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09

  陈克复装做是十分委屈地道:“能为陛下担此重任,那是臣的荣幸。臣一切但凭陛下旨意,没有什么要求。只是陛下此次回朝,一路遥远,臣实在是有些放心不下,依臣之见,还是从破军营中抽调三千人护卫陛下身边为上。”
  杨广一听这话,心里十分高兴,没有想到陈克复这么忠心,自己只一万人,居然还要抽三千人来护卫自己。忙道:“这个就不必了,破军营人数不过一万,留在这也有些不足,再分就不够了。朕身边有数十万大军呢,朕的安全你就不用操心了。”
  陈克复犹豫着道:“陛下,臣觉得要想保证陛下的放心地回到中原,臣最好能在此坚守一月以上。臣觉得如果能从民夫中暂时编练一部份壮丁,再将留下的器械中发给他们器械,那么臣定能保证为陛下守好后路。”
  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还是十分担心的,提出编练民壮,自然是为了以后留下来后扩军所用。如果留下来的话,他不可能真的只保持一万人规模的军队,要想在辽东立足,军队才是本钱,毕竟这里是数个外族交汇之处,没有军队,就没有立足之地。不过如果没有杨广的允许,增加军队,这可是大罪。
  只要杨广能给他开这个口子,哪怕只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民壮,他以后也能大把的编练军队,只不过是挂一个民壮的幌子罢了。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关键是可以让他合法的拉队伍。
  杨广认真地看了陈克复几眼,“朕不会留你在这太久的,等朕一回到中原,就会让人来接你的。你想着编练民壮,不会是想守着新城四城吧。”
  陈克复笑了笑,“陛下,那些毕竟是将士们用鲜血打下来的,又怎么愿意轻易再送给辽人呢。如果有机会,臣当然不想白白丢给辽人,如果有机会,臣还想帮陛下将辽东城也拿下来呢。只要拿下了辽东城,那么臣等甚至不用回中原,完全可以在这里坚守到陛下明年东征。到时我们就是陛下的前站。”
  裴世矩和裴蕴都笑了笑,感觉陈克复有些异想天开。这辽东之地虽然大的山城没有多少座,但是各山各隘之间俱有一些小的如堡垒一般的小山城,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山城在辽东有两百多个。
  他们相信,只要隋朝大军一走,陈克复的这一万人能守住大营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去打辽东了。这辽东虽然这次差不多被打残了,但是只要隋大军一走,辽人就能马上从附近的各个小山城堡垒中汇集兵力,到时又马上能成为难以攻打的坚城。
  甚至只要让辽人知道了隋大军走了,说不定辽人会马上对破军营发动攻击也有可能。
  “陈将军可真是开玩笑,陈将军可不要轻视了辽人,最好是稳守大营,等半个月后,再退守新城,等待陛下派大军来接应回朝。”裴世矩阴笑着道。
  杨广也笑了笑,“朕就喜欢你身上的这股锐气,好。朕现在加封你为辽东开国候,食实封五百户,并擢升你为左屯卫大将军,允你编练民壮。如果你真如打下辽东城,那么朕允许你在辽东增设十个鹰扬府,所有将士征调任命由你提请朝廷。朕可是记下了今天你说的话,要是到时真的打下来了,朕定重赏之。”
  裴蕴干笑了几声,“陈将军,你就算刚才不是开玩笑,那么你也须切记,最少也得在半个月后才能攻打辽东城,要不然一你调兵,辽人就会发现我大军已经回撤。万一到时让那些辽人集结大军来袭,那么你不但无功还将有大过。”
  陈克复此时对于二裴,那是一脸的看不顺眼。不但心里看不顺眼,面上更是表露无疑,他就是要让杨广知道,他现在很生气,因为他不想留下来,都是二裴害他留下来的。
  其实他此时心里早乐开了花,他原本想着能留下来就很好了。没有想到二裴主动出手,让他留了下来。结果他不但没有惹得杨广半分猜疑,反而让杨广觉得他十分忠心,甚至还对他进行了点小补偿。
  对于杨广来说,不过是给陈克复升了个大将军。另外给陈克复封了五百户封,不过这封却在高句丽,有本事陈克复自己收税去。反正他觉得忠心于他的,升点官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反正陈克复上次也没有升职,只是升了从二品的散职,这次等于是升了正三品的实职,加一个正二品的爵位。
  对于陈克复来说,升爵位他不稀罕,倒是这个左屯卫大将军他很稀罕。名义上他可是左屯卫府兵的老大了,不过他如今除了他手下的一万破军营也指挥不了别人,当不当老大也没什么意义。倒是杨广给他的这个编练民壮的旨意他十分高兴,甚至只要他打下辽东城就等于有了十个鹰扬府的编制,如果按大府算,那也是一万二千人的编制啊,他现在的破军营一万人,如果能拿到一万二千人的编制,那他就能拥有两万二千人了。甚至他还能拥有不少的民壮,而这民壮完全就是没编制的,他能练多少,这还真没什么限制,只要他能找到那么多兵。
  这大隋朝的兵制,一个将军真想抓一大把的兵权,还真不容易。全国军权分成了十二卫四府,除了那不统府兵的四府。其它十二卫虽然是全国军队的统领机构,可是这军队都是左一个府右一个府的,都是千人左右的鹰扬府。平时没有任务的时候全回家种地了,只有每年抽那么几个月时间来训练、当值。
  这十二卫的将军们根本不能像南北朝时的将军那样拥兵自重,不过如今陈克复倒是有了这么一个机会。
  “陛下但请放心,臣一定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臣马上回营去安排,只等陛下大军一离开,臣马上接管大营,绝对不让辽人觑得我营虚实。”
  杨广点了点头,“去吧!”
