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509

  一走到这个房间,单雄信就感觉到了一种气味,权力的气味。
  这个房间是一个帝国名副其实的大脑和心脏,在这里的寥寥数人,真正统领着中原天下四分之一的疆土,决定着他们的生死命运。
  走进房间,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他们两人。
  杜伏威泰然自若地对众人笑笑,很自然地坐在了义子王雄诞旁边的一个空位上。
  单雄信环视左右,会议桌边在阚凌与西门君仪之间有个空位,他走过去坐下了。
  旁边的几人都对他点头笑笑,他也点头微笑回礼,环视周围,在会议桌首席的上位,沈落雁正在那里就坐。
  看见厅殿中的这些人,单雄信的心里微微更加明了。在座的将领之中,有近一半都是淮南军的将领,而且这些人中不是杜伏威的义子,就是他的心腹将领,可以说这里一半的人是遵从着杜伏威的号令的。
  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则是南越军的首领李子通和他的部将们,剩下的几本就都是楚国公主的直系属下将领了。军中早有传闻,杜伏威年轻气盛,自从与辅公祏彻底翻脸之后,性情更是变得有些暴戾。因此和收留辅公祏的吴王的关系也一直有些疆,另外军中还传言他早年就与李子通有仇。当年李子通曾经兵败投奔过他,结果最后却想要火并吞并他的队伍,那次杜伏威差点身死,要不是义子西门君仪的妻子背着重伤的他逃过一劫,他早就死在了李子通的手中。
  李子通原本是谢家支持的将领,谢家沦落之后,他转投吴王。本已经是没有了什么势力,但楚国公主这几年却一直大力支持于他,硬生生的将他提拔到了与杜伏威相同的元帅之位上,从这里,单雄信已经看出了楚国公主的不简单,她这是在平衡属下势力,以免部下皆为淮南军,防止被杜伏威架空于她。
  “人都来齐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吧!”高居上位的沈落雁抬起头,微笑地望着众人:“最近,我们形势不妙啊!坏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六月北陈突然南征,我南陈几乎灭国。而到了八月,西线,吴王殿下接连受到杨暕的攻打,巴西、巴中、巴东都已经失守,失地数郡,损兵数万。而在中线,北陈军更是再次攻取了九江、豫章等五郡,在我们东西部之间牢牢的钉下了一个楔子,将我们的东西隔断。而在南线,岭南的百越在陈破军的授意之下,冯盎带着冯冼两家不断地在我们的南边骚扰,严重的破坏了后方的安定。如此下去,我南陈终有一日将要亡于四面之敌。”
  沈落雁美丽的面孔多了几分庄重与沉重,南陈虽取了江汉,暂时缓解了偏居于江东的颓势。可现在三面受敌,却也到了危急之时。
  过了片刻的沉默之后,沈落雁面上换上了些明朗之色,大声道:“不过在此危急之时,也正好彰显了朝中不少大将的忠诚本色。杜伏威与李子通两位元帅表现出众,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又恢复了我淮南军与南越军的战斗力量。而在这里,本公主今天要重重嘉奖的还有单雄信将军,在南线,我们的单雄信将军最近更是立下大功,他在岭南连下数十城,消灭了冯盎的百越军数万人马,将冯盎与那些南蛮洞人重新赶回了岭南大山之中。本公主建议,我们全体起立,为单雄信将军的英勇功勋鼓掌!他为我们六月与八月的败仗洗刷了耻辱,为我们南陈争了光!”
  与会众人一起起立,齐齐鼓掌。
  单雄信连忙起身谦虚几句,说:“全是依赖吴王殿下与楚国公主的威德,将士们的英勇,我个人的作用是很小的,胜利是属于两位殿下,属于奋勇作战的三军将士,我只是运气好罢了!”
