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09

  扶余城,是高句丽辽东仅次于辽河防线第一要塞辽东城、以及辽东城后面的军事重镇新城的第三大城。由高句丽王朝大对卢渊子游的长子,渊太祚担任城主兼大模达,并统帅盖牟城、金山城一线所有城池。帐下亲统王国正规兵一万,其中骑兵有五千,步兵五千。而辽河防线上游了盖牟城、金山城也一样受他节制。盖牟、金山两城军队加起来也有一万人马,骑兵三千,步兵七千。而三大城下面的大小近四十城俱都属于他的节制,管辖区内有人口达三十多万人。
  渊太祚作为大对卢的嫡长子,不但为扶余城的城主,他兼管着身为高句丽第一大族渊氏一族的家族私兵。在盖牟城这个家族大本营,有着他们一族的一万私兵,其中骑兵五千,步兵五千。这是一支比扶余城正规军还要精锐的军队,正是靠着这支兵马,渊子游数次连任朝中大对卢,而没有贵族敢发兵挑战他。
  在数日前,渊太祚接到了辽东城大帅,荣留王高建武发来的紧急军情和调令后,就全力的开始调集兵马。此次高句丽应对隋军的策略是坚壁清野、依托山城、固守不战,只待隋军断粮,或者雨季到来之后隋军撤兵时,再寻机出动。整个辽河防线,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是此次的统帅,战时节制整个辽河防线。而他渊太祚则是副帅,节制辽河上游三大城。
  当他收到高建武的情报说隋军数日内撤军,且令他集结辽河上游所有兵马率先赶赴辽河附近隐藏设伏时,他是没有半分怀疑的。一来送信的人确实是他认识的高建武的部下,二来这隋军一撤兵,就寻机出兵,这是早就定好的策略。
  渊太祚久镇扶余,数年来一直领兵在外,多年来与辽西的契丹、室韦、靺鞨、突厥等都有过数次交手,而且基本上都是胜多败少,加之又是高句丽第一部族族长之子,老子又是朝中大对卢、东部大人,自己还统有数万兵马,可以说一向就比较自负。
  上一次隋帝杨广征辽,他同样受命坐镇扶余城,结果却错失了大好机会。让乙支在萨水灭了隋军三十万,又让荣留王高建武在平壤城歼灭隋水军四万余人。让原本和他不过同样声名的乙支文德一下子被人捧上了高句丽军神的位置,而以往并不如他的王室高建武居然也因此一战,成了所谓的高句丽战神,这让他十分的不服气。
  到如今,整个王国一提起军方将领,居然首先提到的是乙支和高建武,而把过去他这个在西北历经大小战斗数百场,威镇西北的高句丽大将渊太祚居然反而成了无人提起的人,这让他情何以堪。
  上次已经错过了一次大好时机,他再也不想再错过这一次的机会了。他一定要在这次击败隋军,打一场比萨水大捷还要轰动的辽水大捷。他要让所有人明白,高句丽谁才是真正的军神,谁才是真正的战神。
  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他的异想天工,作为一名拥有丰富战场经验的他,当然不是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贵族子弟。隋军出动大军攻高句丽,久攻无果,劳师费民。眼下隋军撤兵,军士士气必然会很低,而且说不定就是因为后勤辎重粮草跟不上了才会撤兵。
  只要他能把握好时机,预先埋伏好在辽河附近,到时等军心士气都不高的隋军渡辽河之时,他就可以重演萨水之战。突出奇兵,半渡击之,以逸击劳。如果运气好,说不定他还能一战生擒隋帝杨广,那到时他就是所有高句丽人崇拜的英雄。
  急于出战,生怕会错过了这次大好机会的渊太祚,在收到情报的一刻钟后,就已经向盖牟、金山、扶余城,以及自己部族的私兵们发出了紧急集结命令。
  所有隶属于他的节制之下的大小城池,不但是王国正规军得全部出动,就是各部族领主们的私兵们也得全部随军出动。除了在各个山城留下少量人马守城之外,各城中的精锐士兵都被抽调一空,特别是所有的骑兵全被被严令参战。
  各部兵马统一在各自上属的大城集结,然后全军在金山城汇合。两天时间,他只给了所有人两天的时间集结汇合,超过时间不到者,一律按军法处置。对于这位高句丽西北的实际上的王,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整个高句丽西北部紧急集结。仅仅两天时间之内,三大城下的所有正规兵马、贵族领主的私兵们就集结汇合完毕。
  当天夜里,队队的兵马打着火把,在渊太祚的最后期限内赶到了金山城下,那连绵的帐篷和火把,将整个金山城都照的明亮。渊太祚一身铠甲,带着一众亲卫站立在金山城的城楼之上,看着那不断从远方蜿蜒汇聚而来的明亮火把。心情大好,这赶来的兵马人数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他扭过头,满是胡须的脸庞带着笑意,“已经到了多少兵马了?”
