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509

  无数陈氏族人的到来,让陈克复包下了东都之中的数十座客栈别院。虽然这又是一大笔额外的开销,但对于陈克复来说钱还真不是问题。那些族人的到来,也不是空手而来。如今陈克复的地位权势,让这些二十多年来过的很是惶恐的陈氏族人,都感觉心中安定了不少。对于这个今后的大靠山,自然不会有人吝啬。那一车又一车的礼物,早让负责府中所有内务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忙的都快要冒烟。
  不过陈克复财大气粗,不说那些不合法掌握的钱财。就以陈克复如今的辽国公爵位,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陈克复的辽国公封食禄一万户口,实食封五千户。这和那些实封只有几百户的国公比起来,那是天壤之别。就连公主亲王都没有这么多的封禄,五千户,就等于有整整五千户的百姓的税赋不交给皇帝,而是交给陈克复。这可是足有几万人的税赋供养,就算一户一年只上缴两枚金币,那也是万贯钱财。就凭着这一年一万多贯,陈克复什么也不用做,用不了多少年,他就能成为大隋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不缺钱,又有权势,不用担心钱财露白招摇,陈克复的这场婚宴自然也是按照最奢侈的规划来办。除了礼部和钦天监的那些布置之外,陈家也是有意搞的无比隆重。东都洛阳城中的所有有名的大酒楼,都被辽国公府下了帖子,邀请他们最好的大厨和伙计入辽国公府帮厨。
  其它的各种采买,更是让京都各坊各市的商铺店家们激动高兴了一回。就连那些乐女舞姬们,也都早早收下了陈李两家的提前厚重定金。那些街头杂耍,要饭乞丐,也都被辽国公府派人在这一天请入了早包下的数个大酒楼之中,不但每人都有红包,还各种佳肴美味管够。
  到了下午之时,陈克复那足足有十里长的迎亲队伍终于绕了洛阳一周,从唐国公府中接回了李秀宁,完成了迎亲之礼。当李秀宁跨过辽国公府大门之时,两人的婚礼六礼也就完成,成功的经过了成妻之礼。陈李两家的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两大家族终于联姻成功。从此有了这婚姻为纽,两家的关系将更上一层楼。
  只等到黄昏吉时,再行过拜堂之礼,见过公公陈深之后,李秀宁的最后一个成妇礼也就完成,从此彻彻底底的就是陈克复的正妻。
  从大清早出发,带着上千人的队伍,绕了整个东都城两大圈。再加上一路之上,那无数的东都百姓的围观,还得不时的和百姓挥个手扔点红包什么的,陈克复的那一张脸都僵了。这样的一大圈下来,让他觉得这简直是比他带兵上战场也轻松不了多少。
  辽国公府中早已经布置妥当,今日的婚宴,辽国公府会摆下九百九十九桌,分为外中内三个宴会场。最内的大厅,只摆九十九桌,所请之人皆是王侯公卿。其它的客人大都会在外中两个宴会场,至于还剩下的人,则只能在城中其它几个大酒楼,还有陈克复和陈深的另外三个大宅之中赴宴。
  整个辽国公府张灯结彩,声乐喧天,到处都有高声说笑的宾客。今天的这场婚宴,京中官员。除了李氏一族,还有那些和李阀交好,且又有姻亲关系的,其它人基本上都赶来了陈府赴宴。
  内院之中,陈克复在侍女的服侍之下,重新更换了一套冠服。喝了几口茶之后,总算是轻松了不少。
  “乔松,安排的如何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还有秦琼等文武分立于书房之中,笑了笑,房玄龄道:“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如今新娘已经迎回来了,这和李家的联姻也算成功了,我们以后总算不再是单枪匹马了。乔松还要恭喜大帅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其它众人也是笑着恭贺,陈克复抬手挥了挥,“知节、叔宝,你们今晚让弟兄们加紧防备。这些天太平静了,甚至平静的有些不太正常。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现在京都的气氛十分异常,我们万万不能在最后时刻翻船。我已经给赵越传令,让他的人马做好了准备,明日一早,玄龄和无忌你们带上京都中招揽到的人才,还有一部份物资先行悄悄上路,先一步回辽东,我带知节、叔宝他们再呆几天,随后就赶回辽东。”
第330章
三十万兵
  长孙无忌皱眉沉吟了一会道:“御史大夫弹劾大帅私投官制、意图谋反,这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无论如何,陛下都不应当是眼下这种按下不理的处理方法的。那御史大夫高真乃是裴蕴的儿女亲家,他这奏章不用猜也知道定是裴蕴所授意,甚至其中还有可能有宇文述和裴世矩的影子。”
  房玄龄叹息一声,“皇帝已经猜忌大帅了!”
