “江都要给我授封颁赏?”
  “搞错了吧?”
  “不如让他们过来,某倒是听听,有什么稀奇的事情。”
  等使者一路来到金镛城,并向李密宣读了皇帝的诏令之后。
  不但李密一脸懵,就是如王伯当等这些魏军大将们也都是一脸懵。
  他们造反这么久,夺河南八郡之地,围攻东都洛阳城。结果现在皇帝倒反而派人来加封李密为尚书令、太尉、魏国公,还授他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
  “哈哈哈!”
  李密一阵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他想起以前,当初杨广初继位,他那时也还年轻,以父亲门荫入了亲卫做一名七品侍卫,在殿中当差。
  结果皇帝却因为他没如其它侍卫一样老实低着头,因为抬头多张望了几下,便让宇文述把他赶出了亲卫府。
  他又想起他陪杨玄感起兵,结果兵败后自己逃亡的狼狈,想起那两年隐姓埋名的生活。
  如今,他兵围洛阳,皇帝却要封他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真是讽刺啊。
  曾经我当你的侍卫,你却对我爱理不理,如今我造你的反,你却要来封赏我了。
  “主公,这昏君是真昏了头吧,居然来给咱们下诏书,他算哪根葱哪只鸟?来人,把这人给乱棒打下去!”一名魏将道。
  “且慢!”
  李密却是挥手制止了手下。
  他起身,整了整衣衫。
  然后走到那使者面前,躬身拱手,接过了圣旨。
  “臣李密领旨,谢吾皇恩赏!”
  李密领旨了。
  殿中一众魏军将校们全都傻眼了,连李密的学生王伯当都没料到,李密居然被招安了。
第714章
十二年秋
  大业十二年秋,北风萧萧。
  蓄势已久的忠武军,完全了动员准备。
  在一场忙碌的秋收过后,罗成调集了十万兵马参与此次讨伐渊氏。
  由元帅府三司通力协作,有如一部精密的军事机器。
  在北及西辽河,南至旅顺湾的漫长战线上,十万兵马有条不紊的展开,他们缓慢却又有序的露出自己锐利的锋芒。
  南部沿海、大梁水、小辽河、辽河,四大军团兵分四路。
  收复辽东、永绝后患的战号传遍四野,从渤海湾一直燃烧到了扶余川上。
  罗成亲自坐镇辽东元帅府负责全局筹划,罗士信统帅第一军,李靖为行军参谋,又有秦琼、尉迟恭、单雄信、程咬金等猛将协同。
  而罗存孝、徐世绩的第四军,冯孝慈、慕容长生的第三军,赵贵、薛万彻的第二军成功的让渊氏以为这次忠武军是要四路同时大举进攻。渊太祚于是四路布防,各调重兵防守。
  虽然为了应对此次进攻,他动员了渊氏所有的十万兵马,还再次动员了十万青壮协从。可是一分散各个战场却并没多久。
  更不用说,乐浪太守杨万春在秋收之时病逝,忠武军大将宋老生凭借着他在平壤的原杨暕两千兵马,以及他带去的四千兵马,成功的接掌了乐浪郡。
  因此现在乐浪原杨万春部下的五万高句丽军现在也由宋老生指挥,虽然宋老生接任了乐浪郡太守之后,便着手裁撤了约三万高句丽老弱之兵,但留下的和他带去的,依然组建了整整一个军。
  宋老生自任第五军军使,由郭孝恪担任副军使,苏定方担任了行军参谋。
  第五军据守平壤,人口百余万,兵马两万四千,直接威胁着渊氏的鸭绿江边的国都国内城。
  为此,渊氏不得不在鸭绿江边留驻兵马五万。
  这样一来,他还得在国内城驻军五万,以做总预备队。
  如此,渊氏在西面四条战线上,总共才十万人马,一分摊,每路也就两万余人,跟罗成兵力相当。而他还要分兵驻守大小数百座山城,于是兵力更显捉襟见肘。
  而渊氏还不知道,罗成此次进攻,目标只是扶余川。
  在其余三路,每路都只驻万人,进驻此前修筑好的城堡里做势。
  而在扶余川战场,不但第一军直接调来了两万人马,而且第二军第三军都各自抽调了万人,又有北面的部落兵和牙兵两万余人马。
  若是再加上水师的内河船队几千人马。
  那么在扶余川这个战场上,罗成其实是调集了总数八万之兵。
  战役开始,李靖建议先派骑兵越过边界的河水,直接逼近到扶余大城下,将其包围。
  然后其余各路兵马跟进,做好围城打援之准备,同时分割扶余与其它诸城的联系。
  紧接着,由秦琼尉迟率领的北面两万余蕃汉军团南下,采用骑兵袭扰之策,对扶余川中四十余城的城池之外的村镇进行打击。
  夺取城外的人口、粮食,既是攻敌,也是以战补战。
  此前忠武军没有对扶余川的高句丽人粮食做什么动作,便是为了战时夺取为自己所用,烧掉毁了那就浪费了。
  反正刚秋完收,高句丽人也不可能全运回城中。
  渊建土龟缩于扶余城中,不敢出城交战。
  他又舍不得放弃其余诸城,于是只是下令各军驻守本城,务必严防死守。结果却是把几万兵马,如撒豆一样的分散在扶余川四十余城之中。
  李靖只是在几座关键的河谷道路上,筑起关塞,然后分兵把守,就把这几十城给分割开来,然后便可以全力的围攻扶余大城。
  只要扶余城无兵可援,那么就是孤城死城一座。
  全力攻下扶余,其它诸城更只是一团散沙,没有了支撑。
  如果是在第一次东征之时,要攻占扶余这样的大城,是很困难的。皆因当时的隋军既不习惯于辽东的气候,而且许多战术也不适应这边的情况,尤其是皇帝还老搞遥控指挥,甚至每军派驻纳降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