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509


第275章
陌刀峥嵘
  钱庄是在明朝中叶时才兴起,专门用于兑换铜钱金银的业务。而在此之前,有差不多的如唐朝时的柜坊。都是一种银行的雏形,但是他们却只是相当于银行的保险贵作用。不但不用付给客户利息,反而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柜坊不但保管金银,而且绢、粟等都保管。
  柜坊只负责保管,可以凭信物支取。唐时还有一种飞钱,飞钱是异地取款凭证,属于汇兑业务。而钱庄,却差不多相当于柜坊和飞钱的组合。
  书店掌柜所介绍的这个四海钱庄,其实也是陈克复开的。陈克复掌控辽东,是最大势力。而且他打下辽东之后,手中的金银铜钱,那真是堆积如山,一库又一库。后来他发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买的东西少还好,如果买多一点,那绝对是件痛苦的事情。
  一贯钱就六斤四两,也不过是一千文钱。随便多买点东西,那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而一般人,你总不能走到哪都带上个三五斤的钱吧?
  再一想起自己仓库中的那些钱,陈克复干脆设立了一个钱庄,结合后世唐朝柜坊和飞钱两种功能。因为有足够的钱,所以他的这个业务开展起来十分快捷方便。有了这个钱庄之后,陈克复印制了许多小额度的银票,从一贯钱到两贯,五贯、十贯、二十贯、五十贯、一百贯。差不多就和人民币面值一样,这些额度的是不用信物的,属于那种不记名见票即兑。
  辽东军中的各项军饷、赏赐、抚恤,陈克复就能直接的发给银票,然后再由他们自己去钱庄取。由四海钱庄发行的银票是不用保管费手续费的。但是如果是客房的那种记名存放的,就需要保管费用了。这种钱就需要一张记名银票和一个信物。
  不但如此,四海钱庄还进行一些小额度的贷款,抵押奢侈贵重物品,各种金银铜钱的兑换业务。一个微型银行,也正是有了四海钱庄,辽东各城的商业发展才会更加的繁荣。而陈克复也打算将四海钱庄发展到中原各地,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关键的时候却是有大用。
  美生好半天才道:“这个四海钱庄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做到四海通兑。不过我没有这么多的铜钱,用黄金和珠宝可以吗?”
  “你可以到四海钱庄去兑换,他们也这种金银珠宝的兑换。”众人又都陪着美生一起去了钱庄,见识了这个新鲜的玩意。
  钱庄十分宽敞,足有普通店铺的数个之在。外表看上去和一个普通的当铺倒是相同,前面一个高高的柜台,基本上到人的头部位置了。上面仿银行的窗口,有一排的钱栅栏,数位帐房先生端坐在那里,除了帐房外,还有数位鉴定师,专门进行珠宝等奢侈物品的抵押典当。
  美生让随从取来了几箱黄金,还有几箱珠宝,钱庄很快就有人给他搞定了这笔业务。前后不到半个时辰,美生的几箱黄金和珠宝,就算成了四万贯银票。拿着那几张轻飘飘的银票,美生还有些不能置信。
  对着自己的手左看右看,这手里拿的可是四万贯钱啊,换成铜钱,那可是一千多石。一路上回书店,都还直呼神奇。回到书店,四海钱庄有个人陪同过来的,两相验照了一下,很快就算是交易付款完成。美生只需要指定一个地方,书店就会有专人将书送过去了。
  今天陈克复也是特意让他们还逛辽东城,让他们感受一下辽东的富足繁华,好让他们生出敬畏之心。让各国了解辽东的强悍实力,也能在以后辽东的局势中占据些主动的地位。
  对于陈克复来说,辽西各部族他希望的不是全面树敌,而是挑一个打,其实的只好利用辽西各部族自己敌对互斗。再强的国家民族,四面树敌也是受不了的。就如隋朝一样,如果隋朝打赢一次对外战争,就休养几十年,那么隋朝肯定能延续的更久。而不是如杨广一样,打完一个又马上继续打下一个,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大隋彻底崩溃。
  出了书店之后,一行人继续在西市繁华的街道上游走。各种各样精美的商品,让这些使者们都是十分喜欢。众人一路逛,一路购买了许多的物品。
