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09

  “新建特勤司,特勤司负责打探所有敌方的情报,所属人员统称特勤司工作人员,简称特工,由他们在各地,如高句丽,甚至是草原等各族部落发展情报网。”
  “另组建调查司,专门负责督察内部人员,从副司令李奔雷到一营之长,皆在督察范围之内。目前来说,李节一党是重点监视对象。不但要监视他们有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想法,就是连军中的后勤营中的军官贪污一类的问题也归调查司局管理。总之,就是要全面的掌控所有内部官员的动态。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能先发制人。但是有一点,调查司只有监视之权,不能进行逮捕、审讯,所属人员称锦衣卫。”
  “除此外,建警察司,所有调查司锦衣卫所侦察到的不轨行为,向警察司转手,由警察司出动人员进行逮捕、审讯。警察所属人员为警察。”
  “除上述三司外,还将组建宪兵司,安全司的任务就是战时负责督战,纠察部队纪律,是军中的执法队。另外,重要军事领地,如城门,仓库,码头渡口,营门,各将军及各部门的办事处,都将有宪兵司派人站岗守卫执勤。宪兵司所属人员称宪兵。”
  鲁世深有些糊涂的道:“少主,建一个司不就行了吗?为何要分开来搞成四个司啊,这不是搞的麻烦起来了吗?”
  陈克复沉默了一下,还是道:“分开组建特勤司、调查司、警察司、宪兵司,这是有必要的。根据职能不同,我们将他们单独分开,这也能更好的展开各自的工作。总的来说,分别是对外收集情报,对内督察,逮捕审讯,执法护卫。这些单位都是比较重要且要求保密性的单位,分开来也能防止泄密的机会。”
  表面上虽然是如此,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其它的。搞情报部门,这是必须的。对内监察,这也是上位者掌控臣下的一个必须渠道。这些部门都是属于王者手中的黑暗力量,是为了能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威胁。
  可以说这样的部门权利是很大的,陈克复十分担心,一个不好,这样的部门就会变成如他所曾知道的明朝的东西二厂、锦衣卫那样的为祸的组织。
  既要用,又不能让这把剑伤到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分权制衡。情报部门一分为二,一对内,一对外。而且在给了调查司监察的大权后,却要限制他们的逮捕、审讯的权利。将逮捕、审讯的权利交给单独成立的警察司,这样能防止冤假错案,防止有人利用这种权利图谋不轨。
  最后的专门弄一个宪兵司,组建宪兵部队也是为了执法,有了专门的执法队,而不是将执法的权利交给各自部队,能更好的严正军纪,防止有人徇私枉法。而且还能对一些重要部门及地点,进行更严格的保护。
  “记住,四个司为司令部直属,直接对我个人负责,任何非四司中的人,没有我的手令,都不得也无权插手四司管理工作。四司所属人员全部为军职人员,四司的最高官员为司长,副师级准将衔。毛翊、你来担任第一任特勤司的司长,鲁世深担任调查司的司长,陈青担任警察司的司长,陈山来担任宪兵司的司长。你们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架子拉起来,投入运行起来。”
  毛翊等人当然明白这样的几个单位有多么重要,再一想想自己一个个都已经是各师的主官了。忙不迭地道:“少主,这么重要的差事,还是交给别人吧,如今我们已经带着兵呢,再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不大合适。”
  陈克复也明白这些,如果真的一直让他们来担任这些职务,那不就等于让他们自己去监视自己嘛,那搞的也没太大作用了。
  他笑了笑道:“现在我暂时将这几个部门交给你们兼任,但是等到一有合适人选,我会让你们退出的。但是现在,却得由你们从各军中抽调一部份合适的人马,将四个司组建起来。记住,除宪兵司外,其余三个部门为秘密部门,一定得注意保密。”
第117章
啊呀个呸
  辽河东岸,辽东之地。
  又是一轮红日从东边升起,将它第一缕的朝阳洒在了辽水之畔。
  起伏的山峦之间,到处是荒芜的田地。越是靠近辽东城,越是能随处看到那被大军踩踏过的痕迹。
