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95

  老四存孝看着嗣业身上这套华丽的铠甲,酸溜溜的道,“可以啊老三,如今听说你都已经成了皇帝女婿,哎哟,能尚公主就是厉害啊。这成了驸马都尉,转眼就升为北衙禁军的折冲郎将了,厉害厉害。”
  老三冲他笑笑,也不在意。
  罗成打量着嗣业,这身骁果军统领的金甲确实华丽。
  大隋立国之后,也是沿用府兵制度,不过做了些更改,最初是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府、左右侯府、左右备身府、左右领左右府和左右监门府。
  到当今天子,把十二卫改成了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和左右候卫以及新置左右御卫,并有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这四府,形成如今的十二卫四府的格局。
  在先前,是十二卫统府兵,而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只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只分掌宫殿门禁。
  而十二卫统领府兵称为外军,而唯左右翊卫又兼领内军。
  内军便是左右翊卫下的亲勋翊三侍统领的五军府以及另属东宫的三卫三府之兵。
  再然后是现在又在原左右备身府里拆出来一个左右骁卫,统领骁果军,皇帝二征辽东,带领这支骁果军直接就把辽东城给攻破了,回来后,皇帝对骁果军的骁勇善战十分满意,不但没有说解散这支兵马,还直接又扩编了。
  原本十万人,现在皇帝又要招募五万。这十五万骁果军,如今有一大部份就驻于洛阳宫北面的北苑,因此也被称为北衙禁军。
  而原来属于左右翊下的内军,也就是三侍下五军府和东宫之兵,现在则主要驻于南郊,因此被称为南衙禁军。
  本来北苑以前是内军驻守的,现在被骁果军接替,明显北衙比南衙现在要更受皇帝信任。
  北衙的骁果军现在是由六位左右折冲郎将和六位左右果毅中郎将,以及六位左右雄武郎将和六位左右武勇郎将统领。
  罗嗣业被选为皇帝最宠爱的出云公主驸马,虽还未完婚,可婚事已经定下,所以他现在也从旅顺太守之职,调入朝中,出任了左右骁卫下的骁果军左折冲郎将之职。
  官居正四品,统领骁果六军中的左一军两万五千骁果军。
  品级不算特别高,但能在京师统领两万五千人的御营骁果军,这可就相当了得了。
  何况,老三现在还得了个襄阳侯爵位呢。
  “怎么样,见过公主没?”罗成笑问兄弟。
  “见过一面。”嗣业居然还有些不太好意思。
  “如何?”
  “挺好,挺好。”嗣业呵呵笑道。
  “那看来真的是非常不错了,咱们三哥向来挑剔,挑来挑去,还真是挑到宝了。”罗成也为这个兄弟高兴,之前因为李渊之女的事情,他还担心嗣业心里有疙瘩呢。
  老四在那边阴阳怪气,“哎哟,我怎么就没这么好运气呢。”
  “谁要你娶妻那么早呢。”
  赵贵拍着存孝的背,“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你丫的好歹如今也是封北海侯了,我们这些老哥俩可都没爵呢。”
  大业朝的爵不是那么好封的,曾经多少隋开国之初的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到现在也都没保住爵位呢。
  从西魏、北周传下来的爵位,多数是撤了或降了,少数在本朝有功的,才给承袭,或降等袭爵。
  罗家如今一门四爵,两公两侯,都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
  “知道吗,叔父也要入朝了,陛下已经在御前宣示,召叔父回京出任兵部尚书,还要加参知政事衔,要入相了。”
  这个消息一出,众兄弟们都很高兴。他们跟罗艺不算熟,可罗艺毕竟是罗家人,是罗成他们的叔父,他们现在跟罗成那是一体的,罗家出一个宰相,那以后大家朝中就有靠山了。
  “这倒是个好事。”罗成也点了点头。
  出将入相,这是自西魏以来就有的传统,早年那时是军政一体,所以出将入相。不过这些年慢慢的这个出将入相的制度被改变,甚至文武分离。文官就是文官,武官就是武官,武将们仗打的再好,也难有机会再入朝拜相。
  看看现在朝中有宰相衔的五人,也就一个宇文述是武将。
  罗艺的入朝拜相,不仅对罗家是好事,就是对天下武将也都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他们的上升通道又打开来了。
  “还有个消息,陛下要把你从右骁卫将军改封为羽林大将军了。”
  “羽林大将军?”
