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09

  高建武心里急得要死,等看着他的笑容后才马上心里明亮起来,对着斛斯政拜了一下道:“既然先生来投我高句丽,不管是何原因,我高句丽定能保的先生周全。而且我马上将禀明国王,先生不但能保安全,还能在我高句丽继续享爱贵族生活。现在还请先生告知我,隋军为何退兵?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得到了高建武的保证,斛斯政满意地道:“王爷猜得没错,现在隋朝不但发生了大事,而且还马上将有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王爷的面前啊。如果王爷能抓住机会,甚至能在这次战争中反败为胜。”
  高建武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瞳孔瞬间放大一下,用着明亮的眼光看着斛斯政,看了半天,也确实没感觉到眼前隋人是在骗他。忙心头一喜,纳头便拜,“请先生教我,如果这次先生助我击败隋军,我定将请我王下令,封先生为王,从此在我高句丽永享富贵。”
  对于高建武来说,他现在都已经感觉山穷水尽了,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当然不愿意弃城而走。那样的话,对他的声望是个严重的打击,而如果他能在这场已经失败了的战争中,反而击败隋军的话,那么不要说许诺眼前的隋人一个空头王爵,就是再高的条件他也愿意答应。
  斛斯政来时还提心吊胆的,没有想到事情去这么顺利。他本是杨玄感的至交好友,这次杨玄感叛乱谋划已久,而他在杨广的身边,就一直在给杨玄感通报这边的消息。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杨玄感起事的消息他居然是和杨广一起收到的。
  一收到杨玄感起事的消息,他就感觉大事不妙了。惶惶之下,连忙潜出大营。要想回到中原和杨玄感已经不可能了,一咬牙,他干脆跑到了对面的辽东城下。
  “王爷,小臣中原的好友楚国公杨玄感已经在中原起兵讨伐杨广,今日那昏君杨广刚刚收到中原来的急报,所以才会有紧急收兵的事情。”
  高建武迟疑地道:“可是隋朝兵多将广,一两个人起兵造反对杨广构不成什么威胁吧?”
  “不,那楚国公可不是一般人,满朝文武有大多都是杨家昔日的臣属旧僚,他一起兵,响应者必将云集。现在杨广大军在辽东,楚国公起兵,中原空虚,说不定到时杨广连家都回不去了。”
  高建武脸上一下子露出了笑容,“先生是说,杨广要退兵了?他要赶着回中原?”
  “没错,中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要赶快帅军回中原的,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杨广必定在三天之内退兵。王爷,您的机会来了,只要到时杨广一撤兵,王爷只要率数万精兵乘其退兵心惶之时,等到他们半渡辽水之时,王爷率精兵半渡而击之,隋军必定大败也。将军必能重演萨水大捷也,到时说不定还能将杨广也擒获呢。”斛斯政此时已经没有半分华夏蛮夷之分,为了自己的私心着想,他毫无犹豫的向着新主子出卖想了自己的中原兄弟姐妹。
  高建武有些激动的走来走去,好一会后才叹息道:“先生说的虽然十分好,可是隋军百万,如果他们真的撤兵,我们也根本拿他们无可奈何啊。”
  斛斯政摇了摇头道:“王爷说错了,隋军虽有百万,可却有一半是民夫脚力。到时那杨广肯定心急回中原,这上百万的人过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王爷只要率精兵,在其过河之时趁其不备,突然袭击,到时王爷多打旗号,虚张声势,只要有十万精兵,必能大破隋军。就算抓不到杨广,可是那些民夫们可不是王爷的对手,倒是定能给隋军一个重击。”
  高建武喃喃地道:“十万精兵,十万精兵,十万精兵,先生,你认为隋军三天之内,就会撤兵吗?”
  斛斯政点了点头,“如今中原空虚,杨广要是不赶快回中原的话,要是晚了,到时说不定连洛阳也要被楚国公攻破了,王爷说他能不急吗?隋军有百万人数,要撤军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走的了的,各种物资、粮草器械,没有个两三天的时间,隋军根本走不了。”
  高建武连道了几个好字,对着身边的一个心腹道:“你马上率一百人悄悄出城,最好是不要让隋军发现了。你们拿上我的印信,马上去新城,让高齐王爷马上从新城和附近的山城调兵,让他把所有的兵都带上,不用派兵留守,告诉他,隋军正在撤兵。我要他在两天之内集结所有兵马,让他直接带到辽河附近山谷中埋伏起来,这次我们要干一票大的。”
  隋军攻辽东时,他不敢集结部队和隋军战斗,但是如果隋军急着撤回中原的话,他却是有机可乘。
第078章
晋辽东候
  深夜的辽东城下,月光如水般倾泄在隋军的营地之上,照耀在那些在营地中往来奔走的士兵身上。
  原本此时攻城一天结束后的士兵都应当已经陷入了沉睡,可是此时的辽东隋军大营却无半分沉静的样子。虽然往来的士兵没有人敢大声地说话,可是那匆匆忙忙的身影,却让整个大营都陷入一种慌乱之中。
  陈克复扶着还晕着的李奔雷老爷子走出了皇帝的御帐,看着这灿烂的星空,看着这宽广的辽东大营,心里却差点忍不住想放声长歌。这里的一切的一切就要属于自己了啊,自己终于就要有自己的地盘了吗?
