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628


第506章
一战破十万
  乾符二年五月初五,端午节。
  昨天,镇国军在扫清了汴水西岸的草贼残军之后,各部陆续返回宋州。这是一场辉煌的大捷,这一战的战绩已经统计出来,掌书记郭承安拿着一个手卷兴奋的站在宋州刺史府堂上,向着堂中的镇国军军官以及宋州的文武官员,还有一众有头有脸的官绅士族通报此次的战果。
  “截止昨天为止,此次我镇国军进入宋州,与草贼先后交锋数次,最后在李大帅的英明指挥之下,在镇国军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之下,在宋州官府以及地方义民慷慨相助之下,我们取得了一次辉煌的大捷。据统计,我军一共斩杀包括草贼主要头目李重霸、楚彦威在内的两万七千名草贼,俘虏包括草贼主要头目刘汉宏、蔡温球在内的四万三千余人,并解救为贼寇所裹挟五万余流民。并已经收复了虞城、砀山二县,另外楚丘、单父二县也已经刚刚收复,宋州境内草贼,已经或死或俘或逃,再无一人。”
  饶是张蕤等人久历官场,可听到这样的战绩,也是不由的直吸冷气。杀敌近三万,俘虏四万余,这个战绩太惊人了。可这两天,在座的许多人都暗中派人去打探了,回来的人都是脸色苍白,据他们说,虞城城下,以及虞城往东的五十里范围之内,到处都是鲜血染红的土地。那些被斩杀的贼军尸体,首级全部斩下,除了那些贼军头目们的首级用石灰保存好,带回了宋州。其余的两万多颗首级,被镇国军的将士在虞城东面二十里垒成了一个巨大的京观。那座京观用两万七千余名草贼的首级和石灰、黄土等一起垒就,高达十八丈,极为慑人。
  镇国军在宋州的表现,让他们相信,李璟不是那种杀良冒功之人。更何况,四万多俘虏,还有五万多的流民,将近十万人已经被押到了宋州城外。这近十万人可是实实在在不会有差的,况且,这几天选锋军将士们放假回家,也是亲口说了这些天镇国军与草军做战的经过,特别是李璟亲率五千兵马主动进攻数万草贼增援虞城,并最后以五千兵马将数万草贼击退的事情,传的更为广泛。
  “王仙芝等人逃往何处?”李璟主动问起草贼贼首的消息。
  起身回答的是李维,“贼军大败之时,分散突围,王仙芝等贼首十分狡猾,他们都有战马,完全不顾手下兄弟,直接逃窜。我们一路紧追,但贼兵太多,影响了速度,最后王仙芝等人在汴水安排有一些船只,直接坐船逃过汴水了。”
  说到这里,李维觉得有些可惜。如果不是李璟先前下的那道不许追过汴水的命令,也许他们就能把王仙芝等人擒拿了。
  他悄悄观察了下李璟的脸色,却见他对于王仙芝逃离的消息并不怎么生气,依然是那副微笑的样子。
  “王仙芝不过如此,一战就将他的十万大军彻底击溃,眼下不过是落荒而逃的丧家之犬而已,不足为惧。”李璟笑着安慰了下李维,然后大笑几声:“郭书记,你给大家说说,咱们这回除了斩杀李重霸,楚彦威,生擒蔡温球,刘汉宏外,可还斩杀擒拿了多少将军?”