  罗成愣了下,然后明白过来,原来是要调屯卫大将军一职。
  隋朝的十二卫,各另授有军号,比如左右翊卫授骁骑,左右骁卫授豹骑,左右武卫授熊渠、左右屯卫授羽林、左右御卫授射声、左右侯卫授佽飞。
  各卫所属之兵,也以军号称。
  比如这羽林,其实便是左右屯卫的军号。
  因为罗艺要入朝为兵部尚书并拜相,而嗣业做了驸马都尉又进了左骁卫任左折冲郎将,所以原本是在右骁卫任右骁卫将军的罗成,自然要转调他卫。
  左屯卫大将军,也可称左羽林大将军。
  不过这个左羽林大将军统的却不是禁卫军,因为现在的禁卫军是左右翊卫统南衙禁军,左右骁卫统北衙禁军,左右屯卫只统外府兵。
  左右屯卫番上入京宿卫的府兵,也是归左右屯的左右中郎将统领,划归左右翊卫的五府中郎将统辖的。
  因此,这所谓大将军,其实也就是个虚衔而已,左屯卫大将军还不如嗣业的左骁卫左折冲郎将实权大。
  “陛下还要改封你为楚国公。”
  老四一听不太乐意了,“怎么把那倒霉家伙的封号给老五呢,啥意思,平叛平出问题来了?”
  罗成瞪了老四一眼,“别胡说八道。”
第493章
荣华富贵
  罗成一时间也琢磨不明白这齐国公改封为楚国公的用意,可嗣业说皇帝是说进楚国公,这个进字说明就是升赏之意。
  暂时不去想里面的意味,罗成笑道,“三哥你既然下值了,那就带兄弟们一起进洛阳城逛逛,如今你可是洛阳地主啊。”
  “我这地主可比不过你,我在洛阳城只有一座不大的宅子,可比不得你。”
  嗣业笑道。
  “我,我还从没来过洛阳呢,连片瓦都还没。”
  嗣业只是笑笑,却没多说什么。他带着兄弟伙一起骑马,往洛阳城而去。
  眼前这座东都洛阳,是在大业元年迁都洛阳后,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洛阳城以西约十八里处,新建的一座都城。
  同年,改洛州为豫州,大业三年又改河南郡,下辖河南、洛阳等一十八县。
  新洛阳城由设计建筑了大兴城的建筑大师、将作大监宇文恺亲自设计并主持修建,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洛阳主要分为宫城,也就是紫微城、皇城,也叫太微城,外加外郭城三重。
  不过洛阳皇宫的位置与大兴宫不一样,大兴宫皇宫是在大兴城的北正,而洛阳紫微宫城却是在西北角。
  “这洛阳城很繁华,最有名有是七大建筑,为天阙、天街、天门、天津桥、天枢、天宫和天堂,这七大建筑南北纵贯洛阳城,第一次看到,绝对震撼人心。”嗣业介绍道。
  洛阳城不再是如大兴一样的左右对称的布局,宇文恺把洛阳的各部份与天子联系在一起,引洛水贯穿全城,将洛阳比喻为天上的天汉银河,把宫城看做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连架在洛水上最大的桥也称为天津桥。
  天津,意为天上疆界的港,在这里停、发驶往银河的桥。
  而洛阳的建国门大街,连接宫城正门和郭城正南门建国门的御道,宽达三十余丈,号称天街。
  洛阳城处处都在彰显着杨广这位天子的大业天朝上国气象。
  一行人打马前行,终于接近洛阳城。
  远远就看到洛阳的外郭城。
  “外郭城南宽北窄,略近方形,城墙全部有夯土筑城,基址宽达七丈,南墙长约两千四百丈,北墙长约两千一百丈,西墙南端长约两千二百丈,城墙下面都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
  洛阳外城有八座城门,西墙上没开门,南墙开了三门,自东西向为长夏门、建国门、白虎门,东墙三门,为永通门、建阳门、上春门。
  北墙两门,为喜宁门和徽安门。
  “全城总共一百零九坊加三市,洛河以南为八十一坊加西市和南市,洛河北为二十八坊加北市。”
  大兴城只有东西二市,所有大兴城的百姓购物喜欢称买东西。
  但洛阳城却有三个市场,西市南市北市,所以洛阳人有时更喜欢称买南北。
  洛阳城周边还有不少的小城,如宫北的曜仪城和圆壁城,都是周长约六里左右的卫城,皇城东侧还有东城,另外还有供给洛阳粮食的含嘉仓城,拥有三百座每仓储粮八千石的粮窖。
  “我现在就驻守在宫城正门的玄武门外,不过每隔一月,我们就要换防,南衙禁军与北衙禁军交替接防。”
  南城三座城门中间的城门便是建国门,不过建国门的位置也不是正中,而是偏西,进建国门后便是天街。
  这条街足有一百多米宽,比大兴城的朱雀大街都要宽一点。
  天街笔直向前,正对皇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