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1095

  “你安排一下,邀请一下各家的人办个酒宴,到时我露个面。”
  一个河南道两个安抚使,还有李密这个拥贼数十万,占地八郡的魏公,可以说这中原形势太过复杂了。
  “皇帝已经驾临西京,李贼却依然还屯兵虎牢,这边的诸贼也好久没有什么大的攻势了。我感觉他们一定是在酝酿一次更大的行动,或许是要集中兵力攻洛阳,又或者是攻彭城或齐郡!”
  “或许贼人可能转攻河北也未可知呢?”单彬彬提醒张须陀,“荥阳之北的汲郡有黎阳仓!”
第664章
我又回来了
  当张须陀现身齐郡的宴会上时,引起来赴宴的众人一阵轰动。
  代海寺一战,大家都以为张须陀真的战死了,全军覆没。谁知道,张须陀居然没死。
  之前,罗家召集四郡自保,罗成的妻子还在齐郡打起张须陀的旗号来招兵买马,大家还以为只是借张须陀的名头而已。
  岂料,还真见到了张须陀。
  看到张须陀,大家是既惊讶又激动。
  如今河南叛军声势浩大,朱粲等人又残暴不仁,所过之处,那是如蝗虫过境,一扫而光。今天宴席上,不少人就是从那被攻破的八郡之地过来的,其中也不乏如荥阳郑氏这种名门士族,也有如荥阳崔氏等郡望大族。
  自然也有如离狐徐氏、东郡翟家、济阴单家,历城房家等许多地方豪强之家。
  这些士族豪强还算消息灵通,当初跑的比较快,虽说田宅商铺等许多东西没法带,可好歹家人细软这些是带出来了的。但是一想到宗祠祖坟家宅田地这些如今全都被叛军夺了,甚至还被他们均田授地,大家就难以咽下胸中这口闷气。
  罗成提出要个筹集钱粮,招募兵马,自保讨贼的时候,大家都比较积极。
  不过众人积极的同时,又担心罗家撑不到夏天罗成率忠武军回来。
  现在看到了张须陀,大家信心大增。
  哪怕张须陀代海寺全军覆没,可毕竟那一战,他只有一万人,却与几十万叛军交战,还是中了诱敌和埋伏之计才败的。
  荥阳郑家的郑耀祖喜悦莫名。
  他对张须陀道,“我就知道张公定然无事,有张公你来统领大家讨逆平叛,河南局势安稳指日可待也。”
  他是郑观音的叔父,之前李密攻荥阳的时候,他便带领郑家人坚决抵抗,结果最后还是城破,好在李密为了收买人心,没有动荥阳郑氏。后来李密诈败诱张须陀,故意弃守荥阳。
  郑家便安排人逃离。
  没多久传来张须陀战死,全军尽没消息后,郑家便赶紧的逃离了荥阳城。
  如今齐郡已经聚集了各路人马,约有三万之众,这还没算上几支愿归附投诚的贼匪,他们加起来也有三万之众,不过张须陀不放心他们,所以让他们依然还驻在泰山脚下。
  不过在东南边琅琊郡,李秀宁也招募了约两万人马。
  再加上东莱罗贵那边还有两万人马,所以现在他们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号称十万之众。哪怕匆匆招募起来的一支新军,顶多算是乡勇联防,可好歹也能壮一壮自家士气。
  再说有张须陀这位名将在,大家自信心再次暴增。
  “贼帅朱粲率一支贼军驻在东平郡北的梁山下,号称十万,在那里耀武扬威,还声言要攻济北郡和鲁郡,让两郡主动投降,否则他若来攻,破城之后便要屠城!”
  朱粲因为好吃人,所以让人畏惧,而他麾下的兵马更是毫无军纪可言,走到哪便抢到哪杀到哪,所过之处,一片废墟。
  大家都很害怕这个吃人魔王杀过来,毕竟齐郡距离梁山,也就只相隔一个济北郡而已。
  张须陀知道大家的担忧,他很清楚,现在诸郡自保军号称有十万之众,可实际上没什么战斗力,大家心里都没底气。
  “大家不要惊慌,也不用担忧,我此前已经派人前往打探敌情,侦知一个重要消息。朝廷派王世充、樊子盖、李渊三帅统兵八万进剿李密。现在李密十分惊惧,所以正调集东面各路贼匪回荥阳助阵,甚至还向淮西的孟让请求增援。他此时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来东犯。”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一片惊喜之声爆出。
  “不过贼虽不来犯,但我们却不能坐失良机。如今李密面临着东都大军的进剿,忙着调兵西去助阵。所以我们正好可以乘此良机,出兵进剿,收复失地!”