  单雄信只不过是一个在中原战败,前来投靠的将领而已。在南陈军中,其地位是很尴尬的,根本是不可能进入核心阶层的。楚国公主口中所说的大功,实际上也不过是他收拢旧部,招收了许多新兵后在与岭南边境一带的几场实战练习罢了。说是打仗,倒不如说是他们冲入岭南边境,抢掠了许多没有兵马防守的城镇而已。
  楚国公主说他攻城数十,斩敌数万,实际上不过是攻下了十几座无人的城镇,消灭了数千余百越军罢了。关于这一切,他都是曾详细奏报过楚国公主所知的,他绝无贪功冒报之意。可是现在在公主的口中,事情却变了个样。
  单雄信眯着眼睛仔细思量,终于心中有了几分眉目。如果说当初在单家庄时的他还十分憨厚的话,那么经历了瓦岗和魏国的无数风雨和刀尖舔血后,他已经对于那些暗中的阴谋诡计多了许多明白。楚国公主这样做,虽然一时有些难以明白,但仔细一想,却不过是他曾经对李子通做过的事情再来一遍罢了。
  果然。
  一番套话之后,沈落雁说:“当然了,虽然单将军淡泊名利,可是朝廷是不会亏待功臣的!我已经和吴王达成了统一意见,将晋升单将军为元帅,并从此开府设幕。单元帅,从今日起,你就是我大陈的又一元帅了。也从今日起,你的麾下可以正式独立成军,今日,本公主授与你军镇南军番号。”
  单雄信部下新旧兵马约有五万,战斗力并不强,其中还有不少骨干是杜伏威从淮南军中抽调与他的。因此,单雄信也一直是挂在淮南军下的,他的部队当然也是属于淮南军序列的。可是现在,沈落雁一出手,把单雄信高高捧起之时,也等于将这五万人马从淮南军中分割出去了。
  如此一来,即削弱了淮南军的实力,却又捧出了单雄信,与李子通一起来制衡杜伏威。她深知,以杜伏威那急躁量小的性格,虽然单雄信是他的妻子叔父,但经此一事,杜伏威对单雄信肯定会有隔阂,绝无法再联合在一起了。
  就在众人各异之时,沈落雁并没有就此停下,她稍一停顿之后,又马上道:“另外,由本公主与吴王陛下上书,皇帝已经下旨,正式授与单元帅九江郡公封爵,并加九江、豫章、宜春、庐陵、南康五郡太守兼五郡兵马大都督,朝廷并允许镇南军兵员上限十万。”
  这个封赏一出,杜伏威已经手握拳头,差点要跳起来了。王雄诞、阚凌等淮南军大将更是一个个面色难看。他们出生入死,主帅杜伏威也不过是一个国公爵位,王雄诞等主将也不过是个伯爵,难封侯者都还没有。
  现在一个降将,没有立下大功,却一下子和主帅同级,这让他们如何高兴。
  另一边的单雄信却也是面色凝重,久经风雨的他现在心里不但没有半发高兴,反而是十分的复杂。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到南陈,居然就卷入到了这种权力斗争的风云之中。楚国公主的这一番封赏,简直就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啊。
  虽然看起来官职很大,但实际上不过都是些空衔,战乱之时,什么爵位什么官职并没什么实际意义。朝廷给他加的那五郡的官职更是虚的不能再虚,那五郡现在都在北陈手中,是北陈的江西行省,楚国公主把他封到敌国的领土上做官,这不是画饼充饥吗。
  而镇南军虽看起来不错,可朝廷并没给一兵一卒,说不好经此一事,杜伏威还会把他的骨干抽走。得了一个空爵位,却同时得罪了杜伏威,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沈落雁凤面含笑,从案上取过一个玉盒,缓缓走到单雄信的面前,将玉盒交于他。
  单雄信轻轻打开玉盒,里面是一道明黄绢布,正是他官职的圣旨。另外还有三方金鱼,一道是九江郡公印,一个是五郡太守兼五郡大都督印信,最后一个则是镇守军元帅金印。
  这即是圣旨金印,也是权力的象征。一个军人能得到这些,就已经表示他正式进入了南陈这滩权利的泥潭之中了。从此以后,他的立命之本,也就唯有指靠着这三方金印了。
  望着这圣旨和金印,单雄信虽然面上含笑,心中却是苦涩无比。他虽得到了这三方金印,可又有几个能知道,他背后所失去的呢?