  这时,一家兵器坊吸引了室韦使者扎木安。那是一家挂满了各种精品的兵器店,不过这家店一看就是那种专门做贵族生意的店。店中的武器清一色的都是地种一看就是不凡的装备,横刀、环刀、各式长剑、短剑、匕首。特别是其中的环刀,那都是镶金嵌玉,刀柄的环上,全是宝石。甚至就是刀鞘之上,也全是各种名贵的宝石和金丝缠绕。
  不过除了这些武器,店中却没有弓弩长枪长矛、陌刀铠甲一类的装备。这些装备都是属于禁售品,陈克复下过严令,所有辽东的武器铺中,禁止打告长兵器、重兵器和铠甲。所有的这些武器铠甲都是属于军队制式,只有军中工匠才能打造。就算是弓箭,也是严格限定弓的硬度。
  不过扎合安明显不是被店中陈列的这些名贵的刀剑所吸引,吸引他的是在店铺最中间位置,一个用紫檀木打造的兵器架上的一把刀。
  一刀长约一丈的真正杀人兵器,辽东陌刀军中的陌刀。这把大刀如果放在陌刀军中只能算是普通,黑幽幽的十分粗糙,基本大刀的两刃之上,还有不少细密的小小缺口。陈克复一眼看出,这不是真正的陌刀,这是一把最初用斩马剑改造成的陌刀。如今陌刀军中,这批刀已经淘汰,成为了训练用刀。甚至有些陌刀军中的伤残将士,因为服役时做战勇敢,而最后将他们本来要上交的陌刀赏赐给了他们,留作纪念。
  陈克复的辽东陌刀军可以说是威名赫赫,每一次大战之中,必然有他们的身影。现在外面传唱的那些评书,杂剧之中,就有很多是陌刀军的故事。这店中能有一把陌刀,就说明这店中可能有一位陌刀军退役伤残士兵。
  “店家,这把刀多少钱?”扎木安如同是色狼看到了一位脱光了衣服的美娇娘,叉开了双腿躺在了他的面前一样。一双眼睛冒着红色,呼吸都有些急促地问道。
  一年轻的伙计忙走上前道:“客官,这把刀是我父亲的从军时的随身兵器,是不卖的。放在这里,是我父亲放在这里展览给客人们观看的。如果客人喜欢刀,我们店中还有各种式样的横刀,绝对是精美的。我可以向您详细的介绍,各种款式都有。”那位小伙子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但是整个人却十分的斯文,说话客客气气。
  札木安的目光自从看到了这把陌刀之后,就再也移不开目光了。那高大的身躯甚至有些微微的发抖,一又满是大胡子的脸上,透露出一股红晕。
  “不,我对其它的刀不感兴趣,就我要这把。我知道这把刀的名字,叫做陌刀。是大隋辽东兵马中最强的陌刀兵使用的。既然他是你父亲的兵器,那你父亲以前一定是位陌刀兵。你父亲是位勇士,这样,我拿我最珍贵的弯刀,再出一百两黄金,来换你父亲的这把陌刀你看如何?”
  说着扎木合从腰间取下一把弯刀,那把弯刀的刀鞘居然是用黄金打造,上面还有数士颗明亮的宝石。而且在那刀的刀柄上缠满金丝,扎木合轻轻将刀一抽,如同一汪秋水,冷气袭人。
  看到这把刀,众人心中都赞了声好字。扎木合有些自豪的指着那刀的刀鞘,那上面划满了一道道的痕迹。“我自十岁起得到这把金刀,从此一直陪伴我左右。每杀死一名敌人,我就会依照我室韦人的传统,在黄金刀鞘之上划上一道痕迹。这上面已经有九十九道痕迹,只要再加上一道,我就能完成百人斩,从此我就是部族中最勇猛的武士,超越所有已知的部族武士。这位小兄弟,这把刀十分珍贵,我希望用这把刀换取你父亲的陌刀,我愿意再加一百两黄金。”
  陈克复听完扎木合的话,也不有得有些佩服,没有想到这个大胡子居然还是位已经斩杀九十九人的勇士。如果只看双方的刀的话,那么大胡子提议的这个交易,那是十分公平的。甚至说,这个交易是那个店主占大便宜的。毕竟陌刀再贵也不可能值一百两黄金,更何况还有那么名贵的一把宝刀。
  “对不起,这把陌刀我不能卖!”一名身材足有七尺高的魁梧大汉走了出来。当大汉从阴影中走出时,众人都不由得深呼了一口气。只见那大汉的脸上有一道自左边额头发际开始,直到右下把的恐怖疤痕。这道疤穿过了整个脸,而且划过了左眼,又划过了鼻梁,整个人不但毁容了,且一只眼睛如今也被蒙在眼罩之中。
  这道疤痕让陈克复想起了胡海,不过却要比之胡海的要伤的深多了。只看这一眼,陈克复就明白了,这位肯定就是店主。而且他就是这把陌刀的主人,他以前是一名勇武的陌刀军,只因最后瞎了一只眼,在战争结束后,被退役了。
第276章
尉迟刀店
  大汉虽然只有一只眼,可却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到了陈克复。他面色激动的走到了陈克复的身前,抬起右手,狠狠地在左胸敲击了一下,“原中军陌刀营第一团第六队第三伙伙长尉迟仁见过大帅,向大帅致敬!”