  时已到八月,辽东夜晚的寒风将那河边的青草渐渐吹黄,连满山的青翠也开始染上红黄之色。阵阵山风吹过,片片已经染成红色的树叶随风轻轻飘零。
  如若不是山城那紧闭的城门,城中的鼓角之声,这山中秋景本来是一处游玩的好景致,携上二三好友,提一壶清酒,漫步于山林之间,品味这秋之韵味,本是极其让人心旷神怡之事。
  只是如今的辽东早已经被烽火燃遍,再也没有人会有那个兴致跑到山中感发山水幽思之情了。
  天一亮,辽东城的一天也又开始了,只是少了些市井喧闹之声,却多了几分军中豪迈之气。
  一位长的精壮的大汉,手中提着一支长逾一丈的马槊,站在北大营的一处营地之上,对着眼前的三十余名刚刚编到一起的民壮们训话。
  “各位弟兄们,俺是你们的排长。从今天开始,以后咱们就是一个马勺舀食吃了。俺是山东的汉子,大名叫崔二柱,以后俺就是你们老大了。俺以前在破军营跟着大将军东征西讨,杀的辽人比你们见的还多。”
  “你们听好了,既然分到了俺的手下,那以后就得听俺的话。有不听话的,看到俺的这马槊没?这可是大将军亲自赏赐给俺的,以奖励俺杀的辽狗多。哪个敢不听俺话的,就想想俺的这支马槊。”
  “想当初,俺跟着大将军一千人马独战辽人大将、乙支文德八万骑兵。那杀的叫一个天昏地暗啊,就那谁,那高句丽的第一勇士金什么莱的,当时是手执一根起码有两百斤重的狼牙大棒,想要和大将军单挑。结果大将军一照面就用我手中的这根马槊将那人刺落马下。那人还想再上马,当时俺就在大将军身旁,于是俺就用手中的马槊飞射,把那人刺死了。后来大将军为奖励我,特意将他的马槊赏赐给我了,还将俺提拔为伙长。”
  “当兵好啊,能当上咱大将军的兵更是好啊。不但顿顿管饱,而且还有钱粮领呢。在大将军手下当上半年兵,攒下的钱拿下老家够买好几亩地。要是表现勇敢,立了功,那还能升官呢。你看俺,如今不就是排长了吗?”
  “等将来俺要是也当上了营长,那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们,一个个也就是连长、排长了。”
  “一会,校场点兵,授军衔,咱就是少尉军衔了。”
  这名叫崔二柱的排长,原本却是破军营重骑兵中的一员,也是这次征辽才头次打仗,以前虽然也是府兵,可是却从来没有打过仗。他运气好,一过辽河就抽调到了破军营,跟着陈克复数次大战下来,居然也升到了伙长。这次整军,他更是被直接提拔为了正九品的排长,下来带三个班的士兵。心中那个高兴就别提了,自接到命令起,昨晚就没睡着过。
  此时扛着那支近四米的马槊,不停地在那里说个不停,还不时的拍拍这个肩膀,敲敲那个的胸脯,说不出的得意。
  几位新入营的士兵小心扭头躲避着他那不断喷出的口水,躲了半天,见他还是口若悬河的在那说着,忙道:“排长是什么官啊?我只知道伙长、队正,这排长比队正还要大吗?还有那个少尉是什么?我听说校尉是正六品官,大人您也是正六品吗?”
  那崔二柱被那新兵一说,搞的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两声,喝道:“说你个乡下土包子没见识,还真是没见识。正六品的那是越骑校尉和步兵校尉,那是团长,带几千人呢。俺这是排长,少尉是军衔,一会你们也有的,全是列兵。排长就是过去的队正,是咱们大将军临时设的官职,听说是为了好念。俺这个排长,放在你们老家,那也就是比县令低一级,和县丞大人是一个品级的,比县尉还要高一级呢,明白了没?”
  那几十人一听,排长居然和他们老家的县丞一个级别的,忙一下感觉排长好大的官啊,眼中尽是羡慕畏惧之色。
  又有人问道:“排长大人,那你刚说的我们都是列兵军衔,那我们也有军衔,是不是我们也是官了啊?那我们这列兵是几品官啊?”
  “啊呸,做你的梦去吧。你个新兵蛋子居然也想有品。你就是列兵,列兵就是全军最低的一级。除了列兵,所有的士兵都比你高。等你小子当满了一年兵,就能升到上等兵了,再当一年,说不定就能当上下士,那时你就可以当副班长了。现在嘛,你小子就是个大头兵,敢不听话,马鞭招呼。”
  另一人马上小声道:“那排长大人您不是才来了半年,就当上排长了吗?怎么我们要一年才能当上等兵啊?”
  崔二柱大早上的也只穿了件单衣,一点也不畏惧秋寒,闻言笑道:“俺那是跟着大将军立了战功的,你们这些新兵,要是打仗的时候不怂。只要能砍下一两个辽兵首级,肯定能破格升个上等兵。要是能走狗屎运,杀个辽军军官什么的,你小子马上就能当班长,甚至还能当副排长。”
  话刚说完,一头又走来一个手提着横刀的大汉,不似那崔二柱精悍,却长的十分的剽壮,五大三粗的。脸上还长着一脸的络腮胡子。
  “他当副排长,那我干什么去啊!”