第843章
凤落九天
南陈北伐
  一通寒暄和祝贺过后,将领们回到了原位,沈落雁轻咳一声,示意她要继续说话了。
  “单元帅今天的封帅拜印是我们今天议事的第一个议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杜元帅,你给大家说一下吧,关于我们即将发动的北伐战役的。”
  杜伏威这个时候应声而起,扫了单雄信一眼,冷哼了一声。转回头,他从几案上取过几本折子,交于侍卫们分发给在座的将领们一人一份。
  单雄信接过折子,打开一看,只见开头就写着:“北伐计划,作战代号凤落九天。第一阶段目标,夺取江淮重镇江都、山阳、盱眙、钟离四镇。争取将都城建康长江北面,淮河南面的江都、钟离、历阳三郡攻取,缓解都城建康北面之围,并夺取长江出海口,封锁河北水师自由进入长江。力争歼灭北陈江都等各城守城约三万人马,摧毁其淮南南岸防御,为下一步夺取整个淮南,并北伐进攻淮泗准备。”
  “此次作战计划,预计出动建康守备军,大陈禁卫军,淮南军、南越军、镇南军,以及太湖水师,一共三十五万大军。其中包括骑兵十万,水师七万,步军十八万。另征召后勤辅助民夫五十万青壮,军民总计八十五万。大军将分为三路,第一路以杜伏威为中路统帅,领十万淮南军、五万水师攻江都。以李子通为第二路西路元帅,统五万南越军、一万水师攻历阳。第三路以单雄信为东路统帅,领镇南军五万,建康守备军、禁卫军等十三万加一万水师从宁海绕过江都自运河北上,直取淮河南岸重镇山阳、盱眙、钟离三城。”
  “另外,在北伐之前,由楚国公主率五万预备军佯攻九江、豫章五郡,吸引北陈淮南各部守军注意力,将北陈军吸引到西面。必要之时,朝廷可退入潘阳、宜安等郡依城防守,近最大努力,不惜代价拖住北陈淮南南下兵马。”
  “当北陈淮南守军被吸引南下之后,北伐三路大军立即发兵。先围江都重镇,再切断运河,隔断淮河,阻击北陈山东兵马南下。北伐三路兵马必须依照预定目标,第一时间对淮南各重镇进行快速突袭。夺取各城之后,以点扩面,再依次将三郡各城各乡镇占领,并第一时间清剿陈军府兵所其所有预备兵马,夺取各地武器粮草,运回长江以南。”
  厅殿之中异常安静,唯有杜伏威心情激荡的在念着北伐计划。
  出动三十五万大军,这几乎已经是南陈除了江汉之外所有的兵力了。甚至这三十五万人之中还包含了差不多十万人的预备军队。连建康完备部队和禁卫军都出动了,这是倾国之战,孤注一掷了。
  如此计划,已经是关系着南陈存亡之一战了。如果败了,南陈大本营再无防备之力,到时北陈南下,不但都城难保,就是整个江南也保不住了。江南不保,江汉孤立无援,也绝对守不住。当年南梁被陈灭亡,部份宗室逃到渡江凌建立西梁朝廷,也不过是多残喘了二三十年而已。
  单雄信有些担忧地道:“殿下,如此计划,已经是孤注一掷了。朝廷刚在六月和大月东西两线大败,此时军心士气皆不高,粮草器械也并不充足。另外以南伐北,向来皆是选择二三月份,雨水充足,河道水涨之际,才适合北伐。可眼下正是十月,正是秋高马肥,河水枯竭,最适合北人作战之时。我们此战,乃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啊。”
  “彼一时,此一时,两国交战,最须审时度势。有机会了,就必须当机立断,来不得半点迟缓。单元帅所言固然有理,可是现在乃是非常之时,所以我们也必须行非常之事。元帅前段时间南征,有些消息可能还并不清楚。陈克复现在有麻烦了,而且是有大麻烦了。突厥人大举南下,听闻已经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在阴山北面,随时准备南征。而陈破军已经在紧急秘密调兵北上。前些时候,河东、河北、河南、山东各部兵马都已经悄悄北上。可是现在,陈克复明显有些担忧了,最新的情报显示,陈克复把淮南一带的所有兵马都抽调北上了,就在五天前,岭南的冯盎和九江的胡海,又抽调了大批军队越过长江北上。甚至吴王殿下也发来情报,说汉中的张仲坚也大部返回北上,甚至还把水师大部也都调集北上了。你们说,这是不是我们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单雄信大吃一惊:“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不可能啊。”单雄信摇头,满脸不可思议。“陈克复此人最是狡猾,而且向来最为审时度势。他与西突厥早就曾经有过盟约,甚至统叶护登上可汗之位,还是得了陈破军的帮助。如果说突厥人想要南下,这事并非没有可能。可是陈克复面对此事,肯定会想出办法和突厥人暂时妥协,行缓兵之计,想办法先统一中原,才会再找突厥人报仇,那才符合他向来的行事风格。现在怎么可能,放着中原不管,一心和突厥人决战,甚至是如此调空了所有兵马,把个南面漫长的边界暴露在数方敌对势力之下呢?”
  “你是说这其中有诈?”