  将朝廷官兵的编制引入到草军的队伍,这是当初黄巢向王仙芝提出的一个创举。连王仙芝当初的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都是出于黄巢的谋划。
  一开始之时,草贼是没有旗号,更没有这样整齐的编制的,一切都是按山寨的那套做法,什么当家、票帅等等。是黄巢这个有文化的盐贩,给这支队伍起了个草军的称号,并且从王仙芝到下面的喽啰都给了一整套完整的官兵军制。王仙芝是大将军,下面的十票帅最初只是兵马使,后来成了都知兵马使。
  在沂州击败李系之后,草军的将士除了军职外,还多了军阶。如尚君长,除了是草军行军司马之外,还有一个辅军大将军称号。而如尚让,除了都知兵马使之职外,还有冠军大将军的军阶,处处与官军的军制对齐。
  沂州之战后,草军迅速膨胀,不但大量招兵买马,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贼马贼水贼等来投奔。为了收笼人心,王仙芝给这些人委派了大量的官职,而且,王仙芝委派的这些官职,比起官军来都相应要偏高许多。在草军之中,一个统领十人的伙长,便能得到从九品下的陪戎副尉,一个带五十人的队头,便能得到从八品上御侮校尉,一个百人都将,正七品致果校尉。一个五百人营指挥使,便是正六品上昭武校尉。一个千人厢兵马使,便是正五品定远将军。再往上,草军还有两千人厢兵马使,三千人厢兵马使,甚至四千、五千人兵厢兵马使,每多一级,就要高上一两级。两千人一厢,便是从四品上宣威将军,带三千人,就是正四品上忠武将军,带四千人,正三品冠军大将军,带五千人,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如草军的几个副职,更是直接封正二品的辅军大将军。
  草军的官职如此之多,以制于官印都刻印不及,大将军级的军官用金印,将军级的用银印,校尉级军铜印,再下面的就是铁印,而那些数量庞大的队伙级,甚至直接用木头印。
  以致于,现在镇国军抓到俘虏,有时直接搜一下他们身上的官印,便知道他们的级别了。
  郭承安嘿嘿笑了几声,“这回一共斩杀了两个镇国大将军,生擒一个辅国大将军,一个镇国大将军。除此外,斩杀、生擒的云麾将军、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游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各级将军加起来足足五百多个,另外那各种校尉更是数千。光是缴获的金印银印还有铜印,都是一大笔钱了。铁印有近万块,木头印更是多达近两万块。”
  大堂上的众人听到草贼如此滥授官职都不由哄堂大笑,笑完后都不由的摇头,这样的草贼怎么可能成事。难怪被一战就打的溃不成军,官职之玩意,就算是皇帝,也不敢乱来的。秦孝公曾经说过一句话,惜官吝爵,人君大患。滥官滥爵,国之大患。皇帝舍不得封给臣下官爵,这样的皇帝难以得到臣子的拥戴。可如果皇帝拼命的乱封官爵位,这对于一个国家朝廷来说,就是一个祸乱的开端。
  看看大唐就知道,大唐建国之初,封赏了诸多王爵、公爵,封赏很滥。到了太宗李世民执政后,便开始削降爵,还因此引来了李艺等人的起兵叛乱。自那以后,封赏这方面都比较谨慎,王爵很少,甚至宰相也只有三品。可到了玄宗之时,又开始滥封,甚至封了许多郡王,不但给安禄山这样的封王,甚至让王忠嗣挂四镇节度使帅印,安禄山挂三镇节度使帅印,更统十万精兵。开启了藩镇节度使这个灭唐的官职,并且还一度给节度使们兼任宰相职。
  到了眼下的晚唐,朝廷的官职更滥,动不动就加各种官职,节度使们更是不是加同平章事,就是加左右仆射,中书令,尚书令,三公三师这样的顶级尊荣爵位。
  除了死掉的那两万多人,剩下的四万多人才是一个麻烦事。这么多人,按规矩是要处死。可李璟却不想处死这些人,“战乱之时,死的多是豪杰!”
