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509

  李秀宁伸出一根葱白玉指,轻轻挡住陈克复的嘴,“夫君,妾既进陈家门,以后生是陈家人,死是陈家鬼。不管将来夫君做什么,妾自当跟随。哪怕以后夫君为一农夫,妾也愿意为一农妇,男耕女织,定会不离不弃。”
  看着李秀宁的样子,陈克复笑了笑。今晚他是必须离开的,这个李阀出身的新婚妻子有些让他不好决定。按常理,既然已经成亲,那么陈克复不论去哪,都是应当带着她的。不过如今他要做的是造反,虽然很有把握,但是风险也还是很大。对于这个女子,陈克复愿意给她一个选择权。是去是留,都在她的一念之间。
  “既然如此,卿不负我,予今生亦绝不会负卿!”陈克复点了点头,低头在那唇上吻了一下后道:“夫人马上收拾一下东西,我们今晚就得离开府中,待明日一早我们就回辽东。咱们就去辽东做一对农夫农妇,男耕女织!”
  李秀宁抬头看着陈克复,目光紧紧注视着他的瞳孔,好半天后终于确定了他不是在玩玩笑。一时笑容也僵在了脸上,有些迟疑地道:“夫君,出什么事了吗?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急着回去?三日后妾身还要回门啊。”
  陈克复也不再瞒她,起身开始收拾东西,“皇帝要杀我,就在明日午后,我们现在回辽东,是要回去起兵造反。夫人如果不愿意跟我走,我可以写一纸休书于你,如此你和唐国公府就都不会受牵连了。”
  李秀宁的脸色一下子苍白了起来,脑中一时混乱无比,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新婚洞房之夜听到的居然不是绵绵情话,而是如此让她震惊的话语。此时她已经被惊的手足无措,只是愣愣地坐在床沿,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要怎么办。
  收拾了一些紧要的东西,陈克复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就要离开。造反是属于大业律法之中的十条不会被赦免的大罪之一,而且不久前杨玄感的叛乱,最后所有参与叛乱的人都被朝廷进行了严厉的报复。只要是参与谋反的基本上都是满门抄斩,就在东都城外,就埋了三万多条参与叛乱的人命。
  李秀宁和他婚前才见过一面,今日过刚过门,面对这样的情况难以选择陈克复十分的理解。只是心中虽然如此想,但是在快踏出房门时,心里还是十分的酸楚。
  伸手拉开门,只要再一步,他就将与他的新婚妻子说再见了。最后一刻,陈克复还是忍不住的回头向屋中望去,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两人目光同时对过来,四目相对,一时千万般情绪闪过。陈克复狠了狠心,转过头,拉开了门。
  身后一阵脚步声传来,一条身影一下子扑了过来,一双玉手从腰后紧紧的环绕住了陈克复。
  “不论夫君去哪,请带上妾身一起,不论天涯海角,不论是王侯宰相,还是起兵造反。妾身不懂那些天下之事,但却知道,既然我们已经成亲,那妾从此如蔓藤,将永远攀附于夫君这颗大树之上,再不分你我。”一边是刚刚成亲的夫家,一边却是有着养育之恩的父族,李秀宁最后的选择也是异常的艰难。
  伸手抓着搂在腰间的那双玉手,陈克复心中异常的感动。轻轻拍了拍,“我们走!”
  赵越召来八位年青侍女,“大帅,这些是司里特别训练的女卫,看似柔弱,却身手不凡,不但能骑善射,而且赶车做饭、洗衣铺床样样皆会。就让他们照顾夫人路上的起居吧!我已经安排好了马车,到时夫人坐马车就行。”
  李秀宁点了点头,“既然我们时间紧急,就不要准备马车了,帮我也准备一套轻甲。到时出城后,我也骑马。”
  看到赵越有些为难的样子,陈克复笑了笑,“按夫人说的去办吧,夫人可是女中英杰,说不定将来还能带出一支娘子军上战场呢。”
  一身车夫打扮的陈雷走了过来,在陈克复的耳边轻声道:“大帅,出云公主不肯跟我们走,说是要见您。”
  陈克复点点头,走到李秀宁的旁边,“夫人,我让侍卫长陈雷先送你到城门附近的落脚点去,为夫还要处理点事情,我们晚点再见。”
  将其余的人都安排出府后,陈克复带着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李承义四将还有十名卫士最后出府。“走,我们去把公主带上,马上走!”
  公主一看到陈克复到来,忙扑上来担心地道:“陈郎,刚才你的侍卫长要带我走,说是你的命令?”