  “并非没有可能。殿下,想想当初李渊、王世充和李密。中原大战,上百万大军,诸多势力逐鹿中原。可最后呢,出兵最少,一直看戏一般的陈克复却反而坐了中原天下。以我看来,陈克复就算要和突厥人打,可是北方多险要,有诸多雄关在,陈克复完全可以防住突厥人。如此调空南方兵马,这并不合理。反倒像是他故意在设个圈套在等着我们钻一样。殿下,可不要忘记了六月之战,陈破军先前一直装了三年,突然南征,差点灭我南陈。幸好吴王来援,才解此围。如今离六月之战并不远,却突然冒出来陈克复要与突厥人决战,这怎么看怎么让人疑心啊。”
  沈落雁听了眉头紧皱,心中犹豫。单雄信说的话不无道理,和陈克复打交道那么久,吃的亏太多了。也正是因为那样,朝中上下才极力想要打这一仗,特别是上次吃了大亏的杜伏威更是一心想要报仇雪恨。可正如单雄信所说的,如果这是圈套又该怎么办?北陈疆土广阔,纵横极深。他就是故意抽空淮南兵马,引诱的南陈倾国而出,大举北伐,骗得南陈军渡过长江的话,虽然暂时会吃亏。但万一真是圈套,北陈军如果突然南下,那个时候正分散于淮南各地的南陈军,肯定无法应对陈克复。没了长江防线,在这样的秋天,南陈军很有可能无法再回江南。主力尽失,那时就算长江防线还在,没有兵马,又如何抵挡北陈挥军渡江?
  杜伏威见沈落雁被单雄信几句话就说的开始犹豫,心下不由的冒火。这个北伐计划虽然是由吴王与公主提出,但却更多的是他的心血。六月一战,他淮南军弟兄死伤无数,军中兄弟一心想要报仇雪恨,他作为主帅如何能忍。更何况,这单雄信本是他妻子的叔叔,当初乃是来投奔于他麾下。他给他信任,给他兵马,可是现在呢,却带着他的兵马,自立门户了。
  重重一拍桌子,杜伏威腾的站起大声道:“如此畏手畏脚,还何足言勇?李密王世充败于陈克复之手,可不代表着我们就要一直怕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这其中是不是还有疑点,可是现在陈克复已经欺上门来了,九江诸郡落他他手,我大陈被他拦腰截断,南北包夹。我们再不抓住这次机会,只一味如单元帅所说一般做什么都要畏手畏脚,只怕再等下去,就是陈破军真的打上门来了。我听说陈破军一直挂念着单元帅,当初数次招揽,莫不成单元帅阻止北伐,乃是早留好了退路不成?”
  “莫要血口喷人!”
  单雄信一直隐忍,可话说到这份上,他却也是无法再忍了。不由得也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与杜伏威对视着。
  “肃静!”沈落雁皱着眉头对二将道,表面发怒,心中却是有些高兴。单雄信与杜伏威两人如此敌对,却正是符合了她心中的期盼。
  “两位元帅莫怒,我们就事议事。杜元帅一心为国,单元帅也是为国所忧。本公主以为,突厥人南下可能是实,也有可能是假。但不管如何,陈破军把兵马都调集北上却是确认过的事实。因此,不管这其中是不是有圈套,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但不能放弃计划。陈军北上河东河北辽东,南北数千里之遥,只要我们动作够快,到时我们攻下计划诸城,陈军就算南下也一样来不及。一旦陈军真的大举南下,我们还可以再退回来。而且,我相信,只要我们北伐,到时九江之敌定会回身救援,我们到时正好把九江五郡这个楔子拔掉。无论如何,此次机会难得,我们决不可错过!”