  皇帝的御营会议一结束,所有的统兵将领已经将今夜撤兵的命令传达了下去,此时整个军营都在准备着撤兵。虽然有令不必拨营,也不必带上那些沉重的军械辎重,得是出来这么久了,一路上要带走的东西不是很多。士卒们都在打着包袱,各种的衣物盔甲,长短兵器,这些都是不能遗落的。
  破军营的两个主官也都去了御营,可是破军营的一众将领们发现旁边的友军收拾东西的时候,自己却没有收到半个命令。破军营是一支独立的军队,除了由陈克复统领外,就只直接受皇帝陛下的指挥了。但是现在撤军这样的命令,自然是不可能由皇帝来给他们亲自发令的。
  鲁世深从一旁的营盘走了回来,对着聚集在破军营门前的一众将领道:“奶奶的,我刚问过了,陛下有令,今晚三更大军撤回中原,具体原因那校尉也不知道,按他说的,所有部队都要撤走,一个不留。而且营盘辎重这些也全都不带,我们是不是也先准备一下。”
  如果真的是撤军命令,那破军营也得早些准备了。破军营虽然是骑兵,但是那五千重装骑兵可是一个麻烦事,这行军之时,那厚重的甲骑具装却是没有办法披甲而行的。必须用马车将所有的甲骑具装拖着一起行走,只有这样,重装骑兵才能保重行军速度,以及保证重骑们的战斗力。要不然,让他们披着甲骑具装,走不了几十里地,到时就全不能动了。
  胡海看着那左右附近正不停忙碌的大营,也不由得有些奇怪的道:“怎么破军将军和老爷子还没回来,难道陛下还有什么任务交给我们破军营。”
  几人正猜测着,嘀嗒的马蹄声传来,陈克复扶着李老爷子走了回来。“你们快过来帮我把老爷子扶到帐内去休息,记得叫大夫帮着包扎一下,老爷子额头出了不少血。”
  陈克复的话一落,胡海等几员将领忙跑上去扶老爷子,一看到他额头的伤也吓了一跳,“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这事说来话长,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鲁世深道:“将军,刚才我看各营都在收拾东西,问了下左翊卫的一个校尉,他说是陛下有令全军今晚三更撤兵回中原。你看我们现在是否也马上收拾东西?”
  陈克复叹息了一声,“不用了,我刚刚接了陛下的命令,我破军营将作为殿后部队,我们一万人留下,而且那近四十万的辅兵民夫也都将留下。等陛下他们今晚撤兵后,我们就要守在这营盘中,让辽人以为大军还未走,我们最少得守在这里半个月才能走。”
  李节一听这话,马上愣了一下,“将军,这是为何?我破军营身为陛下的亲卫,这等时候当然应当跟随陛下左右了,为何却要由我军来殿后?”
  陈克复看了李节一眼,“我当然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世矩二位大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我破军营乃我隋军最精锐者,此次退兵,事起仓促,所有必须有大将精兵断后,以防敌兵追袭。陛下最后也认为二位大人说的有理,所有不但命我等殿后,还让我军领四十万辅兵民夫,做出大军依然留在这里的假象。不但如此,陛下还令我军马上分兵接管驻守新城、南苏等四城,以防敌军早早看出我军虚实。”
  众人一听到这样的命令都是十分不满,虽然此时辽东的高句丽军队已经被打的丢盔溃甲。但是此时辽东的高句丽军依然不少,在这辽东两百余个山城之中,除了新城等四城的辽军被全歼,辽东城的守军被重创外,其余各个山城之前迫于隋朝大军进驻,纷纷各自退守山城之中以固守。
  但是如果一旦让他们知道隋大军退兵的话,那么隋军之前还是大军东进,中心开花、各个击破的战略,就将马上成为四面包围,进退不得的危险境地。
  这留下来的虽然也有四十多万人,可是真正的正规军却只有一万破军营的精锐,其余的又能有多大作用呢?反而会因为这些人,而将破军营的骑兵机动性完全丧失。
  看着众人的表情,陈克复心里笑了一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反应。让大家都对二裴不满去吧,反正这事他表面上也是无可奈何。又有谁能知道其实他是最想留下来的那个呢。
  众人回到营帐之中,李节还是有些不甘的道:“要不,我再去求见一些陛下,让陛下换支军队来殿后吧,这不但要留下假扮大军,而且还要分兵守四城。我们才一万人,这一下子分成五部,如何能对付的了到时合围而至的辽人。”
  “这已经是陛下的旨意,李将军还是不要去了。总归得有人殿后的,现在陛下心情不好,去了也不过是被责怪,大家也不用担心,陛下也说了,等到大军到了中原后,就会派兵接应我等回去。”
  郎将刘铁柱向来沉稳,这个时候问道:“将军,如今眼看着辽东城破在即,陛下为何突然诏令回军呢?”
