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1095

  一条洛水河把皇宫与郭城分隔,天津桥连接。
  嗣业直接带着罗成一行来到天津桥南的尚善坊。
  “来这做什么,我们还想逛市场买东西呢。”老四嘟嚷着。
  “洛阳城只有西、南、北三市,没有东市。西市就在外郭城最西南角,白虎门进去就是西市了,那里挺热闹的,不过回头再带你们去逛,今天先去尚善坊。”
  “有什么好逛的吗?”老四问。
  “进去就知。”
  尚善坊位于建国门东第一街从南向北数的第六坊,与积善坊隔街相望,坊北接洛河天津桥,南望龙门伊阙,屋宇连栋,风景独内。
  坊内还有太史监、崇贤馆、宗正寺、内仆局等官方衙署,另外还是许多勋戚贵族的坊第。
  “这尚善坊里啊,居住公主最多。”
  一句话,老四就来了精神。
  只是老四进坊之后,却没去什么公主的宅第,而是径直带着罗成来到了西北一角。
  前面一座巨大的宅子,足足占去了尚善坊四分之一的地方,把个西北一角完全占了。
  “好气派的宅子。”
  嗣业笑道,“五弟,你觉得这宅子如何?”
  “不错,怕是哪位王公府第吧?”
  罗成瞧着这府第还真是气派,不过门头上的牌匾却被摭起来了。
  “喜欢吗?”
  “喜欢也是别人的。”
  “你就说喜不喜欢吧。”
  “那是肯定喜欢的。”
  嗣业哈哈一笑,“喜欢就好,这就是你的府第了,原来是司徒、楚国公杨素的宅子,皇帝所赐,他死后自然是杨玄感继承了,只是这杨玄感谋逆,如今他被五弟你所斩杀平定,因此陛下决定,特进你为开府仪同三司、楚国公,赐你食邑五千户,真封五百户,通前共一千户真封,加封你为左屯卫大将军,并将杨逆家族所有宅第钱财奴仆皆赐予你。”
  安静。
  十分安静。
  一大票山东军将大汉们,此时安静的过份。
  良久,杜伏威才摸了把嘴角的口水,“三哥,你说的是真的?”
  “嗯,这是皇帝一早刚下的旨意,估计正式的圣旨还在三省用印署名,但最晚今天肯定能送到五弟手上了。”
  “我草。”
  老四终于醒过神来,惊叹连连。
  “把杨家的产业全送给老五,那不是发了?”
  “也不是说全部产业吧,就是府第钱帛奴仆这些,杨家的田地则被充公了,杨家的田地很多,各地拥有良田几千顷呢。”
  “几千顷?”老四咽了一大口口水。一顷百亩,这几千顷地,那岂不是几十万亩地?“草,这杨玄感有几十万亩地,他娘的居然还造反?”
  嗣业呵呵一笑,“你要知道杨素本来就是出身弘农杨氏,这已经是顶级士族名门,再加上他两朝为相,极得宠信,出将入相,多次平定叛乱,每次都得重赏,有时皇帝一次就赏他良田几十顷上百顷,你说呢。”
  而杨素两朝天子时都做到宰相,他的弟弟杨约、叔父杨文思也都曾经做过宰相,他叔父杨文纪以及族父杨异,也都做过尚书,一家子人位列公卿,哪怕如杨玄感等兄弟们,无汗马之劳,却也都早早官至柱国、刺史。
  杨家家仆几千人,后院披罗持绮的乐妓小妾都以千计。
  府第华丽奢侈,规模甚至都能模仿皇宫。
  当年杨素在世之时,他府里那些奔走的管家、管事等家奴,都曾经是江南有名的读书人,杨素的内外亲戚以及许多过去属下的小吏,都因他而担任显要之职。
  论显贵,可以说大隋还没有一个能与他相比的。
  “这尚善坊的杨宅还算一般,大兴城里的杨宅才更奢华华丽呢。”
第494章
新旧贵族
  杨素是大业朝唯一任过尚书令的人,不过当尚书令没多久,杨广就把他逼死了。死前,杨素进位三公之司徒,爵进楚国公,食邑两千五百户。死后还追赠他为太尉以及弘农等十郡太守,谥号景武。
  杨素家族称的上是大业朝第一显贵,虽然杨素死了七年了,但凭着余荫,杨家的财富权势依然惊人,若不是杨玄感做死,还是能够继续显贵下去的。
  而如今,杨玄感谋逆还称帝,虽然皇帝当了没两月就没了,但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杨玄感兄弟等人的尸体被处磔刑,首级带回来后也被挫骨扬灰。