  “不可能!”程咬金摇摇头,不同意道:“如果皇帝真的猜忌了大帅,眼下这道弹劾奏章岂不正是趁了鸟皇帝的意?有些确作把柄在手,要是他真猜忌大帅,那早就应当动手了。我可听说了,虽然这弹劾奏章的事情是今日才流传出来的,但是据说这奏章是大帅被刺的当夜就送进宫去的。这一晃都八九天了,皇帝都没动静,明摆着还是相信大帅的。”
  陈克复伸手制止了程咬金再说,转头对房玄龄道:“玄龄你说!”
  “事情已经很明显,这奏章虽然是御史大夫高真所上,但他却是在大帅被刺之后的两个时辰之后紧急入宫上奏。所以此事就如无忌所说一样,这是宇文述和裴蕴两阀在刺杀失败之后,所采取的自保补救措施。而这军衔一事,如果单独拉出来,以大帅如今的地位,再加上他的功勋和眼下突厥的形势,陛下是不会拿这事做文章的。但是,我在京城中的另一个朋友,他刚刚也随其父来参加婚宴,他告诉我,裴蕴这些天一直通过御史台不断地在给皇帝上奏折,而且全都是辽东的事情。具体的内容他不清楚,只知涉及到了辽东粮食、契丹靺鞨新罗等族,甚至还有辽东的私钱、保甲、乡兵、民团等事。”
  房玄龄面色沉重地道:“我这朋友的父亲在内史省为官,职位不低,和虞世基的关系不错。之前大帅也有将辽东的事情和我交过底,所以结合我那朋友的话,我相信,宇文述和裴蕴等人已经找到了我们辽东的一些破绽。军衔一事不足以乱皇帝之心,但是如果一件又一件这样的事情被奏给皇帝,那么,以杨广多疑的性格,他此是必然是已经猜忌大帅。之所以还没有动静,估计一来可以那些私钱、粮食器械等事情还未拿到确切的证据。另外一点,也有可能是他不想打草惊蛇,想先按兵不动。关键时刻一举拿下我们辽东军。”
  陈克复点点头,脸色也十分难看,虽然他隐藏囤积粮草、打造铠甲器械,甚至私钱钱币搞的十分隐秘。但这些事情搞得这么大,世上也不可能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对方根本不需要确切的证据,只要知道这事情,光凭一些风言就能让他置于险地。而杨广这次迟迟不表态,也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杨广是相信他的,那么这样的弹劾案必然是要早公布出来,让他申辩,甚至请辞官职。甚至是杨广直接否决掉高真的弹劾,给他一个安心。但是如今这样,隐秘不宣,明摆着已经是在暗中查此事了。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杨广正在谋划如何在拿下他后,还安稳的接管辽东军。要想拿下他陈克复简单,但十几万辽东军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接管的了的。
  辽东军是他一手打造,且如今执掌军权的都是他的心腹部下。如果杨广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他犯有谋逆大罪,杨广也不是敢冒着辽东军哗变的风险而将他早早抓捕。杨广暂时没动他,可能一是还相信他,二是没有确切证据、投鼠忌器。
  房中文武都将目光注视在陈克复的身上,等着他的最后决定。陈克复一言不发,右手不停地在桌上轻轻的叩击。好一会后,他长吸一口气,坚定地道:“看来我们的计划要改变一下了。”
  紫微宫两仪殿中,杨广端坐墀台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跪坐于墀台之下的几人。
  “陛下交给臣的任务,臣已经完成。十天前,臣就派出了所有的黑衣铁卫查证御史台所奏陈克复辽东诸事。平定辽东前,陈克复确实改过军制,设过军衔。后建立辽东行营后,军制又全改换成了正规军制,不过军衔却还一直在使用。而且军衔在辽东军中,被认为十分重要。另外军粮一事,我们查探多日,加上御史台的证人,还有从那些商人那里收集到的消息,我们预测,辽东囤积了大量粮食。最初步预计,辽东最少有秘密囤积的粮食一千万石,甚至更多。而且,自辽东平定之后,陈克复就通过各地商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收购粮草。”
  “军械、兵员一事呢?”杨广面无表情,阴着脸冷冷地道。