  陈克复抬手也郑重地回了个礼,看得出来,尉迟仁的身体很好。虽然伤了只眼,可是如果放到一般的部队,这样的身体是不会退役的。不过辽东行营在平定辽东后,有目的的解散掉了不少受伤老兵,一来这其中确实有不少人伤的比较重,二来也是为了减少军队的数量,防止朝廷太过注意。反正这些人留在辽东,关键的时候还可以征召起来。
  让他真正有些惊讶的是,一般这样勇猛且又曾经是军官的老兵,是不可能直接让他转而去做生意的。依照行营当初的计划,向尉迟仁这样的战士,退役后也是会调到辽东各地去担任里正,帮助训练乡兵。
  “这个店是你开的吗?行营不是有发布公告,让退役的老兵们可以去各地任里正吗?”里正虽然不入流,没有品级,不算正式官员。但是在辽东的保甲制度下,那也是管着一里五六千人,而且还能带一队五十人的乡兵。一般的情况下,应当不会有人拒绝吧。
  尉迟仁咧开嘴笑了笑,脸上的疤痕抽动,只不过那笑的跟哭一样,“回来的时候,俺们校尉就跟俺说了,让俺去那个国内城下当里正,还能带五十人呢。不过我想了想后,还是算了。这不,刚把在高阳的族人接了过来。我以前也是个打铁的,本来也是军中的铁匠,后入了陌刀营,现在退役了,干脆就开了家兵器店。我这眼睛也是在辽东守城战的时候瞎的,辽东城挺好的,我也舍不得离开。”
  说着尉迟仁将那个伙长叫了过来,“快见过大帅!”对着陈克复笑了笑,“这是俺儿子,虽然出身打铁匠家里,不过却喜欢读书,我打算让他好好读书,以后入辽东军中当一名文书呢。”
  那后生拢了拢袖子,十分有礼的做了一个揖,“小的尉迟明,见过元帅!”
  看他这么懂礼,陈克复也心生喜欢,从手指上摘下一块玉扳指,递给他道:“你父亲是我的同袍兄弟,你当自称侄,叫我叔父。好好读书,天下将来还是读书人的天下。头次见,我就将这块扳指送给你做个见面礼吧,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
  那尉迟明推脱了好几下,最后才大他老子的点头下收下了。
  扎木安在一旁等了许久,这个时候忙道:“大帅,既然这家店主以前是你的部下,你看能不能让他把刀卖给我。”
  陈克复微微笑了笑,一言不发。
  “这位想必就是来辽东城会盟的使者吧?你们远来是客,我店里有一把刚打造出来没多久的环刀,即锋利又漂亮名贵,如果这位使者喜欢,我可以所它送给你。”说着尉迟仁从店中的一个柜中取出了一个紫檀木长盒,一打开,里面一把精致名贵的环刀静静的躺在那里。
  不过札木安好似对这把刀没有半点兴趣,只是指着那把陌刀道:“我就想要这把刀,店家将他割爱于我可好。一百两黄金如果不够,我这里还有刚刚在四海钱庄兑换的一千贯银票。”
  尉迟仁的脸色有些难看,回头望了陈克复一眼,陈克复轻轻的对着他摇了摇头。
  “对不起,这把陌刀是非卖品,将来是我尉迟家的传家之物,不管什么条件也不会卖的。”陌刀珍贵的不是它的材料,而是打造之法。只有最顶级的武器匠人,才懂的整套的陌刀打造之法。这样的一把陌刀,如果光算材料费,最多只值十贯钱。但是没有好的工匠,你再有钱也打造不出来。尉迟仁就会这套工艺,不过陌刀是任何人不得私造的,所以他也只此一把,更何况还是他曾经征战沙场的兵器。
  札木安愣在那里,一时也不知道要怎么办。陌刀的威名早已经传遍辽东辽西,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大刀,作为一个武士,那绝对是仰慕的。特别是知道陌刀专门用于对付骑兵之后,更加深了出身于室韦大草原的札木安的购买欲望。不过眼前的这个隋人实在是太刻板了,居然软硬不吃,说好话,用重金都不行。
  札木安一双眉头紧皱,脸上阴晴不定。他身后的十余位随从中,突然窜出一位武士,从肩上扔下一搭链的黄金在柜上,伸手就往那把紫檀木架上的陌刀抓去。
  突然的变故让众人都惊讶了一下,尉迟仁一张疤脸因愤怒而变的狰狞。魁梧的身躯快速地往前一跃,已经抢到了那人身前,蒲扇一样的大手往前一探,紧紧地抓住了那人伸手陌刀的手。
  “难道还想强买不成?嗯!”
