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509

  拉起杨吉儿的手,杨广轻拍了几下,沉吟道:“好,朕就再给陈克复一个机会。明日等陈克复进宫之后,朕先不杀他。只要他肯留在京城,并协助朝廷派兵入辽接管辽东,并调辽东军回中原,朕可以保他一世富贵。”暂时不杀陈克复早就是杨广心中决定好的,这个时候说出来,不过是要安慰一下杨吉儿。对于杨广来说,现在一个活着的陈克复,比一个死了的陈克复更有利。留着陈克复不但能安抚住辽东军,而且他还要从陈克复的手中将火药武器的配方弄出来。
  “父皇,真的吗?”杨吉儿抬头注视着杨广的眼睛。
  “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又岂会不算数,你放心吧,只要陈克复够聪明,朕就不会杀他。天也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宫安寝吧。”杨广点了点头。
  归义坊,辽国公府。
  此时天已近黄昏,正是吉时。辽国公府的正堂此时早已经布置妥当,大堂铺着华丽的波斯地毯,两排摆设好了软榻。大堂上首的巨大红色双喜字下面也摆上了一排软榻,那是男女双方家长的位置。陈克复的生母早亡,他父亲后面也没有续弦,而李渊的情况也差不多,正妻已亡,此时的上首位置正端坐着陈深和李渊二人。
  大堂的两侧此时也早已经站满了贵宾,两排年轻侍女分立两侧,手捧着拜堂时的各种规定物品。司仪看了看时辰,高声唱喝道:“吉时已到,有请新人!”
  在罗林、秦琼、程咬金、李承义四名年青伴郎的陪同下,陈克复一身礼袍走入大堂。在他的右面,李秀宁也在四名京都大家中未出阁小姐伴娘的陪同下缓步走出。此时的李秀宁风冠霞披,一身喜庆的大红。虽然头上还盖着一个朱纱红盖头,但是婀娜身姿,典雅端庄的气质还是让众宾客都感觉惊艳。特别是此时满头珠翠,那半透明的朱纱盖头之下,透过那几道垂珠,能清楚的看到里面的精致面孔。真是面若桃花,眼若点漆,雪肤玉肌,份外娇艳动人。
  这个时候房玄龄走到陈克复的身边,在他的耳边低语了几声,陈克复听后只是眉头微微一皱,“快请他们进来!”说完也站在那里迎接。
  满堂宾客都有些惊讶,不知道这来的是谁,晚到不说,居然还能让陈克复亲迎。
  “小王来晚了,还请破军兄见谅!”一声大笑声传来,十余人已经来到大堂之中,众人看去,发现来的却是辽王杨暕、宇文化及、宇文士及两兄弟,还有位女眷却正是南阳公主。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宇文阀和裴阀数位年轻子弟。
  看到这些人到来,众宾客都有些惊讶,京城之中如今到处传言之前陈克复宫门被刺,就是裴阀和宇文阀所为。大家都在等着看陈克复会如何报复宇文阀和裴阀,没想到,他们今天却还会出现在这里。
  陈克复面色不变,笑着上前招呼,刚说了几句话,房玄龄却又走到陈克复的耳边低语。
  看着众宾客们好奇的样子,陈克复笑着道:“太子殿下亲来,已经进府了。”
  众人更是哗然,都没有想到,不但亲王来了,居然连储君都来了,这也太有面子了。陈克复等人赶忙走到大堂前迎接。
  太子杨杲身着一身锦袍居前,后面还跟着东宫的十几位属官还有皇族的数位年轻子弟,在他的后面还跟着数名内侍和侍卫。
  “参见太子殿下!”
  杨杲不过是一八岁小童,来参加婚宴不过是太子府的臣属的意思,目的也不过是要来拉拢一下当朝最有权势的陈克复,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东宫众官一致认为,只要得到了陈克复的支持,不但更能巩固太子之位,也能断了辽王的最后希望。
  “孤来是为贺左相大婚,诸位不必多礼,切不可让孤喧宾夺主。”杨杲虽然年幼,一番话却说的很是老成。
  陈克复点点头,请杨杲和辽王皆入上首入座,其余人等也都请入两旁观礼。谈笑间,他却发现有太子有一名内侍小太监有些眼熟,而且居然自进来后,就一直目光直直地盯着自己,让他觉得有些疑惑。
  两人交错而过之时,手中却突然被那内侍塞入一物,陈克复用手一捏,却发现那是一张折叠的纸条,心中不禁更是疑惑。
  还没有来的及打开观看,司仪已经高声道:“吉时已经,新人拜堂,一拜天地!”