  司马德堪低着头道:“关于军械一事,我们无意着查到了一个重要消息。陈克复留守辽东时,那些军中的器械匠人全被他保留,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没有编入军中。并不是如他的奏表上说的那样,大多数匠人死于征战,那些人并没有死,而是被他全都偷偷的隐藏了起来,而且一直在打造军械。更让我们的震惊的是,陈克复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掌握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武器,黑火药。据说这黑火药是陈克复亲自研制而出,后来匠人用黑火药研制出了如震天雷火药包、震天雷铁弹、地雷、水雷、甚至是火箭、毒火弹等各种犀利武器。”
  “听说陈克复当初正是用这种火药武器,才在新城一次歼灭了高句丽联军的两万人马。那火药威力臣大,基石连新城那样坚固的城墙,也被直接炸裂而开。在辽阳守城战时,陈克复当时差点失城,正是靠着这种火药包才保住了辽阳城。据我们世界各国知,如今陈克复的辽东军中已经制造了大量的火药武器。”
  新城是辽东第三要塞,杨广是亲自见过这座要塞的,当然知道那完全用坚固的条石所垒起的坚固山城城墙是如何的坚固。但他怎么也无法想象,究竟这火药是如何的厉害,才能一下子城墙直接炸裂出一条通道来。当初为了夺下辽阳城,上百万的大军用人命堆,堆了两个月都没有堆下辽阳城,他不敢想象,这火药的威力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弄到了这黑火药的配方吗?还有这种火药的威力真的如此之大?确认过了吗?还有辽东军中到底有多少这种火药?”问话的时候,杨广的声音已经有些尖锐。这种突然出现的未知武器,让他感觉到了一种恐惧。这是一种未知的恐惧,如突厥骑兵数十万,他也从来不惧,因为再强大的骑兵,他也有办法克制。但是这种一次能直接炸开城墙的黑火药,让他感到一种无力感。
  司马德堪第一次听到这种火药时,也是不敢相信,直道后来通过多方查证之后,才终于相信。
  “陛下,臣查知辽东军专门有一个火器局,设立在辽东扶余郡最北边的金狮棱堡。而据我们的消息,辽东军中的黑火药武器数量很多。黑火药威力听起来惊人,不过真正使用起来限制很多。一个普通的震天雷火药包,如果是扔在密集的阵列中,只要士兵们能及时趴倒散开,那么最多只能炸死两三人,伤数人,而这样的炸药包得黑火药二十斤。必然用投石车抛射。至于要想将新城这样的城墙炸开,首先必须得要数千斤火药才行,二来必须是埋于城墙之下。所以正常情况下,守城的一方不必担心黑火药炸开城墙。至于地雷,则是专门埋在大军必经之路上,水雷是漂于水中,这些都是有限制的。还有……”
  听着司马德堪仔细地讲述着黑火药武器的一些情况后,杨广总算是安心了不少。这种黑火药虽然威力很大,但总算也有弱点,就和一个大型的楼车甚至冲城槌一样,都是非常规武器。特别是听到不可能轻易的炸开城墙之后,杨广更是安心了不少。还好有这么多限制,不然杨广真想不到要如何去面对这些武器。
  “辽东军的兵马真正数量有多少?陈克复掌握了多少人?如果他叛乱,会有多少人跟随?”经过这些天的考虑,杨广早已经对陈克复不再放心了。而经过刚刚这个黑火药的事情后,杨广更是不可能再留着陈克复了。陈克复有如此威力的火药武器,却对他只字不提,而且还囤积如此重多的粮食和器械,造反的证据已经确切。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铲除掉陈克复而已。
  司马德堪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有些犹豫的道:“陛下,陈克复对辽东军掌握的十分彻底,这支军队完全就是他一手拉起来的。现在辽东军的府兵、郡兵、镇兵加起来足有近十三万人,而且全部是武器装备精良、粮草充足。另外,陈克复还有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乡兵一万人左右。受过专业训练,只需下发武器铠甲就能上战场的民团三万人左右。而且如今辽东足有两百多万人,他还能在最短期内召集十万人的部队。如果陈克复造反,那么一个月内,他能起兵二十七万左右,其中一半是经历过十余场大战的老兵。”
第331章
诱杀破军