  尉迟脸上的疤鼓起,显得狰狞无比,一只手也用足了十二成的力气,吧吧做响中,那室韦武士的手掌已经捏的变形,再捏下去,绝对要被废掉那只手。
  店中一时气氛紧张,那札木安身边的几个武士已经瞪起了眼,还有一个更是直接跑出了店,招呼在店外的其它武士去了。更有脾气狠点的直接已经拔刀,锵锵的拔刀声,让整个店中局势一触即发。
  “札木安兄,难道室韦草原上的雄鹰就是这样在朋友家做客的吗?”陈克复轻笑一声,玩味的对札木安道。
  札木安转身怒视了身后的几位随从一眼,“大胆,你们当这里是哪里?我带你们出来的时候没有说过吗?出门做事要懂礼貌,不要丢我们室韦草原上汉子的脸。还不快把刀收起来!”说完又转身走到尉迟仁的面前,伸手搭在他的手上,笑着道:“这位店东,是我管教属下无方,还请见谅。他头一回出大草原,不懂的中原礼仪,请你放过他这一次。”
  尉迟仁好一会后,才哼的一声松开子捏着那武士的手。那武士此时一只手已经颓然的垂在一侧,已经伤了。札木安再不说话,带着那武士调头就离开店。
  “那位草原上来的汉子,你们的钱还在这里忘带走了。”尉迟仁提着那袋黄金,少说也有上百两。
  “这算是我手下刚才对店家无礼,我给的赔偿!”
  尉迟仁的儿子将钱塞给一位室韦武士,抱拳道:“我们中原华夏儿女四海之内皆兄弟,最爱交朋友。但是却也从不欠陌生人的情义,刚才不过是不打不相识,算不得什么。何须如此贵重的钱财来道歉,你们不必如此。”
  札木合示意部下收下钱,脸色难看,转身大踏步离开店面。
  陈克复看见这年轻的尉迟明不但知礼仪,更难得的是财帛不动心,品质确实很好。不由得觉得在各族使者面前,大涨了面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以后有前途,我府中还缺一位文书,如果你愿意,你明日清晨到内城元帅府来报道。”看他这么知礼仪,又不贪金钱,陈克复也动了提拔他的心思。
  尉迟仁一听到还有这好事,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两片嘴唇都颤抖着,扯着儿子的衣服就要给陈克复行磕头礼。和尉迟爷俩又说了几句话后,陈克复也就离开了。
  出了兵器店的这么出意外后,室韦的札木安也再没有了心思逛街。带着他的人和陈克复说了声告辞,就带着人回了隋军安排给他们的客栈。
  室韦人一走,其它人也没了什么心思,都是各自分开,回客栈的回客栈,继续游逛的游逛。
  将回去的几个使者送回客栈,这同样是军办产业,整个客栈此时早已经是处于宪兵守卫当中,会盟期间,只接待各方使者。客栈的老板也是特勤司的人,上前道:“大帅,一切都安排好了,按大帅的吩咐,契丹人和室韦人在一栋楼里,新罗和百济人在一栋楼中,靺鞨两部族也都在同一楼中。而且我们还有一些其它的安排,到时保证这几族会盟期间会起摩擦,摩擦一起,只要再煽风点火一下,说不定就能成大矛盾了。这次各族来的基本上都是重要人物。室韦的札木安是南室韦部族莫贺弗铁达力的儿子,新罗来的是王国掌权的美室宫主的弟弟美生。粟末水靺鞨来的是突地族长的弟弟也吉,黑水部落来的是觉罗的弟弟豪罗。契丹大贺氏来的是摩会的小儿子摩云,其它九部来的也是少族长。百济来的是扶余玦王子,东瀛的使者还要过几天到,也是一位皇室成员,其余的奚族、突厥也都有派使者过来,过几天就能到。”