  “回大帅的话,因数月前大帅带兵击败了契丹部族的那数千兵马后,辽西各部族已经没有人敢来捋大帅虎须了。所以现在扶余城下各山城领主们也没有太过担心东北其它部族,所以此次接到大帅的命令后,除了留少部兵马防守各山城庄园外,都带着大部兵马赶来了。”
  “我扶余、盖牟、金山等诸城王国正规军四万余人马,此次除留守兵马外,共集结三万人马,骑兵一万二,步兵一万八。另我族私兵一万人马按您号令,五千骑兵、五千步兵全部到了金山集结,此外各部族领主们的私兵来的也不少,按最新的统计,现在共有贵族私军骑兵四千,步军八千人到达,估计等到了明早之前,还会有一千骑兵,三千步兵左右到来。预计,此次集结兵马,共有骑兵两万二千,步军三万四千人,共计大军五万六千人马,乃是一支宠大的军团啊。”
  渊太祚嘴角轻轻的扬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正规兵马三万,他的精锐私兵一万,这是真实的数字。而贵族的私兵居然有一万六千人马,这他却是不会相信的。自他镇守扶余城来,他就不断的通过战争在削弱着那些贵族手中的私兵,让自己部族的实力一直稳居高句丽辽东第一。
  他当然明白眼下这突然窜出来的一大票的贵族私兵们是怎么回事,原因很简单,这次他向各山城及各贵族领主们下令集结兵马的时候,是有宣告了另一个命令的,那就是,此次袭击隋军。事成之后,所有获得之战利品,粮草财货及隋人俘虏他渊太祚先取一成,其余两成归扶余等三城及他自家部族兵马所有,剩余的七成,则所有参战各部族及山城平分,一律按兵马数量分取。
  带来的人越多,到时分战利品的时候,也就能分的越多。这些西北的城主领主等人可不会觉得这仗打不赢,他们不似高健武及渊太祚等对高句丽和隋军的真实军力情况十分了解,他们只看到隋朝三攻高句丽,都是损兵折将,让他们打败了。那些参战的部族及王国将领们,一个个可是赚大发了。这次终于轮到了他们东北人了,他们当然不会客气了。
  渊太祚笑了笑,对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什么生气的,反过来,这就是他当初加那道命令时要的结果。他自家兵马当然清楚,他节制下各城有精锐正规兵马骑兵八千,步兵万人左右。而他自己部族的私兵也是十分精锐,这部份有骑兵五千,步兵五千左右。可以说,他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骑兵一万三,步兵一万五左右,而这部份还得留守一部份守卫几大山城。他能带的兵马最多两万,这么点人马,一来太少,对上数十万的隋军,哪怕隋军再不济,他也不敢真的认为自己就能以两万破几十万。
  二来,也是老套路了,通过战争,将他节制下的非嫡系杂牌部队,及各部族私兵推上战场,以此来削弱东北其它各族的力量,以继续加固渊氏一族的西北第一族的地位。
第140章
调兵遣将
  各山城城主带来的兵马中,至少有一万二千人左右,是那些奴隶兵,而且还是那种并没有接受过多少训练的,连二线守备部队都比不上的士兵。各城主带过来,完全就是打着到时分战利品时多占一份的打算。
  而贵族领主们的那些私兵,他这个西北王又岂有不清楚的。在他的多年削弱之下,那些贵族领主们的私兵并不多。他渊族为高句丽王国第一大部族,所部兵马也不过一万精兵。
  那些被他打击了多年的部族又能有多少兵马,小的领主几十人,大的领主几百人,总之他的管辖之内,拥有千人以上私兵的部族就没有一个。
  可如今只两天时间之内,各部族除去自己部族留守的兵马,居然凑出了五千骑兵,一万一的步军出来。如果那一万六千人都是兵,那就真是见鬼了。
  据他的估计,这一万六千里,估计最多就是那五千骑兵还靠谱些,这些骑兵中,估计真正的骑兵有一两千人,其余估计就是各部族的步兵了。至于那多达一万一千人的步军,那肯定完全就是各族的奴隶及平民们发了件武器,就来充做是步兵了。
  不过,高句丽西北向来为边境,年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争,生活在这里的各部族一向民风剽悍。就算是普通部族之民,拿起武器也和一个战士差不了多少了。这次他去伏击隋军,并不指望全靠这些人。
