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1095

  可是接下来,那边却没了动静。
  他派人去召罗成,结果只带回了罗成一句话,说正在准备之中。
  再过几天,还是没动静。
  他再派人去问,这次那老宦官宫门都没能出去,因为外面已经有神策军驻守诸宫门,而神策军守着门,不许宫里人进出。
  宫中所需要一切用度,他们定期派人送进宫。
  宫里有话,也只能通过他们传递。
  罗成回话,说如今秋收开始,大家都忙着在收麦子呢,等秋收过后就出兵。
  这个答复气的杨暕要死,这什么时候了,还收什么麦子。
  等帮朕平定在下,打回洛阳,到时朕赏你们金子。
  可惜没人理会他。
  杨暕坐不住了,他亲自出宫去见罗成,可宫门口守门的神策军却居然敢拦着他这个皇帝。
  他大怒,但那守门的神策军居然是突厥人。
  根本听不懂他的话,他大叫着让罗成来。
  可没人理会。
  他往外硬闯,结果突厥人居然架着长矛拦住了。
  杨暕又怒又惊,在那里又闹又骂,最后也没人来理会他,最终只得回到了宫里。
  宫门口,杨暕走后,李君羡才走了出来。
  他拍了拍那几个突厥士兵,满意的点头,“很好,继续守好宫门,不许宫里一只苍蝇飞出来。”
  一个突厥兵用着还算流利的汉话道,“请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守好宫门,皇帝也别想出去。”
  杨暕还不知道,这些守门的突厥兵并不是听不懂汉话不会话汉说,他们只是装做听不懂不会说而已。
  而另一边的辽东城元帅府里。
  罗成却很忙。
  不仅仅是收麦子。
  虽然现在确实是忙着秋收,可除了秋收也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派人把齐王在辽东城登基即位的消息传告天下,同时还要向定襄、马邑、山东、安南、江南等诸道盟友们送去这个好消息。
  告诉他们皇帝登基的消息同时,罗成也以皇帝的名义,给这些盟友们加官晋爵。
  罗成授封宣武军节度使罗嗣业为晋国公、太子太师,加兵部尚书。
  授李思摩为安国公,漠南节度使,兵部侍郎。
  授张须陀为司徒、鲁国公,调入京为左神策大将军,礼部尚书。
  授罗贵为齐国公、山东节度使。
  授杜伏威为吴国公、江南节度使。
  授燕国公罗艺为太傅、镇海军节度使。
  授刘武周为代国公,代北道节度使。
  加封义成公主为襄国大长公主。
  一连多道封赏任命诏令颁下,给盟友们坚定信心。
  另一方面,他也没忘记给北平的独孤篡、范阳的薛世雄、河北的李景、太原的杨义仆、洛阳的王世充、河南的裴仁基、彭城的来护儿、陈棱等各路大将要员发出封赏的诏书。
  这些人全都封国公,授以中枢或地方要职。
  总之一句话,现在齐王继位,要结束动乱,恢复天下太平,大家都来拥立新皇,好处大大的有。
  北平都督拿着这封诏书,看着上面落款的至德元年几个字,不由的冷笑。
  “至德?这不是陈后主用过的年号吗?”独孤篡问手下。
  那个属下倒也是有些墨水的,当下道,“至德来自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意为最高道德就是孝。齐王篡位造反,伪年号却用至德二字,估计是想诏告天下他称帝是为了尽快平定天下叛乱,然后好尽快将皇帝迎回京都,代父平乱,保续江山,这或许就是他认为的大孝吧。”
  “齐王想的到这些?估计又是那个罗成鼓捣出来的。”
  “都督,那这诏令咱们接还是不接呢?”属下问独孤篡。
第709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那你说,我是接还是不接呢?”独孤篡笑着问手下。
  这位北平司马悄悄的打量了独孤篡的面上表情,却也看不出他究竟是何态度。说来,这位上司,那是皇帝的舅表弟。
  北平都督赵国公独孤篡的父亲独孤罗是独孤信的长子,而独孤信是江都那位天子的外公,独孤皇后跟独孤罗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妹。因此,江都天子是独孤篡的姑表兄,而辽东那位天子是独孤篡的表侄。
  这位司马想了想,然后谨慎的道,“当今天下确实是一片混乱,先有各地贼匪蜂起,然后又有李密、窦建德这等贵族豪强做乱,现在天子在江都不得还都,洛阳随时有失陷的危险。”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不必这么转弯抹角的。”独孤篡道。
  “职下是想说,江都天子无力剿灭各地的叛乱。”
  “你是说辽东的那位天子就可以了?”