  莫贺弗就是室韦人的最高首领,和可汗差不多一个意思。听到来的这些基本上是各部族的重要人物,陈克复笑了笑,这个时候,如果那些正在战争中的敌对两族的人在这里搞出点事情,出点意外,陈克复相信,这次的会盟一定能向着他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277章
恶向胆生
  内城元帅府书房,陈克复的面前摆着几封信,信都是特勤司从中原送回来的。
  其中一封是他的父亲,枹罕太守陈深写的。这位昔日聪慧的皇太子,此时成了一名大隋边关之地的太守。对于二十多年没有联系过的儿子,他深表思念,在信中他对于陈克复最终没有能隐居做一个普通人,而是反而做了大隋之臣,有一丝丝的忧虑。特别是这个没见过面的儿子,一下子做到了大隋的元帅。
  在信中隐隐有规劝的意思,说希望他能平安一生,不要再起波澜。陈克复看完这封信,只是笑一笑。有时他不过是一颗火星,以自己为引,点燃了一大片。到了后面,一切早已经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了。
  另外的两封信,一封是特勤司关于中原的情报,天下更加的大乱,李阀遭遇了灭门之祸。唯独他的老丈人李渊,却成功的躲过一劫,在李浑一族尽被诛杀,其余京中李姓大臣大多遭贬谪之时,他不但一点事情没有,反面从弘化郡留守,转而升任了河东慰抚大使。而且特勤司在信中还写道,朝廷最近好像已经正在密议东突厥之事,甚至已经派出了朝中最精通外交的黄门侍郎裴世矩出使突厥。
  看了这封信,陈克复不由得抿嘴一笑,杨广还真是一位雄心勃发的君王。高句丽刚平,却已经将目光放到了远入的东突厥。只是不知,为何他就不能将目光看向身边脚下的中原大地呢?如果杨广能真正的偃武修文,休养生息,那些中原再多的盗匪也是能平息的。可惜,这是一位一旦决定,就九头龙也拉不回来的绝世皇帝。
  当看到第三封信的时候,陈克复的笑容却凝固了。这封信是他那位刚刚升任河东慰抚大使的老丈人李渊发来的,开头写了一大篇祝贺他平定辽东、拜相的贺词,还让陈克复在今年能回中原,到时和李秀宁完婚。最后更是提了一个让陈克复犹豫不已的要求。信中李渊说,他升任河东慰抚大使,可是河东的盗匪也很厉害,他手下没有什么人手。他希望这个时候,陈克复让他那两个在他手下锻炼了许久的儿子,能回河东帮他剿匪。
  看着这封信陈克复犹豫了,李渊正如历史上一样,一步步的从过去那个几十年都平庸的唐国公,慢慢地走上大隋的封疆大臣的舞台。历史之上,李渊正是当了河东慰抚大臣后,才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最后又一进一步的当了太原留守,在那里组建起了一批班底,最后一看天下形势已明,杨广再也不可能力挽狂澜,所以马上出兵造反,最后以李代杨,唐代隋。
  最初和李渊搭上,甚至和他女儿订亲,那都是有点阴错阳差的感觉。到后面,让李世民兄弟俩入了军中,当时也没有想过太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目标明确,直指天下。而李渊也是他的一个潜在对手,在争夺天下面前,没有亲情,更不要提只是一个岳父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俩,在辽东军中这么久,先是重装骑兵,后是重装步兵,可以说是尽得辽东军中最精锐王牌部队的精华。如果这个时候放他们兄弟俩回李渊身边,那岂不是让李渊如虎添翼。到时一有机会,这小子肯定更加的不会老实,绝对会再一次的造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