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509

  李世民心中刹那间闪过百转千回的念头,下一刻,他已经收起了脸上的异容,微微笑了一笑。
  “水煮活鱼?在下倒是从没有听说过这道菜,既然小二王婆卖瓜,把这菜夸的这么好,那在下要是不尝上一尝,倒是不免遗憾了。好吧,今日就让在下来尝尝你们店的招牌菜,可是名副其实。”
  小二笑道:“金碑银碑,不如大家的口碑。水煮活鱼可是我们店的活招牌,呆会客官亲自尝过后,就知道有多美味了。要是不满您意,你以后大可在外面拆我们的招牌。但是如果一会让您满意了,也还请客官今后对我们多加照顾一二。”
  “一定,一定。只要真的能如你所说的一般,到时在下当然也不会让你失望。”李世民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那小二,目光仿佛两把刀子。
  小厮前面相迎,李世民紧跟其后。李五与两个跟随侍卫目光中都是充满着疑惑与不解,不明白今日主子这般变化无常又是为了哪般。不过主子都已经进去了,他们也只好跟着一起进去。
  “楼上雅座,水煮活鱼一份,上好的十年汾酒一坛,其它各色冷热盘各来四样喽!”店内一名传菜的小厮刚刚拿到李世民点的菜单,扯开了嗓门就大声地唱喝了起来。
  “还真想不到,这茅草屋的酒铺子里面还真是别有洞天,外面不显山不露水的,这里面居然还有二楼,还有雅意,看来你们这店生意做得不错啊。”李世民进入二楼的雅间之后,满脸笑意的对着那个自进入二楼雅意后,就已经仿佛变了一个人般的小二道。
  一边说着,李世民还给李五打了个眼色。李五点了点头,马上对着身后的两个耳语了几句,那两人立即又转身下楼而去。而李五也走到临着外面路上的一边,打开一丝窗户,小心的窥视着下面。
  那女扮男装的小厮很随意的扯下了头上的小帽,满头的青丝滑落下来,瞬间就让一个略显白腻了些的小二,变成了一个风情万千,充满妩媚气息的女子。
  “看不出,李二郎倒是谨慎的很啊。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李二郎是在担心跟着你们的那四个河北军士吧?放心吧,他们早已经被我们的人安排在楼下了,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到你的。我们现在的谈话,他们不会听到的。”
  李世民听完却并没有什么惊奇,只是看向那女子的目光也变得自然了些,“你们办事如此滴水不漏,看来我们确实可以谈一谈了。只是你们知道在下的身份,在下却还对你们一头雾水,不知可否告知在下一声,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呢?”
  “李二郎这么聪明,不如猜一猜好了。”小二自顾自的坐在了一边的软榻之上,为李世民倒茶。
  “莫非姑娘是郑王的麾下?”
  那女子将泡好的茶端放在李世民面前的几上,“小女子煮茶手艺不精,还请公子见谅。”
  “难道在下猜错了?”
  “天下如此之大,难道在李二郎的眼中,天下英雄,就唯有陈破军与王世充二人了不成?”女子微微笑道。
  “姑娘不妨明说好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说什么,何必如此遮遮掩掩呢。姑娘如此,却是容易让在下以为,姑娘并没有什么诚意。”李世民闻言,却是心中一愣,一边不断地猜测着这女子身后的势力,一边却又故意激将道。
  那女子微微一笑,“让公子误会在下是王世充的麾下,却也在常理之中。据小女子所知,刚刚在外面跟随着李二郎的可不止是那四个河北军士。实话告诉您,刚才您一下船,有心跟着您的人可不少,除了那四个河北军士。还有最少四个陈破军特勤司的人。除此以外,还有王世充的两个手下,以及杨暕的一个探子,宇文氏的两个探子。甚至还有李密的四个手下,而且就连远在江南的南陈,也有两个密探现在还守在酒铺外面。除此外,还有数个一时还没有查明身份的眼线,也还在外面监视着二郎的行动。小女子不得不说一声,李二郎现在可是身份了得啊,让天下如此众多的人关注。”
  闻言李世民微微变色,心中却更加的迷惑起来。这女子刚刚说了陈破军,说了王世充,还说了杨暕、宇文氏,甚至还有李密,南陈,基本上天下有名的豪杰枭雄都已经说了出来。而显然,这个女子并不属于这其中的任何一人,要不然,她也不会如此说。可是如此一来,却让他更加的不解,这女子又究竟是属于哪一方势力?