  陈克复和李秀宁两人步入大堂正中,两人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第二拜,拜的就是堂上的两家长辈,太子杨杲和辽王杨暕因身份尊贵,此时也坐于上首。拜高堂之时,新娘须敬茶,这一杯茶敬过,只要公婆喝过,也就算是完成了成妇之礼。满头白发的陈深笑着接过李秀宁亲手沏的茶,一饮而尽。
  “夫妻对拜!”
  陈克复和李秀宁两人手执红色一条红色绸带,在满堂之人的见证之下,转身相互一拜。两人弯腰对拜之时,陈克复透过那盖头,清楚的看到李秀宁那紧张和娇羞得面孔,甚至还能听到那带着紧张的呼吸之声。陈克复轻笑一声,身子往前微倾,前额轻轻的碰撞在李秀宁的凤冠之上。
  “嗯!”一声轻呼,陈克复透过那珠帘,看到李秀宁正拿眼瞪了他一眼,不由的有些好笑。看来这个妻子也还不算那种特别古板之人。
  “礼成,新人送入洞房!”
  随着司仪的一声唱喝,大堂门口的乐队开始奏乐,更有家丁将一根根早已经备好的竹竿扔入火堆之中,噼噼啪啪的声音响起,婚礼已经完成。
  惦记着那张纸条,陈克复和大堂之中的宾客们草草应付一会后,就回了书房。一入书房,陈克复匆匆打开纸条看了一眼,上面却是一行娟秀的蝇头小楷,“一更三点之时,辽国公府后门外相见!”落款却是一个吉字。看到这个吉字,再想起先前那面孔,陈克复一下子记起,那熟悉面孔不就是出云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明月。刚才明月一身太监装束,一时没有认出,但是此时一想,却正是明月无疑。
  按时辰算,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戌时是从晚上七点到九点,一更一个时辰分五点,一更三点,也就是晚上八点十二分时。陈克复看看时间,现在不过刚刚天黑,最多六点钟的样子,离相见时间起码还有一个时辰。杨吉儿如此着急来见他,定然会是有什么重要的紧急之事。
  “叔宝,你马上带上几个弟兄,帮我关注一下后门,一更三点时帮我接一个人进府来。”说完,陈克复从墙上箭壶之中取下一支刻有他名字的银色羽箭递给他。
  安排好之后,陈克复回到大厅想直接找明月,可是找了一会却没有找到,一问之下才知道,太子杨杲刚刚礼成之后就已经带人离开了。
  满厅之中到处都是来敬酒之人,陈克复喝了几杯之后,就让程咬金等人帮他挡着,自己先一步回了后院新房。如今东都形诡异,这样的时刻他也不敢来个一醉方休。
  一踏入新房,就有一名侍婢轻声道:“新郎来了!”
  李秀宁坐在喜床之上,有些紧张忐忑。对于之桩婚事,她是同意的。当初在辽东初见陈克复时,她就对这个男人有些莫名的好感,更料定这男人定然不会平凡。只是没有想到,他会是那么的不凡,短短的时间,甚至早已经超过了她的父亲,成了大隋最有权势之人。
  “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了!”一位年长点的女子道,她的话落,两位侍女端着两个酒杯走了过来。
  合卺酒也就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了,陈克复接过那年长女子手中的一柄金秤。新郎以秤或者机杼挑新娘盖头不是古礼,不过是从南北朝是才开始的习俗。越富贵者,新郎手中的秤也越贵重,如陈克复此时手中的金秤,不但全金,而且还镶满了宝石,那些秤星全都是用细小的金刚钻石镶成。
  盖头轻轻掀起,就只剩下了一个满是珠翠的风冠。红烛之下,美人如画。
  合卺所用的酒杯并不是普通的酒杯,而是用一种类似苦瓜一样苦的苦葫芦一剖为二做成的瓢。这两个瓢柄之上以红色丝线相连,新郎新娘在新房之中,各执一半瓢,盛满美酒,先各饮一半。然后再两人双手交挽,交杯饮完剩下的一半,最后再将这对瓢一正一反置于喜床之下。
  合卺酒,不但意味着夫妻合二为一,且意味着以后将同甘共同,永不分离。
  那年长的女子看到两人饮完合卺酒,笑着道:“礼成,恭贺公子和夫人从此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她笑着接过陈克复递给的一个钱袋笑着带着几个侍女离开。
  红烛高照,新房之中只剩下了一对新人!
