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1095

  “有酒吃你就吃得了,管那么多做什么。”
  贾务本瞟了眼远处喝酒的两人,却只是笑笑。
  管他什么意思,反正闹的轰轰烈烈的齐郡知世郎举旗造反一事,现在算是快完结了,这个结果也很好。
  罗成愿意掏钱买酒买肉送王薄一程,又管他呢。
  虽然他其实也有点好奇,他们会说什么,但他还是带着人远远离开,给他们个方便。
  “这罗成也是真好运气,这回剿匪可是出尽风头,如今又有擒王薄之功,只怕要高升厚赏啊。”
  “羡慕个啥,有本事你也擒下王薄啊。”
  那边,几碗酒下肚后,王薄的面色也发红,罗成也微醉了。
  “京娘那你去了没?”
  王薄终于问起。
  “王哥放心,我亲自去接的,嫂子和孩子们都好,现在已经送到章丘去了,我都安排好了,没有人会知晓她们原来的身份。”
  说着,罗成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
  “这是嫂子给你的信,她说本来要为你殉情,可你让她照顾好两个孩子,便只能先苟且偷生。待以后孩子们长大,她自会来寻你。”
  “这个傻女人,你帮我转告她,让她好好活下去。她也是个苦命人,这辈子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当初我遇上她,本来说要好好照顾她,可谁料也只生活十年不到就要分别了。”
  王薄捧着那信,一字一字的读,读到后来掩面叹息。
  英雄泪流,让人看的不免唏嘘。
  “好了,信我也收到了,我知道她们现在很好,你是个守信用讲义气之人,我没有看错你,她们有你照顾我也放心了。”
  说着,王薄说,“有纸笔吗,我想给就京娘留封信。”
  “有的。”
  罗成叫来西门,“取纸笔来。”
  王薄写了封很简短的信,罗成也看着写的,只是对京娘和孩子的一些关怀的话,并无其它。
  “喝酒。”王薄又端起碗。
  两人又喝了会,罗成已经半醉了。
  “我要走了,今日一别,再无相逢。谢谢你,谢谢你替我照顾京娘她们。士诚,我无以为报,临别之际,就送你一样东西。”
  王薄让罗成凑过去,他凑到罗成耳边低声说了一段话。
  “区区一点馈赠,还请收下。”
  再端起碗酒一饮而尽,王薄摔了碗,然后仰天唱着一首歌。歌声浑厚,歌词很悲凉,似乎是一首军中的战歌。
  歌唱完,王薄冲远处的贾务本道,“该上路了!”
  站在原地,罗成目送着囚车越走越远。
  王薄一直在唱着那首歌,反复的唱,唱的很是悲凉。
  或许这个曾经的打铁学徒,历经几十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临死之际,有诸多的感悟吧。
  阚棱看着空空的酒坛,“二十千新丰酒,还搭好几千的下酒菜,义父你对他太好了,他想杀你呢。”
  罗成晃了晃晕乎乎的脑袋,“你现在还年轻,有些事情不懂,走吧,我们也回。”
  回去之后,罗成就蒙头大睡。
  一直睡了大半天才醒。
  郡丞张须陀派人来叫他几回,见他醉着,便又回去。
  “说了是何事吗?”罗成问帮他打水的阚棱。
  “不知。”
  洗了把脸,换了身衣服赶到张须陀处,却见他的营帐正在收拾。
  “听说你去送王薄,还把自己喝醉了?”张须陀问。
  “嗯,觉得王薄有些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大好的局面让他弄至如今地步,这都是他自己作死。你虽然和王薄出身差不多,但你别学他,你还有大把好前程。”
  “郡丞这是要走了?”
  “嗯,王薄已经拿下,山里的贼匪如今也是鸟兽散,没必要再维持这么大阵仗了,钱粮消耗太大。总的来说,这次大扫荡,虽然暴露了很多问题,郡兵乡团训练不足,配合没默契,可还算可以,战果也很丰富。”
  “接下来,各县的乡团会先撤回,然后各县的郡兵营也都撤返驻地,我会留郡城的一两营郡兵负责扫尾,各县的郡兵只要各守本县就行。”
  “我们也要撤回吗?”
