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628

  昭王李汭带着一家老小兴冲冲的接信而来,还以为李璟准备让他当监国、皇太叔,天子。李惠儿因为早猜出了他的打算,因此暗自有些责怪于他,这些天也正和他闹着别扭,连人都见不到一面。
  而那边刘芸娘却又突然哭着找到他,说是李克用突然现身燕京她的府中,把虎妞和李落落给带走了。这个女人平时不流泪,但这次却哭的伤心欲绝。李璟猜测,她并不仅仅是为了女儿被带走而哭泣,可能还跟李克用死而复活有关。李克用再次出现,并且说了那些伤害她的恶语,最后还带走了她的女儿,这才可能是她真正最伤心的地方。
  不过刘芸娘并没有提出让李璟去追回虎妞,一来可能还对李克用有点旧情,二来,她也很现实,清楚想再从李克用手里夺回孩子,几乎不太可能了。若是李璟能夺回孩子,那肯定也意味着会捉回李克用。
  李璟为此充满自责,他本来给刘氏安排了一栋新的庄园别墅,可这栋房子却是在燕京城外,守卫未免有些不足。事后他查过,李克用是伪装成一个送柴火的樵夫混入府中的,然后把两个孩子弄晕了,藏在牛车的暗格当中带出去的。
  国事家事军事事事一起笼过来,让李璟这段日子确实有些精疲心尽。
  到了紫禁宫,李璟照例先前花苑的小校场上打了几圈太极拳,然后又遛了几圈马,再照例射了一百支箭。出了一身大汗,睡意早跑的干干净净,整个人立即神清气爽了许多。去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蟒袍玉带金冦,坐在前往乾清宫的肩舆里,迎着扑面吹来的清凉晨风,清凉凉的,觉得心情也平静了许多。
  待到乾清门,刚好寅时三刻。
  远远就看到以崔芸卿和李振为班首的尚书省官员,以曹邺、罗邺为班首的内阁学士,以敬翔、于琮为班首的参谋院官员,以及五军都督府、监察厅等各部衙官员们一溜儿恭侯迎接。
  省阁院府四大部后是诸厅、监、司、局等官员。
  两排亲勋翊侍卫,穿着鲜明的赤色戎装,腰悬班刀,鹄立于丹墀之下。
  李璟用眼扫了一眼,见于琮垂首站在了参谋院的班首,另外在末尾还站着崔安潜、张自勉、杜韬、李涿四员大将,心下不禁又是一阵高兴。不等车马停稳,便霍的一纵跃下来,甩手进殿,急急走向于琮。
  于琮是昨晚才到的燕京,天晚就住在城外,今日一早便前来拜见李璟。
  这位懿宗皇帝的女婿,广德公主的驸马,当今天子的尚书左仆射,平同章事,如今即将成为秦王李璟的岳父,他的一女,即将做为于幼娘的媵妾陪嫁入李家。上次天子离开长安时匆忙,竟然没有带上广德公主和于琮这位相国。幸亏李璟派人在长安城中接到了他们,躲过了一劫。在长安躲藏过风头后,被秦军密探送出长安。
  在于氏与李璟达成联姻协议后,李璟就已经正式请于琮前来燕京任职,李璟请于琮就任秦藩参谋院的右参谋使。于氏四兄弟的送亲队伍,还要汇合一起,等待入燕京,于琮已经先行一步,提前来到燕京,也算是代表于氏准备这场大婚。
  于琮为相多年,能够答应前来燕京任职,这对李璟来说是极大的支持。虽然论起才能,于琮也许还不如盖寓更适合右参谋使这个官位,但于琮的资历,人望,却是极高。他的来投,必然给李璟带来极大的影响力。
  不过最让李璟高兴的,还是崔安潜、张自勉、杜韬、李涿四人的到来。崔安潜原是忠武军节度使,后任吏部尚书,转任诸道行营招讨草贼行营都统。他虽是员文臣,不过却颇能知兵。第一次代北之战,讨伐李克用时,他就曾率忠武八都参加,与李璟并肩做战。任都统时,也曾打过几次漂亮的胜仗,王仙芝,就是被他和张自勉斩杀。若非天子下令弃守洛阳,等他们退到潼关时,又无兵无粮支援,加上齐克让等的叛敌,才导致了他们的兵败。
  潼关兵败之后,崔安潜、张自勉和杜韬三将并不顺心,成都的朝廷对他们丢了潼关十分不满,却不理解潼关之败,乃是非战之罪。崔安潜三人最后退到了兴元,然后招兵买马,试图募兵再战。
  可等他们好不容易自筹粮草军饷,招募了三万余人马,结果成都的天子却下了一道旨意,让他们将这支兵马移交给田令孜,把这三万人直接并入田令孜的新军,成为了新神策十军百都中的三十个都。而崔安潜他们,却都只给了一个闲职。
  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崔安潜三人算是对成都的天子失望透顶。这个时候,李璟的使者找到他们,送去李璟的亲笔信,力邀他们前往燕京。
