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509

  “在下在辽东也不过是为了我和数十万留守辽东壮士民夫的性命,并说不上是如此高尚的目的。长孙姑娘此话,真让我愧不敢当、愧不敢当。”被这样的一个小娘夸奖,陈克复突然觉得自己有些羞愧,他在辽东奋战,当初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在辽东这个夹缝之间求得生存、发展,最终谋求复国。真正说为大隋百姓着想,为大隋天下着想,他想过,但是想的并没有长孙无垢说的那么多。
  房玄龄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手扶短须,笑着上前道:“当年长孙大人持此弓入突厥,最终单枪匹马,定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之决策。最终通过长孙大人的不断努力,终于以一人之力,让一个宠大的突厥帝国一分为二,从此保我大隋万里边境二十多年的平安安定。如今陈大帅同样如此,一人留辽东,统万余兵马及数十万民夫,不到一年,将一直威胁于我大隋之高句丽,一举踏平歼灭。不但保我大隋辽东安定,更是为我大隋开拓了数千里土地。长孙大人和陈大帅,一前一后,都为我大隋解决了如此之大的边疆大患,真可谓有缘之人。如此以当年长孙大人之弓,再由其爱女转赠与陈大帅,也正是宝弓赠与有缘人。陈大帅也不必客气了,就收下吧,相信如果长孙大人泉下有知,也一定会赞赏的。”
  “这位公子说的好!”马车之中清脆声音再次响起,“这正是小女子赠大帅铁胎弓之初衷,唯有大帅才适合持有此弓,唯愿大帅以后能以此弓护我大隋百姓。”
  “如此,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却之不恭了。相逢即是偶遇,偶遇即是有缘,我看不如我等一起结伴共返洛阳,再由在下设一小宴,好好相交一番!可好!”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第304章
弃笔从戎
  长孙无忌看到陈克复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一下子得罪了京都四位大臣之子,一时觉得十分的愧疚。回头看着陈克复的那些部下,一个个认真地挥舞着鞭子还在继续抽打着四恶少,和他们的那几十犬牙,此时不过是才打了十几鞭而已,已经有好几个晕死了过去。
  “大帅,今日之事都是因在下而起,让大帅一下子得罪了朝中数位大臣,在下深感惶恐。不如此事就算了,放了他们吧。”长孙无忌看着平时耀武扬威的四少,现在却在陈克复卫士的马鞭之下哭喊求饶,心里痛苦之时也不免有些担忧。
  房玄龄也点了点头,“长孙公子言之有理,今日之事虽然事出他们无礼,不过责罚一二就可,切不可弄大,弄出伤残来了。”在房玄龄看来,陈克复年轻气盛,但无论怎么说却都是从辽东而来。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陈克复虽然位高权重,可却是边关外臣,一下子得罪京城几位重臣,并不明智。
  陈克复笑了笑,他当然没想真打他们一百鞭,就他手下那些人下手个没轻没重的。真打上一百鞭,别说他们这些花花太岁、纨绔公子,就是军中强壮的将士,抽上一百鞭也绝对会没有命的。
  他明知那四人身世,还要出手打他们,却也不过是为了做戏罢了。如裴阀他早已经是得罪了的,今天不打裴铉,裴阀在朝中也是不遗余力的攻击自己。而至于其它的几家,陈克复真正有关系的也就是一个宇文阀了。他的起家就是有宇文家帮了他一把,这次回中原,他原本想要进一步和宇文阀搞好关系。但是临行前听了毛喜的话后,陈克复也不得不重新打算。
  宇文述可以算得上是如今朝中最受杨广信任的近臣,大臣,而且宇文述现在还执掌了京都禁卫兵权。这样的一个臣子,如果手握辽东重兵的陈克复一回京城就和其走的太近,那么杨广绝对会不安的。宇文述居于内,手握禁军。陈克复统大兵在外,军功赫赫,不要说他回来加强联盟,就是和以前一样继续保持着良好关系,都会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今天在这里正好碰上他们行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还没到东都之前,先和四大家族结下梁子。如此一来,杨广那边因当可以放心一点了。至于得罪四大家族,陈克复倒不用担心。除了个裴阀,其它的三家他并不是太担心。不过是打了三家一个没甚出息的纨绔子而已,料来那三家也不可能就因为这事和他陈克复反目。
  “好了,今日长孙公子和房公子替你们求情,那本帅就饶你们一次。每人二十鞭之后,赶快带上你们的人,马上给本帅消失。”陈克复回头对着宇文智及冷冷地道。