第333章
洞房花烛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号称人生四大喜事的头两件。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戴上风冠霞披、身着大红喜袍的这一天,也是女人生命之花绽放的最美丽的一天。
  洞房之中安静无声,那喧闹的大厅之中的嘈杂之声早被隔在了门外。陈克复就坐在床沿,手执着李秀宁的那纤葱白皓腕,将目光洒落在她的身上。
  对于李秀宁,陈克复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爱。如果说当初仅见过一面就糊涂定下婚约是为了家族利益,还不如说更多的是陈克复心中对于这位历史上曾统帅娘子军的带兵公主的一种崇拜之情所致。这两年多来,陈克复也派特勤司收集了一些皇族和各大门阀世家的情报,其中就特意有交代收集这位未婚妻的情况。
  那一页页的情报,早已经让陈克复通过另一种文式对这位妻子有了不少的了解。出身名门国公之府,又是嫡女,可以说李秀宁自小就十分受李渊夫妇的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不管这个女儿有什么要求,都一律满足于她。这也造就了一位大隋朝的后世型的独立女子形像。她不爱女红、不爱花花草草,却偏爱骑马射箭、舞刀弄枪。而且不是只学些花拳绣腿,而是实实在在的学了不少的好功夫。不但弓马娴熟,更难得的是还对带兵打仗、排兵布阵这些都涉猎很深,算得上半个理论家。
  “大帅,您还要打量多久?”李秀宁低着头,任由陈克复牵着手坐在床沿。可是等了好半天,发现陈克复只是微笑着看着她,却没有半点动静,不由的有些疑惑不解。
  陈克复嘴角一扬,笑道:“我们可是刚刚拜过堂,喝过了合卺酒,已经是正式夫妻了。今后你我就是夫妻一体,不分你我,以后你得称呼我为夫君、或者相公,也可以叫我破军,再叫大帅可就不合适了。”
  李秀宁抿嘴一笑,却是如百花灿烂,“夫君以后也得称妾为娘子或者夫人!”
  “是,夫人!”陈克复移坐过去一些,伸手将李秀宁揽入怀中,美人入怀,一股淡淡的幽香入脑中,让整个人都有些飘然欲仙。不管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他接受了婚约,如今既然已经将人明媒正娶回来了,陈克复也不再去想其它的事情。这样的一个美人,自己又如何能辜负。
  李秀宁轻抬起头,那汪秋眸直直地注视着他,这一刻,昔日少女时的任性与活泼一下子全都沉淀,剩下的只有温柔与贤淑端庄。那目光清澈而透时,让陈克复也不由的怦然心动的感觉。
  跟着感觉,陈克复情不自禁的低下头,对着那涂了艳丽胭脂的如玫瑰花瓣一样的嘴唇吻了下去。那是一个缓慢而又深长的吻,没有那如火般的激情,但也让初吻的李秀宁的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整个脸一下子遍布红霞,面若桃花。
  深长的一吻之后,李秀宁如同一只小猫一样缩入陈克复的怀中,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没有迫不及待的宽衣解带,也没有那些甜蜜的花言巧语,两人就这么静静的偎依在一起,生怕一点动作就会打破这种美妙的宁静。
  这样的久久相依,不知过了多久,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也不由得让李秀宁有些身子微酸,不由的轻轻的挪动了一下。就这一下,陈克复已经感受到了,笑着在她的额头上一吻,“累了吗?”
  李秀宁微微一笑,笑的有些单纯和害羞,“这样的感觉好舒服,如同三月早春时在坐在府中花园的秋千上晒着太阳,暖暖的,让人浑身无力的想睡觉。”
  “娘子想要安寝了吗?”陈克复轻笑一声,那看向李秀宁的目光之中还带着一丝坏笑。
  “没,没有,夫君想要安寝了吗?那妾身服侍夫君!”李秀宁有些娇羞的将头扭到一边,虽然出阁前,家中几个已经出嫁的姐姐,就早轮流来教导过她这男女之事,甚至就是此时床角的那个大箱底下,也还压着一本专门指导的画册。只是真的到了这一刻,却不由的让她心中期待之余也多了几分紧张。
  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房间门被轻轻敲响,“大帅,卑职已经接到您说的人了,此刻已经安排到了书房之中,您要不要现在见他?”秦琼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陈克复看了看房间中的沙漏,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之前那纸条上约定的时间了。
  “叔宝你马上带几个弟兄将书房守卫起来,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我一会就到。”一想起那纸条,陈克复也不由的慎重起来。如果不是要紧事,他相信杨吉儿绝对不可能连几天时间也等不了。
  李秀宁看着陈克复已经起身,不由的有些担心地道:“夫君,出什么事了吗?”