  三人最终还是决定,与其呆在兴元无所事事,倒不如前往燕京,毕竟他们与李璟都有很不错的交情,而如今李璟正担任着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节制天下诸镇兵马讨逆勤王。也许到了李璟这里,能够有机会做点实事。加上随信附送的崔芸卿的家信,终于说动了他的这位族兄弟。
  崔安潜三人带着各自的门生家将起程,在山南又碰上原河阳节度使,中唐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的曾孙李涿。这位曾经一样参加过代北之战的名将之后,此时正因为族兄弟李系几次兵败误国,而最终遭到牵连,正贬在山南做着一个司马的闲职。听说三将受李璟之邀请前往河北,当下干脆也丢下司马官印,挂了官帽,带上家眷与三人一起同行,前来投奔李璟。
  李璟原本只是听说崔安潜三人不得意,便试着派人去联络。
  却没想到,还真的把三人给招来了,甚至还免费搭上了一个李涿。
  听到这个消息时,李璟激动的当时都差点跳了起来。
  崔安潜能文能武,真正的宰相之才。张自勉,统兵布阵,大唐真正知兵的名将之辈。杜韬,更是历玄、肃、代、德、顺、宪六朝的中唐名杜佑之孙,大诗人杜牧之兄,大诗人李商隐的表兄,而且他还有一个堂兄杜悰,也是懿宗时宰相。京兆杜氏,和韦氏一走号称,京兆韦杜,去天五尺的顶级阀门。
  而自己送上门来的李涿,那祖上更是李唐皇室的远亲族支,你的曾祖李晟,更是中唐名将,与李靖、郭子仪齐名。李家名将辈出,子嗣众多,一门出仕者无数,大唐此时的顶级阀门之一。
  于琮加上崔安潜他们五人,要才能有才能,要家世有家世,有威望有威望,这五个人来投,真的不亚于让李璟凭添十万兵的收获。
第830章
反将一军
  李璟亲切无比的与于琮、崔安潜五人一一寒喧许久,然后才登上玉阶,坐上铁椅开始议事。
  廷议的步骤照例是由尚书内阁学士禀报奏章的节略,内阁次辅罗邺一边读,一边对一些紧要奏章尚书省的拟票和内阁的批红一起讲解,前后足足用了一个时辰。
  李璟一边听着,一边摩挲着案上的麒麟玉镇纸,盘算着一会该给崔安潜他们授以何职。他瞟了一眼下边,见崔芸卿眼睛微闭,如老僧入定一样的跪坐地上,李振则不住的用眼偷看崔安潜等几人。崔安潜几人居于末座,但是很认真的用心在听罗邺讲读。
  崔安潜等人的到来,就如同一颗小石子扔进了池塘,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论能力,崔安潜五人,可能要比这满殿上大多数的人要强。他们出身名门大阀,且都有着多年的节镇一方,或者统率一军的资历,威高望重,才能卓越。若只从能力和身世、资历等考虑,李璟就算是让他们做省阁府院的主官,也不为过。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的突然到来,势必打乱原来的平衡。不管他们如何有能力,他们都是半途加入的,犹如插队。而且因为他们的能力和威望等,一下子还都要插到前面,那么他们插的越前,他们后面的那群原来的排队者,就会有更多的人不高兴。
  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讲,李璟既想用他们的才,可也不想这些半路加入的,对秦藩还没有太多忠诚的世家豪门出身的原朝廷官员们,在秦藩中占据太多的话语权。
  他们有才,但却还不够纯净。
  而李璟,必须随时保持对秦藩的纯洁。
  给太高的官职,会引起原有诸多文武的不满,同时也会加大控制的难度。
  可给的官太少,那会让崔安潜等人失望,毕竟他们来投,若得不到期望中的,便很有可能转身而走。
  这需要一个平衡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他深思良久,觉得应当先把虚衔弄高点,多加几个,如此一来显得他们的德高望重,资历深厚,体现出李璟对他们的重视。但同时,实职方面,一定得慎重再慎重,最后是让他们任文职,就算出任武职,也不能让他们插入核心的部队中。
  有了这样的思路,李璟终于渐有了方案。
  李璟见罗邺已经讲完,便开口道:“礼部尚书,迎亲的队伍接到人没有,婚礼准备的如何了?”