  到底是谁,想要掺和到他们李家与陈破军之间来?
  “姑娘刚在外面说,有一策可帮在下铲除陈破军,助我李家重夺河东?不知此话当真否?”
  “小女子虽非君子,但同样一言九鼎。说出来的话,又岂有半分虚言乱语?不错,刚刚在外面所说的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眼下李家的情形天下共知,虽然令尊先前欲舍弃河东而南下西入关中,这等取舍之间的衡量,着实让我等佩服。但是可惜功亏一篑,李家止步于龙门,且因此南下才致如今大败,关中未入,而河东根基却已失,让人叹息。”
  “如果姑娘只是为了取笑我李家,却是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们确实是真心实意想与我李家联手,那么就请也拿出一些让在下信服的东西出来。最起码,我李世民也得知道,我要与之合作的人是谁。”李世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这女子身后的势力来,心头不免有些起火,连着语气也跟着有些不太客气起来。
  那女人闻言却只是紧紧地注视着李世民,那直勾勾的目光,仿佛情人般的炽热。可李世民知道,那目光中绝不会有半丝的情份可能。天下间各种各样女子的眼神他见的多了,可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目光。这目光让他如无衣蔽体,仿佛身上一切的遮挡都消失不见,自己的一切都就那样的呈现在了这个女子的面前。
  好半天,那女子收回了自己那直接与炽热的目光。
  “如果我们联手合作,那么我与我身后人的身份当然会告诉于你。不过在我把这一切告诉你之前,我要知道,如今的李家究竟还值不值得我们合作。如果李家真的就此失去了斗志,就此甘愿放弃一切,就此投入陈破军的怀抱,做一个富贵王侯,那么小女子后面的那些话也就没有必要再说出来了。我们要找的是一头矢志复仇的猛虎,而不是一条已经对着陈破军俯首摇尾的丧家犬。”女子毫不毫气的道。
  “除非我死了,否则有我在一日,李家就绝不可能对陈破军俯首摇尾乞怜!绝不可能!绝不!!!”
第633章
百万盟军
  对于眼前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女子,李世民实在是猜不出对方的身份。他在心中遍思当今天下豪杰群雄,可没有一方势力能与眼前的这个女子联系的起来。
  思虑数遍过后,李世民放弃了这种无结果的猜测,直接询问起来。但心里面,却还是感觉一阵失望。原本他以为面前的这女子最可能是王世充派来的联络人,如果是王世充的人,那他绝对不会犹豫。眼下王世充和他们李家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如果能与王世充联手,事情大有可为。
  可这女子却又不是,不但不是王世充的人,居然天下间他能想得出来的枭雄豪杰都不属于。如此一来,他不由的感觉一阵失望,如果不属于这些名闻天下的势力,那顶多估计也只是一些乱世盗匪,或者不安于世的地方豪强世家了。但是世道到了如今,局势渐渐明朗,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时候了。现在那些人再想要冒着,杀出一条路,闯出一方天下来,地是难上加难。这样的势力,谅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
  眼下的情况,已经容不得李家有第二次失败犯错的机会。要么,在这夹缝中寻到一条生路。要么,整个李家都从此陷入万劫不复。他不得不谨慎,哪怕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子描出的景象是多么的诱人,他也只能克制着自己,不将自己心中的情绪表露出来。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
  不过李世民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热血世家子,一场场生与死的拼杀,一次次血与火的经历,让他明白,成败不以个人的意志转移。要想赢,就必须比任何人都要算的更精,看的更远。