  “如果这次计划成功,我们就能先收复淮南,再收复九江五郡。如果这是个圈套,我们就把诱饵吃掉,然后再回头,把九江五郡收复。无论如何,此次计划,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844章
北伐未起即夭折
诸兄争位内斗起
  十月江南,秋霜渐起,梧桐叶黄。
  进入十月后,驻扎于建康附近的长江沿岸南陈各军,开始准备进行冬季演练。当初,对外的说法是朝廷进行冬季行军演练,准备应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冬季作战。
  这样的演练以往也时常发生,基本上隔一两月就会来上一次,既为练兵,也是为了牵制骚扰对岸的北陈军队。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南陈军的演练规模却是异常的庞大。从一开始,沿岸所有的南陈军就都编入了演练名单,随后,每天还有大量的军队从南方各地抽调上来。与此同时,朝廷各地也开始大量征发民役,并加重粮草。仅仅数天,就已经有二十多万军队调集到了沿岸。在建康的上下游的两个长江渡口,采石和瓜洲两大军事重镇,此时早已经无数的战船民船商船遍布,北伐三路大军就将从这两个渡口过江。采石渡江的是李子通的西路军,到时直攻历阳。而瓜州渡江的则是中路与东路军,分攻江都与山阳诸镇。
  杜伏威、李子通、单雄信,沈落雁麾下三大元帅,也是北次北伐的三路统帅。似乎三将都在暗中比拼,三路大军为了北次的北伐,准备的工作进行的异常的快捷。
  沈落雁作为北次北伐的总指挥,兼开幕战佯攻九江的统帅,在兵马调动上却是异常高调。各路信使往来不断,一路路斥候探马不断的靠近着九江诸郡,靠近九江等郡的潘阳郡与宜安郡各城,不断的有兵马增加。每天早晨天一亮,就有大队大队的人马打着各色旗号增援前线诸城。
  等到天一黑,城中的兵马又悄悄的出城然后隐藏在不远的山中,天一亮,又打着不同的旗号轰轰然的开进各城。一时间,江西行省都指挥使司都督胡海每天不断的收到各城发来的急报,说是南陈准备大举进攻,又要来打九江了。
  六月北陈收复了九江五郡之后,沈落雁也曾经大举来攻过两次,不过都掩旗而归。因此,各城守将发现陈军大举调动后,并没有怀疑到是南陈军在里面有猫腻。虽然这种假增兵的戏码,当初李靖元帅在临渝关佯攻之时,也曾用过这一招,把河北名将薛世雄、李景等都骗了过去。不过此时江西行省的府军也都调去了北上,就是乡兵也都抽调了大量北上。剩下的只有少部份的水师和乡兵、民团分守着。这些守将一时没发现其中的猫腻倒也正常。
  面对着南陈军的趁火打劫,胡海倒并没有怎么担心。毕竟南陈军的实力其实也就和北陈的乡兵一个档次。更何况,北陈军队的武器装备可是比南陈军强多了,而且这次还只是打防守战,胡海并没有多少担忧,只是下令各城提高戒备,晚上实行宵禁,加派探马侦察而已。
  探回来的情报显示,南陈军确实在进行大规模动员,听说此次动员的军队多达三十多万,还动员了五十万民壮。听到这消息,胡海也不由的惊叹了一下。惊叹之余,他也知道再无援兵,一面加征民壮上城协助防守,一面他也派人给淮南与岭南送信,要求安微行省、湖北行省、广西、广东、海南诸行省都督增援一部份兵马,准备携手应对北次南陈的大举进攻。
  一是间,围绕着九江等江南五郡,大陈这边也是兵马调动连连。一个个营团不断地向九江进发,增援胡海。为了守住五郡,胡海甚至已经准备必要时放弃一些中小城镇,全力防守几个大城,与南陈死拼。
  可结果,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南陈那边却突然开始没有动静了。就连每天增兵而来的那些部队也停止了。站在九江城上,胡海不由的百思不得其解,每天全神戒备,可南陈却突然全无动静了。
  晨曦,整个建康城还都笼罩于茫茫白雾之中。
  一行急速的马蹄声打破了都城清晨的寂静,在洞开的城门处,一队骑士旋风般冲入都城洞开的城门,骑士鲜红的斗篷在风中飘舞,金黄色的蟠龙标志在黎明的晨光中灼灼发亮。
  道上的人们纷纷围上来,想扯住信使问个清楚,但信使疾马快得仿佛一阵风,“呼”地从人众中间冲过,毫不停留,只留给惊惶的民众一个背影。
  “军情急报,杨暕大举西进,连破三巴,两天前董纯大军已经攻破宜昌城,十五万大军直逼江凌!”
  楚国公主府中,满头雾水湿透衣袍的信使大喘着气禀报道:“六月之战时,关中的宇文成都因长安告急,退回了关中。而吴王因建康之围,率兵撤回江南解围,因此杨暕得以恢复生力开始西进。八月之战,吴王与杨暕大战兵败,丢失三巴。九月,吴王世子沈伦领兵收复巴西,二公子沈仪领兵收复巴东。三公子与四公子及大将军陈果伦、孙士汉收复巴中。一切进展顺利,眼看着就要击败杨暕,收复汉中。却不料之前一切都是杨暕故意示弱兵败,引得陈军轻敌冒进,结果先是三公子和四公子所率兵马中在米仓山中伏,全军覆没。接着大公子和二公子的兵马也先后战败,三路十万大军,最后只得三万余人退回江凌。”
  “九月末,董纯发十五万大军出米仓道东进,吴王率军赶到宜昌,两军交战仅一日,宜昌城陷落。现在吴王退守江凌城,江凌虽还有十万兵马,可因先前几战兵败,老兵尽失,如今城中兵马尽皆老弱,只怕难以久守。”
  听取信使禀报的除了沈落雁外,还有准备北伐的三路大军统帅,杜伏威、李子通、单雄信,以及三部诸路大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