  陈克复戴上冠帽,低头在李秀宁的脸上吻了一下,“有一点小事,我去去就回,你先安歇吧,不用等我。”
  李秀宁很想起身跟去,但一想如今自己已经是陈克复的夫人,不再是唐国公府的三小姐。在家从父,出嫁出夫,这都是女子的本份,最后只得起身帮陈克复又理了下衣服,柔声道:“那我在这里等夫君回来再一起安寝!”
  吻别李秀宁,陈克复跟着秦琼来到书房,一进入书房,那烛光之下,两个身着禁卫军铠甲的年轻人正有些焦急不安地在屋中踱步。听到书房门打开,两人都同时回转身形,陈克复一眼望去,发现这两个瘦削的禁卫军却正是出云公主,和傍晚时才来过的贴身宫女明月。
  公主回头见到是陈克复进来,眼中充满激动,待看到陈克复身上的那套礼服时,眼神之中又闪过一丝落寞。不过只是一下,目光之中又充满了对陈克复的担忧。
  “陈郎,你真的是在谋反吗?”公主出口的第一句话就带着急切的询问。“快和我说,你没有要谋反,那些都是别人陷害你的。”
  “叔宝、明月,你们先回避一下!”陈克复对着秦琼道。公主连夜偷偷出宫赶来相见,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谋反之事,那已经说明皇帝杨广肯定已经是认定他在谋反了。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得知道杨广下一步的动作。
  陈克复走过去,轻轻地将焦躁不安的杨吉儿搂入怀中,轻轻的拍着她的背部了,“吉儿,我入东都不过两月有余,就已经被行刺两次,性命几乎不保。如果我真的要谋反,我又如何会只带着百余人回京都?当初陛下让我留守辽东,我带着万余人留下了。当初我们死伤无数,平定了辽东,陛下派官员入辽建七郡,我也没有任何异议。甚至为了避嫌,我主动的带兵入室韦,将辽东留给各位太守治理。”
  长叹一声,陈克复捧起杨吉儿的脸道:“这次回东都,陛下给予我如此大的信任,不但拜我为左相,而且还拜我为漠北道行军大元帅,且节制辽东、辽西、室韦十五郡兵马。而且这次我一回来还和京都裴家、宇文家等众世家结怨,且上次宇文智及和裴铉他们的死,两家也早认定是我做的。所以才会有上次宫门行刺,这次的弹劾我也刚听说了一些,据说都是裴蕴的亲家新任御史大夫高真所为。说白了,我不过是因被陛下赏识,而妨碍到了其它阀门的利益。相信如果换了一个人得陛下如此赏识,他们也一样会诬他谋反的。清者自清,我陈克复对大隋和陛下忠心耿耿,我相信陛下能看清楚谁忠谁奸。吉儿你不用担心,过两天自然就没事了,陛下不会轻信谗言的。”
  爱情使人盲目,此时的出云公主就是最盲目的时候。虽然杨广亲自和她说过杨广的一桩桩和谋反有关的事情,可是她根本不相信。如今陈克复这么大义凛然的一说,她更是完全相信了陈克复的话语。
  “可是,可是父皇却已经相信了那高真的话,现在怎么办?”杨吉儿一想起杨广的话,心中不由的再次担忧起来。
  陈克复假装惊讶地道:“不可能,陛下怎么会如此轻易相信小人的话?你是不是听错了?”
  “这是我白天亲口听到父皇对我所说,当时就和我母后父皇三人在场,不可能有错的。父皇原本决定明日下午宣七位参政入宫议事,然后将你捉拿处决。不过后来母后和我不断劝说,父皇才同意再给你一个机会,父皇说只要你答应留在京都,并且协助朝廷调辽东军回中原,到时他就会宽大处理你,不会加害于你。”
  “你听到是明日午后?”陈克复眉头一皱问道。
  杨吉儿点了点头,“没错,就是明日午后你入宫议事之时,陛下就会将你软禁于宫中。陈郎,如今你已经是左相,你只要答应父皇的要求,一切都会没事的。今后就留在朝中为相,早也不用赴那苦寒塞外,我也不用离开京师、离开父皇和母后,这多好的事情。明日你入宫之后,切不可和父皇顶撞,不管他提什么要求,陈郎你先答应下来,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