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095

  这是位真正的亲卫队副,跟着张须陀无数次出生入死的老兵,只有一只手臂,可张须陀却依然将他留在身边。
  秦琼本来正在家里陪着母亲招待罗四和小六他们几个呢,正说着话,见罗锋回来。
  “二哥,不好意思,给你招事了。”罗锋无奈的苦笑。
  那位独臂队副笑着上来,那带着疤痕的脸笑的却跟哭一样难看。
  “秦琼,郡丞有令,现临时征召你为齐郡郡兵,授郡丞亲卫队副,与罗五一起协查知世郎一案。”
  秦琼也愣了下,“这位兄台,在下如今是左翊卫府兵,在荣国公麾下当兵,如今也是请假回来,马上就要回去报道的。”
  “秦琼,这个郡丞自然是知晓的,我们郡丞跟荣国公来大将军也是相识,当年还曾同在越公麾下并肩在江南平过叛乱,他已经给荣国公去信说明情况,向他暂借你办差,相信荣国公也会同意的。”
  按照大隋制度,郡丞统领州郡之兵,平时自然管辖不到卫府士兵,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那么郡丞同样也是有权力征召本郡所有的百姓的,包括退伍或者还未退伍的郡内府兵。
  直接调卫府军队郡丞调不动,但征召一个请假在家的府兵却是可以的。
  这已经不是请求,不是商量,而是紧急征召,秦琼若敢拒绝,张须陀发个狠,直接军法从事,拿刀砍了他都是没问题的。
  秦琼瞧瞧独臂汉,又看看罗锋,只得无奈的点头应下这差事了。
  “哈哈哈,贾某就喜欢爽快的汉子,介绍下,某姓贾名润蒲,随郡丞征战多年,现如今是郡丞亲卫队副,这次郡丞交待了,让我挑一队郡兵协同二位办案,以后查案的事情秦队副和罗队副说了算,我就是来打打下手的。”
  罗锋心想,你是个监军倒还差不多。
  三个人全都是亲卫队副了,看似一样,但人家是正牌队副,他们俩兄弟不过是临时的,哪能一样呢。
  不过直接派个队副带一队郡兵来协助查案,张须陀倒也算是对他们寄予厚望了。
第45章
限期破案
  罗锋和秦琼便又随贾润蒲回军营覆命。
  张须陀见了秦琼,很热情的招他过去,“知道你是来大将军看中的人,但是本官现在也是急需用人,就暂借你查办此案,等此案办好,到时我亲自为你向来大将军请功。”
  以他对秦琼的了解和喜爱,他是很欣赏秦琼的才干的,勇武有谋,年轻有为啊。秦琼要是真愿意留在他麾下,他甚至愿意破格给个郡兵旅帅之职的。只是他也清楚,郡兵的旅帅,对秦琼只怕也没多大吸引力。
  人家秦琼现在无官无职,不代表以后没有,以他身为来护儿亲卫的身份,加上这身本领,出头是早晚的事情。
  “知世郎一案,影响极其恶劣,如今弄的人心惶惶,若是不能尽快拿下此贼,只怕会弄的更加恶劣。秦琼、罗五,本官给你们两个半月期限,务必查明此案。”
  “禀报郡丞,半月时间只怕太短,就算知世郎一伙贼人真的是本郡之人所为,可本郡九县,地方那么大,一时半会只怕也摸查不清,最怕的还是万是一邻近州郡县之人越境做案,又或者本郡之人做案后越境隐匿,就更难追查了。”
  张须陀肃着脸,“也罢,本官就再多给你们五日期限,限你二十日内查明此案。”
  又说了会话,罗锋和秦琼辞别张须陀。
  校场上,贾润蒲却已经点了一队五十名郡兵在那里等候了。
  “秦兄、罗兄,这是郡丞拔下的一队郡兵,从此后就协助我们查案了,有事只管吩咐。”
  罗锋瞧过去,五十名郡兵都挺年轻,站的笔直,一色的蓝袍,人手一杆长矛,还人人配了把横刀,甚至细看过去,还能看到有一伙十人装备着大盾牌,一伙十人装备着弩机。
  看的出来,这绝不是普通郡兵的标配,这是张须陀特意拔给他的一队精锐了。
  “拔了马吗?”罗锋问。
  “马没有,不过拔了五十匹大骡子,办案追贼是不用担忧的。”
  齐郡的郡兵是没有骑兵的,只有张须陀麾下的亲卫配有一些战马,拔给罗锋的这队人,能给配了代步的骡子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说吧,先从哪查起?”贾润蒲问。
  “贾队副,这个事情呢还得先周全考虑一下,我和罗队副先想想,等想好了再来。”秦琼道。
  贾润蒲见状,“也行。”他转头对那队士兵中的一个壮汉道,“赵旅帅,你先带人回去训练,随时待命,我跟秦罗两位队副还要先商议下行动计划。”
  “走吧。”
  秦琼本想先甩开这位独臂壮汉的,想不到他却是粘上了,也不好拒绝,于是只好带着他先回了秦府。
  到了家,找了个,罗锋跟秦琼二人私下商议。
  “现在怎么办?”