  二十鞭抽完,京都四少都已经是走不了路,在一众家丁的帮助下,仓惶着往山下去了,临走连一句狠话也没有敢再放下。
  等那四少一走,一旁围观的百姓都觉得今日大饱了一回眼神,没有想到来上一回香,居然还能看到这么热闹的戏码。一个个恋恋不舍的渐渐散去,一边走,一边还和一旁的行人吹嘘感叹不已。
  之前长孙无无垢是坐着马车来的,此时马车已经毁坏,一时也无法修理。陈克复他们都是双马,有的是空马,陈克复亲自将自己的另外一匹同样雪白高大的备马让与了长孙无垢,好在虎父同样无犬女。虽然年刚过十四,长的还有些娇小,但是不但会骑马,而且一身骑术十分不错。主仆两人一人一马,跟着长孙无忌的身旁。
  就连一身书生打扮的房玄龄此时也弃了自己的那头毛驴,换乘了陈克复卫士让出来的一匹战马。陈克复看着身旁的这三人,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十分高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想上山去进个香,居然还会碰上这么档子事,更没有想到,居然一下子碰到了三个名人。
  长孙无垢自是不必说,历史上为一代贤后,留下无双美名。而现在不过是一小年的长孙无忌,却也是唐初之时一位相当有名的人物。李世民的凌烟阁,他居首位。他虽然不是武将,却是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臣,特别是其人品很好。哪怕在唐初,是皇帝李世民的心腹,更是他的小舅子,可却从来没有以自己的这些特殊身份做出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反而后来因自己妹妹是皇后,主动辞去了宰相之位。
  房玄龄就更不用说了,房谋杜断,这房谋讲的就是房玄龄。李世民即位之后,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宰相,在整个中国历史之中,他都是属于所有宰相之中,最出色的那几位之一。
  来的时候毛喜一直说这次入京一定要注意影响,不能礼贤下士,到处去招揽人才,因为那些容易让人注意。不过在看到了这两人之后,陈克复的心里却是早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管想什么办法,却是一定要将这二人招入帐下的。如今辽东军兵多将广,但幕僚谋士方面却是一个软肋。现在辽东军大小内政事务,基本上都是交给毛伯等原南陈太子府的那些人管理。加上之前的李节,却也还是大感人才不足。
  武将方面已经有一批年轻的将领培养出来了,可是文臣方面却是新鲜年轻血液严重不足。现在碰上两个这样的牛人,他如何会肯放弃。
  陈克复一改之前对宇文智及的那种冷酷,对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是十分的和气,说话满脸的微笑。
  “我以房兄气宇不凡,一身儒家的浩然正气,定是一位胸中满是诗书的大儒,只是不知如今在何处高就?”陈克复笑着问道。
  “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何德何能当的起大帅如此称呼。在下山东济南人,祖上世代耕读传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世家。在下自小受家中父辈熏陶,也读了不少书。18岁时本州举进士,后又得授羽骑尉、隰城尉。只可惜百无一用是书生,圣人书读多了,总是无法忍受看到的一些不平之事,结果入官场多年后,依然只是一个小吏。看过而立之年后,我就不再对仕途抱有什么幻想了,干脆在家博览群书,这次入京,也是来拜会几位京中好友。”
  房玄龄说着自己的往事,虽然语气还算轻松,可是却能听出话语之中那种壮志不得酬的苦闷。一个十八岁就能中进士,当上从九品官员的儒生,结果到了三十五岁之时,依然是孑然一身,一无所获,只能是骑一毛驴,捧几卷经书,这种苦闷是无法向外人道明的。
  “我等相见有缘,又何必拘泥于身份呢?大家在一起,以长幼相序不是更好吗?房兄之前所言差矣,书到用时方恨少,并且百无一用是书生。一文一武,乃相得益彰,缺一而不可。如我等武夫在边关为天下守土,如房兄、长孙兄这等读书人在内治理天下,如此天下太平,四海安定,岂不是最好。”
  房玄龄摇了摇头,叹息道:“如今不是天皇年间了,现在做官看的不是书读多读少,而是看家世背景、出身门弟。不但那些高门大族,就是那些和高门扯上关系之人,哪怕是大字不识,品德再有亏,也一样能轻松谋取官职。反而是那些有学问,有能力之人,如果不肯同流合污,则只能一辈子做个小吏,甚至小吏都做不成。我已经对大隋的官场失望透了,如今的官场之上,到处都是如之前那京城四恶少一样的小丑。似我等这般人物,却是不苟同流合污。”
  陈克复笑了笑,却转了一个话题,“不知各位喜欢哪种花?”