  李璟也不由的摇头感慨,大唐到了此时,门阀政治越盛,普通的子弟虽然还有个科举入仕的渠道,但到现在,这条路其实也基本上为门阀豪族所垄断。那些山野乡里间的豪杰之士,要么给藩镇做了爪牙,要么就做了强盗盐贩。
  其实若是能给这些人一个出头的机会,他们便不太可能都来做强盗盐贩叛军。
  眼前的这些,让李璟不由的心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唯有将天下的人才,都拉拢到自己的门下,或者说,给天下所有的人才,一个能够到达自己门下,并且出头的机会。那样一来,精英都与他站到了同一面,这天下,自然无人可与他争锋。
  “如果有机会谋得出身的话,谁又愿意做反贼呢,据说,那个王仙芝也曾想着要谋招安,那个黄巢,更是参加了多次科举。叛军王敬武,不也只想着谋一个节度使而已嘛。”张蕤确也很是心细,在一边感慨的与李璟轻声说道。
  李璟与张蕤二人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却与让堂上人都听到了,引来一阵叹息。早在裘甫做乱时,还只有一群普通百姓。而到了庞勋作乱时,已经有许多士兵加入。而眼下的草贼,虽然势力并不自太大,规模也还没有超过庞勋之乱,但是他们中间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藩镇低级军官,官府的底层吏员,甚至是不得志的读书人,乃至许多灾难破产的地主等。有了这些人在草贼之中,他们甚至已经有些脱离了普通贼寇的小打小闹了。
  “把所有的草贼官印,还有那些斩杀的贼军头目首级差人送往长安。”虽然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李璟心头并没有多少兴奋。反而感觉一阵胸闷。
  “这些俘虏怎么处理?”郭承安问。
  李璟沉默,伸手揉着太阳穴。多达四万多的俘虏啊,这些人中真正的草贼并不多,多是一些没饭吃的饥民而已。让他把这些人了,李璟做不到。想了半天之后,李璟缓缓道:“佩铜印以上者,审问登记之后,一同送往长安吧。到期铜印以下的那些,就将他们押到院落去戍边囤田,既算是流放充军,也算是一个改过赎罪的机会。而且发往辽东,有我镇国军监管,也不用担心再起乱子。”
  这样一分,虽然最后要押往长安的还是多达两三千人,但起码其它的四万余青壮是留下来了。带往辽东,也能开发辽东。
  听到这个安排,张蕤有些震惊。这样的大事,起码得由招讨使宋威来决定,并且还得请示皇帝和政事堂才行。李璟居然就这么拍板决断了?不过想想,心里又有些赞赏李璟的这种独断专行。毕竟,让朝廷来决断的话,这些人很有可能不是杀掉就是贬为奴隶。现在李璟这样决断,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那五万余的流民要如何安排?”
  说到这些流民李璟也有些为难了,毕竟这些流民中虽然也有青壮,但更多的是老弱妇孺。登州、辽东现在暂时已经处于人满的状态了,除非李璟向辽东打下更多地盘,不然真的安排不下。更何况,就算需要人,现在登州外面想要进入登州的百姓多的是,而且大多都是青壮。
  “张使君如何打算?”李璟把这个麻烦的问题抛给了宋州,毕竟这些流民中很多人是宋州当地百姓。
  张蕤想了想,“经此次贼兵袭境,宋州也是损失巨大,暂时间我们只能把流民中宋州之民安置,其余流民无能为力。”
  李璟点了点头,这也是实话。“这样吧,宋州籍的流民由张使君安置,其余的,我返回登州时带上,正好带他们返回原籍,交由各地官府安置吧。”
  把几件重要的事情决定之后,大家面上也愉快了许多。
  虽然王仙芝、尚君长、毕师铎、柴存、柳彦璋,曹师雄等这些贼首还没有抓到,不过这次草贼几乎尽没,被歼灭了两万多,俘虏四万多,最后逃过汴水的,只有三千人左右而已。这么点人,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不过,最后李璟还是向宋州一众官员表示,在渡过端午节后,镇国军将全军拔营,继续向东追击草贼,一定要彻底剿灭这些贼寇。听到李璟这么快就要率军离开,宋州上下,充满了复杂心情。镇国军呆在宋州,虽然秋豪无犯,可大军供给全靠宋州,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是虽然王仙芝大败而逃,可隔头不远的东北面的曹州,却还有另一个草贼副都统黄巢率领的贼兵。他们心里也担心,万一李璟走了,黄巢又杀下来怎么办?
  此时此刻,宋州大小官员,居然没有一个想起本镇节帅穆仁裕他宣武军!