  “我李家的决心与意志已经呈现在你的面前,同样的,我也需要知道你们的身份,还有你们所谋划的计划,及你们的实力。如果你愿意现在将这一切告诉我,那我们可以好好地谈下去。如果不能,那请姑娘不要浪费在下的时间,还是请将你们店的招牌菜端上来吧。在下也好早点吃好,早点回去。”李世民轻轻地敲打着桌面,面色平静的对着一旁的女子道。
  “好,我相信你。”那女子凝视了李世民片刻,声音如银铃般响起,落在李世民的耳中更有如仙乐般动听。女子轻轻拍了拍手掌,本来只有两人的雅间之中,突然从屏风后面又转出了一个中年男子。
  这男子文士打扮,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看着突然出现的文士,李世民心中虽有些微微惊讶,但他面上去丝毫不露声色。只是脸色平静地看着对面的女子,一切等她的回答解释。
  中年文士看着李世民并没有理会自己,也不以为意,手中拿着一把蒲扇,自顾自的摇着走上前来。
  “李公子果然好魄力,在下久仰,今日一见,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下房玄藻,魏国尚书左丞,为魏国臣属,在此见过李二公子。”
  “房玄藻?李密?”李世民面色一变,再也坐不住,惊呼出声。李密以往也是关陇贵族出身,虽与自己并不是一家,但李密的在天下的名头可不小。幼时就曾得权臣杨素高看,名传天下。大业七年,杨玄感起兵,李密为其谋主。虽然后来事谋不成,但几年过后,他不但没有陪着杨玄感一起死掉,却反而落草为寇,贵族世家之后却加入了盗匪,转眼间,就已经成了天下农民军的盟主。
  挥兵数十万,围困东都洛阳。那时李家正与朝廷各方将帅汇聚太原,如果不是洛阳城坚墙高,李密估计最就夺下东都,入主中原了。后来王世充太原退入洛阳,一度与李密对峙。但不久前,李密设下鸿门雁,将瓦岗的老寨主翟让擒杀,一举彻底掌控瓦岗军。随便打着北渡黄河夺回汲郡的幌子,却突然暗渡陈仓,一举将兵力空虚,毫无防备的洛阳附近洛口、回洛两大粮仓占据,围歼王世充近十万兵马。更紧随其后,将河南诸多郡县夺下。如今数十万大军围困洛阳,声威一时无两。
  房玄藻不捋颌下长须,微微点头,“没错。”
  李世民感觉有些混乱,刚刚他也猜过要与自己合作的可能有李密。但是那个女子已经否认了,为何现在却又突然自称是李密的人。
  “这位姑娘刚才不是说你不是李密的人吗?为何现在却又突然冒出来个魏公?莫非你们觉得在下好骗?还是说你们根本就是没有诚意?既然如此,我看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告辞!”说着,李世民长身而起,就要转身离开。
  “且慢!”那女子站起身来,拦在李世民的面前,“在下没有骗李公子,我的确不是魏公部下,这是千真万确,不信,您只要问下房左丞就知道了。”
  “什么意思?”李世民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她。
  “哈哈哈。”房玄藻哈哈大笑几声,走到两人面前,“看来李公子有些误会,那就让在下来为李公子解此疑惑吧。实不相瞒,这位确实不是我魏国之人。”
  “那她是谁?难道这事情参与者还不止魏公乎?”
  “确实如此。”房玄藻点了点头。“这位虽非我魏国之人,却也是身份尊贵,乃是我大魏的盟友,大燕国的皇后娘娘。此次贵体亲至,正是表现了大燕国的无上诚意。”
  “大燕国皇后?”李世民有一瞬间的愣住。如今的天下,早已经是七分八裂,有兵即是王。也不知道当今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只要有几个兵的,就敢称将军。有点地盘的,就敢称公。再多些兵马,多些地盘的,就敢称王。甚至有那些鼠目寸光的,刚有几个人,有点地盘,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称帝称天子。
  不过虽然称公称王的多,但是大多数倒也还打着隋朝的旗号。真正另立国朝,称帝建国,新起年号的却并不多。当今天下最大的几方势力中,如河北的陈破军,洛阳的王世充,江汉的杨暕,关中的宇文氏,蜀中的杨浩等人,其实大多数还是打着尊隋的旗号。就是先前他们李家,虽然父亲李渊也称唐王,建大将军府,可也依然是立了燕王杨倓为帝,并没有开朝建国。
  算起来,真正另立国号的,大多是那些农民盗匪出身的势力,要么就是一些前朝势力。如江南的陈朝,就是南陈复辟。还有就只有河南李密的魏国比较有名。说起这个燕国,虽然他有些陌生,但也还是有些印象。