  在座的士族豪强们不少人的家乡都被贼匪攻陷,对于打回家乡去,他们有很强的意愿。
  为了能够早点打回家乡,收复产业,他们甚至又自愿再拿出不少钱来。
  张须陀也趁热打铁,当下重新打出河南安抚使衙门的旗号来,并给招募起来的兵马,重新编授番号,任命军将。
  虽然任命的军将,主要都是那些出钱出兵的士族豪强们,可起码这次也算编制统一,指挥有序。
  花了几天时间,三万人马便编练完成。
  张须陀以百人为队,步兵二十队为一团,骑兵十队为一团。
  三万人中,骑兵凑了两团,步兵倒是编了十四团。
  十四团步兵编了前后中左右五厢,前后左右四厢各三团步兵,中军则两团步兵两团骑兵。
  张须陀亲统这三万人马,而授单彬彬统领中厢,让罗承宗统领前厢,其余三厢也各任命了军将。
  然后,他便让全军开进济北郡,同时又令泰山下驻守的那三万归附的数支招安贼军,也向鲁郡开进。
  两路向东平郡缓缓推进。
  一路上,各军都是大肆宣扬,锣鼓喧天,旗帜招展。
  还令骑兵故意在官道平野上来回的奔驰,弄的声势浩大。
  驻于东平、鲁郡、济北三郡交界之处梁山的朱粲,也一时搞不清楚情况,听斥候口口声声说亲自见到了张须陀的帅旗,甚至见到了军阵前的张须陀后,也一时有些惊惧。
  张须陀在河南时,朱粲只敢在淮南江南流窜,根本不敢进入河南地界。
  上次他负责诱敌张须陀,结果一交手,就马上成了真败,那次的经历告诉他,张须陀是真的危险。
  “听闻张须陀还手书传令彭城太守陈棱,让他率部北上,与他一起夹击我军。”
  朱粲一听陈棱也要北上,当下惊的头皮发麻。
  一个张须陀就足以让他畏惧了,现在又来个极能打的陈棱,这还怎么混?
  本来,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梁山停驻不前,就是因为其实东进的八路贼匪,现在已经有七路调回荥阳去了,就为了迎战王世充李渊樊子盖三人,准备决战。
  所以独留他一路在这边虚张声势,他号称十万,其实麾下真正能打的有武器的也就两三万人,还是乌合之众。
  “传令,后撤回东郡。”
  想了想,朱粲又怕就这样撤了会被李密降罪,“咱们去汲郡攻黎阳仓!”
  至于河南东部,爱谁谁,不管了,反正他是肯定不会在这里硬扛张须陀和陈棱的。万一李密要怪罪,他就呆在河北不回来了,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手里有兵马,在哪都能逍遥自在,在哪都能吃到肥嫩的婴孩。
  不过走之前,他还没忘记给李密去了一封信,告诉魏公李密,张须陀没死,张须陀又杀回来了!
第665章
辽东集团
  “今秋丰收,如今整个安东六郡十八县,包括军屯田,连府兵军田、百姓农田也都开始混种,一季种麦后还可混种大豆、粟谷或高粱,如此大大增收了粮食,同时所得大豆、高粱,也能作为军马之饲料,大大壮大我们忠武军的骑兵力量。”
  安东道节度度支营田大使王子明的一番报告,让罗成非常满意。王子明跟随罗成数年,一直是负责打量罗成的财务钱粮,这方面经验丰富,兢兢业业,是个很好的钱袋子管家公。
  此前朝廷开道置使后,又于边关各道设立营田使,负责屯田事务。而在安东道,王子明特兼度支使,便是负责军资调度,负责节度使衙财政。因此他实际上是营田大使外又兼了个度支军粮使。
  屯田在朝廷是隶属于工部,工部为总领机构,地方上则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我们安东道军屯为五十顷一屯,民屯也是五十顷为一屯。每屯各置屯主一人,屯副一人,五屯则置监及丞以统之。”
  安东道的屯田是罗成很重视的事情,这涉及到军粮所需。
  因此王子明这个度支营田大使有一个专门的衙门,下面还有营田副大使、营田使、营田副使、营田判官、田曹参军事等。
  而在下面,五十顷设一屯,又有屯主、屯副。五个屯则设一个屯监、屯丞,这些都是基层的屯田官。
  “粮食是根本,民以食为天,而我们作为边疆战区,军粮更是军之根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粮则军危。对于屯田,必须十分重视,不得松懈。”
  正是在罗成的坚持下,现在安东道的屯田事业发展的很红火。
  首先就是军屯,军屯是隶属于忠武军的屯田,基本上每个军镇、戍堡、兵站,甚至是烽堠边上都有军屯,其田地由驻军以及军屯奴负责耕种打量。其所得屯田收获,三分之二留存于所在军镇戍堡的粮仓储存为战备粮,三分之一上缴到附近的大城中储备调度。
  而除了这些直属隶属于军府的军屯田,还有另外的民屯,民屯就是节度使衙门下的官田,不过耕种之人则是百姓或官屯田奴,百姓屯田则是佃种交租,官屯田奴也是交租,不过租额不同而已。
  这些民屯所收之粮,则是进入节度使衙和下面的各郡县,罗成同样是将所得之田租粮,划为分份,三分之一留县中粮仓,三分之一交郡中粮仓,三分之一交到节度使衙的粮仓之中。
  靠着这军屯和民屯,现在各军镇和各郡县的粮仓都有粮。
  而另一方面,百姓也仓中有粮。
  府兵们还有自己的军人永业田和口分田,他们的家眷也有永业田和口分田,而那些移民来中原百姓,不少人也都分到了田地。就算是许多流放罪民也是为安东屯田十年满后,就可以把自己佃种的官田转换为自己的永业田和田分田。
  当然,这还不算大量的公廨田、职分田、学校田等,这些田数量也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