  到时只要他带着精锐的几万人马,突袭冲乱了隋军的人马,再有这数万人,哪怕就是浑水摸鱼,虚张个声势,也一样能给他很大帮助。而且,如果到时高建武也率着兵马上来了,到时分起功来,兵马多的一方,自然也能分到更多的战功及战利品。
  “你带人给各山城城主,及各部族领主们送一些酒肉过去慰劳下,就说本帅感谢各位的及时到来,让他们今晚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全军出发,赶往荣留王所指定的辽河战场。”
  等那部下将领离去后,渊太祚又对着一旁的金山城守将,他的叔叔渊盖铜道:“叔父,此次大战,对我族也是一重大机会。你也看到了,各部族领主们纷纷带着众多族人冒充士兵,想多分一杯羹,我们部族自然也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现下我们有人马五万六千人,叔父你马上从金山附近的部族庄园及牧场中,召集族人及奴隶们,也发给他们武器,哪怕没有铠甲制式武器也没有关系,哪怕就发一把刀也可以,能招来多少就招多少,如果人数不够,你再从和我们亲近的部族中召集人马。最好是召集到壮丁两三万人左右,到时按人马来分功,自然是我们占最多。”
  渊盖铜也是快五十的粗壮汉子,一听侄子如此主意,忙大笑几声,“看来大哥让你来管理部族事务,果然没错。你比起大哥来可一点也不错,等再过些年,你一定能接替你父亲的大对卢位置的,我们渊氏一族也一定能一直稳居王国第一部族的。”
  金山城下,渊太祚聚兵马三万,各部族壮丁近五万,总人马达到了八万人,号称十万,在汇合了各部兵马休息了一夜之后。各部兵马八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往高建武军令中所指定的,隋人撤退的路线中辽河段赶去。
  而和他们同一日,辽东城中的陈克复也是命大军四更造饭,五更起程出发。
  陈克复从辽中俘虏中得到的情报是辽人东北部兵马有三万人左右,他预测除掉防守部队,辽人可能会派出的兵马将在两万到两万五左右。对此,辽东军的将领们认为,出动三个师,近四万人马应当是可以的。毕竟他们是去打伏击战,人数太多,反而不一定是最好的。
  不过在经过了辽东城伏击战后,这样的计划却是行不通了。以五万多人马,还有众多民壮帮助,又是在辽东大城之内伏击两万余辽军,最后居然还打的辛苦异常。而且那两万辽人,按情况中的消息,和扶余城的兵马是差了一个等级的。
  最后在当天的伏击战后总结会议上,众人修改了辽河伏击战的方案。按最新的计划,辽东城所有兵马都出动,辽东城由第一师副师长陈青统宪兵司的一千宪兵防守四城及全城各要害部位,另统警察司的所有警察接手全城的治安及战俘管理,并且抽调隋军民壮上城协助防守,直到全军出发的半天后,胡海的第三师人马押安市等城的物资人口回辽东后,接防全城。
  另出发后,新城的第五师全师官兵也将和大军汇合,一起赶赴伏击战场,新城四城只留一小部人马,等待胡海的第三师回防后分兵接防。
  东北军全军五个师,及司令部所辖的轻骑兵独立团,独立侦察团,还有工兵营,医疗营等兵马全部出动,预备役第一重步兵旅、预备役第二重骑兵旅也将全体出动,兵力达七万人,另又从民壮营中抽调精壮壮丁三万人随军,总出动人马十万人。
  可以说这显示了整个辽东军从陈克复到众将领的重示,也表明了众人对这次伏击战的一些担忧。这不是打辽东城伏击战,这是野战,到时他们没有高大的城墙可以围住辽人,完全得靠着这些新兵们将辽人围困。
  虽然对于此战众将都表示了些担忧,但没有人提出放弃伏击战。众人都明白,伏击战虽然有些风险,却是目前最好的防守办法。最好的防守就是攻击,发先制人,各个击破。而不是等着辽人一点点的集结人马,到时他们再后发而制于人。
  如果新兵们打这样充满着优势的伏击战,都打不赢,那么如果到时换成打硬对硬的守城战,估计更不会好到哪去。虽然守城战有坚城可倚,却也等于失去了战术上的优势,而且到时他们还将肯定要面对着比他们兵力优势上的辽人。
  此战势在必行!
