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1095

  而李密现在被堵在东都城下,也是进退不得,他想全力攻东都,但北有杨义仆的河东军,南有来护儿和陈棱的兵马,所以若是能跟朝廷达成一个协议,他也可以先灭掉身后的张须陀,彻底吞掉山东。
  “陛下,当心李渊!”
第712章
困兽李渊
  “李渊?”杨广皱眉。
  “陛下,李渊嫡女李三娘,可是罗成的贵妾。而且臣听说那李三娘如今还率兵两万余据守临沂,摆明了要跟朝廷对抗到底的态度,这其中李渊的立志让人警惕啊。”袁充跟李渊没什么私人恩怨,这番话只是站在他宰相立场说的。
  皇帝皱着眉头。
  是啊,这年头,还有谁能值得真正相信呢。
  虽然李渊跟独孤篡一样也是皇亲国戚,可明显比独孤篡差远了。
  罗嗣业还是自己的女婿呢,结果一下反了。
  罗成是他最信任的大将,一样反他。
  “陛下,如今朝廷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来自于那些什么梁帝吴帝楚帝,而是来自于罗成啊。罗成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虽然罗成到现在都还按兵不动,可其势已成。他虽在辽东不动如山,却四下联络。之前要不是独孤篡将军忠贞不二,只怕他便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北平范阳拿下,到时便无人挡他入关,大军入关顺势而下也。”
  那些什么梁师都薛举李轨沈法兴林士弘等都不过是割据一地,如萧铣这样的,更是直接由一群叛将拥立的,本身内部都还是一团糟,这样的反贼虽然势头大,可其实不可怕。
  兴也匆匆,亡也匆匆,就如已经被朝廷剿灭了的许多反王一样,一朝落败就彻底完了。
  可罗成不一样。
  袁充没少研究罗成,发现罗成这几年在辽东,硬生生的把一个新打下来的边疆不毛之地,弄成了一块铁板,如今那里安稳的跟世外桃园一样,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他还拉拢了许多藩部。
  这才是真正心腹之患。
  尤其是这个家伙居然没跟其它反王一样急着称王称帝,反而是把齐王拉出来称帝,把皇帝尊做了太上皇,这样一来,他反而也打着朝廷正统,可以说正是靠这一手,他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内部的不稳。
  “若是李渊也投了罗成,跟张须陀、薛世雄、杜伏威、刘武周、罗嗣业等人一样,那江都危矣,陛下危矣!”
  “那朕要怎么办?”
  “最稳妥起见,先下手为强。”
  皇帝还有些犹豫,他确实一直不太放心李渊,可现在他手上能用的人也不多了。
  “先去招安李密吧,至于什么李子通、沈法兴等,若是愿意接受招安,朕可以授给他们国公之位,并让他们统领本部之兵马,所据之地,也交由他们管辖,只要他们肯出兵围剿杜伏威、张须陀、罗贵、罗艺这些叛逆。”
  四处皆敌,以现在江都朝廷的实力,已经无法四面作战了。现在皇帝也只能接受袁充的建议,先打心患之腹,而这心腹之患便是罗成一党。
  “草拟一道诏书,废黜齐王杨暕为庶人,并将罗成、罗嗣业、罗贵、罗艺等皆列为叛逆,诏天下忠武之士奋而起讨之,有能杀死罗成者,封公,赏黄金三千两。有杀死罗嗣业、罗贵、罗艺等人者,皆封侯,赏黄金千两。”
  稍后。
  皇帝又召李渊进宫。
  皇帝对李渊关心了下李三娘的事情,让李渊把这事情处理好。
  李渊离开皇宫的时候,后背都是湿的,刚才皇帝的眼神里充满着杀机。
  回到府中,李渊长叹短吁。
  他跟这个皇帝表弟其实没相差几岁,可两人的人生完全就不是一条轨迹上的,甚至他们的关系从没好过。
  以前这皇帝就一直猜忌他,如今终于用他为相了,可依然还是猜忌他。
  “父亲,你在叹气什么?”
  李渊于是对儿子世民说了眼下的处境。
  “你三姐也不知道为何,一心要跟着罗成造反。”
  元吉和建成进来,听说了后,便道,“父亲,我觉得罗成现在势头很劲,说不定真能成功。”
  “成功个什么?罗成虽兵强马壮,可毫无根基底蕴,得不到士族官僚们的支持,如何能成功呢?”李渊依然是持他那个态度。他以为,别看现在罗成声势很大,可罗成还没真正出兵,他要出兵,其弱点必然就要暴露出来。
  “父亲,伴君如伴虎,眼下皇帝更如一只暴躁的疯虎,我以为我们不能再继续留在这里,不如想办法离开。”李世民建议。
  “离开,去哪呢?我现在是宰相,能去哪?”