  那人走到崔二柱的旁边,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却是一块烤肉。他递给崔二住道:“大哥,这是昨晚上剩下的,你吃点垫肚子吧。和这些人哪有那么多好说的,一会点完卯之后,狠狠操练就是了。等过个十天半月,这些家伙也就都明白当兵的滋味了。”
  崔二柱高兴的接过烤肉,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大咧着嘴,露出一口的大黄牙,笑道:“就你张有财小子最会动鬼点子,你说,我昨天怎么就不知道藏点酒呢,要不现在一手抓着烤肉,一手拿着酒,这不就是神仙日子嘛。”
  张有财也是山东人,家中穷的要死,兄弟姐妹七八个,一家人整日忙碌,连个温饱都混不饱。当初生下他时,他老爹给他取了个有财的名字,希望他以后能有很多财富。可是长到二十六七了,还媳妇都没有找到一个,光棍一条。眼看着下去,就要成老光棍了。
  正好皇帝三征高句丽,这小子就给当地的府兵的一名队正送了两只鸡,求着想来辽东吃顿饱饭,赚点补贴。正好,皇帝数次征高句丽,死伤无数,不少家底丰厚点的府兵都有些不大愿意来,队正一看有个自己送上门来的,忙笑着就把他带来了。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运气不错,现在已经成了副排长。
  “大哥,你说一会大将军就要授军衔了,你说这军衔能和官衔一样吗?咱哥俩现在一个正九品,一个从九品,挺高兴的事情,可是我心里总不大蹭实。你说到时朝廷会不会不承认啊,毕竟,这朝廷中也没有这排长、副排长、少尉军衔这些东西啊,那到时可就白高兴一场了。”
  崔二柱愣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后才道:“你大清早的操这闲心做啥呢,这军衔和军职都是大将军弄的。咱跟着大将军这么久了,你觉得大将军啥时亏待过咱了。咱大将军可是皇帝最喜欢的大将,更何况这次又拿下了辽东城,这可是大军几十万人都没做到的事情。”
  “别忘了,咱大将军可是左屯卫大将军,而且还是辽东候,大将军做的事情,有不成的么?到时还不是大将军写个奏表,往皇帝那里一送,皇帝陛下还有什么会不答应的。再说了,就算到时当不得数,那也没啥不是。大不了咱再跟着大将军当个小兵就是了,用不了多久,只要立下军功,还怕不能真的博个一官半职。”
  “再说了,官有可能不算数,可是大将军赏赐下的那些钱财难道还会不算数?这半年来,咱得到的赏钱不少吧?特别是这次拿下辽东城,那赏赐咱可没少得,你不是和俺一样都准备托人寄回家去了么。难道到时大将军还要你还回来不成?别瞎想了,大将军让咱当排长,带这三十人,就得好好带好,不能辜负了大将军的期望。”
  张有财想了一想,还真是这个理。官可以算不得数,可是已经到手的钱财赏赐总不可能再要他们还回去吧。想到这,不由得又高兴起来,笑着道:“还是大哥说的在理,我就说嘛,跟着大将军准没错的。”
  校场上咚咚咚的鼓声开始传来,这是通知部队进校场准备点卯了。
  张有财看了看身上的衣服,为了今天的授衔,他特意拿出了洗的最干净的那身衣服,连铠甲也是擦得锃亮。打量了半天,没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后,整了整头盔。走到那排新兵面前,大声喝道:“所有人打起精神来,排好队,到那边跟咱营的人马汇合一起,去校场!”
第118章
宝石肩章
  “咚!咚!咚!”