  好在按时间推算,陈克复他们的东北军要比辽人早到上个一天时间左右,到时他们就可以充分休息之后,以逸待劳。所有说,这里面的胜算还是很大的,而且这次陈克复也是下了老本,带了七万兵马,三万民壮,各种投石车,弩床等都带上了许多,他就不相信,那三万辽人能飞到天上去。
  辽河中段附近的金山,离辽东城只有一天半的路程,而离金山城有两天的路程。辽东多山,这金山就是一座大的山脉,起伏连绵的山脉,少数人马还能翻山越过,如果要想大军穿行,则必须经过一个地方,那就是金山峡谷。
  辽东城去辽水有数条通道,但是金山城至辽水,却唯有这一条通道。这也是陈克复等人在考虑了好久后,才选定的一个伏击战场。
  金山峡谷长达五十余里,地势比较开阔,并不能算得上是十分的险峻之处,但是如果打伏击战,却要比平原战能给辽东军增添不少的优势。这里本来有辽人筑的金山卫,不过在隋军三次征辽中,三建三毁,早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陈克复汇合了新城兵马后,率兵一刻不停地赶赴金山峡谷,到达峡谷后,陈克复忙召集诸将按照之前的作战计划分配作战任务。
  为了防止辽人的先锋哨探察觉到他们的兵马,陈克复早早的派出了侦察团的全团人马,对金山峡谷的百里范围内进行侦察,一旦发现辽人军队足迹,必然严密监视汇报。
  而为了更加保险,大军到达当晚,陈克复下令,全军将士不得生火,不得喧哗,一律吃准备好的干粮。
  在一处山脚之下的临时司令指挥部中,陈克复等一众军中团级以上将领做最后最前部署。
  “令!郭孝恪率预备役第二重步兵旅四千骑兵,罗林率轻骑兵独立团两千骑兵,沈光率一、二、四、五、六师师属骑兵侦察营共二千五百骑兵,鲁世深率六师中各团下属骑兵营,共二十四营骑兵一万二千骑兵,各部总计两万余骑兵在金山峡谷的东岭布阵,一定要小心埋伏隐蔽,严防敌人发现。当辽人兵马全部进入金山峡谷后,率先引军出击,截断其退路,冲乱辽人阵形,将其兵马分割开来,该部以李奔雷将军指挥!”
  “令!毛翊、陈风、陈林、陈贵、陈山、崔石诸将领第一、二、六三师二十七个步兵营一万四千人布阵北面山谷之中,待发起攻击之时,从金山峡谷北面出击,阻敌前进之路,向辽兵推进攻击。该部以第一师师长毛翊为指挥!”
  “令!李世民、李玄霸领预备役第一重步兵旅三团六千重步兵,张合、刘铁柱、张彪、王彬、陈富、何大勇,诸将领第四、五两师十八个步兵营九千人。两部人马共计一万五千轻重步兵为奇兵,埋伏于峡谷中段南岭之上,一待攻击发起,立即直冲辽军中阵,将整支辽军从中切断,让其首尾不能相顾。该部以刘铁柱为指挥!”
  “令!李节参谋长统工兵营、医疗营全部人马,并统壮丁三万人,挟带投石机、弩床等大型器械,于两面山谷之上隐蔽,一待攻击发起,即以投石机、弩床攻击敌人阵列。”
  “本帅亲率其余步骑两万余人,挟带鼓角,收卷旗帜,登上北山为全军总预备队。诸位将士,须当奋不顾身,闻鼓而进!一战而功成!”