  听到秦王询问此事,礼部尚书韩安邦连忙起身出列道:“回秦王,礼部三日前就已经派出了三千人的迎亲队伍前往山东,于氏四支送亲队伍已经到达山东齐州历城汇合。接亲队伍到达历城后,为保万无一夫,礼部和参谋院选择先到登州,然后乘船出海走海路到天津港靠岸,然后再直接改乘河船顺运河直达燕京城南凯旋门。”
  这次秦王与于氏联姻,事关重大,牵连到巨大的利益联合,因此得确保万无一失,接亲队伍不走河北,而走海上,就是谨慎再谨慎的结果。
  李璟倒不认为走河北陆路,韩简和王景崇敢有那个胆子深入秦境攻击迎亲队伍。不过既然礼部连参谋院都拉出来做了这么一个细致的计划,李璟也就没有再去反对。
  这次大婚,不单单是李璟与于氏的结亲,这桩联姻震动了整个天下。
  因为李璟是如今天下最兵强马壮的藩王,而于氏,也同样是顶级阀门。
  李璟未婚妻的父亲,于琄,天平军节度使,控制着洛阳东面运河以东、黄河以南的一片曹、郓、濮这一块要地。
  另外三位陪嫁的媵妾,也是不简单。
  于琮,懿宗和本朝两朝宰相,尚广德公主,是当今天子姑父。
  于瑰,原山南东道节度使,现任岭南东道节度使。
  于球,原桂管观察使,现岭南西道节度使。
  李璟与于氏联姻,一下子娶了于氏四兄弟的女儿,也等于一下子取得了两朝宰相于琮,天平镇、岭南东西两镇的全力支持。先前李璟已经与张家、萧家、王家、裴家、渤海大氏等联姻。
  原宋州刺史张蕤把女儿嫁与李璟之后,在秦藩任职时间不长,如今已经被李璟举荐就任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之职。而李璟去年娶的两位妾室的哥哥,钱镏和杨行密,如今也都不简单。
  钱镠在得到李璟的大力支持后,如今已经与董昌一起击败了浙东的刘汉宏。董昌就任义胜军节度使,而钱镠就任镇东军节度使兼杭州刺史,虽然暂时还在董昌名下,可实际上已经有了独立的地盘。
  杨行密发展更快,他本就有一支不差的力量。高骈渐无力控制淮西,承认杨行密的地位,并任命他为庐州刺史后,杨行密扩张迅速,据有庐州,然后夺取了东面的和州,接着又出兵渡过长江,侵入了宣歙,夺取了江南的宣州地区。崛起于淮西,羽翼渐丰。自称淮西节度使!