  房玄龄也不明白陈克复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还以为陈克复是因其身份,不愿意多提官场之事。于是笑了笑道:“予独爱兰花,花朵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之处,有着我等读书人应有的谦卑。”
  “我喜菊花之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更能傲霜斗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象征着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长孙无忌骑在马上,抬首望天轻轻地道。他爱菊花也自比菊花,他长孙氏本是北魏皇室,只可惜到了如今,家道中落,不但得寄于舅舅的门下,兄妹俩更是被那些京都纨绔欺辱。但是他相信,百花凋后,他必然能如菊花一般的绽放。
  陈克复转过头去,对着马上一直不说话的长孙无垢问道:“长孙妹子喜欢的是什么花?”
  长孙无垢听得陈克复叫她妹子,一张脸忍不住还是红了一下,低着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好一会后才鼓起勇气,抬起头与陈克复的目光对视子一眼,又慌忙转过一边道:“我喜欢梅花,迎寒而开,美丽绝俗,坚韧不拔!”
  陈克复对着她笑了一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孙妹子虽然年轻,却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现在你们兄妹二人虽然一时坎坷,但相信我,最后一定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看一个人的字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而陈克复从几人各种喜欢的花中,也能看出这几人的志向与性格。梅、兰、菊,这是花中四君子之一。闻弦歌而知雅意,以花比人,这三人当然也是品德高尚之人。
  程咬金骑马伴于陈克复一侧,凑过来道:“俺老程还是喜欢牡丹花,花开富贵,俺老程也不求这辈子有朝一日能和大帅一样当元帅,只求当一个大将军,荫妻萌子,富贵荣华即好。”
  一旁的众小将也都哄笑起来,大都是跟程咬金一样,喜欢那富贵牡丹,希望将来也能博一个富贵前程。
  房玄龄也跟着笑了回,“但不知道大帅却是喜欢何花?”
  “我之部下盛爱牡丹,不过我却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陈克复淡淡一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好,说的好,大丈夫当如是。今日一见,大帅真让在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房玄龄此时也已经听出,陈克复问大家喜欢什么花,并不是闲聊,而是让大家以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志向。陈克复那短短的几句话,却已经让房玄龄敬佩不已,在如今这样的隋世乱世,到处污浊的世道,他居然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志向太让人敬佩。
  如果这样的话是其它人说的,房玄龄并不一定会相信,但是这话却是陈克复说的。陈克复是谁,在边关厮杀,以鲜血保家卫国之人,更加上刚刚路见不平,即出手教训了宇文智及等一众京都勋贵子弟。他说出的话,无疑充满了可信力。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当建功立业,美名流传千古。可惜我之前居然还打算这辈子就此老死,读一辈子书,被大帅一说,真是惭愧无比。今日我这书生也发一回狂,学那班超弃笔从戎。只是不知道大帅可愿意,收我这样一个手无缚机之力的书生,为你帐前一小兵?”房玄龄也被陈克复身上的气质所打动,看着陈克复年纪轻轻,却建功立业,今后青史留名,不由得也激起了心中的那腔久违的热血。
