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628

  郑从谠尴尬的笑了一下:“现在大家手上自然没什么钱,不过大家可以先凑一凑,剩下不足的可以先打张欠条。等我们扫平朔州叛军之后,所有的缴获可以都折算给你抵充。”
  听到原来是这个办法,李璟笑了笑。想了片刻之后,李璟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实在是,他也不能不答应,要不然,这七镇兵马就全都得罪了。“我可以答应,粮食我可以马上调拔一批过来,有罐头和粟米高粱等,勉强可以应付的过去。不过冬装这些,得需要些时间。”
  李璟两万镇国军每人都发了三套,如果每人先拿出两套来救急,四万联军的冬装问题可以勉强解决。
  “大帅,我还是那句话,这样耗下去,最先吃不消的还是我们。我以为,等粮草冬装到达后,我们可以冒风雨围剿朔州。要不然,撑的了一时,我只怕我们坚持不了长久。最起码,如果开春之前,战斗无法结束,我镇国军是得回师登州的。辽南数次发来急报,说契丹已经击败了积利州高句丽人,他们已经威胁到了镇国军的属地,我们不得不回去。”
  听到李璟这近似要挟的话,郑从谠有些不满,可最后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诸将已经出兵半年,拖的太久别说李璟要走,其它诸镇也可能要走。他们一走,到时光河东和振武这两路兵马,根本很对付的了沙陀人。
  “好,李镇国先把粮食物冬装给解决,然后,我们合兵出击,一举剿灭沙陀叛军!”郑从谠目光直盯着李璟道。
  李璟知道他的意思是得自己先把粮食和冬装问题解决了才肯出兵,对此李璟只是一笑,“那就这样定了!”
  这一战必须得打,李璟不想一直拖在这里,他所说的辽东契丹和高句丽的事情也是真的。另外一方面,他刚刚接到的最新一封老师崔芸彦的信中,崔芸卿向他提到眼下王敬武已经和草贼联手了,王敬武据齐州,王仙芝、黄巢据济州,他们声势大振,淄青的剿匪大军由康承诲几次率军进击,都是劳而无功。现在宋威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崔芸卿已经向宋威提议调李璟的镇国军前去平乱。崔芸卿还不知道李璟已经升任镇国军节度使,登州也从淄青镇给划出来了。
  不管如何,李璟现在在代北再怎么折腾,这块地盘也吞不下去,与其如此,不如趁现在目的基本达到,早点回到登州、辽南。至于郑从谠的要求,李璟也并不觉得自己就完全吃亏。各军欠下的帐,到时只要击败了李克用父子,这些都是能收回来的。
  散会之后,李璟立即让张宏开始负责调集他们囤积的粮草到太原,并且将将士们的另两套冬装先集中起来分给其它各镇兵马。
  “这一仗拖的越久对我们越不划算,现在我们暂时吃点亏,等回头都能收回来的,我的目标还是在开春之前,就要结束这场战斗,返回家中。”
  得了李璟的指示,张宏也就不再说其它的,开始全力调集这些粮食和衣物。
  到十二月底,郑从谠已经收到了李璟调来的衣物和粮食,联军的衣物和粮食问题全部解决了。
  大年三十,全军在军营中过了一个热闹的年,酒肉赏赐。
  第二天一大早,大年初一,郑从谠终于下令全军趁着新年的这个时间,全军开拔,向朔州前进。
  这次八镇兵马,在李璟的建议下分成了两路。第一路,由郑从谠亲自率领,由河东军、振武军、天德军、夏绥军、河阳军、忠武军、义成军七镇共四万兵马从忻州直攻朔岚边境上的摭虏军城,然后从楼烦关入朔州攻新城。
  另一路则由李璟率本部五千骑兵,加上三部蕃军九千骑兵,加上高氏兄弟以及傅氏兄弟的那一万步兵同样入忻州,然后进入代州,取雁门关。
  另外李璟的另一部兵马,则从云州南下,直攻朔云二州边境上的黄花岗。
  三路兵马八万大军,最终的目标就是朔州的金城。三军将最后在金城汇合,一举歼灭李国昌父子。
第420章
大破楼烦关
  咸通十五年,也是乾符元年。在十一月五日冬至,群臣上僖宗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孝皇帝”,改元乾符。去年既是咸通十五年,也是乾符元年。元旦一过,转眼已经便是乾符二年。
  李璟感觉时间飞快,可朔州的李克用却觉得这段时间度日如年。
  这场战斗已经完全的偏离了他们父子的掌控,他们此时就犹如坐在一架正不断滑向深渊的马车,明知道即将掉入深渊,可却无力阻击。经历了这连续的战斗,李克用此时身上多了许多沉稳,性子也不再那样的桀骜跳脱。当初他瞧不起李唐,觉得这只是已经病入膏荒的病虎。可是现在他终于明白,也许李唐确实要不行,那些藩镇也确实没多少是真正效忠朝廷的。但是,沙陀人却还没有能力挑战他,那些藩镇们依然还愿意为李唐出兵。
  他有些后悔,早要是能听从妻子的话就好了。
  风雪越发的大了,李克用却如雕像一样的站在雁门关上。
  今年的雪格外的大,他现在忧心忡忡。原本他与妻子商量好,他渡河去接应父亲,妻子准备收拾人马去塞外。可惜振武军的反戈,让他愤怒失去理智。而随后全歼振武军,又让他一时心中侥幸,以为能凭沙陀骑兵的勇武再打几个胜仗,便能改变当前局势。他确实连战连捷。
  骆驼堰一战,歼灭振武军六千人马。洪谷一战,再灭四千唐军。唐林一战,再歼昭义军八千人马,并击杀昭义节度使李钧。三战三捷,转战千里,沙陀人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可以称之为天下最强骑兵。
  可为什么连打胜仗,局势反而越加的不妙了呢?