  “吉儿,这确实是我的命令,现在皇上已经相信了裴蕴等人的话,已经认定了我要谋反。我不能再坐以待毙,所以我打算先回辽东,等过点时间,陛下气消了一些,我会向他证明一切的。我们之前已经约定十五去辽东,现在正好带上你。”
  “可是,可是如此一走了之,万一父皇震怒怎么办?”一听要离开洛阳,杨吉儿也有些犹豫起来。
  陈克复一把拉起杨吉儿就走,“没有那么多如果了,我们没有时间了。留在东都只有死路一条,我不想现在就失去你。跟我走吧,在辽东,我们可以自由的在一起。”
  杨吉儿心中满是犹豫不决,人却被陈克复拉着从侧门出府,坐上了一架酒楼的送货马车,向城门处驶去。
  五更结束,也就是早上的寅时结束,然后就是卯时。卯时,为一天之开始,军营之中点卯,就是清晨点名。而在京都洛阳城中,不但紫微宫中筑有一高达三十余丈之钟鼓楼。而且在东城门附近更是筑有一更高大的钟鼓楼,自南北朝起,钟鼓楼便是晨钟暮鼓。
  每日黄昏之时钟鼓楼上响鼓,关闭坊门城门,夜晚不再以钟鼓报时,而是派人打更报时。而卯时一到,钟鼓楼则有专门的军士开始先鸣钟后响鼓。鸣钟而起,各坊门城门开始相继打开,夜晚结束,新的一天开始。
  “当!当!当!”
  高高的钟鼓楼上的钟声悠长鸿亮,钟声四处荡开,声盖洛阳城。
  值守东都紫微宫及洛阳各门的左右监门卫府的卫士就在各个城门校尉、直长的呼喝下,吱吱呀呀的相继打开了厚重的城门,放下吊桥。不少早起出城的百姓商人们已经在门前排起了队伍,不过大早上出城的多,入城的少。出城的百姓不用交税,倒是不用耽误多少时间,就纷纷被放行出城。
  为了不被发觉,陈克复这些出城的人数有三百人左右,除了陈克复带来的一百多辽东将校军士外,还有如陈深、长孙无忌的家人、罗林的家人等人。三百多人装扮成各式各样,有农夫有猎人,甚至商队小贩。就连陈克复自己也充当了一名商队护卫,和一群真正的商队护卫混在一起。
  那商队实际上也是特勤司的人马,不过表面上,这却是一家经常进出东都的商队。就连守城的卫士也大多是认识他们的,在那领队的几枚金币塞过去后,更是二话没说,说给商队放行了。
  陈克复骑着一匹杂色马,一张脸也被染黄,身上一套脏旧的袍子,出城之时,那些卫士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让他之前还担心半天,结果却是轻松的出了城门。
  出城数里之处,有一片小树林子,分散出城的人马都在这里集结。集结之后,他们将全部更换上上等的战马。刚出城的三百人,外加两百名护卫,每人双马。正好是五百人、一千匹马,虽然如此大的队伍容易被发现,但却也更加安全和快速。
  而为了掩护他们,特勤司洛阳分部早已经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各安排了三支同样装束,同样人数马匹的队伍。他们同样向辽东方向前进,分别向河北、山东、江南三个方向去。而除了这九支人马,特勤司还在洛少、运河等几条大河一共安排了十支一样的船队,以做疑兵之计。
  五百人全部骑兵,就连李秀宁和杨吉儿、长孙无垢几个女子也一人一马。好在这几个女子虽然都很年轻,不过却都不是普通人家出身,在崇尚武力出身的几大军事贵族世家出身的她们,每人都有着一身不弱的骑射功夫。另外如陈深和罗老爷子等人虽然年纪大此,但却也无妨。就连长孙无忌的舅母和几个表姐妹和表嫂,也一个个全都换了装束,骑上了战马。
  陈克复骑着被染成了杂色的爱马青骓,手一挥,“出发!”