  皇帝甚至下令,剥夺了杨玄感一家人的杨姓,改他们姓枭。
  人死还不能罪消,杨氏家族抄家灭族,所有男丁都被直接处死,女子为奴,并抄没杨家所有的家产。
  当年杨家一门三相,全家七柱国四尚书九太守,那时是多么的荣耀。
  看着那高大的宅门,罗成也是忍不住感叹啊。
  “进去瞧瞧吧!”嗣业笑道。
  “陛下的旨意又还没宣下,眼下进这宅子不太合适吧。”罗成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反正早晚都是你的了。”
  老四也在后面道,“就是,进去瞧瞧,我还没瞧过这么华丽的宅子呢。”
  杜伏威、赵贵等一干老兄弟们,也想进去开开眼。
  “那就跟那守门的兵丁说声,进去瞧瞧。”
  偏就在这时,一队人马到来。
  数十家丁骑马护着一辆华丽马车,经过罗成他们身边时那些骑马家丁只是斜眼瞥了瞥他们就过去了,招呼都没打一个。
  马车在楚国公府前停下,车帘打开,一个年轻男子牵着一个衣饰华丽的贵妇人下车。
  老四看着那贵妇人也就二十余岁,打扮气质,衣饰华丽,走起路还婷婷嫋嫋,还带着一股香风。
  忍不住就吹了声口哨。
  结果却只引来那贵妇人的一记白眼。
  数名家仆立即怒目而视,或许是见罗成这边人也不少,且个个都是彪悍,这些家丁怒目警告之后便哼了一声罢休。
  “别胡来。”嗣业警告老四。
  那贵妇人直接进了楚国公府,数名仆从直接守在门口。
  “老三,刚才那娘们谁啊,挺嚣张啊!”老四问。
  “她身边那位好像是左屯卫将军李敏。”
  “李敏又是哪个鸟人?”
  “八柱国李家的人。”
  “难不成是李渊家的?”
  “不是唐国公府的,是太师李穆家族的。”
  太师李穆,那是八柱国之一,西魏北周隋三朝元老,当年杨广要代周之时,他是北周太傅并担任太原总管,镇守河东,与当时镇守冀州的柱国于谨都持支持态度,才让杨坚得以成事。
  杨坚受禅之后,特拜他为太师,允赞拜不名,实封三千户,李穆的子孙,连刚出生的,都封仪同,一家子封官的子弟多达一百多人,当时可是无人能比的。
  而这个李敏,便是李穆兄长李贤的儿子李崇的儿子,论辈分,李敏是李穆的孙辈。
  但李贤可是个牛人,北魏时就已经牛逼轰轰了,他十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然后他抚训诸弟,李穆李远等都是他拉扯长大的。李穆后来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而李远也同时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李贤还有个比较牛的地方,则是宇文泰死后,他还帮着抚养了后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李贤有五个儿子,李敏的父亲李崇是他的第三子,李崇胆力过人,为人英果,先后随宇文护、周武帝攻打北齐,以功封广宗郡公,后又从平尉迟迵,授徐州总管,进位上柱国。
  开皇三年,在幽州总管任上,突厥犯边,战死。
  当时李崇死的比较惨烈,所以文帝便把他儿子李敏收养在宫中,跟杨义臣他们一起长大。等大些,便袭爵广宗郡公,任太子千牛。
  李敏从小就长的很帅,而且有家族的良好基因,骑射本事练的很好,还能歌会舞乐器也玩的不错。
  那时开皇初年,杨广夺了北周天下,于是封女儿北周太后杨丽华为乐平公主。公主有女儿宇文娥英,到了嫁人的年纪,于是皇帝把许多勋戚子弟都召到宫里来,足有好几百个,让公主挑选。
  最后公主选中了李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