  他派去云州增援的高文顺、高文集兄弟,本来是他安排帮助守卫云州,保住他退往塞外的通道。守住云州,便进可攻,退可守。可高文顺兄弟一到云州就投降了李璟。就连世代跟随他们的萨葛与安庆二部,都阵前倒戈。他的令军使,傅文达也跟他兄弟傅文通率军投降了,云州的数路兵马,最后只有叔父沙陀都督李友金逃了回来。
  这个打击极其的巨大,甚至让李国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下子病倒了。
  云州丢了,他们退往草原的后路也断了。
  李璟的一万大军扼守住了云州,另外五千大军扼守住了蔚州。通往塞外的道路就三条,从云州过白道翻越阴山,或者走蔚州从军都陉入塞,要么去振武,从单于都护府出塞,可现在这三条路全被堵住了。
  他灭掉了昭义军,可朝廷却又集中了八镇兵马汇集起来。甚至连以往他们沙陀人从来都看不起的赫连部、拓跋部、契必部、萨葛部、安庆部五部兵马,居然也敢跟着朝廷兵马前来攻打他们。
  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个冬天真冷,李克用感觉浑身发冷,取下腰间的羊皮酒袋,狠狠的灌了一大口的马奶酒,一阵火势自腹中升起,整个人要好了许多。
  刚回到温暖的镇将府中,刘氏立即为他解下披风,将他那双冰冷的手捧在手上。
  “我们不能继续呆在朔州了,大雪纷飞,我们的粮草虽然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可冬衣却不够。”刘氏劝李克用立即趁机出塞。“眼下天降大雪,朝廷兵马这时出兵的可能不大,我们正好趁机打通一条出塞的通道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等不到开春,我朔州的百姓都要冻死的差不多了。而且到了那时,朝廷的各种兵马攻过来,我们也打不过他们。”
  李克用沉默。
  许久才道:“阿耶现在病重不起,这个时候哪能冒雪出塞。”
  他实在是不甘心,就这样不战而逃。他手下还有一万精锐骑兵,另外还有招募的各族兵马两万人。有三万人马在手,李克用心中还想一战。朔州是沙陀人的大本营,虽然丢了其它各州,可是楼烦、雁门两座入朔的雄关还在他手上。而且在朔州沙陀人的大本营金城外围,还有三岗四镇,建有坚固堡垒要塞,驻有重兵。必要的时候,他甚至可以把所有的沙陀人给武装起来。
  “沙陀战士最强的是骑兵!”刘氏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李克用想法的不切实际处,“我们长于骑兵机动,打防守战,守城战,这不是我们的长项。再坚固的堡垒,也有攻破的时候。”
  现在已经到了沙陀人生死存亡之时,甚至不比六十年前朱邪尽忠受尽吐蕃欺压,毅然决定回归大唐时的那一次。
  “撤吧,当年我沙陀人从河西撤到大唐,三千里转战,一路被吐蕃人包抄堵截,损失了三分之二的族人,可最后不还是逃出来了。现在情况好比当年,留下来,就算你能再打几次胜仗又如何,最后我们还是拼不过唐人。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氏已经看的很清楚,一两场胜仗,已经无力改变局势了。唐朝现在占有如此优势,根本就不会有缓和的机会。
  “容我再考虑考虑!”李克用心头一阵阵发堵。
  乾符二年正月初八,郑从谠亲率七镇四万兵马到达楼烦关下三十里,而楼烦的守军却还困在风雪围住的关中,根本毫不知情。楼烦关与雁门关都是朔州南面的门户。雁门在代州西北,楼烦在岚州东北,不过相距却并不是太远。李克用亲率五千骑兵驻守雁门关,另外雁门关和楼烦关各驻步兵五千。
  到达关下之后,郑从谠并没有立即下达进攻的命令。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出发前他就已经与李璟约定,三路兵马将在正月初十,同一天发起进攻,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兵力优势。