  长孙无忌看到房玄龄如此激动,不由得也是热血沸腾,想他本就是富贵之后,如果要想再重振家门,却也唯有如陈克复这般入军中挣功业才是最快。当下他回头看了看妹妹,感受到哥哥的目光,长孙无垢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想法。虽然从军艰辛危险,但这却也是男儿们的奋斗之路。迟疑了一阵后,最后看见哥哥目光如此坚定,还是咬着唇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得到妹妹的允许,长孙无忌高兴的跳下马,单膝跪在陈克复的马前,“大帅,还请也收下我这个小兵,我意已决,定要入大帅军中,去闯出一番功业来。还请大帅成全,如果不收,我今天就长跪不起。”
第305章
长安大侠
  “快快请起,以二位之能力,他日青云直上,就是成为百官之首,拜相封公也是早晚的事情。又何必舍弃一身长处,反而要弃笔从戎,去做一小兵?这岂不是大材小用?我陈克复可不敢答应收两个未来的宰相来当帐前小兵,这是有辱斯文。”
  看到两人的反应,陈克复也是吓了一跳,惊跳下马扶起了长孙无忌。开什么玩笑,他刚刚说的可绝对不是开玩笑,这两人历史上那可都是真真实实的宰相,而且还全是名相。
  他要真收了两人入辽东军当一大头兵,这不是暴殄天物。他看中的是两人的头脑智慧,可没想过要给这两人一人发把刀,让他们骑马上战场。
  “大帅,我等确实是真心实意。大帅为天下百姓镇守边疆,让我此等碌碌无为之人十分惭愧。如今转眼已近不惑,既然文不能安邦,那何不弃笔从戎,也做一个守土之兵,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房玄龄是真的有心想跟随陈克复,作为一个有眼光的书生。他早已经看透了大隋朝,大隋本来就是以篡夺位不正而来。以前杨坚手段出色,虽然大隋隐患众多,但还并不利害。但是到了如今的天子,种种天灾人祸,再加上皇帝的拼命折腾之下,大隋终于撑不住了,那些世家门阀贵族们也都已经蠢蠢欲动。
  但凡这样的末世,武将都开始拥兵自重。那些文人们同样也差不多,一个个都在天下各方豪强之中,寻找各自看好的真龙,准备早早投效,以自己的本事辅佐其成就王业。如此即能完成自己的抱负,也能建立功勋,千古流名。陈克复年纪不大,却是一方手握重兵的边疆大臣。乱世争霸,金边银角草肚皮,早期之时,越是处于中心位置的成事越难。反倒是边关的那些诸侯,却是他们更看好的对象。
  在房玄龄一番接触看来,陈克复年轻、有地盘、有兵马、还有一个好名声。更兼得他看出,陈克复侍人谦卑,品性也好。这样的人,正是他们这些文人所找寻之人。
  “房兄之心意我已经明白,不过要建功立业,也不定非得当兵不可。我观房兄饱读诗书,正是难得的文才。我之前被朝廷晋封为辽国公,按例,辽国公府可以有辽国公府令、大农、尉、典卫、常侍、侍郎六名从七品至从九品属官。之前一直忙于打仗,我国公府中六属并未罢人。如若房兄不弃,我愿请兄为我担任辽国典卫一职,帮我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不知如何?”典卫一职从七品,品级虽然算不上高,但却属于陈克复身边的机密位置,属于他的军师。不但帮他出谋划策,还帮他掌管文书信件,将这样的位置交给房玄龄完全表示了陈克复对他的信任。
  房玄龄也没有想到,陈克复一来就让他担任这么重要的位置。一时更是百感交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此时他真正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玄龄定不负大帅给我之重托,从此敢不尽心尽力。”
  一旁的长孙无忌看到陈克复不但接受了房玄龄入军中,还一下子给了这么重要的职位于他,心中更是坚定心意。他们兄妹祖上虽然是北魏皇室,父亲也是隋朝的大将军,但可惜父亲早死。他们兄妹俩更是不容于同父异母的哥哥,被赶出家门。还多亏了舅舅收留他们娘三,可惜却年皇帝征辽。兵部侍郎斛斯政参与杨玄感叛乱,最后投入高句丽。他舅舅高俭因与斛斯政交好,因此也被一下子贬到了交趾为朱鸢主簿。走时舅舅变卖了府宅,为他们娘三买了一栋小宅,还将余下的资财与舅母平分。
  只可惜舅舅被贬之后,他们兄妹就再无了依靠,到得现在,家中钱粮都已经快要用尽。而失去了舅舅的护佑之后,他们兄妹也才会被别人欺上门来。之前裴蕴之子裴铉一次偶然看到长孙无垢美貌,就起了想纳为妾室的念头。几次派人上门提亲不成,才有了今日被四大恶人围堵之事。
  如今生活的困境,让这位十六岁的少年也十分的明白,要想不被人欺负,唯有自己的实力强才行,最起码也得找位有实力的人做靠山才行。陈克复无疑就是这么一个最好的人选,如果入得陈克复军中,那今后那裴铉必然不敢再来打他们麻烦。他也能找机会建功,重振长孙家的门楣。
  长孙跪在地上,认真的请求道:“大帅,你之前帮我让我感激不尽,无忌再求您帮我一把!”