  他的话一出,果然众将都将目光转移到了陈克复的脸上,对于这个问题,确实也是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肉都已经到了嘴边了,却要放弃,总是让人感到很可惜的。
  “楚国公、礼部尚书、黎阳粮草督运杨玄感和蒲山郡公李密在黎阳起兵叛乱,如今已经断了我大军的粮草,而且时刻威胁着东都洛阳。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百万军民集结于此,如此没有了粮草,到时就算拿下辽东又能如何?况且洛阳乃是大隋之京师,此等重地,又岂能落入贼手,所以陛下才下令全军回师中原。”
  “什么,楚国公造反?”众人都大吃了一惊,这个楚国公可谓是富贵到了极点,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人,居然还会造反。
  陈克复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转身走到上首坐下,扫卫眼众将后道:“马上通知军中队正以上军官,让他们马上到大账中来参加议事。现在离三更可不远了,我等得马上做好准备。等陛下一走,我等就要接手大营。”
  罗林起身应道:“是,将军,我马上让人去召集众人。”
  罗林刚一出去,账外去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官员在几位禁卫的簇拥下,走进大账,手中还捧着一道圣旨。
  来的却是陈克复的老熟人,通事舍人黄英,一进来就对着陈克复笑道:“陈将军,我可是又来恭喜你了,这短短时间,我就已经来给你宣了两次旨了,陈将军真是圣眷甚隆啊。陈将军,你接旨吧。”
  陈克复也没有想到,杨广居然在这样的时候,还不忘记给他来个正式的旨意,马上走下来,转身跪下接旨。
  黄英打开圣旨,对着陈克复大声地念道:“圣旨,大隋皇帝令,左光禄大夫、左备身府折冲郎将、柱国、新城开国伯、破军营统率陈克复功勋着著,简得朕心。特令,着升陈克复为左屯卫大将军,升爵辽东开国候,食实封五百户。其余散官、勋官不变。着命陈克复统一万破军营精锐、四十万辅兵、民壮留守辽东大营,分守新城、南苏、苍岩、木底四城,务必坚守半月以上。钦此!”
  黄英念完圣旨,笑嘻嘻的将圣旨交给陈克复,“大将军,恭喜啊,如今可是候爵了,以后还得多记得点小弟啊。”
  陈克复忙笑着接过圣旨,磕头谢恩,起身道:“黄大人说笑了,以后还得多请黄大人在陛下身边多美言几句才是。你也看到了,我就是因为得罪了那二裴,如今他们居然鼓动陛下将这样危险的任务交给我,只怕这次兄弟我是兄多吉少了。”
  “大将军说笑了,如今辽东虽然还有不少辽人,但想来当初陈将军以一千能破辽酋乙支八万骑兵,这坚守辽东,不过是给大将军一立功之机会罢了。说不定,等下次再见大将军之时,我就得称您为国公爷了。”
  “黄大人真会安慰人啊,我这还有点新城弄来的新奇东西,这我现在也回不去,不如送给黄大人也好,省得放在身边还是个累赘。”陈克复对于这样的品级不高,却又身在杨广身边的人也不敢大意。一个不好,到时又是一个如二裴一样的麻烦人物。
  黄英笑了笑,“那就多谢在将军赏赐了,大将军,这里是你统兵的虎符印信,来时陛下说过了,如果你愿意,就多编练一些民壮。一切自保为上,如果到时真事不可为,就率兵退回北平,陛下不会怪罪你的。”
第079章
整编新军
  等到黄英几人都得了陈克复不少礼物满意而去,鲁世深和胡海等众将都是肃立敬礼,“恭喜将军荣升大将军之职,贺喜大将军爵升辽东开国候。”
  李节更是大步走到陈克复面前,隆重的敬了一个礼,大声笑着说道:“大人身为我破军营之主将,今次高升,此乃我破军营全体将士之荣耀,我等无不为大人身感欢欣。”
  陈克复听着那话却怎么都感觉有些酸味,不过陈克复也不以为意。
  “拉倒吧,这虽然加封为左屯卫大将军,可是这手下的兵还不是只有咱破军营一军。至于这辽东开国候,虽然五百户的实食封不少,可是大家不要忘记,那辽东城现在可还在高句丽人手中呢。我就要敢去要,人家也不会给啊。大家还要先想想,我们要怎么按照陛下的旨意分守四城和大营吧。”陈克复有些懒洋洋的随意抛着手中的左屯卫大将军虎符。
  陈克复有些郁闷地看着众将,“大家先说说看吧,我们这一万人如何分守五处?”
