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509

  楚国公主和吴王数次攻打都只能无功而返,如今南陈虽然拥有江汉沅湘的十几个郡,但却因为九江豫章等郡被北陈占领,整个南陈反而被从中切断。长江下游以北更是北陈大北营,就连南陈南面的岭南都早成了北陈的广西、广东、海南、越南等行省,再加上九江等郡组成的江西行省。
  南陈虽然拥有着天下近四分之一的疆土,可却南北两面被包夹,东西两部更是被一个江西行省从中切成了两半。如今北陈势力越来越大,几本上已经没有人觉得南陈还可以将这个江西行省收复了。而只要这江西行省一天还是北陈的,那过往长江上下游的商船就得经过九江,就得经过北陈长江水师的防地。
  而这刀疤脸身为北陈江西行省总管兵马大权的都督,是没有人敢侮辱他的。要知道这总督的职位虽然听说不高,可这人却是北陈皇帝最初的部下大将,这么些年,没功劳也是有苦劳的,最起码人家还有顶着个郡国公的封号,对付他们几个敌国商人,那还是说杀就杀了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父亲,难道你投靠胡都督了,那咱们成了他们那个啥公务员了还是直接当官了?”
  “当官?公务员?”
  听到儿子的话,谢文东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几分。要是当官或者公务员就好了,哪怕只是个公务员也不错啊。北陈的新名堂多,这公务员听说就是以前的吏目。不过待遇好,干的好还能升官员。
  不过这样的好事哪里轮的到自己呢。
  叹了一口长气,谢文东左顾看了看,轻声道“这也算是公务员的一种吧,那胡都督把我们收编到他麾下的军情处了,给我的任务是要我接近杨暕身边的汉中太守韦德,帮他们打探情报。”
  “这北陈的情报不都是归那个什么特勤司管的吗?怎么胡海还有军情处了?”
  “这你都不懂,特勤司那是归皇帝管的,那特勤司长比胡海还要官高权大。胡海只是个一省都督,自然也会有些自己的斥候间谍什么的。”谢文东叹气道,就是当个间谍也当不了高级的,还得当个低级的,越是这么想,他心里越是不舒服。
  “哎,咱们陈郡谢家可是华夏大族,江东世代世族,真正的高门朱第。却没有想到,咱们父子居然有一天得沦落到给人当间谍的命运,世道不公啊。”
  谢成也是满脸茫然:“这事要是让族中知道了,会不会家法处死我们?”
  “那就不让他们知道好了。”
  “哎,明天的事情明天再管了。传话下去,扬帆起航,走一步算一步好了。”说不定哪天你我父子就成了特勤司的司长什么的高官呢。
第841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枭雄竟被流矢亡
  三年前,杨暕一度差点兵败身死。
  先是进攻河东,虽然战场上节节胜利,可是战略上却是连连走错。虽击败了李渊,却被宇文化及与王世充联手阻击。最后劳师远征,损兵折将之下,却又不得不退出河东,征战半年,全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随后事备兵马,原本想暂时放弃关内,全力征伐巴中、汉中、蜀中,以控制西南,掌控长江上游,以此来稳固长江中游的江汉大本营,最后扫平南陈,从此占据南方半壁江山,再图北伐西征,一统天下。
  可谁又能料到,那个只是杨家旁系的堂弟杨浩,不但不肯顺应天命,居然还要联合杨家的两个叛逆来对付他。一着不慎,大军被困在巴汉进退不得,偏偏那时南陈的沈法兴听了他女儿之言,借道中原,空然挥师自北而来,绕过了九江一带布下的防备,转而直取襄阳,再取江凌,转而将他的大本营江汉尽夺。
  三面夹击,最后他剩下不到十万兵马被困汉中,差点饮剑自刎。
  如果不是关键之时,陈克复发军逼迫汉中,威慑到沈法兴与宇文成都,又对他援以器械粮草,他早已经兵败身亡了。