  “父亲,萧瑀和来护儿也是宰相,可不都离开了江都,去节制地方?来护儿去了彭城,萧瑀去了太原,我以为父亲可以谋求回关中。”
  “关中?”
  “正是,眼下各地纷乱,但关中还算平稳,虽有陇右和河西还有朔方的叛乱,但都不曾危及到关中。所以父亲不如找个机会,以去关中调兵来勤王讨逆为名,想办法离开江都去关中。”
  “关中。”
  李渊犹豫着。
  现在的江都,太危险了,四面皆是叛军,而江都又没有什么险要可守。
  “今天皇帝找我,还跟我谈起到,说想让我率兵去江南平杜伏威,还说待击败杜伏威,收回丹阳后,欲要把圣驾迁往丹阳的江宁。我看陛下是看如今江北局势太乱,所以想着退往江南,意欲偏安一隅,想着万一到时北方不保,也想保有东南半壁江山。”
  “哼,如果北方都保不住,江南如何又保的住?”李世民冷笑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劝陛下率骁果军返回西京,可陛下说如今回京的道路被堵,难以返京。”
  洛阳城下有李密,山东还有罗贵张须陀,河北又有窦建德。
  而去西京,上次来时的路这次也不通了。
  因为这一路过去,有左才相、孟让、杜伏威、林士弘、萧铣这重重拦截。
  皇帝已经被困在江都了,只有往南还可能有点机会。
  “江都现在只剩下了骁果军,可骁果军大多数是来自洛阳和关中招募,他们岂愿意从此长留江南?”
  “我也跟陛下说过这事,陛下说计划把江淮之地,因为动乱而没了丈夫的年轻寡妇都许给骁果军为妻,还说要把江淮的无主之地,授给骁果军将士们为永业田,从此让骁果军在江南安家置业。”
  “荒唐,这是寻死!”李世民冷哼着指出皇帝计划的愚蠢。
  李渊长长叹息。
第713章
招安
  洛阳城北,北邙山下。
  金镛城。
  此城在洛阳城西北角上,只是一小城,但城小而固,是攻敌戍守的要地。北魏时,曾为河南四镇之一。
  这座城最早是曹丕在东汉洛阳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历经曹魏、西晋、北魏、周隋等朝,已经三百余年。
  北魏迁都洛阳之初,因宫室未成,曾经在这座城中居住了一段时间。
  因为这座城池北靠邙山,南俯洛阳,在军事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李密攻打洛阳,扫平外围之后,便直接把自己的大本营设在了这座金镛城中。
  光极殿中。
  齐国的魏王李密正在查看地图。
  自他与孟让分兵北上之后,一开始是进展非常顺利的,连下十余郡,可是此后张须陀和罗贵反攻,又把他运河东岸所占之地夺回。
  这一切都是朱粲未能遵令而行,朱粲弃守山东跑去河北,最后自己兵败身死不说,还害的他失去了山东地区。
  他本来计划是全力先把洛阳拿下,再回头来打山东。
  可谁知道,王世充虽然在他手下三战三败,可却很坚韧。死守着洛阳城,居然挡住了他的进攻。
  几个月时间了,他把洛阳外围全都攻陷,使洛阳成了一座孤城,可依然还是无法攻下洛阳。
  而偏偏孟让这个草包,这段时间却借着他的光,在淮西攻城据地,如今更是据十郡之地建国称帝,号为齐帝。
  这让李密心里憋着一团火,想要发作,可洛阳城还没下,这个时候若是跟孟让闹僵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影响军心士气。
  于是只能心里更憋火,当他孟让的一个所谓的魏王。
  而这魏王并不值钱,因为孟让已经封了几十个王了,既有他自家的兄弟子侄并皆封王,还有不少他麾下的草寇,也封了王,跟他李密并列。
  甚至,李密在这齐国只授了个河南道大都督之职,而反倒是那些草寇,却好多授了尚书令、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尚书等要职,甚至有些家伙还授了三师三公衔。
  这让李密就更加不满了,若不是他李密在这河南打出这么大声势,哪有那么多人去依附投奔他孟让?
  没他有李密在这边牵制吸引了官军主力,孟让能在淮西一帆风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