  帐中两侧的一众团以上将领,忙分列两阵,低头领命,大声应道:“我等谨遵大帅将令!”
第141章
金山峡谷
  大业九年八月十三日,整个天都灰蒙蒙的,时近中午,却没有半点阳光的影子,天空中一堆堆的云积聚在起,低垂在头顶。
  来犯隋军终于撑不住退兵了,高句丽西北北的贵族领主们一个个都心情激动,天天躲在山城之中,这么久以来,每个部族都损失了很多财物。眼下一听到隋军要退兵,一个个都聚集了部族中的青壮男子,准备扑上去撕咬下一大块内来弥补他们之前的损失。
  急于立功的扶余城统率渊太祚领三万步骑加五万部族青壮充任的士兵,号称十万人日夜兼程赶往辽河隋军退路。
  十三日午时,兵马终于到了金山峡谷,只要通过峡谷,离辽东也就只是一步之遥了。
  渊族将军,渊太祚的叔叔渊盖铜指着前面的峡谷道:“大帅,只要过了前面的峡谷,就是辽河了。将士们赶了这么久的路,是不是先下令暂时休整,埋锅造饭,再派一队人马前去查探一下山谷情况,等弟兄们吃过饭了,正好也能知道前面的情况了。”
  渊太祚的亲弟弟渊净土也是位马上勇士,帮着哥哥渊太祚统领着渊族的一万精兵,此时也是赞同的道:“金山峡谷离辽河很近,我们派人马去先过峡谷去探查一下辽河的动静也好。以免隋军的前锋游骑已经到了辽河边上,万一大军被他们提前发现就不好了。”
  渊太祚看了下身后的兵马,连续赶了两天半的路,每天只是晚上休息几个时辰,这个时候整支部队已经相当疲倦了。特别是没有马匹的步卒们,一个个都是气喘吁吁,那其中大部份都是各部族奴隶青壮,这身体虽然也算健壮,可是如这般像正规兵马一样的急行军两天半,一个个也都受不了了。
  渊太祚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天空的云层越发的低沉,才正午时分,天色已经如傍晚时一样了。
  “我观今日天色,这天似乎又要下雨了。大雨一下,山路必然泥泞,且大雨之中也无法行军,如果此时休整,大军必然要耽误于此。眼下离辽河也不过数五十余里地,让儿郎们再加一把劲,趁着还没下雨赶到金山峡谷的西面谷口扎营。如此一来,即能躲过这场大雨,也不会错失战机,一旦隋军出现,我们也能以逸待劳。”
  渊盖铜和渊净土叔侄二人虽然觉得此时士兵们已经疲倦至极,但是想想渊太祚的话也十分有道理,反正只剩下五十里了,此时如果一鼓作气赶到峡谷西口再休整扎营,却也是一个好的安排。
  忙点点头,转身对身边的亲卫们道:“传令各山城城主、将军、各部族领主们,就说大帅有令,全军加紧步伐,到峡谷西面谷口扎营休整!”
  一道道命令传下去,将士们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但是想想再咬咬牙,再过两个时辰就能扎营休息,一个个也就没有什么人鼓燥,忙又跟着队伍继续前行。
  渊太祚也是位老将,兵马进入峡谷之前,又派了一队百余人的骑兵提前进入山谷打探,听到没有什么异常后,才带着兵马进入峡谷。
  金山峡谷说是峡谷,其实通道十分宽阔,并行数百骑兵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渊太祚让弟弟渊净土领渊族精锐五千骑兵为前军,叔叔渊盖铜领扶余城骑兵五千,渊族五千精锐步卒私兵为后军。自己亲领一万五兵马,及各部族青壮五万人马为中军。一路保持着行军阵形,以百人为一队列,迈着步伐向着金山峡谷通过。
  整个八万人的队伍前后连绵近十里,真是浩浩荡荡,旗帜漫天!
  大军前进到峡谷中段的时候,峡谷中突然响起数声尖锐的鸣镝之声。
  疲惫不堪的那些部族青壮们四处转动头脑袋,边迈着沉重的步子,一边在寻找着这奇怪的声音来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