  不过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的可笑,几度山穷水尽,最后连两个舅舅萧瑀萧铣都举城投降陈朝了,他反而渐渐柳暗花明了。撑了三年,结果三年没有出声的陈破军突然发兵攻城,差点灭了南陈。沈落雁、杜伏威兵败,沈法兴连忙将驻于巴中,一直攻打汉中的兵马急调回了江南。
  恰在此时,关中的宇文家同样是不得独善其身。一直被河西李轨与关中宇文氏联手打击的陇右薛举,突然也不知道是哪找来了一个奇才。结果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再过几年,薛氏的秦国就要被灭之时,薛举突然倾全国之兵,举兵三十万猛攻宇文氏。宇文家连战连败,一路丢城失地。
  而西秦霸王薛举却一路高歌猛进,转眼间就已经打到了长安边上,距离长安也不过是百余里距离。
  宇文化及惊惧之下,一面紧急征兵阻击,一面只得急令调回了正在汉中与杨暕对峙的养子宇文成都。
  一直被两面夹攻,渐渐自己都快丧失了信心的杨暕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还会有这样的好机会之时。在焚香沐浴感谢了老天和杨家历代先祖之后,杨暕派出鱼俱罗、吐万绪、董纯、杨义臣四位老帅各领三万兵马,四面出击。
  四位真正的沙场老将,能一直保着杨暕支持到了现在,本就是证明了他们的将能。这个时候受命出征,值此千载难逢之机,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意外。前后不过三月有余,四位元帅就已经四面开花。
  北面,鱼俱罗率军沿着秦岭,将秦岭东面的汉中数郡皆收入囊中,兵马直抵散关之下,控制了关中自陈仓出散关入汉中的通道,堵住了宇文氏许国将来再入汉中的可能。
  随后,吐万绪率军向南,连战击败了杨浩的蜀军,将剑门关以北的诸城全部收复,将杨浩的兵马全都赶回了剑门以南的蜀中。
  董纯和杨义臣各领一军,一路向南,将三巴的南陈军尽败,大巴山以南诸郡收复。杨义臣甚至兵马一路向东,一路攻到了江汉重镇江凌门口。
  一时之间,杨暕兵威大盛,虽然还没有恢复当年占据江汉,攻取巴汉时的全盛之时,但也已经彻底翻了身,不复等死之状了。
  恢复了大部份实力之后,杨暕虽四面受敌,可他既没有先对付宇文氏,也没有打算单挑取了他老巢的沈法兴,更没有马上就忘恩负义对付陈破军。而是立即出兵攻打蜀中的堂侄杨浩。
  对杨暕来说,杨浩即是周边四家之中最弱的一方,也是他最恨的一方。有道是宁与外敌,不与家贼。在杨暕看来,杨浩身为杨家之人,不思帮助他收复故国,反而勾结外人来对付他,这是真正不可原谅的。而另一方面,四帅也一致提议先取蜀中,数年来,杨暕一直靠陈破军支援粮草武器才撑到现在。
  但是现在,既然他已经恢复了大部实力,再不是那个只能依靠着陈朝粮草武器,只能和宇文氏与南陈死拼着,帮陈朝分化了不少压力之时,陈克复自然不可能再傻傻的向他提供粮草了。因此恢复部队实力的杨暕就极需要重新扩建军力的后勤财力与粮草。而蜀中向来富饶,富饶却又弱小,这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进攻目标了。
  汉中入蜀,自古便有两条道路。
  自南郑向南循山岭经喜神坝、渡巴峪关,越山岭之后沿南江河谷至巴中,是为米仓道。由汉中入三巴,此为捷径。三国时,曹操攻打张鲁,张鲁就是从米仓道逃巴中。
  而另外一条道路则是大部份攻蜀的将领的首要选择,因蜀中重心在成都,金牛道北起陕西勉县,南至剑阁之大剑关口,中间越最高峰曰朝天岭,剑阁为其南端咽喉。金牛道最早为秦惠王伐蜀所开,其后,钟会攻蜀汉、尉迟迥取梁益州、郭崇韬攻前蜀、北宋平后蜀、蒙古攻南宋,都曾由此进兵。
  四位老帅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两路进兵。
  杨义臣与杨暕留守汉中,而董纯率兵佯攻米仓道,吸引南陈与蜀中注意。然后鱼俱罗与吐万绪两位老帅却率精兵由金牛道秘攻大剑关,直取成都。