  “二哥,我也没料到,会把你拖下水来,真是对不住。”
  “一家人说这两家话干什么,其实我来也有好处,我总不相信是王哥做的案,若能够查明真相,也算是帮了他一回。”秦琼顿顿,“小五,我打算先去趟邹平亲自见下王哥。”
  “先见见也好,但不能带着郡兵去。”罗锋建议。
  “可这位贾队副不好撇。”
  “实在不行,就带上他,一人也妨碍不了什么。”
  于是当下便就这样议定,先去趟邹平见王薄。不管是不是他,总得先见过谈过才清楚。
  吃过饭,秦琼便跟母亲把郡丞借调的事情说了,秦母有些担忧,但最后还是点头了,“如今世道有些越来越不太平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知世郎劫粮又劫人,不是好人,你正好在家,帮家里地方做点事情,查贼捕匪倒也应当,就是要小心些,千万不要莽撞。”
  “舅母你放心吧,我们不是单枪匹马查案呢,郡丞还拔了一队人马。另外,刚才二哥还跟我说,打算去邹平找位前辈帮忙。”
  罗锋趁机跟贾润蒲说要去邹平。
  “去邹平干甚?那有嫌疑人吗?”
  “不是,是邹平有位前辈,以前曾任过齐郡法曹,人脉广,经验丰,对我也有过指点之恩,我们兄弟俩打算先去齐郡找这位前辈,向他寻寻主意,他在齐郡任过法曹,认识的人多,对齐郡九县都很熟,或许他能有些目标。”
  “那我跟你们同去。”贾润蒲倒是很不客气的道。
  “贾队副要不先到这里等着,我们一去一回也要不了几天。”
  “还是同行吧,我也想拜访下那位法曹前辈呢。”
  “那好吧。”
  收拾收拾行李,哥几个就准备出发。
  罗四和赵贵、周新和小六他们几个,在秦府呆的正舒爽呢,每天好吃好喝的,平时哪过过这样的生活啊,都有些乐不思蜀。
  本来罗锋倒也不想带上他们,但又怕他们在秦府惹祸,再想着,带上他们多长长见识也好,毕竟他们现在都成了自己的帮闲。
  于是,不管他们乐不乐意,罗锋便让他们全都一起同去。
  罗锋来时的七人都一同去,再加上秦琼和贾润蒲,一行九人骑了马便往邹平县赶。
  历城到邹平足有八十里路,好在骑着马倒也不慢。
  只是罗锋他们骑术不精,秦琼和贾润蒲这两位也就只能放下速度,一路上帮着指正教导秦琼他们骑术,快赶慢行,在半路上还露宿了一夜,用了一天半时间才赶到邹平。
  邹平北临黄河,南接济水。
  后面就是长白山。
  商周之时这里为邹侯国地,后来春秋时齐景公筑邹之长涂,邹关之东始就是平地,故名邹平。
  马上,秦琼对罗锋介绍着邹平县。
  “秦时这里隶属临淄郡,到西汉始置邹平县。东汉时,并入了临济县,到南北朝时,这里郡县区划混乱,及大隋开国后,在开皇三年移北齐平原县治到现今邹平县城,开皇六年又置朝阳县于菅城,改为临济县。”
  “直到开皇十八年,才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复汉旧名。”
  对这些罗锋还真是不太清楚,但他也知道这些混乱的由来,盖因晋末之后,南北混战,天下动荡,齐地处于黄淮之间,几乎就是南北之间的鏖兵之地。
  双方反复争夺、占领,因此州郡县设置混乱,再到后来北周灭齐,隋代周,天下重归一统,隋文帝撤郡并州,然后杨广又废州复郡,州县不断精简。
  比如齐郡这块地方,以前足有十几个县之多,甚至曾经还设立过好几个州,数个郡,到现在全都并省入了齐郡,只撤并为九个县,可以说还是比较正确的政策的。
  在地理上,邹平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和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丘陵多平地少,算是一个比较偏僻落后些的地方。
  王薄家就在长白北北麓的青阳庄,青阳庄北面就是济水,南面是长白山,依山背水是个好地方。
  而罗锋看着这地形,却越发觉得王薄就是知世郎了。
第46章
意外
  济水是四渎之一,这是隋时天下最大的四条河流之一。
  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济水仅次于黄江淮,可知这条河流在此时的名气。有大河,自然航运就方便。
  王薄家门前就是这条河,那么就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出入方便。尤其是从水上行舟,还能避开许多目光,带来更多隐蔽性,速度还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