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95

  “润娘啊,这小子真是气死我了,搞的我非常没面子。”
  “爹,罗五就是个愣头青,你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他不答应,那是他不识抬举。”
  “哎,爹这张老脸丢了就丢了,可是线娘那里只怕非常伤心吧。”
  “线娘确实难过,咬牙切齿的骂了罗五好几天了,眼睛也哭肿了,我看她倒是真的早就有些喜欢罗五了,谁料到罗五居然不识抬举呢。”
  “对不住线娘了,这事闹成这个样子。”
  “算了,回头再替线娘再物色一个就行了。”
  “嗯。”
  跟女儿聊了会,张仪臣让她回去好好安慰红线。
  一人坐在书房,张仪臣仔细的回想起罗成这个人来。
  短短几个月,这个小子已经窜起的很快来。本来想好好培养一下,现在看来这小子不听话。不过立了些剿匪之功,便就这般自大起来。
  原还打算抬举下罗家,想让罗嗣业和罗存孝兄弟俩出任县衙的司法佐一职,现在看来,不必了。
  不受控制的家伙,还是不要太过抬举的好。
  他转头又想到女儿的头上来。
  这次他收线娘做义女,要将她许配给罗成,中间倒也提到了女儿的婚事。她跟自己坦白,喜欢历城的秦琼。
  这事很惊人,要知道儿女之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时候由的女子自己做主了。尤其他们张家还是士族名门,这种事情更不可能。
  但他确实宠爱这个女儿,而秦琼也一表人才。
  之前还有些犹豫不绝,现在发生罗成拒绝线娘一事后,张仪臣倒真的认真思考起女儿的心思来。
  “秦琼,历城秦家。”
  历城秦家倒也是齐郡有名士族,虽说如今中落了些,可好歹也是士族,不比罗家寒门。尤其是女儿那般喜欢那个秦琼,这个事情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但是他又不知道那秦琼的心思,万一又来个拒绝,那他张仪臣,和张家的脸面岂不是全无。
  或许可以找人先去历城秦家拜望一下秦老夫人,探探她的口风,若是她同意这事,倒是好办了。
第142章
福利
  张仪臣虽心里对罗成多有不满,可表面却越发的亲切。
  一大早,张仪臣便把罗成请到自己的公房。
  “听说昨日士诚你选了些奴隶?”
  “嗯。”
  “是我疏忽了,咱们县这次得到这三千多奴隶,其实都是你的功劳。赏功罚过,不能把你这个大功臣给忘记了。我和郡丞请示问了,决定给你一百奴隶作为赏赐。”
  一百个奴隶这可是价值不匪,不说最青壮的奴隶一个起码能值二三十贯,就说一般的奴隶,起码能值十贯。哪怕十贯一个,这一百个奴隶也能值上一千贯了。
  在章丘这样的小地方,千贯的赏赐,确实惊人。
  “使君,罗成安敢受此大赏!”
  “哎,有功则赏,这有何不敢的。你带先锋营,不也是如此吗?有公不赏,何以服众,如何安人?一百奴隶,是你该得的。”
  “本来想赏你些钱财,但想想还是给你奴隶直接点,你要是用不了这么多,转手卖掉就行。”
  “另外,你如今也是九品立信尉了,还是代县尉,因此按朝廷制度,有资格享受职分田待遇,永业田的受田额也是相应增加二百亩。县里前段时间刚好没收充公了好多田地,我已经让人从中选出良田二百亩作为你的职分田,你是派人自耕,还是出租给人佃种收租?”