  而若再算是与李璟关系极好的义成镇康承诲,宣武镇辛谠。
  那么李璟除了拥有如今三分天下的秦藩外,还有天平、义成、宣武、淮西、镇东、岭南东、岭南西、福建八个藩镇达成联盟。
  从平壤一直沿海到交州,东方海岸,如今只剩下了高骈的半个淮南镇,周宝的半个浙西镇,董昌的浙东镇,以及越南的横海镇,其余上万里的漫长海岸线上,各州县几乎都属于李璟的这个联盟之中。
  而横向看,黄河的下游两岸,已经都被李璟控制,淮河中下游两岸,也几乎都为李璟控制。就连长江,极为重要的下游南北走向的那一段两岸,也被杨行密控制,间接的是由李璟控制。
  南北大运河,也有近半在李璟的控制之中。
  可以说,李璟通过不断的联姻,结盟,已经组建起了一张巨大的网络,把东部地区已经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通过控制大海、部份运河、黄河、济河、长江,把他的势力几乎遍及整个东部。
  而且,李璟还在与诸多豪门大阀结盟,兰陵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青州韩氏,京光韦杜,河东裴氏,太原王氏,关中宋氏等等,越来越多的大家族开始与李璟合作,虽然他们还没说抛弃朝廷,只支持李璟,可这依然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李璟宽赋轻税免役,笼络了无数百姓之心。实行全民教育和考试,更网罗了四方人才。联盟各大豪门军阀,为李璟争取了上层的支持。
  看似李璟爱好美人,见一个娶一个。可实际上,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每次李璟娶亲纳妾,并不是表面好色这么简单。除了早初的一妻一妾,后面李璟娶的这些女人,每一个都为他带来的了巨大的妻族势力的支持。太原王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徐州张氏等等。
  李璟通过联姻,通过他的女人,为自己争取到了无数助力。
  以前还不明显,但到了今天,李璟与于氏联姻,一下子得到一位两朝宰相,三位藩镇节帅支持时,各方都震动了。李璟太狡猾了,人财两得啊。既娶了美人,又与于氏捆绑一起,得到无数支持。
  李璟将麒麟镇纸轻轻放下,说道:“婚礼之事就交由吏部全力主办。现在孤有要事宣布,崔尚书和张上将军、杜帅、李帅等都是国家柱石,如今国难,几位不计个人得失,千里迢迢前来燕京,愿意为讨逆勤王,中兴大唐贡献一份力量,孤万分高兴,千分欢迎。孤今日就请司徒、崔国公屈尊就任五军都督府左军右都督。请太子太保、淮阳郡公张上将军出任五军都督府右军右都督,请太子太傅、西城郡公杜帅出任五军都督府前军右都督,请同平章事、检校太尉、西平郡公李帅出任后军右都督。暂时请几位屈就,待适应后,定请诸位担负更重要职。”
  五军都督府本来只有五位都督,分别是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现在一下子来了四尊大佛,李璟想重用,又得考虑到秦藩老部下们的感受,同时也还得观察几个心意。若观察之后,觉得几人确实可心信用,那时李璟再授与要职也来的及。
  李璟把五军都督新增五位,各军分左右都督。让四人出人右都督,品级与左都督相同。而且从实际来看,把他们安排在五军都督府中任都督,也是极大的信任。秦藩中,参谋院、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分统兵权,五军都督府掌统兵权,参谋院掌调兵权。五军都督府掌有所有秦藩军队的统兵权,而五军都督是都督府最高主官。
  崔芸卿等人一来,就能出任五军都督这样的要职,哪怕还有一个左都督排在前面,也依然表面了李璟的极大信任。
  而从另一方面讲,李璟让他们出任五军都督,一来让他们的才能、威望得以发挥。二来,有五个左军都督在前,就算万一这几个唐廷大臣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也能随时监视制衡。
  按照制度,吏部管五品以下的官员升迁调任,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和内阁负责。三品以上官员的升任调任,皆须由秦王李璟亲自升调。而五军都督府是秦藩内部顶级衙门,都督更是比行省的都督高了许多。五军都督府都督,从二品要员,他们的任命权在李璟的手中。
  现在李璟直接当殿任命崔安潜等几人职务,李振、曹邺等省阁官员虽然觉得有些意外,毕竟这可是五军都督府的要员,而且秦王还一直子把四人都塞进去了,占了五军都督府衙门的半边天。
  他们先是怔了一下,不过随即又觉得这倒也无不可。若是反对,他们一时也想不出更适合的位置。若说让他们出去带兵,那才是更不合适。
  李璟不等诸人表态,随即又道:“孤意可让盖公与于公对调,拟由盖寓调任参谋院右参谋使,由于琮出任吏部尚书之职。”
  参谋院使是从二品,吏部尚书是正三品。盖寓算是升官,而于琮却是到任第一天就降职了。不过若细算起来,却又不能这样算。吏部尚书虽只是正三品,可却是尚书省六部之首,而且吏部尚书是入政事堂的参加政事,权柄极大。而参谋院使虽然是从二品,主掌着调兵权,算是军方最重要的衙门。可哪怕早有规定,参谋院使由文臣出任,但还是不少观念觉得武贱文贵,认为参谋院使实际上不如吏部尚书尊贵。因此,这个对调,两个究竟是升是降,这到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