  “二十七万!”杨广也不由被这个数字惊到,自大业七年开始,不管是中原各路起兵的农民叛军,还是如杨玄感这样的贵族叛军,都没有人能达到二十七万大军这样的数字。
  就是那些号称十万的农民军,也大多只是拖家带口,妇孺老幼全加进去后还有许多水分的乌合之众。但是杨广清楚,陈克复不是农民军,他的辽东军也不是乌合之众。陈克复是大隋朝的第八位元帅,第三位大元帅,论打仗本领绝对能排入大隋的前三。而他部下的辽东军,是绝对堪比幽州铁骑、骁果军、淮南军、八风营等强军的部队。
  而且比骁果军等更有优势的是,辽东军兵马更多,甚至装备更好,器械更犀利。而让杨广更头痛的是,陈克复的辽东军还占有地利,他们拥有着众多的坚城要塞,除了那些要塞山城。陈克复在平定辽东后,还在各个险要位置,建立了坚固的棱堡,而且关键的一点,他们有着充足的粮食可以和朝廷大军开战。
  杨广十分愤怒,他感觉自己就如同那打了个盹的猛虎,可醒来却发现有一只白眼狼居然在自己睡着时,偷走了自己最宝贵的猎物。
  黑衣铁卫的另五名统领杨武小声地道:“陛下,二十七岁并不是陈克复的全部可动员兵力。契丹王阿地那的儿子是陈克复的结拜兄弟,他的女儿是陈克复的小妾,他们早就结成联盟。如果陈克复反,那么契丹族必然助他。而且之前在契丹内战之中被击败的契丹大贺氏也早归入了辽东陈克复的麾下,征室韦时,大贺氏就曾出兵一万归辽东军征用。如果辽东叛乱,辽东可从契丹征召至少三到五万名战士,而且还是骑兵!”
  “刚受策封的靺鞨王突地也早在一年前就将女儿嫁给陈克复为妾,之前陈克复也数次征调靺鞨骑兵,如果辽东起兵,靺鞨人至少也会出兵一至两万响应。还有新罗国,新罗也是陈克复的盟友,陛下之前册封的新罗王太孙,据传言是新罗胜曼公主和陈克复的私生子。如果新罗也起兵,那辽东还能增加两至三万兵马。”
  杨广冷笑了一声,他相信他们的判断,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陈克复能回到辽东发起叛乱。但是他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又如何会给陈克复这个机会。辽东军虽然强大,但辽东军的灵魂在于陈克复。只要陈克复被擒,他敢相信,辽东军必然再不复现在的强大。甚至就是这契丹、靺鞨、新罗几国也会重新考虑和辽东军的关系,不一定就会轻易的起兵相应。
  杨武提议道:“陛下,绝不能给陈克复回辽东的机会,今晚陈克复大婚,定然不会有多少戒备。请陛下下旨,允臣率禁卫军夜袭陈府,臣保证,定取陈克复项上人头来见。”
  杨广摇了摇头,“陈克复如今人在东都,要杀他易如反掌。但杀陈克复容易,平稳彻底的接掌辽东却是难事。如果朕现在杀了陈克复,辽东军定然会兴兵叛乱。辽东平定不易,好不容易才有了眼前的局面。朕不希望辽东再出反复,且眼下正谋划东突厥,辽东是平突厥的关键,朕绝不容辽东有失。”
  杀了陈克复,那就等于和辽东军彻底失去招抚的机会,只会逼的辽东军狗急跳墙造反。以辽东如今的情况,虽然他相信他一定能平定辽东,但是这中间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甚至会让他从此失去制衡东突厥的机会,将大隋从此置于突厥的威胁之下。
  “今夜陈克复大婚,陈府百官齐聚,如果此时动手,不合时宜。杨武,你立即带黑衣铁卫秘密监视陈府,掌握陈克复的行踪。等到明日,朕会召集七位参掌入宫议政。到时司马德堪带骁果军在宫中动手,直接将陈克复囚于宫中。你等再带禁卫军将陈氏一党尽皆擒拿。随后再设法将辽东诸将一网成擒,如此,陈克复与辽东诸将尽皆落于朝廷之手,到时,只须派数员有威望之大将入辽接管兵权,并派大军随后东进,如此就能兵不血刃,安稳平定辽东。”
  只要将辽东安稳下来,就可将所有的辽东军解甲或者分拆调入中原。到时要如何处置陈克复和其它人,还不全在他的一念之间。杨广不惧杀人,但有时也能暂时忍让。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辽东、为了突厥,为了他的大业,他可以一言而杀万人,也可以明知陈克复要谋反,也暂时让他多活一时三刻,甚至让他继续风光的过完洞房花烛之夜。
  命令即出,黑衣铁卫的几名统领也都告退,各种进行准备。