  随着军营之中的牛皮大鼓之声一声声响起,辽东城中各军营之中的将士们,除了担任有防守值勤任务的将士,全都一个个归队,以营为单位,开始在北城校场列阵。
  因为今天是授衔,所以召集的是刚刚整编过后的军队。非军队人员并不在今晨的检阅之中,但是授衔的事情,城中的隋军及民壮基本上都早已经知道了。不少人还特意跑去工匠营先睹为快了,看着那一片片刻有星星杠杠的铁片,铜片不少人都觉得艳羡不已。
  虽然早有人解释说,军衔只是军中上下级标志,并不是官衔,也不是官印。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民壮们直接将这军衔当做了是官衔、和官老爷们的金印。
  今天这样的隆重授衔仪式,又有哪个愿意错过。虽然没有命令他们进不了大校场,可是北城军营巨大,一众没有任务的民壮们早就早早的来到了校场们,挑好了便利的位置,就等着这隆重的仪式开始了。
  等到陈克复率领一众高级将校们到达校尉的时候,也不禁吓了一跳,此刻这大校场简直和足球世界杯决赛时的现场一样,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和那些热情的民夫、工匠们比起来。校场中列阵以待的那四个师四万来人反而显得紧张不已,一个个虽然站的笔直。
  但是每个人身上那崭新干净的军服,那擦得锃亮的铠甲无一不显示着这些新军将士们,对于此次授衔仪式的隆重。
  随着陈克复的进场,后面是一队队的民夫,他们全都抬着一个个用红布覆盖的大箱子,足足有数百个这样的大箱子。所以的将士们目光都紧紧地盯着那里,他们都知道,这里面装的肯定就是军衔了。
  而紧随民夫之后的,却是司令部直属的军乐团。军乐团是司令部新组建的单位,不但包含了原本的军乐队,还增加了一个文工队,里面收拢了许多辽人妇女,按司令部的说法,这些人将负责排练歌舞,然后轮流为各支部队慰问演出。此时,军乐队盛装而出,各种乐器齐全,十分隆重,许许多多的乐器,下面的一众将士大多听都没有听过。
  雄壮的军乐声响起,紧随其后的是由临时抽调过来,担任紧急仪仗队任务的重装步兵旅的士兵们。这些士兵全都着明亮的铠甲,身后披着黑色的大长批风,无比的威风。更加让人感觉到惊讶的是,这一队近一千人的重装步兵旅的士兵们,全都是身高六尺的汉子,一个个剽悍魁梧,肌肉贲起。
  此时这些猛男们每个人的手中都举着一面旗帜,最前面一人赫然举着的是绣有破军二字的黑色大旗。在他的身后,是巨大绣有隋字的大旗,后面还有一面巨大的陈字大旗飘扬。在这几面最显著的大旗后面,是一面面的小一号的旗帜,不少识字的士兵们已经认了出来,那是第一师,第二师等师旗,还有从第一团,一直到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团等团旗。除了这些师团旗,还有着营旗,就连每一连的连旗也有。
  除了这些字旗,还有着各种绣有图案的大旗。如绣有胁插双翅的天狼旗,绣有胁插双翅的飞熊旗,张牙舞爪的青龙旗,有白色大老虎的白虎旗,有黑色巨龟的玄武旗,以及绣有如凤凰一般红色大鸟的朱雀旗。一众旗帜被那些重步兵的战士们一个个高高举着,每个人都如石雕一样,纹丝不动,手中的一面面大旗随着风猎猎飘动,远远看去,就是一片旗帜的海洋。
  在一遍遍的军乐响过之后,陈克复踏上高高的阅兵台,看着下面那纹丝不动肃立于台下的四万余兵马,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无尽的豪迈之情。
  一眼望去,战甲反射明光,耀眼一片,轻风吹过,将将士们头顶上的灰缨轻轻吹起飘扬,说不尽的威武肃杀。
  这就是他的部队,几经血战,几经呕心沥血的谋划,到如今,他终于有雄兵数万。想那时,在辽河之畔,他曾经也如同顶下的众将士们一样,列阵于士兵的海洋之中。
  成为那百万大军方阵的一员,接受着大隋帝国皇帝杨广的检阅,那时他就曾为大隋百万大军的气势所折服,迷醉。那时他就想着,如有朝一日,他一定也要如杨广一样,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接受着几十万、数以百万计的精锐将士们的山呼。
  虽然眼前的人海只有四万,和当初杨广百万的宏伟状况无法比较。但是却也已经让陈克复激动不已,这是自己的人马。
  微微仰起头,陈克复抬起又手,感受着那令人沉醉的美好气氛。
  军乐已经停止,整个校场寂静无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陈克复浑厚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一种低沉的腔调,《诗经·秦风》响起。这是破军营自组建之时,就被陈克复选定的破军营军歌。如今,在这隆重而庄严的时刻,陈克复再一次的吟唱起了这首古诗。
  紧随其后的军队团里发出了悦耳的配乐,接着新组建的军乐团文工队的女子们也开始合唱起来。渐渐的,下面的四万余将士们也开始跟着合唱起来,数万人共同唱着一首军歌,这是一种十分让人感觉热血沸腾的感觉。就连那些围在校场外的民壮、工匠们一个个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渐渐的合唱的声音整齐合拍的响起,直冲去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