  张须陀拍了拍罗成的肩膀,“剿匪既然已经到了收尾阶段,那么你这个先锋自然也就圆满完成任务了。出来这么久,也辛苦了,带着你的弟兄们回章丘吧。”
第137章
提亲
  张须陀亲自给罗成冲泡了杯茶。
  “知道你不喜欢煎茶,所以这壶茶没加佐料,喝点解酒。”
  “谢谢郡丞。”
  张须陀转身坐下,他看着罗成捧着茶杯喝茶,眼里倒有种关切。
  “你小子挺有意思的。”
  罗成不知道他这话里是何意思,不解的望着他。
  “你知道吗,前天章丘县令张仪臣亲自押了一批粮草前来,他跟我谈话时说起你,对你非常欣赏,还拜托我一件事情,想让我替他千金做媒。”
  “哦。”罗成应了声,心里却是想到了之前大哥跟他说起过的那件事情。
  “看样子,你也不是安全不知啊。怎么样,有意思吗?”
  罗成没答话。
  “怎么,觉得那丫头配不上你还是什么?”张须陀问。
  “虽然不是张仪臣亲生女儿,可也是他家亲戚之女,打小就寄养在张家,一直随张仪臣嫡女一起长大的。如今张仪臣收了那丫头做义女,打算将他许配于你,算来身份也对的上你的。”
  县令张仪臣的义女,身份当然是配的上罗成了,哪怕罗成新得了个九品的立信尉官阶,可毕竟也只是一只脚才踏入仕途,有了个官身而已,连个官职都还没。再说了,张仪臣那是士族名门出身,张家的地位可远不是章丘南山村罗家能比的。
  一个士族之家,一个铁匠农家,要说也是罗成高攀才对。
  “张仪臣真的对你很欣赏!”
  那些士族名门能够百年千年屹立不倒,其实也是有些门道的。不但说家学渊源,而且也大都拥有大量的田地钱财,学术、政治、经济上都占优势,再加上他们一面喜欢联姻大族,结成同盟。
  另一方面,又会非常注重吸收那些出身寒门的才俊,比如说收些年青能干的贫家子弟做学生啊,让家里的庶女下嫁,或者是收个婢女做义女然后许配给寒门才子,然后把他们拉拢吸引到家族中来,让他们为这个大家族效力等等。
  这些手段还是比较实用的。
  经过这次剿匪一战,罗成的名头和本事那都是无可争议的。
  特别是如今章丘城经历了一场大清洗,县丞和主薄肯定都无法再留在章丘了,连那些佐史胥吏也都要换人。
  王薄被擒住了,张仪臣有张须陀保,有很大机率留下来。
  张仪臣要继续留在章丘,特别是要把控章丘的话,就离不开罗成的帮助。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联姻,罗成要是成了他义女的夫婿,这以后罗成和罗家岂有不帮助他的道理。
  罗成却没有答应张须陀。
  那个姑娘好像叫做红线,他见过几回,人不错,只是他从没想过会和她发生什么。他和县令的千金也见过几回,还有过一次失礼。
  相比起来,若是两人中选一个,他倒更看中张千金。
  只是他心里也清楚,士庶有别,他现在的身份,张仪臣不可能把嫡女嫁给他,谁都会是这样想的。
  收个亲戚之女做义女,许给罗成都是特意给罗成抬高身份了,想嫡女,不可能的事情。
  “小子今年才十六,刚刚束发成童,还未到加冠之龄,谈婚娶亲之事还太早了。”罗成最终还是拒绝了。
  “小子,你可想好了,别人想求这样的机缘还不可得呢。张仪臣虽只是个县令,可他们张家那也是几百年的世家,尤其是张仪臣如今才三十出头,但就是县令,以他的才干,多历练几年,将来直达部堂也是非常可能的。”
  “你若成为他的义女婿,将来得到的可就不止是章丘县令的支持,还有来自张氏家族的支持。有他们的支持,你知道有多重要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10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