  陈克复克制住激动的心情,不让脸上表露半分,慢慢的起身,还装着一些不舍。末了,又回头狠狠地瞪了裴世矩和裴蕴两人一眼,脸上尽显怨意。
第076章
犹豫不决
  夜色之中月亮终于爬上了半空,照耀的整个辽东城都清晰可见。
  半个多时辰前,整个辽东城上下都还处于你死我活的激烈争夺之中,呐喊厮杀之声不绝于耳。可是才半个时辰不到,这里就已经如同鬼域一般的安静。就连那些受伤的守城士卒们都没有人敢大声哼哼,这让所有死里逃生的人,都感觉这诡异情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月光照耀下,城下的隋军死伤将士早已经在他们退兵时带走了。现在城墙内外依然躺着的尸体全是守城的高句丽人,在月色之下,那横七竖八的尸体,那幽幽的盔甲,甚至那破损的战旗,那反射着月光的刀兵。
  荣留王高建武半跪在城头,有些呆滞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到现在,他都还有种在做梦的感觉。原本他以为今天就是他殉国之时,按着今天隋军城墙的规模,他是根本不可能冲的出去的。
  可是隋军为什么会退了呢?
  西城城墙在隋军一天的猛攻之下,此时已经多次破损,特别是城头上的城垛,此时基本已经被隋军的冲车给摧毁了。此刻他所呆的西城这一段城墙更是被隋军冲上来死死的占据了。
  围绕着这段城墙,高句丽人死战不退,前前后后在这死伤无数,城头早已经被鲜血给染过了一遍,整个城头都是黑色的干涸血迹,更是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道。
  死里逃生捡的一条命的城头军民,此时都已经没有了半分精气神的样子,一个个或躲或靠,失神茫然的不知所措。
  一阵脚步声传来,只剩下一只手的高明跑了过来,一眼就看到城头上在卫士护卫下的荣留王。
  “王爷,隋军怎么突然退兵了?”高明一直按着高建武的命令在准备着晚上的撤退事宜,没有想到最后却听人来报说隋军退兵了。
  “我也不知道隋军怎么退兵了,就好像如潮水一样,在城破前的这么瞬间退却了,退的那么莫名其妙。”高建武还有些心惊的道,他从没有经历过今天这般危险的战争,在隋军退兵前的那段时间里,他甚至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崩溃了。他从没有想到,隋军居然如此的让他感觉心惊。
  他是头一次感受到了隋和高句丽之间的差距,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现在他已经完全意识到,他当初打败隋朝水师的那一仗是有多么的侥幸。两国真正的对战,他们就算有坚城可倚,依然能让他感受到隋朝的那种雷霆之势。
  高明也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荣留王,他还是头一次在一向自信的荣留王身上看到他如此的神态。他举目环顾,看着辽东城四下,那一个个眼中满是留着恐惧的百姓,不由得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王爷,隋军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会不会是国王陛下发兵来援了,说不定是乙支大将军率军北上了。”
  高建武苦笑了几下,“你看那隋军现在全退回了大营,如果真的是援军来了,不管来了多少。隋军肯定不会是现在的这个反应,他们肯定会派大军前去迎战的。我高句丽虽在这远东称霸,可是真的和隋军野战的话,我们还是有差距的。现在隋军数十万大军积聚于此,我高句丽还没有能力可以以一支军队将数十万隋军压制在营中不敢出。”
  高明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失望了一下,可是也不得不承认高建武所说的。
  “那依王爷之见,隋军为何匆匆退兵?要知道他们可是连我们的城墙都占据了,用不了多久,这外城就要破了。外城一破,内城更是守不住的。”
  高建武从地上爬起,站在城头举目远眺,看着隋朝大营的点点灯火,甚至还能看到大营中的如蚂蚁般走动的人影。对着那大营出了好一会神,他依然没有想到半点隋军退兵的原因。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何退兵,而且也没有听到他们来招降,所以肯定也不是等着我们降服的。哎,不管他了,退了就好,管他是什么原因呢。”