  据他所知,河北先后有两个燕国,一个是范阳世族卢家起兵造反后用的国号就是燕。还有另一个,那就只有与他们河东隔着一条太行山脉的魏郡等地的农民军盗匪马贼了。前不久,他收到消息,河北最大的马贼漫天王王须拔在魏郡称帝立国,国号就是燕。不过李世民向来看不起那些农民军及盗匪马贼出身的枭雄。在他的眼中,这些人永远只是些盗匪,眼下不过是趁着乱世,烧杀抢掠,但他们这些人却是永远也成不了大气候。哪怕就是世族出身的李密,在他看来,因为带领的是一支农民军,也绝没有可能夺得天下。
  但是偏偏眼下这大燕国却找上门来,欲要与自己联合。这却让他有些凝重起来,他抬起头,认真的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女子,却怎么也看不出,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子,此时身上还穿着小二的衣帽,居然会是燕国的皇后。心中惊奇之余,却不由的对这个所谓的大燕国,又多了几分鄙夷。
  不过虽然鄙夷,但李世民心中却不由的认真起来。李密前不久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把王世充逼进了一个进退不得的地步,手下号称拥兵五十万,乃是天下间兵马数量最多的一方枭雄。就是陈破军虽称天下第一势力,但是其部下兵马也没有李密这么多人。虽说盗匪农民军向来量多而质低,打起仗来也不是按人数多少来算。但是李密的势力绝不容小觑。
  而这他看不起的燕国,同样兵马不少,据听说号称兵马四十万。虽然未与他们交过手见过面,但就看在他们能在陈破军的眼皮底下,在河北拉起这么大的一方势力来,如今居然还没有被灭掉,那么就已经表明,他们同样有不能小看的地方。
  李密有五十万人,如今占据了除了洛阳及河南西边的几个郡外的所有河南郡县。而燕国现在也有四十万人,占据了河北西南部的四郡之地。他们李家虽然先前遭受前所未有的大败,但是眼下却还守着河东重镇太原及上党二郡,兵马也有十余万之数。三家如果真的联合,立时就拥有百万兵马。光是听一听,这个数字就已经让李世民热血沸腾。
  百万大军,这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更何况,李密在河南,王须拔在河北,他们李家在河东。三家成犄角之势,兵马汇聚联盟,可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联合这么简单。
第634章
燕国皇后
  联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真的能达成一致,三家联盟,这其间要做的事情也还有太多。但是不论如何,这样的事情,光只是想一想,就已经让最近接连接受了一连串沉重打击的李世民,心情开朗激昂起来。此事要真的能成功,李家东山再起,绝非不可能。
  一念至此,此时他再看向这二人的目光也变的热切了许多。虽然眼前这二人,都是他以前眼中的农民盗匪马贼势力所属,但是此时他却完全不在意这些了。这些人,此时已经被他自动忽视了他们的马匪盗匪身份,只剩下了一个李家盟友的身份。
  “房兄也不早说,在下未曾想到是大燕国皇帝亲临商议结盟一事,在下深感荣幸。早年大燕国皇帝纵横河北之时,就与我李家一山相隔,也算是多年邻居。如今漫天王一跃晋身为天子,开朝建国,实在是天大的喜事。如果不是早些日子我李家父子正与杨暕那狗贼恶战,在下必亲往邺城恭贺。”
  房玄藻两人站在一旁看到李世民突然间的变化,也是面露微笑。不过那女子听到王须拔的名字时,却是突然秀眉微皱,就连三月天拿着蒲扇做风度的房玄藻也不由的停下了那扇子,有些尴尬的转头那着那女子。
  突然的气氛变化,也让李世民马上感受到了,他不明白自己哪一句话说错了,突然变的如此,站在那时一时有些尴尬。
  房玄藻走到李世民的旁边,俯身在他耳边轻声道:“李兄,看来你们在河东大战,与外面消息断绝久矣。你有所不知,大燕国虽是王须拔建立,不过如今王须拔可不是大燕皇帝。就在数日前,王须拔的结盟兄弟魏刀儿联合了燕国大将宋金刚、甄翟儿、窦建德等人,发动了内变,深夜攻破了邺城皇宫,将王须拔全族都杀了。如今的大燕国皇帝,乃是魏刀儿。”