  其实按郑从谠的意思,是想和李璟合兵一处,八镇一起进攻楼烦关。只可惜,李璟却并不想和他们在一起。郑从谠猜测,也许李璟是想单独出兵这样功劳更大。毕竟八镇合兵,最后的首功肯定是他的,而兵分两路,李璟的功劳却是抢不走的。不过郑从谠一直有些担忧,万一他们如期进攻楼烦,李璟却不出兵攻打雁门怎么办。
  时间很快就到了正月初十,因为大雪不断,郑从谠又派出了拓跋思恭的党项骑兵游骑扫荡,偶有出关的探马也都被拿获了,关上并不知道郑从谠已经率大军到达关下。
  “大帅,职下愿率我党项勇士为大军前锋,拿下楼烦关!”自从投到了郑从谠的麾下,拓跋思恭其实是有些担心李璟找他麻烦的。毕竟,他一开始是得了李璟的黄金之后,才出的兵,算来,应当是归属李璟的。眼下他却选择了招讨使郑从谠,郑从谠对他还不错,大力保举,让他一下子从自封的宥州刺史,成了夏绥节度使。事到如今,他们党项人只得紧跟着郑从谠,抱紧这个靠山才行。
  “拓跋将军可有何破城良策?”郑从谠对拓跋思恭的主动请战十分满意。
  拓跋思恭笑了笑,声音中带着几分谦卑,“一个攻其不备就足矣,等天黑之后,某直接率部下精锐偷入关城,打开关门就行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可有的时候却又很简单。强攻楼烦,必然得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如果用偷袭之计,在眼下的情况,却有很大的可能不费多少力气就拿下关城。
  郑从谠没有拒绝拓跋思恭的请战,试一试无妨,就算失败了也没多大关系。当夜,拓跋思恭选五百精锐党项兵,饱餐一顿之后,换上了白色的披风,一路悄悄接近楼烦关下。
  随后,他们成功的依靠在城墙上钉入铁钎,钉出了一条通道,让几名强悍的党项战士成功登上雪夜中无人坚守的城头,然后放下软梯,将拓跋思恭五兄弟以及五百精锐接应上城头。当五百党项人从天而降之时,城上的守兵却还躲在城楼和角楼之中烤火避寒,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新年都还没过完的这个时候,唐兵突然出现。
  郑从谠披着大氅,一直站在马旁等候着。
  诸将兵马都认为党项人这是自寻死路,靠五百人根本拿不下城关。不过大帅让他们在这里等着,他们便都在这里整装待发。当众人都要被夜里的寒风吹的冰成冰棍之时,楼烦关上突然出现三支火把在不停的晃着圈,紧接着楼烦关门像是夜色里一只巨大的怪兽缓缓张开了大嘴。
  郑从谠大喜,城门夺下了。
  “杀进城去!冲!”郑从谠兴奋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七镇兵马呼啸着冲入了楼烦关,战到天亮,楼烦关内五千步兵守军,几乎全军覆没,战死一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当冬日里的那轮红日迟迟升起之时,楼烦关上已经换上了朝廷的大旗。
  胜利到手的如此轻松,甚至让站在城上的郑从谠都有些不敢相信,以至于,城中七镇兵马趁势抢劫这样的事情,也被他选择性的忽视不见了。
第421章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乾符二年正月初十,招讨使郑从谠率七镇兵马突袭夺下楼烦关,大破沙陀兵马五千。攻下楼烦关后,诸将都争相请战,郑从谠自与振武军节度使于琄留守楼烦关,允其余五镇兵马攻打新城,由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天德军节度使赫连铎各率本部为前锋,河阳节度使李涿、义成节度使李种、忠武节度使崔安潜三帅各率本镇兵马随后。
  拓跋思恭与赫连铎都是一心争功,兵马行进急快,当天夜晚兵马就已经杀到新城。新城只有三千守兵,本与楼烦类乃是互为援引,可是现在却根本不知道楼烦关已经被攻占。当夜,拓跋思恭故伎重施,以攻楼烦之法,再夺新城关门,随后两部六千胡骑杀入新城。等到天亮时,河阳、义成、忠武三镇一万四千兵马赶到之时,新城已经被彻底攻占。