  高明也点了点头,轻声道:“王爷,按你的吩咐,我已经准备好了三千精锐骑兵,另外王爷府中的东西也都收拾好了,几位王姬也都带上了。另外按王爷的命令,我已经安排了一队人马,将城中各大仓库全都堆上了柴草,就连城中的所有街坊也都堆上了柴草。王爷,现在隋军退兵,我们正好趁此机会突围。等我们一出城,安排断后的人马就会将整个辽东城都给付之一炬,我们守不住的,隋人也一样拿不到。”
  高建武点了点头,抬起头看了看月亮,此时已经月上中天,虽然比他定的突围时间有些早。可是现在隋军莫名其妙的退军,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如果他们此时要突围,却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如果隋军再次发起攻城的话,他连一点守住城的信心都没有了。
  之前虽然和隋军血战不失,也不过是在凭着最后的一点勇气在战斗。现在隋军一退,所有军民心中的那股拼命之心也退了,隋军再来攻的话,他都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再拿起武器战斗。
  现在走,还有机会以后再卷土重来,可是如果不走,他却根本不知道要拿什么来抵挡隋人的下一波攻击。
  高建武站在城头,背负着双手,低着头不时的走来走去,一会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一会又看看隋军的大营,一会又看着身后的辽东山城。转了好半天,却也不知道要如何决定。
  高明也有些被荣留王转的有些眼花了,“王爷,你当审时度势,现在我辽东守军主力全失,军心更是降到更低。现在我们虽有粮草器械,可是却没有人了啊。现在城中还有十万军民百姓,可是我们的士兵却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除了那三千准备突围的精锐的士兵外,基本上都是之前受伤退居二线的伤兵,要想以他们来抵挡隋军,希望太小了。就连那不到十万的城中百姓,也俱是青壮俱去,皆是些老弱妇孺而已。”
  高建武咬着牙看着高明道:“高明,你跟随我这么多年,你告诉我,舍弃辽东,我们去哪?为了这里,我们谋夺了两百年,又在这经营了两百年。你当知道辽东城对我高句丽的重要,这辽东之地,俱是山川河流,乃是我高句丽抵挡中原与北方突厥等族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辽东的各个山城,我高句丽才能立国到现在五百年。”
  “王爷,辽东城没了,我们还有其它的山城,我们还有新城,还有卑沙城,还有扶有城,还有国内城,这都是比辽东也差不了多少的大城。除了这些大城,我们在这辽东还有大大小小两百多个山城,就算没有辽东城,我们依靠着这些山城,依然能抵挡北方的敌人。”
  高建武摇了摇头,“高明你说错了,虽然我们在辽东有两百多个山城,可是又有哪个能和辽东城相比。辽东城不保,那么新城也就将不保,辽东城、新城一失,那么卑沙城,扶余城、国内城也就被切割成了互相不能相顾守的山城。没有了这些大城,其余的山城再多又有什么用,大城一失,那些依靠着大城的小山城,不过是让敌人多花点时间就能扫清的罢了。”
  叹息一声后,高建武仰头看着天空,“辽东之地一失,我高句丽就真的成了一马平川,没有半点防守能力的小国了。到时不要说隋人派百万大军来攻,只要他们守住辽东,派个十万人来攻平壤,我们一样无可抵挡。自建国以来,我高句丽历代国王大臣都明白,这辽东就是我高句丽的命脉,保住辽东,我高句丽就进可攻辽北、中原,退也可守三韩半岛,南下攻击新罗、百济,只要守得住辽东,我们就能不断地向南方的丰沃平原推进,用不了几代人,我们就能将新罗和百济灭亡。”
  “只要统一了半岛,有了丰沃的南方平原,我们用不了几代人就能强大起来,到时我们北联突厥,就能北进中原争夺天下。有了辽东,我们才能进可攻、退可守。这是我高句丽的命脉,现在就这样拱手送给隋人,那我高建武就是我高句丽立国五百年来的第一罪人。你说,我能这么做吗?”高建武痛苦的对着高明说道。
  而且他的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现在走了,那么以后他也将永远背负一个败军失地的污点。他在高句丽这么多年营造出来的声望也将一朝降至谷底,当今国王高元是他亲哥哥,可是这个哥哥却没有儿子,他现在一心希望能在他哥哥百年之后,谋得国王之位。而如果他现在就这样灰溜溜的走了,那么以后国内又还会有多少贵族会支持他。于公于私,他都不能走。此时,他心乱如麻,一颗心犹豫不决。