  李世民闻言一愣,没有想到,山中不过数十日,外面的世道已经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堂堂大燕国皇帝,一代枭雄王须拔居然没有死在他的邻居陈破军的手中,反而死在了自己的盟兄弟手中。这事情,听来也真是好笑。不过当着这两人的面,他可不敢笑不出声来。
  在心中,他对于农民军的鄙夷又增加了几分。这些盗匪出身的人果然没有什么纲常伦理,生死相盟的兄弟,居然也能马上转头翻脸不认人,背后下刀子。如果是以往,哪怕是有一点点的选择,他也是绝对不会选这样的人做自己的盟友的。但是如今的局势,让他无法造反。为了李家的东山再起,哪怕是与虎谋皮,与狼共舞,他们也必须去做。不过他相信,这些只知道窝里反的贼子,是绝不可能伤害到他们的,笑到最后的绝对会是他们李家。现在不过是与他们虚与委蛇,权宜之计罢了。
  强打起笑脸,李世民笑的比哭还难看,对着燕国皇后一拱手,“请原谅在下刚从山中出来,消息不通。不知道王须拔作恶多端,如今已经被魏兄除之,此事真是大快人心啊。在下早听说,王须拔不过是一个杀牛屠狗的鼠辈,让他当个马匪头子还有余,让他当燕国皇帝,这却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倒是魏兄天生福相,文武双全,可惜早年一直委身于王须拔的部下,真是让人不愤。皇后娘娘美貌无双,更兼巾帼不让须眉,身为燕国国母,却能身涉险地,为魏兄解忧除虑,深得我辈佩服,又岂是王须拔那等莽夫能配得上的。”
  一旁的房玄藻越听脸越沉,最后忍不住又想靠到李世民身边去说几句。对面的魏国皇后却是手一摇,“其实李将军不必如此,我们自家知道自家事。我们此行也不是来与李将军交朋友的,只是来商谈联盟而已,这不过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至于私下情谊,及李将军对我等农民义军的看法观念,却是不必强自扭转。”
  “对了,有件事情李将军可能有所不知。妾身名叫窦红线,也是河间义军首领窦建德之女。李将军口中的杀牛屠狗的鼠辈王须拔,那正是妾身的前夫。他虽多有不是,但如果已死,死者为大,还请尊重死者,以后不要再提起此事也罢。”
  这下李世民是彻底的愣住了,他不过是因为觉得与这魏国、燕国的联盟之事事关重大,才会放下身份,与那些他曾经看不起的人如此相交。可哪知道,这阴着阳错的,居然几番都说错话,一时间都不知道要如何应答了。
  看到李世民的样子,窦红线轻轻一笑,“还请李将军不必挂怀,一些误会罢了。好了,刚刚我们也都介绍了自己,如今是不是该回到正事上来了。相信经过刚才的一番介绍,李将军对我们也应当有了足够的了解与信任。如今的局势,想必李将军也清楚。李家眼下河东大败,只剩下了太原与上党还在苦苦支撑。而据妾身所知,这还是陈破军为了怕刘武周等势力夺去,而故意停缓了攻势。而且如果没有援手,太原与上党的沦陷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李世民长出了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去除,重又恢复了清明与冷静。虽然对于这个大异于常人的窦皇后,有些乱了心神节奏,但是一旦面对李家的生死存亡时,他还是很快的稳定了自己。
  脑中调整的转动后,李世民微微一笑,显得十分沉稳有把握的道:“彼此,彼此。虽然王须拔与魏刀儿两位草莽英雄十分让人佩服,从小小势力,能辗转中创立大燕国,拥兵四十万。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你们不该把国建在了陈破军的眼皮底下。对于陈破军的了解,我相信没有人能出我之右。虽然眼下你们还占有四郡之地,但是按我知道的消息,陈破军早在之前,就已经在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你们燕国如今已经处在了陈破军的大军包围之中。一个不好,你们就会是陈破军消灭的第二个大燕。”
  “至于魏国,相信魏公李密与房大人也定是已经知道了此时陈破军就在这盟津渡口,而王世充与我父亲表面上也已经暂时达成了盟约。虽然表面上,这盟约是我李唐与王世充及洛阳百官归附河北朝廷。但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除了我们李家,不论是陈破军还是王世充,他们的这次联盟,其实都是在打你们魏国的主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