  党项人和吐谷浑二族兵马攻下新城之后,纵兵大掠,奸淫妇女抢夺财物。拓跋思恭因夺城时,城中反抗激烈,损失不小,入城之后干脆下令屠城,赫连铎根本没有劝止,反而仗着兵多,将一半多的新城划为赫连部的抢劫区,双方甚至一度因为劫掠之事而相互斗殴。
  三镇后续兵马赶到之时,新城已经成了一座空城,拓跋部与赫连部将城中劫掠一空,砍下的人头堆积如山。两部胡兵不但把三各沙陀兵尽皆杀死,而且将城中的沙陀部族等部族男子统统杀死,以冒充军功。拓跋部得首级八千,赫连部更得一万三千余级,那些孩童和妇女财物,则被二部瓜分一空。
  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乃是前宰相崔由之从弟,为人最是正直忠厚,上次曾经因为拒绝帮田令孜将其兄长安排到忠武军中任职,而被田令孜忌恨。这次出兵,忠武军也被调来。忠武军地盘并不大,只有许、陈、蔡三州之地。不过忠武军向来兵骄将横,崔安潜到任之后,整编军队,招募了一些健壮新设忠武八都,每都一千人马,由于忠武八都都戴着黄头巾,因此在联军中,忠武军又号称黄头军。
  在诸将联军中,忠武黄头军的军纪无疑是最好的。崔安潜赶到新城之后,见到党项拓跋兵和吐谷浑赫连骑兵居然敢屠城,杀良冒功,十分愤怒。
  崔安潜直接带着忠武八都将闯入城中,让人将拓跋思恭和赫连铎请来,手中宝剑拄在地上,怒问二人:“我等乃是朝廷之王师,此来是平定叛乱。代北百姓正盼朝廷解民水火,而你今你们却不顾军中纪律,公然屠城、奸淫掳掠,滥杀无辜百姓,你们心中何安?”
  二人见崔安潜大怒,都不由的心中惊惧,一来惊惧的是崔安潜手上的忠武八都这支精锐新军,二来崔安潜与李璟关系不浅,乃是李璟另一个老师崔芸卿的同族从兄,两人一个是清河崔氏,一个是清河崔氏的青州房分支。二人惶恐无言,最后只能眼看着崔安潜调忠武八都入新城,将还在劫掠的拓跋与赫连二部兵马拿下送来五镇兵马面前。最后,二人只得无奈下令处斩这一百多人,其余被拿获者也被罚以军棍,连抢夺到的财物人口,这个时候也被迫交出。二人面上虽然没有反抗,但心里都已经十分痛恨崔安潜。
  五镇兵马进入新城,暂时停止进军,等候李璟攻打雁门。
  雁门关下,李璟按期到达代州治所雁门城,在这里,李克用根本没有打算守雁门城,因此李璟兵一到,城中只有一百骑兵立即弃城逃回到了句注山上的雁门关中。
  李克用听闻李璟率两万大军到达雁门,不由的又怒又惊。他没有想到,这样的风雪天气,李璟居然还敢进军。李克用准备出兵对付李璟,刘氏一旁劝说,“眼下朝廷诸镇兵马中,唯以李璟最为兵强马壮,手下就有四万大军,且蔚代云诸州现在都在李璟手上。不如假作向李璟投降,先将其稳住。”
  李克用听从刘氏之劝,便让云州七将之一的李存璋前往雁门城给李璟送信。
  李璟在代州刺史府召见李存璋,看着这位应当是李克用年纪最大的一个义子,轻笑着道:“李克用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站在堂下,李存璋悄悄打量着李璟,李璟的年青让他感觉有些难以相信,不但年青,更关健的还是李璟虽然长的也还算高大,可因为面容白皙,整个人一身英气,看着更像是一个文士。特别是李璟此时一身圆领袍衫,头上戴着一顶乌纱帽,白色的脸庞,颌下寸许短须,坐在堂上椅中,居然手里还捧了一把书卷。
  “在下此次前来,实是因为李振武与李留后都十分敬仰李镇国的威名,李振武父子本无心反叛朝廷,一切只是一场误会。今日,李振武父子愿重归朝廷,效忠李唐。此事,想请李镇国代为斡旋,为表诚意以及对李镇国的敬仰,今李振武愿意将其嫡女嫁与李镇国,二家联姻,共成秦晋之好。”
  李璟冷笑一声,旁边的监军使张承业已经是怒斥道:“呸!朱邪赤心父子世受国恩,不识报效,却逆天无道,大逆起兵做乱。吾皇发兵讨逆,我家大帅响应皇命,正欲夷其九族,以震慑天下,吾帅又安能与逆贼结亲,你们也配?吾不斩汝,汝速去,让李鸦儿速献关投降,自缚来降,也许到时还能给他一个痛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