第507章
张惠
  五月的暖风吹过汴渠,直让人入醉。
  前些天纷纷离开宋城的富户百姓们又都陆续返回,转眼间,宋州又恢复了昔日的繁华热闹。特别是今天,五月初五端午节,对于宋城来说更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天个日子之一。
  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做为汴渠运河沿岸大都会,且还是运河上汴船造船中心的宋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相当的热闹,要举办最为隆重的龙舟竞渡比赛。这不但是民间的活动,而且官方每年也是给予大力支持。每一年,宋州的竞渡龙舟都有上百条,奖赏更加的丰厚。
  原本今年遭遇了草贼来袭,先前许多百姓大户纷纷逃离宋州。可现在,草贼虽然占了宋州四县,但最后却被镇国军大败,斩杀生擒无数,王仙芝更是落荒而逃。一时间,端午竞渡又将如期举行。
  而且宋州刺史张蕤有意要借这个活动将先前的那股恐慌气氛扫空,欲借这次端午竞渡宣扬虞城大捷,重新收拢人心。为此,今年不但会继续举办龙舟竞渡,而且还将是百年来宋州最大的一次端午龙舟竞渡活动。
  为了这次竞渡,宋州特别拔出了一大笔赏钱,而宋城的那些大族富户官宦之家也纷纷捐出一份不薄钱财,甚至,各商家各大户乃至宋州下面的一些大的地方宗族,还纷纷派出了自己的龙舟队前来。为了更加隆重,张蕤还亲自打了李璟,请镇国军参与此次的竞渡。
  端午当天,上午将由镇国军在城外河边举行一起规模盛大的阅兵式,稍后,则将是镇国军发起的擂台比武大塞,不论镇国军将士还是宋州百姓,不论身份,都可以参加,最后的一百零八名、七十二、三十六、十八,九、前三,魁首等名次者,还将获得一份丰厚的赏赐,另外非镇国军者,还能破格收录军中,根据名次授予军职。
  除了阅兵与比武之外,午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传统端午竞渡比赛,奖赏同样丰厚,另外当天还会有马球比赛、蹴鞠比赛、相扑比赛,射箭比赛等诸项活动。除此外,整个当天,从早上开始,还会有极大的集市,到了晚上还将有夜市、灯会。
  早在三天前,这个热闹的端午庆贺计划已经早传遍了宋州下面八县,甚至就连陈州、汴州、曹州、毫州、徐州、兖州几个周边的州县也都传播了开来,无数的商人、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们前来。
  这个热闹的端午庆贺,不但吸引来了大量的贵族宦官士人,也吸引了无数的商人小贩,甚至附近大量的妓女伶人舞姬歌伎等纷纷乘马坐船而来。同时,也吸引来了大量的小偷、强盗、骗子等,甚至有许多饥民流民也纷纷蜂拥而来。
  从昨天晚上开始,宋城附近已经到处都是人来人往,到了今天早上镇国军阅兵式之时,整个宋城内外已经是人山人海,据张蕤收到下面官吏的报告,宋城现在比往年端午之时人数还要多上几倍,据初步的统计,眼下宋城已经起码八方汇聚了不下三十万人之众。如果再加上镇国军和他们的那些草贼俘虏,宋州已经聚起了不下四十万人,剩下是磨肩接踵,前挤后拥。
  特别是各方涌来的大量饥民,远超过张蕤等人的预料,一度让他们十分紧张,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幸好有李璟肯出面,派出了镇国军维持秩序,又调集了一匹粮食在宋州城外设立了一百个粥棚,总算把这些流民安抚住了。
  张惠儿也早知道了今天会很热闹,昨天晚上在母亲面前磨了许久,才总算是让母亲答应了今天带她去城外观看竞渡。以往每年的端午竞渡,宋城也是万人空巷,就是贵妇千金、民妇奴婢,也都会获得同意可以前往观看这难得一次的盛会。不过今年张蕤是不愿意让女儿再出去的,一来女儿年青渐长,二来今年外面很乱,三来也是担心女儿和李璟再见面。
  不过到底还是拗不过女儿的撒娇,张惠又得了阿娘一起帮忙,张蕤最后还是同意了。
  早上的阅兵式张惠没有机会看到,张蕤没有同意她去观看。但她派了绿芽前去,据绿芽回来的报告,早上的阅兵仪式十分的热闹隆重,两万镇国军都换了整齐干净的军袍,铠甲也擦的锃亮,队伍整齐无比。