  八月,就在统叶护还在刚刚开始集结兵马之时,董纯统兵五万,号称十五万向南越过了米仓山,出兵米仓道,出巴东,直指江凌。
  江凌即古荆州,乃是江汉重镇,更是中心。自襄阳为北陈所据后,沈法兴便驻重兵于江凌与江夏二城,以此来防守整个辽阔的江汉沅湘地区。
  董纯出巴东,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奔江凌而来,眼看着就要攻打宜昌城。董纯进入宜昌范围之内,不单单是单纯的进攻问题,而且还代表着杨暕对沈法兴全面报复的开始。
  诸国混战,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国境边界,但以宜昌为界,以西是巴东,以东是江凌,这却是自古以来的界线。现在巴东是杨暕的地盘,江凌是南陈的地盘。董纯一出现在此,在南陈看来,这就已经是杨暕的全面报复了。
  因为六月之时与北陈的那场仗,让南陈军元气大伤,东西更是被北陈军从中截断。被隔断的江汉诸郡,本就已经处于北陈军的窥视之下,十分危险,这个时候杨暕突然率十五万大军而来,沈法兴如何不担心。一个不好,整个十几个郡的江汉就要重归于杨暕之手,更何况江汉本就是杨暕的老巢,如今南陈夺取不过三年,谁知道各郡会如何面对杨暕。
  杨暕所出的这一招,效果惊人。就如同四老帅预测的一样,董纯的前锋部队刚一出现在宜昌城外,沈法兴就已经亲自从江夏赶到了江凌,并且迅速的将江汉各地的部队抽调赶到江凌。
  不过南陈还没有从上一战的败果中完全恢复过来,而且为了预防北陈再次南征,沈法兴也将大量精锐兵马布置在了东部的建康等各长江南岸。此时西部江汉一带兵马不到十万人,还得防守各城。预防陈军从襄阳沿着他们当初夺取江汉的路线再重演一次。
  无奈之下,沈法兴也是拼了老命,与陈破军一样的下达了强制征兵令。不过北陈有着数十行省,更是有二千余万人口。而南陈江汉一带不过十余郡县,区区几百万人口而已。而且沈法兴与杨暕几次在这一带大量征兵,早已经没有了什么青壮。
  因此,无奈之下,沈法兴退而求其次,这个时候也管不了年龄的限制了。原本十八岁起征,现在十五岁以上者就要入征。过去五十五岁以上者可以免于征兵,但现在,六十岁才能免除。
  为了凑够人数,那些征兵者,把许多明明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也通通当作十五岁征走。有些老人满头白发,看上去都有七十岁了,却也被他们当成是只有五十九岁征走。
  十室一空,十乡八里连个青壮的男人也看不到了。惨烈情况让人震惊,许多不愿意从军的百姓纷纷出逃,逃进大山水泽。可是征不够兵役的南陈军愤怒之余,便开始强征逃走男人家的青壮女孩与妇人入军营,担负后勤运输等役力。
  几番强追猛索之下,沈法兴终于在江凌城凑集了二十万大军。不过二十万人中,妇女与老人小孩就占了差不多三十之一,剩下的又有一半左右是新征的百姓。真正的士兵,也不过是五六万人而已。
  “我们还没有输,我们还有二十万人,再坚持点时间,楚国公主马上能率十万大军来援!”
  不过这样的话除了能安慰一下百姓外,并没有多少作用。在董纯的佯攻之下,仅仅三日,董纯就接连抢占流头滩,狼尾滩两大阵地,并随后攻占了宜昌城外的黄牛山。
  宜昌是长江边的一座不小的城池,但是董纯却轻易地将其上游的两大滩地和制高的山峰给抢占了。这个结果让本是佯攻的董纯都没有想到,一度以为其中是沈法兴的圈套。
  结果第四日,董纯试探性的全军猛攻了一次。五万大军乘着战船与无数木伐顺水而攻,结果战到傍晚,董军居然已经攻破了宜昌城,占领了全城。
  沈法兴调至宜昌的五万大军战死无数,余者皆溃,就连亲上城头指挥的吴王沈法兴也为流矢所中,伤及肺腑,被人抬着回了江凌城。
  刚一回江凌,沈法兴吐血数升,大夫们一番抢救,半天后遗憾的声称回春无力,吴王只剩下数日可活了。一听这消息,半昏迷的沈法兴长叹一声,无力的吐出一句话:“传本王令,速召楚国公主前来江凌!”