  “陛下,今夜何处安寝?”此时天时不早,议完事杨广也就要回宫歇息,近身服侍的太监总管忙上前问道。杨广后宫之中嫔妃不少,每天在何处睡觉也是一个大问题。为了防止有时皇帝想临幸后宫,却又碰上那名妃嫔月事,甚至生病等问题。皇帝要和哪个老婆睡觉,也就取决于太监。太监会有一本专门的册子,对每天皇帝的嫔妃身体情况进行登记。到了晚上时,除去那些如月事、生病的。依礼制,杨广有一名皇后,三名夫人,也就是贵妃、贤妃、淑妃一共四名正一品的大老婆。而其余的老婆如果年满了五十,就不再有资格陪皇帝睡觉。每天身体合适的、年纪也不过五十的,则每人名字记在一块牌子上,供杨广挑选。
  皇帝翻了哪面牌子,那么他今夜就由哪个老婆侍寝,却又不用担心出现意外情况。正月里洛阳城还十分寒冷,宫室屋顶之上还铺着残雪。从温暖的两仪殿一走出,被那冷风一吹,杨广也不由得打了一个抖。拢了拢身上的大氅,杨广看也没有看那个装满牌子的托盘,淡淡地道:“今夜就去皇后那里,叫御膳房准备一些酒菜,朕要与皇后喝几杯。”
  太监总管点头应喝,忙派一名太监前往皇后处通知,又派了一名小太监向御膳房传膳。坐着龙辇到达皇后宫中时,杨广意外的发现,皇后居然和宝贝女儿出云公主正坐在一起聊天。
  “吉儿,你怎么深夜了还在你母后宫中?”杨广有些奇怪的道。
  “没什么,就是今日忽然想起了母亲,一时有些难受,就来找母后了。”杨吉儿眼圈红红的,甚至脸上还沾着泪痕。虽然之前已经和陈克复私下做了夫妻,且说过不在意夫妻名份,约定在正月十五日和陈克复私奔,从此远走辽东。可是真到了今天,想着心爱的男人,此时正热闹的大婚,甚至已经进了洞房,搂着别的女人正在亲热,心中就忍不住的委屈难受。终于控制不住地跑来找皇后聊天,一来找些安慰,二来也是觉得再过七天后,就要从此离开,心中有些不舍。
  对于这个宝贝女儿那次碰上陈克复的事情,杨广自然是早就知道的。而且后来他也和萧后说过,两人对于杨吉儿暗恋陈克复的事情也只有无奈。哪怕是皇帝的女儿,也不是就能想嫁谁就嫁谁的。而且杨广也觉得,杨吉儿就和陈克复见过那么一次,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真正的感情,不过是公主情窦初开、少女怀春罢了。只要再过一些时间,自然而然也就忘记了。
  今日陈克复大婚,想必公主心中难过的定是这个。想起自己对陈克复所做的那一切,再想想陈克复回报自己的,杨广心中就是一阵无名火起。现在居然还将自己最宝贝女儿的心夺走,这让他无比的愤怒。
  “陛下也要多注意身体,这议事都议到深夜了。陛下可是多注意一些龙体,如今您还不到知天命之年,身体却已经如此憔悴,这可不行。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以后就不要深夜处理了。现在不是有七个参政、五个宰相嘛,一些事情可以放手交给诸位大人去做才是。”
  杨广摇了摇头,“明天起,就只有六个参政、四个宰相了。人心难测,朕如此待他,却没有想到他却一心想着要谋夺我的江山,真是永远养不熟的狼崽子。”
  萧后一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宰相一职可不是什么闲散小官,随便相授的。一名宰相,虽然品级不是官员之中最高的,但却是皇帝手下最重要的。大多时候,他们就是在帮着皇帝管着江山,这样的职位不会随意的拜授于人,也不会轻易的罢免。一国之中,皇帝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能随意更换的。皇帝在位时间越短,王朝之中皇帝接替快,这个王朝也越不稳定。而除了皇帝,最不能换的就是太子了。太子是一国储君,换太子就是动摇国本。而除了这皇帝和太子,朝中最应当保持稳定的就是宰相了。各朝各代,凡是盛世,那么其中必然有名相,且是执政多年的名相。
  隋初之时,开创了开皇盛世,高烔、李德林、苏威、杨素,这四人都曾为相,除了李德林,其余三人的执政时间都十分的长,也正是有他们的辅佐,杨坚才能开创开皇盛世。
  而杨广继位以来,没多久就将高烔、杨素两人弄死了,只留了一个墙头草苏威到现在。也正是因为朝中相位多年空虚,才导致大业以来,不但没有开创出大业盛世,还差点将杨氏江山葬送。眼看着如今辽东、室韦平定,中原叛乱渐渐平息,四海臣服,又任了七名参政,其中五名宰相。让一直为杨广担心的萧后也踏实了不少,可哪想,这刚拜相不久,居然又要免除一个,这岂不是成了儿戏?