  “可是你年不过十六,且家中还有妹妹与母亲照顾。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就是大隋征兵也都征的是成年男丁,你如今十年不过是中男,哪入的了军。”
  “求大帅成全!”
  那边的长孙无垢这个时候也下的马来,走到陈克复面前一行礼道:“还请大帅成全我哥吧,小女子已经长大,家中母亲有我照顾足矣。”
  罗林也是东都的地头蛇了,对于长孙家的情况也是比较清楚的,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长孙如此样子,不由的有些不忍。走到陈克复身边,轻声将长孙无忌目前的困境细细说了一遍。
  听罗林这么一说,陈克复才明白,原来外表光鲜,名头响亮的长孙家居然如今已经败落到了这地步。之前他还是因为觉得长孙也是大贵族出身,且他又年轻,想让对方多考虑一下,哪曾想到会是这样的原委。忙点了点头,上前扶起了长孙,“我看这样吧,你以后就到我身边担任我辽国公府从九品侍郎。以后,就和房兄一起帮我处理方案。等这次东都事情办完了,你干脆将你母亲和妹妹一起接到辽东去,也不必再担心受人欺负。”
  长孙无忌看到陈克复终于开口同意,而且还同样给了这么重要的职位他,当下心情激动不已,忙拜过谢恩。连一旁的长孙无垢,也跟着一起行礼谢恩。
  等主从名义定下之后,大家也就全是一家人了。辽东军中山东人也有不少,此时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张勇等小将就全是山东出身,没几下就和山东济南出身的房玄龄聊到一块去了。
  众人马快,下午天色还早,就已经赶到了东都洛阳城外。站在那毫不逊色于辽阳城的洛阳城楼之前,陈克复等第一次来东都之人,都是觉得很是惊讶。辽阳城虽然城坚墙高,但那是蛮荒之地的战争要塞,上上下下到处充满的是战争要塞的那种粗糙,坚固。
  而眼前的这座洛阳城,却是一座新城。虽然洛阳曾经是汉时京城,可是数千年来,洛阳城也早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城址。眼下的洛阳城,是杨广登基之后新营建的都城。整个都城到处都透露着一种雄伟、大气,是一种龙盘虎踞之势。那城门处进进出出的百姓,还有那城头之上遍布的旗帜,还有那些精备精良的守城卫士,无一不显现着这大隋中央的皇皇贵气。
  眼下皇帝已经从高阳行宫回到东都,数十万禁卫大军也已经回到了洛阳城中和附近。有了天子坐镇京都,再加上辽东城已经平定,这一年来天下也少有的风调雨顺。各地没有大的木土工程,甚至除了辽东的零星战争,已经没有了对外的战争。除了远离京都的各地盗匪,京都的百姓们甚至都觉得,这因修运河、征高丽而纷扰混乱的世道,仿佛又要清静太平下来了。
  特别是皇帝回到东都,数路大军已经清平了运河附近的盗匪之后,无数和物资从运河运进洛阳,洛阳的物价又一次降了下来。如今斗米已经恢复到了四五年前时斗米六十文钱,这让京都百姓都有了种清平世界的感觉。
  陈克复带来的兵虽然不多,但是这一百多人却也不能全都带进城中去。他只能带那三十余名将校进城,剩下的一百卫士得在城门处登记,那里有城禁卫军的将领,他们会派人将陈克复的这一百亲兵带往城北的军营暂时驻扎。
  “姐夫!”将亲兵还有战马都给送去军营之后,陈克复一行人正要进城,却发现城门处已经有一队人迎了过来。
  陈克复抬头看去,却正是刚刚分别不到半年的李世民。才半年不见,李世民此时却已经仿佛真正成长为了一个男子汉,唇上蓄起了短须。身上一套黑色衣服,腰挂一把横刀。此时正站在道旁,微笑着看着他。
  走上前去,轻轻地敲打了一下他的胸膛,“你怎么在这?唐国公也回京城了吗?”
  李世民脸上依然挂着那微微的笑意,只是陈克复却能感受到,那笑容里,却早没有了当初在辽东时的那种亲切。这笑容的后面,是带着距离的。
  “我是特意来接你的,父亲大人和三姐及大哥三弟半月前就已经进京了。这些天一直在筹备婚礼的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李世民笑道:“姐夫还是老样子,走到哪里,哪里都会带起一阵风雨。你人还没进洛阳城,可是这整个洛阳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百姓都知道你来了。”
  陈克复笑了笑,“我还没有这么大的名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