第842章
单雄信晋升元帅
沈落雁监国领事
  南陈,都城建康,楚国公主府。
  一辆打着单字标志的马车在楚国公主府前停了下来,一队侍卫上前检查,见到车中是单雄信之后马上放行。在一阵嘹亮的口令声中,马车缓缓驶入楚国公主府。
  单雄信从马车上跳下来,迎面已经有人在迎接。
  最前面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却正是单雄信的侄女,南陈淮南军元帅杜伏威的妻子,人称杜姬的单云英。在他的后面,则正是她的丈夫杜伏威带着淮南军的一众大将。
  单云英快步上前,笑着对叔叔道:“叔父一路从外地赶来,一路辛苦了。”
  看着如今已经长成他人妇的小侄女,单雄信心中感慨地道:“不辛苦,叔父这几年要不是得你夫妇收留,还不知道流落何处呢。”
  杜伏威笑着上前道:“朝廷能得叔父相助,那是朝廷求之不得之事。以叔父之才,天下何处不争相征召。听说当初陈破军也是数次派人想要招揽于叔父的。”
  三年前,中原大战,单雄信所属的魏国灭亡,国主李密与诸多大将被俘。当时好友黄君汉一开战就已经带着不少兄弟降陈,结义兄弟徐世绩也有降陈之意,可单雄信却一直犹豫。最后战败之后,徐世绩投了陈克复,单雄信却跟着侄女投靠了杜伏威。加入南陈之后,杜伏威对他也十分看重,后得杜伏威引荐,楚国公主沈落雁也极为看重于他。这几年,他招拢了诸多当年中原的旧部,再招兵买马,渐渐已经再次拉起了一支不小的人马。
  “沈侍卫长,各位大人都到了吗?”
  “回元帅话,公主殿下已经到了大殿,诸位大人们也都到了,就差元帅与单将军了。”
  两人跟着侍卫长一起进入府中,走入议事大殿。
  单雄信自投南陈以来,虽然一直是归于楚国公主麾下,但这楚国公主府的议事大殿却还是头一次来。南陈虽然表面上是陈深当皇帝,可所有人都知道南陈是沈家的。特别是沈家攻下江汉之后,江南各士族更是彻底的被沈家压制,南陈真正成了沈家一家的天下。
  自六月那场大战之后,南陈损兵折将,遭受重创。东西被北陈军拦腰折断,硬生生的在九江等地插入了一个楔子。吴王带着几个儿子们便坐镇江凌、江夏一带,一面应对襄阳的北陈军,一面继续进攻汉中。
  而大本营的建康,便是由在这几年来充分显露出无比才能的楚国公主所统管。楚国公主虽是女儿身,可上自吴王,下自南陈的普通百姓,都早已经被公主这些年的智慧与勇敢所征服,再没有一人对吴王留下楚国公主监国有异议。
  虽然公主上半年大败于北陈军,但其威望并没有折损多少。
  与吴王在朝时喜欢在皇宫中听政议事不同,楚国公主很少会去皇宫,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楚国公主府中召集部下议事。对于楚国公主府的议事大殿,外人总是充满着想象,许多人传言,楚国公主府的议事大殿比皇帝的金銮大殿还要富丽堂皇。传说墙壁全部镶嵌满了宝石和夜明珠,地板都是用黄金铺的,天顶上全部是北陈辽东所产的水晶吊灯。
  结果单雄信一入大殿,所见之下倒是有些失望。这只是一个普通之极的厅殿,除了十分宽阔之外,并没有任何奢侈的摆设。
  厅殿大概有一百步长,四十步宽,与这个房间主人所蕴涵的权力相比,这个房间的装饰并不显得豪华,几乎没什么装饰,墨绿色的大理石地板,一张长条的会议桌差不多就是全部家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