第337章
龙归大海
  如此轻易的出了东都这个龙潭虎穴,陈克复等人心中都是一阵轻松。只要出了洛阳城,那么回辽东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离午后杨广派人去宣他进宫,起码还有五个时辰,这么长的时间,他们都已经出了虎牢关天险,如鹰入长空了。
  辽国公府昨日陈克复大婚,大宴宾客,美酒佳肴歌舞助兴,那时王侯国公,也大都是到了半夜才回的府去。而许多年轻一辈的子弟甚至彻底玩耍,一直到了快天亮时才被安排睡去。昨夜的婚宴,作为陈克复小舅子的李世民也陪着父亲过府。唐国公李渊在拜堂过后没一会也就回府招呼女方的宾客,将李世民留在了陈府。
  热闹的婚宴之中,李世民却倍感孤独,席中他看到长孙无忌做着礼宾在招呼宾客,也腆着脸上前打招呼。本想问问长孙无垢的情况,可哪知长孙无忌看到他过去,几次都是远远的就走开了。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让他的心情更加的低落。看到长孙无忌的态度,再想想长孙无垢那种笑容背后的距离,让他一杯又一杯的不断喝酒。
  到天光大亮之时,李世民也终于从一堆酒瓶之中醒了过来,那种宿醉过后的晕炫恶心,让他昏昏沉沉。他独步于府院之中,发现陈府之中的仆人们正在往来收拾。一路昏昏沉沉在院中行走,蓦然抬头,发现自己却是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长孙无垢的那个小院之外。
  心中蓦的一痛,垂首转身,走了两步,终究还是控制不住。轻拍了一下额头,李世民拢了拢衣裳,又往那小院走去,仿佛那院中正有人在无声的召唤着他。
  “当、当、当!”
  李世民站在小院门前,敲打着院门,脸上的表情也从微笑,到失落,再到有些阴沉,最后到了愤怒。他不明白,自己堂堂唐国公、当朝宰相的儿子,而且自己虽然年轻,却也是在辽东为国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是山西的一名卫府郎将,几天前,还被皇帝刚晋升他为汾阳侯爵位,以功封金紫光禄大夫。
  如此的高贵出身,还有如此的年青俊朗,而且自己已经立功有爵有权,除了不是唐国公府嫡长子外,该有的一切他都有了。他就是不明白,为何一个破落户的一对兄妹,就敢这样的瞧不起自己。再一想起长孙无忌如今正跟着陈克复做事,连长孙无垢都还曾将家族宝弓赠送给陈克复。如今更是直接住在陈克复的家中。
  也许用不了多久,长孙无垢就和当初他在辽东见过的新罗公主一样,最后成了陈克复情人或者妾侍。越想他就越气,凭什么陈克复什么都能拥有,不但高官得做,大权在握,就连美人也争相拥入他的怀中?
  还在醉中未清醒过来的李世民敲门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直接改成了拳打脚踹,可是根本没有人来应理他。李世民此刻就如同一个孩子一样,越是这样,他越认为是所有人对不起他。他后退几步,飞起一脚,直接咣当一下将院门踹开。“长孙无忌,你给我出来,长孙无垢,我知道你在里面,我要见你,我要和你好好谈谈。”可是他说了半天,院中依然寂静无比,院墙下的那架秋千静静的立在那里,仿佛在无声的嘲讽着他。
  李世民冲入屋内,可是屋中却没有半个人影,仔细打量几眼,却是人去屋空,看的出人已经搬走了。他离开小院,直接赶往陈克复的后院,可是刚到院门口,却见几个陌生的家丁拦住了他。
  “让开,我要见我姐夫!”
  “抱歉,大帅吩咐过,今日概不见客!”那名家丁面无表情的道。
  “那我去见我姐!”
  “抱歉,夫人今日也概不见客,公子如果有事,可以明日再来。”回答他的依然是那家丁头冷冰冰的话语。
  李世民仔细地打量了那几个家丁一眼,六个人,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两个多月来,辽国公府他也来过许多次,可这些人他敢保证他一次也没有见过。
  带着些疑惑李世民转身离开,他跑回长孙无忌的院子旁,那里还有几栋院子,分别住着程咬金、秦琼等七八位辽东来的将校。这些人大多是和他曾经并肩战斗过的,这想去找他们问清楚情况。可是一连找了几个院子,却发现都和长孙无忌的院子一样,都是人去楼空,一个人也没有找到,而且随身常用物品也都不见。
  李世民越想越不对劲,如果长孙无忌兄妹搬到府外居住,那不可能秦琼等人也搬去府外居住。而如果秦琼等人是外出执行什么任务,那不可能长孙无忌会带着他妹妹一起去。再一想,陈克复院前的那些陌生家丁,李世民的脸色阴沉了起来。
  他悄悄的绕到陈克复居住院子的后墙边,看着左右无人,飞身翻过院墙,摸入院中。院中依然到处张灯结彩,甚至都已经早上了可是红灯笼依然在亮着。整个小院之中,居然一个人也没有。
  一种不好的念头涌入他的心头,这两天他已经听到父亲几次谈起御史台弹劾陈克复谋反之事。现在整个辽国公府的那些人都不见了,难道,陈克复跑了?