第077章
汉奸国贼
  高明根本猜不到高建武的想法,只是尽着一个臣子的忠心,劝解道:“王爷,如今隋军兵威如此强盛,无论如何硬守是不明智的,我们当暂避锋芒。王爷也当知道,如今已经快到八月了,最多一个月,到时就会进入雨季。王爷可不要忘记,隋人第一次来攻时,三十万大军是怎么全军尽没的。那不是我们打败的,是他们一点点没在这辽东雨季的沼泽、疾病中的。”
  “王爷,我们现在完全可以退守到新城,甚至是再退后点退到国内城。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再等一个月,到时隋军就得退军。只要我们烧了辽东的粮草,就算隋军得到辽东城,一到雨季他们就是想从中原补充后勤都不可能。没有粮草,他们根本不可能留在辽东城,到时他们还是一样得把辽东城舍弃。我们到时再带大军回来,重新驻守辽东城,一切不又还和以前一样吗?王爷,我们退吧。”
  高建武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隋军大营,心里满是不甘,真的要退兵吗?真的要就这样走了吗?可是他不甘心,他以十万人驻守辽东,是奔着打败隋军的目的来的。可是到头来,损兵折将,十万人折了九成,连百姓也都死伤了一半,他要这样灰头土脸的逃跑吗?他走了,还能回来吗?贵族们还会肯让他统兵吗?
  “唉!”高建武恨恨的在那残缺不全的城垛上重重地拍了一下,心中满是不甘。
  长叹一声后,高建武有些失落的道:“传我命令,准备突围,留一队人断后,等我们离开后就马上放火把辽东城烧了……”
  话还没说完,一名卫兵跑了过来道:“王爷,西城门的克将军派人来报,说是一名隋朝的官员跑到城下,要求进城。”
  高建武愣了一下,“难道是来招降的?”如果是来招降的那就好解释之前隋军的行动了。
  “王爷,克大人说那隋朝官员说是来投奔我王的,还说有紧急的事情要告诉王爷,希望王爷能让他马上进来。”卫兵忙解释道。
  高明有些担忧地道:“王爷,这恐惧是隋人的什么诡计,大人,还是不要见他了,我们马上撤吧。”
  高建武抬手制止了他,认真地看着那卫兵问道:“那隋人是多少人来的,是他一人来的,还是带了人马,还有,他有没有说他是什么身份?”
  “回王爷的话,克大人传来的话是,那隋人自称是隋朝兵部侍郎斛斯政,他是独自一人来的,据克大人说他十分仓惶。”
  一听这话,高建武和高明都是愣了一眼,两人对视了一眼。他们原以为不过是一隋军小官吏,可没有想到居然会是隋朝的兵部侍郎,这可是一位大臣。
  高明劝道:“王爷,依小的见,咱还是不要去管那什么兵部侍郎还是兵部尚书了,我们还是按计划退吧。”
  高建武站在那里沉吟了一会,“不,我要先见一下这个隋人,我一直想不通隋人为什么突然退兵。只要把他带过来,我就能知道是为什么了。隋军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不然不可能突然退兵。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那么我们也许就得重新考虑一切了。你,速去城门处,把那人带过来,记得礼貌一点。要快!”
  “高明,你先去准备,如果到时事情仍不可为,我们就马上突围到新城去。另外,让城中的将士们打起精神来,继续防守,一刻没有离开,我们就一刻也不能轻心。”
  没有一会,在几个卫士就已经簇拥着一位隋朝官员走了过了。
  那隋人一见高建武就忙跪在他面前道:“斛斯政拜见荣留王,小的有大事要向王爷禀报。”
  高建武看他居然一来就跪拜自己,而且还说有要事向自己禀报,沉疑的看了他几眼,“先生即为大隋之兵部侍郎,那应当也是大隋之贵族吧,何由却要奔我高句丽?”
  斛斯政叹了口气道:“小的确实是在原贵族,家祖还在西魏位列三公,任太保、尚书令,封爵常山文宣王。可惜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王爷你可知道为何今天隋军突然在破前之即突然退兵?”
  高建武一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马上走前几步,来到斛斯政面前紧急地问道:“却是为何?”
  斛斯政笑了几声,却不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