  “齐王得罗成拥立,又有数个大镇支持,因此他现在是实力最强,他们若南下,不论是窦建德还是李密等叛军,都不是他们对手,就算是江都朝廷,也无力阻挡。”
  “那你是要劝说我接下这诏令了?”
  “顺势而为……”
  司马话还没说完,独孤篡却已经拔出短刀一刀刺入了他的喉咙,“我独孤家为皇亲国戚,世受国恩,先太后和陛下对我家都不薄,我岂有背叛之理?你身为朝廷将领,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遇事却只知道投敌。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跟辽东那边悄悄书信往来之事?你以为我不知道罗成都已经许诺授你为北平太守之职?”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独孤篡拔刀,那位司马大睁着眼睛倒下,死不瞑目。
  独孤篡转身,目光扫过一众属下文武。
  “我知道,跟辽东那边暗中往来,眉来眼去的不止这一个。我今天杀了他,但是不会再追究你们其它人。只要以后老老实实本本份份,那么我会既往不咎。谁若是敢再里通外贼,休怪我独孤无情!”
  厅中诸将校官吏们,都不由的心惊。
  想不到,独孤篡居然态度这么坚决,一言不和就把司马杀了,这是不给辽东半点劝降的机会啊。
  独孤篡杀了自己的司马后,却秘不公开,只让人悄悄毁尸灭迹,然后却对辽东来人说自己准备顺应时势,愿意率北平兵马拥立齐王为天子。
  他让使者回辽东,说请罗成派一位大将前来接任,他愿意前往辽东御前朝见天子。
  等做完这一切,独孤篡却又带着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赶往西面的范阳府。
  范阳府原本就是涿郡,上次升格为府,置府尹,授薛世雄担任府尹一职。而后又将范阳府军都关外之地,割出单独设为涿郡,隶属于定襄道的罗嗣业。
  独孤篡派人先行往范阳见薛世雄,说来一起商议拥立新皇,迎接圣驾入关之事。
  薛世雄也早就接到了罗成的书信,还有齐王的诏令。
  不过他还在犹豫之中。
  齐王辽东即位,尊父亲为太上皇,这摆明了是造反,尤其是薛世雄岂会看不出,这齐王不过是罗成摆在前面的一个旗子。
  终归到底,还是罗成起兵叛乱了。
  薛世雄犹豫着。
  虽然与罗成关系不错,可他并不愿意看到罗成叛乱,甚至也不太愿意加入叛军。
  但这段时间,局势变化迅速。
  罗成起兵之前,刘武周就杀了王仁恭夺了马邑三郡。而杜伏威又在江南骗得安抚使印信,借以调兵夺城,连夺四郡。
  现在罗成拥立齐王称帝,定襄、山东等也都跟着响亮,这气势确实无比。
  范阳府其实没多少兵,毕竟地盘就这么大,只一府之地,没有战乱之前总人口也不过二十来万户,现在更是锐减。
  而他还得面临着王须拔和卢明月两股兵马不下十万的大叛军的进攻,虽然薛世雄能打,可手下兵马不过一万二,打来打去,也是折损不少,可叛军却反而越打越强越打越多。
  不少范阳的军将们都在劝说他,说不如归附齐王,毕竟以他现在势力,这天下只怕还是要落到他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