  顾不得失礼,李世民推开陈克复的洞房,结果却只发现一对还在高照着的大红喜烛。喜床之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他走过去,伸手一摸,大正月的,床上冰凉的很,根本无人睡过的样子。
  李世民的酒意一下子醒了大半,猜测已经大半成真,他的心中一片寒意,手脚冰凉。陈克复早些时间有不臣之心,李世民是知道的。不过那个时候,陈克复在谋划的还是如何掌控辽东,将辽东兵权抓在手中,不让别人染指。虽然是有拥兵自重的打算,可还没有真正谋反的打算。
  经过南北朝这么多年的更替,对于王朝更替那些世家大阀早见怪不怪。阀门世家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家族利益,而不是王朝的利益。如陈克复这样的打算,每一个阀门都差不多,区别只是有没有机会。
  但是如果现在陈克复败露,畏罪逃回辽东,那最倒霉的有可能就是他们李家了。原先他不过是陈克复的一个部将,根本不关轻重。但是昨夜他的姐姐已经嫁入了陈府,两家如今已经绑在了一起。陈克复如果回到辽东起兵,那还处于京都的李阀绝对是杨广第一个要对付的。
  李世民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唐国公府的,只觉得满脑子的昏沉。回来前,他又一次的找遍了辽国公府,从陈克复到那些他见过的辽东将校卫士,甚至连唐国公府陪嫁过去的两个她姐姐的贴身侍女也都不见踪影。
  “哎哟!”一声惊呼传来,将李世民的思绪拉了回来,他这才发现,自己刚刚居然将父亲给撞了。
  李渊一边揉着被撞痛的胸口,一边有些不高兴地道:“虽然昨夜你姐大婚,你去庆贺。但凡事也得有度,看你都成什么样子了。喝的五迷三道,失魂落魄的。你现在也已经快十八岁了,在辽东也跟你姐夫一年多时间了,现在你也是侯爵,还刚被加封了金紫光禄大夫。虽然年轻,但也是穿上了紫色官袍,以后多学着点你姐夫,他也比你年长不了多少。可你们一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李世民本来正想道歉,可是被父亲拿着李渊一顿比,而且居然将陈克复夸到天上去了,心头的那点火苗不禁呼呼上窜。
  扭头冷笑一声,“父亲大人,儿比不上陈克复,也不敢和陈克复比。父亲大人可知现在陈克复在哪?又想要做什么?”
  “还能在哪,肯定是新婚燕尔,在陪着你姐姐呢。”
  “不!”李世民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我刚从辽国公府回来,你知道吗?整个辽国公府只剩下了一些奴仆,整个陈府的那些人都已经消失了。”
  李渊满脸震惊,喝斥道:“二郎,你这话什么意思?说清楚点!”
  “父亲大人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我在辽东的时候,就知道了陈克复的想法。他此生的目标,就是要复陈氏故国。父亲大人真当御史台的弹劾是空穴来风不成?据我看,陈克复早就在谋划这事了,如今陈克复和他的部下突然失踪,你觉得他们去了哪?当然是事情败露,回辽东起兵去了。父亲大人,只怕你最得意的联姻,换来的宰相也只能挂几天过下瘾,换来的可就是灭门之祸了。”
  李渊眉头紧皱,他的几个嫡子之中,建成虽然老成持重,但沉稳有余,进取不足。余者老四勇猛却有些心智不足,更可惜早逝于辽东。三者元吉和老四一样的勇武,可惜却是脾气恶劣,不堪以成事。剩下的那些庶子,大都是未成年之子,更兼身为庶子,注定一生碌碌无为。唯有这个二子世民,不但长相英武不凡,和他很像。更兼能文能武,尤其在辽东从军一年多回来后,更是如同脱胎换骨。
  “二郎,依你之见,我们李家要怎么办?”
第338章
大义灭亲
  李世民左右四顾,见四下无人,才轻声道:“孩儿有上中下三策,可由父亲抉择!”
  “你说!”李渊眉头已经皱出了一道道沟,却正是一张当年杨广曾戏说过他的‘婆婆面’。
  “下策者,立马召集府中兄弟子侄以及各位姨娘,挟带细软,我唐国府上下皆快马追赶陈克复去也。也许等到他日陈克复建立新朝,父亲及我李阀家不失一尊荣之位。”
  李渊摇了摇头,“如今陈克复就算是蛟龙,却也还困在中原的浅滩之上。除非他能回到辽东之地,否则也只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这确实是一个政策,我不能拿我李家上上下下几十口条人命去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