  这要是按照兵法来说,他们这一万人当然是不分最好,只有合为一处,这一万人才能保证战斗力。分守五处,却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毕竟分成五处,一处也就两千人,实在是太少了。
  一说到这个,众人都不说话了,要不是这分兵的意思是皇帝的旨意,估计这个时候大家都要破口大骂了。不过既然是皇帝的旨意,就没有哪个敢直言说皇帝的不是了。
  等了好一会,都没有人说话,看着众人不说话,陈克复也没什么反应。既然他们不愿意说也好,干脆等到所有军官到齐后再说。
  没等一会,破军营中的所有流内的队副以上军官就全到了帐内,等大家坐下,陈克复道:“既然大家都来了,那么想必大家也应当知道,这次大军退兵,我破军营将担任殿后任务,在此伪装大军坚守半月以上……”
  “等等,既然是如今军中所有军官议事,为何却把我丢在一边?难道陛下已经将我的折冲郎将之职革除了?”
  陈克复的话才说到一半,大帐就被掀开,李奔雷老爷子头上还缠着布条,身上却全副武装的走了进来。陈克复看到老爷子进来,忙上前去扶,老爷子一把甩开他的手,“我虽老,可是老当益壮,还没有到连走路还要人扶的地步?将军召集众将议事,为何地独自丢下我?”
  陈克复笑了笑,将老爷子请到他位置的左手边坐下,“我只是观老爷子之前受了伤,需要休息一下,所以就没让人去请老爷子来。”
  老爷子此时已经知道了破军营将作为殿后部队在此留守,走到陈克复的面前一跪道:“今日在御营末将口无遮拦,如不是将军为臣说情,末将此时已怕是身首异处了。如今破军营留守殿后,也都是因为末将才但此危险任务,这一切都怪末将,请将军责罚。”
  陈克复轻轻的笑了笑,“李将军,我等留守乃是军令,你就不必乱说了,这事和你没有关系。如果真要说起来,只能说害大家留守的人是我,因为我和裴世矩及裴蕴关系不和,破军营才会被留守。不过这些事情都已经无法改变,现在离三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我们得马上商议接下来该如何办。”
  对于这个问题,李节道:“大人,不知道您是如何打算的?”反正陈克复是主将,他把皮球又踢到了陈克复的脚下,不论如何安排,这也都将是一个难事。
  陈克复道:“现在我等有四十万辅兵民夫,还有一万破军营骑兵。这四十万人里,其中各类工匠马夫伙头兵等都占了不少,剩下的则都是运粮一类的民夫脚力。真正称得上是精壮的汉子估计有十来万人。我们要分守五处,却只有一万精锐士卒。所以我个人觉得,破军营最好是不要分的太散,一万人聚则成兵,散则无用矣。现在新城等四城有坚城可守,所以我个人觉得派两千轻骑加四万民壮分守四城。两千轻骑以南苏三,每城驻四百骑,剩下的八百骑则作为机动,兼顾三城。一旦有警,立即援手。”
  “剩下的三千轻骑和五千重骑则全都留在大营,再挑出五万人,加紧训练,就是其它的辅兵民夫也不能懈怠,全都要分发武器铠甲。”
  李奔雷老爷子点了点头,“将军安排的没错,新城等四城有坚城可守,不须太多兵力。反是大营,却得强兵把守。只是陛下大军退兵虽不会带走那些军资器械,可是却也不可能一下子让数十万人都武装起来。如今营中的铠甲能装备十万人就算不错了,至于武器倒是能多装备一些,如果每个人只发一件兵器的话,我们倒是能让人人都有武器,只是一下子也不可能形成战力。如果到时辽人知道我等的虚实,只怕是守不住啊。”
  陈克复当然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退守四城,但是现在他们却得在这冒充大军,退是退不了的。
  “既然只有装备十万人的铠甲,我看,四城各领一万套甲,其余全都留给大营。另外武器就人手一件吧,弓弩调一半给四城,一半留在大营。兵力就这样分配了,现在商议一下领兵的将领们。大家觉得当如何分配?”
  “大人,我愿前往新城镇守。”陈克复的话一落,折冲郎将李节就率先请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