  职分田算是大隋朝廷给官员们的一种福利。
  在早期,京官有禄,外官无禄。无禄便给田,于是外官们靠的是职分田的租子过日子。而如今大隋富庶,外官们也有禄还有俸,这职田也依然还有。
  不同的品级,可以享受相应的职分田。
  罗成作为九品立信尉本是没职田的,但他又是代县令还是县都尉,于是张仪臣便大方的拔给他二百亩职分田。
  一般惯例,职分田官员是不自己耕种的,而是交给县里条件比较好的自耕农佃种,朝廷甚至规定了,对这些职分田,亩收租不过六升。
  一亩收六升,大致是三十租一的样子,不算高。
  如罗成拿到二百亩职分田,实际上一年租子能拿到十六石,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毕竟,他这样九品官,一年的禄米也不过五十二石而已。
  “县里现在手头官田不少,便也划给你二百亩官人永业田。”
  罗成毕竟有九品官阶,还有个临时官职,因此官人永业田在可给不可给之间,张仪臣这个县令现在跟罗成关系好,他说给这田便给了。
  于是乎,罗成又得二百亩地。
  这二百亩地与先前的二百职分田不同之处在于,职分田是有职才有田,没职了就要收走,而且这种田一般是收租的,并不实际拥有。
  但永业田不同了,这地是分给罗成了,以后还能传给子孙。
  二百亩地,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仪臣一点折扣没打,要知道基是关系不好,不给都是正常的,就算给,也不太可能到位的。就好比百姓均田一样,说一丁百亩,实际上能分到二十亩都不错。
  “谢使君。”
  “谢啥,这是你应得的。”
  “咱们县里还有公廨田,每年公廨田所收之租卖掉得钱再做公廨本钱放贷收息,所得除用做公廨办公纸笔开支外,剩下的便是官吏们的月俸和食料杂用钱等。”张仪臣扳着指头跟罗成算这笔收入,“你现在是九品,月俸是一千,另有食料钱二百五十,杂用费二百,庶仆费五百五,合计是一月两千钱。”
  隋朝官员们的工资,可以分成三个部份组成,分别是土地、禄米和俸钱,土地就是这官人永业田和职分田,禄米则是按年算,一年发两次。而俸钱是按月发,花的是钱。
  俸钱里面,又包括了一些杂项收入,比如餐费补贴啊,比如这个杂用,比如这个雇佣仆役的钱啊,加起来不多,九品才两千钱。
  但这是明面上的。
  而实际上的,怎么可能才两千呢。毕竟章丘县一个皂班的衙役,一年起码收入都有六十贯,再加上点外快,百贯上下。
  总不能县尉才这么点吧。
  因此各县其实都有小金库,这个小金库就包括公廨田所出的钱,以及以公廨粮卖的钱做本钱的公廨钱,还有其它各项孝敬之类的,总之小金库的钱多钱少,就得看各个地方官员们自己的本事。
  多的地方,官吏们月月分钱,爽的很。
  比如说现在,张仪臣说月俸罗成一月加起来两千。
  但又悄悄告诉他,小金库里一月他能再分二十贯。
  这么算下来,罗成一年的禄米是五十二石大米,外加二百亩职分田收入十二石米,再加二百亩永业田,然后就是一年的俸钱二十四贯,加小金库所得大概二百四十贯,总的下来,一年差不多是二百多贯三百块钱,六十四石米的样子。
  这钱粮已经不少了。
  “你如今是县尉,县里还要拔给你三名执衣,四名白直。而你身为县郡兵都尉,县里还要拔给你四名仗身。这些人跟随你服侍,县里每人再补你二百钱。”
  白直,就是白丁当值。
  这是一种差役,有公廨白直,还有官人白直。现在张仪臣给罗成的,就是官人白直。白直类似于勤务员,但是是从百姓中抽调来的,轮值当差,是一种劳役。
  一般三年一番,也就是三年当值一次,一次当值一年。不过具体的一个县的白直役不多,因此可能几轮才需要当值一次,一般百姓可能一辈子也就当一两次白直役。白直不问丁中,上了十四岁,就要加入轮值队列。选中后,如是公廨白直,就是到衙门当差做勤务员,如果是官人白直,就跟着官员做勤务员。
  而执衣,也是差不多的一种差役。
  执衣本身是大户人家奴隶的一项差事,到了官府这里,执衣成了一种差役。工作就是跟着官员身边,带着纸墨笔砚,随时为他们书写帮准备,类似于家丁书童角色。执衣一般由未成丁的中男承担,全是些十四五岁的少年。
  至于仗身,这是军方军官们才有的侍从,同样是选择百姓丁男充当,轮值当差,三年一番。
  这种相当于警卫员。
  反正这些人免费当差,服侍官员,官府承担这些人的花费开销,还另给官员们一笔补贴,算是一种福利待遇了。
  白直、执衣、仗身,罗成以前只知道白直,据说白直最初是由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建立的,最早是他身边的一支侍从队伍,后来他以这支侍从队伍作为冲锋队,猛能猛冲非常凶悍,建立了白直先锋。
  到了后来,白直便渐渐扩大到了官府和官员各个角落,白直也不再是勇悍能打的精锐,变成了一种近身侍从。
  张仪臣最后还告诉了罗成另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作为大隋官员,罗成一家从此都免除税赋劳役了。
  官员是特权阶层,也是不课户,当了官就不用纳税了。
第143章
罗衙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