  好不容易挨到吃过午饭,张惠和绿芽还有阿娘王夫人一起乘坐着马车,在张府家丁仆妇们的护卫下,前往城外汴渠岸边的比武大会。
  马车的帘子有两层,外面是一层纱帘,里面还有珍珠帘,做工极细且珍贵无比。坐在马车之中,他可以透过珠帘和纱帘,看到外面。外面的人却窥视不到马车里的情况。
  宝蓝色的纱帘将外面的世界染成一片蓝色,城墙外,汴渠岸边,已经搭起了十八座擂台,在北面,还有一麻视野极好的高高看台,上面已经搭起了一座座的帐子,分成了一个个小包间看台。
  在看台的两侧,是数以万计的百姓前来观赏,比武还没有开始,可是这里已经挤满了早早赶来的百姓。
  在十八座比武擂台的外面,还用纱帐围了起来。在纱帐围起的场地中,已经有无数的报过名的好汉正在做着准备。那壮观的景象看的张惠目光异彩连连,闪亮的铠甲,高大的骏马,百姓们热烈的喊声,风中那一面面飘荡的彩旗。
  “这比词曲里描绘的还要棒!”张惠和王氏在几名家丁的引领下到了看台上给张家安排的帐中时,她不由的轻声感叹。今天的张惠也是花了半天的心思认真的妆扮了一番,身上一件火红的石榴裙,外面还披了一件同样火药的大袖衫,整个人就如同是五月盛开的如火石榴花,鲜艳又动人。
  场中突然一声巨大的欢呼声响起,隔着帐子前面的那面薄纱,她激动的看到了李璟策马出场。
  李璟是整个全场当仁不让的焦点,他穿着一套黄甲麒麟宝甲,身佩玉具剑,披着金光耀眼的金色黄金织金披风,连跨下的汗血宝马,都是足有超过普通战马一尺多高的五尺余金黄宝马。
  在他的身后,是六个比李璟还要年青一些的次。这六人,张惠马上知道,他们就是如今宋州到处传说中的镇国六衙内,李璟的六个门徒。镇国六衙内同样吸引了全场许多目光,他们清一色的也是黄金甲,不过他们身上的这套黄金甲要比李璟的那套逊色一些。据一旁的父亲介绍,李璟的那套是皇帝御赐,真正的黄金甲,不是鎏金也不是金漆,而是完全用黄金打造御赐黄金甲。
  “黄金那么软,用黄金打造的战甲怎么上战场?”张惠有些不相信。
  张蕤哈哈一笑,“黄金战甲当然是不能上战马的,这其实是一套武将的礼服,黄金甲和绢甲是一样的,并非战场上所穿。比如太宗皇帝当初平定王世充回长安时,身上穿的就是一套黄金甲。这样的铠甲一般都是天子赏赐,一百人可不敢私造。”
  “那镇国六衙内还一人一套黄金甲,镇国军的金甲胜捷军还全部都是黄金甲呢!”张惠有些不信。
  “你一个姑娘家知道的还挺多啊。”张蕤今天心情大好,耐心给女儿解释道,“六衙内的黄金甲可不是纯金打造,他们那是鎏金战甲,而胜捷军的金甲,则只是外面刷了一层金漆而已。”
  李璟率六门徒入场,然后许多镇国军次也陆续入场,他们都将是今天比武大赛的裁判。毕竟今天的胜利者,能够获得直接入镇国军中且升任军官的稀罕机会。
  镇国军将领们在场上展示一圈后进入裁判席入座,然后李璟宣布已经通过了报名和海选的武士们开始抽签比武。
  报名比武的人很多,在昨天经过了一轮海选之后,依然有上千人通过海选。这些人有的是镇国军士兵,有的是宋州的士兵,还有的则是一些宦官大族和商户家的子弟,甚至有附近地主的儿子,乃至于普通的商贩走卒,反正是来者不拒。但要想上台,最起码得要能抓举起百斤的石锁,负重三百斤走五十步这两个基本关。
  绿芽看到其中许多都是宋州官员以及那几个大族家的子弟后,都不由的惊呼。还有许多他不认识的人,有时碰到一些有名的大族子弟,张蕤也会在旁边介绍几句。
  朱温、朱珍、朱存三个结义兄弟也在通过了海选的武士队列之中,虽然朱温已经成为了指挥,手下有一百弟兄。但眼下选锋军刚刚新招了三千兵马,选锋军五营马上要扩编成十营,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官职空位,朱温现在一心想要再进一步。虽然不敢期望能一下子成为营指挥使,但如果能成为营教练使,或者带指挥使、营司马这些,还是很期待的。
  张惠在人群中认出了朱温,发现他就是当初在郊外山寺门外一直傻看着她的那个小子,没想到,他居然也来参加了这次比赛,而且居然还已经穿着一身镇国军的战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