  “陛下,相位可是一朝最首要之位,切不可轻言罢任。苏相多年为相,虽已年迈,可却有着丰富的政务经验,陛下正需要他的经验。虞世基为内史侍郎多年,如今拜为内史令,正是不二人选,虞卿家跟随陛下身边多年,正是难得的肱骨之臣。裴世矩为纳言,也是众望之所归,且陛下最近正连连打压裴阀,此时更不合适动他。”萧后站在一旁,一个个的帮着杨广分析着如今的五位宰相。
  在萧后看来,朝中有五个相位,如果全被任满,五相共同帮助皇帝执掌朝政,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如今虽然有五相,但陈克复和李渊都将赴地方镇守,朝中只剩下三位处理朝政的大臣。如果再减一个,这必然会增加皇帝的压力,也降低的朝廷的决策能力。
  杨广摇摇头,“朕没打算要罢免苏威、虞世基、裴世矩中的任何一个。”
  “可是左相陈克复虽然年青,却也文武全才,锐气十足,正是有为之时。而唐国公李渊皇亲国戚,更兼忠心耿耿,有他在朝中正是国之柱国。此两人不管罢免哪个,都是陛下之损失。陛下是否因为李陈两家联姻,所以有此念头?”萧后跟随杨广多年,很少干涉朝中之事,但是此时听到要罢相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出言相劝。
  “朕要罢免的是陈克复,罢免他不是因为和李渊岳婿同殿为相,而是他要谋反。明日朕就召集各位参政入宫议事,到时会趁机将陈克复一举拿下。等到朕妥善解决了辽东军后,就会将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碎尸万段。”杨广一说到陈克复还是有些咬牙切齿。
  “陈破军要谋反?”萧后和出云公主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口,两人都觉得无比震惊。
  杨广点了点头,“陈克复在辽东囤积了上千万石粮食,打造了无数铠甲器械,甚至还拥有威力惊人的火药武器。并且这该死的狼崽子在辽东招兵买马,拥兵近三十万。而且他还私设官职、铸造私钱。并且娶了契丹和靺鞨两族长的女儿为妾,与两族私下结盟。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都是大逆不道之事,他这就差公开扯旗造反了。”
  “父皇,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陈破军为我大隋奋战边疆,灭高句丽、平定辽东、踏平室韦。为大隋打下十一郡,夺下了无数的土地给那些因农民反叛而失去家园的中原百姓。而且陈破军自来对陛下尊敬无比,又岂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如果他真的要造反,这次他又如何会只带着一百余人就从几千里外赶来东都?父皇,请您三思?”杨吉儿梨花带雨、焦急无比的道。
第332章
明月出云
  出云公主的那点心思杨广如何会不明白,心中叹息一声,果然是女生外向。
  “这是朝廷大事,吉儿你还是不要多管了,朕自有分寸。”杨广摇了摇头,事情涉及到了自己的江山大业,杨广又怎么可能因女儿对陈破军的爱慕就此罢休。
  萧后看了看出云公主,也轻叹一声,向杨广打了个眼色,“事关谋反,陛下须谨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