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628

  这一枪出手,顿时让场外观看的许多将领都不由的眼前一亮,频频点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镇国军中用枪的将领不少,杨师厚的这一枪发出,有一股极强的气势,让远在场外的他们都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一枪的威势。
  李存孝也不由的吃了一惊,没有想到杨师厚居然如此厉害,他转身对王彦章道:“二哥,你以为五哥的枪法如何?”
  王彦章轻笑一声:“我虽然是用枪,但其实铁枪使的是棒法,说到枪,咱们几兄弟真正用枪行家是三哥。”
  高思继很直接的回道:“六哥的枪法确实很不错,大有名家风范。不过他的枪与我的枪法也有不同,我这是北枪套路,六哥的枪法好像是南枪枪法。大哥用槊,六哥用枪,两人的造诣都极高,虽然武器不同,但到了这等境界,其实不过是一法通百法通。两人都长于技巧,应当分不出输赢。不过如果六哥碰上二哥和四哥你们这样的力量型对手,只怕他就要吃很大亏。”
  “嘿嘿!”李存孝有些得意的嘿嘿一笑,他的绝招就是一力降十会,仗着天生的神力,一般都能压制对手。
  王彦章点了点头,真要拼个你死我活,刘寻和杨师厚肯定能分出个胜负的,但现在,两人既然是同门切磋,最后肯定会是平手。
  杨师厚的马速越来越快,二马将要交错而过之时,他大喝一声,整个人气势大增,手中长枪发动雷霆一击,向刘寻刺去。
  “来的好!”刘寻打的畅快,手中长槊直接变刺为拍,槊锋砸中枪头,刘寻顺势一扫,长槊顺着枪杆滑向杨师厚,直接将他的长枪压下。
  二马一错而过。
  随后场上杨师厚和刘寻都是放声大笑,两人却并没有马上调头,只是缓缓的勒马转身,相视大千千万万。
  场边很多士兵看的不解:“打的正痛快,怎么不打了?”
  旁边有人解释:“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两人看似没打几下,但实际上已经把各自的本事都展露一遍了。两人又不是生死斗,这便是点到为止了。”
  “多谢大哥指教!”杨师厚也打的痛快,在马上抱拳道。
  刘寻笑道:“不错,五弟的枪有名将风范,比我预料中的强多了。”
  两人来到李璟面前下马回复,监军使张承业笑着问,“二位少将军哪位胜了?”
  刘寻道:“我们都没有败,打了个平分秋色!”
  “好,打的很精彩,天雄的武艺让本帅都大为惊讶,很好。本帅赏赐你们二人每人黄金百两,以示嘉奖。”
  二人谢过李璟,随后符存和王彦章比试。
  王彦章直接提了两把铁枪上阵,没敢小看这位六哥。而符审依然是那副平静的面容,跨坐马上,提着一把足有九斤重的五尺双手大剑,这把剑是刚得到的李璟亲赐,剑名龙王破山剑,镔铁打造,五尺长,双手双刃大剑。剑刃上是如雪花一样层层叠叠的纹样。在剑格上,还有一颗硕大的红宝石镶嵌,剑鞘更是镶金嵌玉。这把剑价值连城,削铁如泥。
  王彦章双手执枪,一手一枪。二人没有多说客套话,直接开打。有了杨师厚之前的精彩表现,符存如预料中的一样优秀,但却已经不让大家太过惊讶了。
  符存一把长剑在手,削、截、刺三招运用的出神入化。
  符家好歹也是将门世家,虽然自小家道中落,可符存还是从小就练剑的,一把家传的大铁剑和一本家传剑谱,他练的熟透无比。眼下又得李璟所赐宝剑,更是如虎添翼,打了二三十个回合,王铁章就不肯打了。
  虽然两人用的都是重兵器,但符存审的宝剑且重且锐,两人兵器每次交加,王彦章心爱的铁枪都会留下一道痕迹。
  “不打了,不打了,六弟好本事,哥哥服了。”
  李璟大笑,照样赏赐了二人各黄金百两。
  李存孝看的手痒,也要下场比试,不过大家都知道他力大无比,因此单打独斗没人愿意和他打。最后李璟让符存和杨师厚连手对阵李存孝,两人一开始被李存孝压制,但打到一百回合后,李存孝渐力气有些不支,二人这时反攻,李存孝便只能防守,最后李璟判三人平手,也给李存孝赏了一百两黄金。
  围观的诸将看的心痒难耐,这时看打一场就有一百两黄金,都有些心动。
  李璟见此,干脆就在军营门口设立了一个大擂台,让手下六门徒轮流做擂主,规定,只要上台打擂,且能够战胜任意一名擂主的,就能获得黄金百两的赏赐。
  这个告示一出,立即引得八镇三部落军将们心动不已。一百两黄金,价值一千匹绢或者八百贯钱,不算小数了。一个边军戍兵的年俸才二十四贯钱而已。八百贯,一辈子都不一定赚的到。
  擂台摆起来的第一天,就有无数的人报名参加。
  不过第一天过去,连在六将手下坚持二十招的都少有,更无一人打赢六将。
  第二天开始,普通的小兵已经不敢上了,这个时候更多的则是其余七镇的将校们前来打擂。眼下兵马还未准备出兵,大家闲在营中,有这样的热闹自然是要参加的。
  特别是这场擂打到现在,已经俨然有些意气相争了。八镇兵马汇聚,现在各镇风头完全被镇国军给盖住了。各镇都有兵马想来打李璟的六个门生打趴下,既赢一笔赏钱,又赚一个面子。
  只可惜,连续打了三天年擂,却连一个能赢的也没有。军中也不是没有猛将,但那些将领基本上都居于高位,刘寻他们六个人现在,都只是一个侍卫小兵。那些将领前来挑战的话,直接就已经弱了一半了。打赢了,一个将军赢了小兵也没什么面子,如果输了,那就更丢脸了。反正一百两金子对他们而言,也不是太多。
  普通的小兵校尉们打不过,厉害的大将们又不肯前来打,结果镇国军的这个摆台连摆了七天,最后无一人打赢擂主,终于没有人再来了。
  李璟便也让人撤了擂台,又重赏了六个门生一回。
  经此摆擂过后,镇国军在八镇三部之中,威名更盛。
  河阳节度使李涿也早听到李璟用一匹千里把从他手下诸葛爽那里换走了两个小队头后,居然把二人收做了门生。一开始,他还觉得李璟这行为有些奇怪。等后来镇国军摆擂之后,他也暗自前去观看了李璟用一马换去的两个河阳军部下。等看到二人在台上威风无比,无人可逆其锋之后,这才知道了这二人的厉害。
  心中既疑惑李璟是如何一眼就看出了这二人的本事,又一边气愤自己的手下居然把两个如此厉害的手下被一匹马就换走了。诸葛爽现在也很后悔,悔的肠子都要青了。他怎么没想到,无赖李罕之的手下,竟然还藏了两只猛虎。本来这应当是自己的麾下猛将,可现在,一时不察,却被自己拿二人只换了一匹马回来。
  有心反悔,可是现在那二人已经成了李璟的门生,就算他厚脸皮把二人要回来,估计二人也是不会愿意再归于他麾下了。无奈之余,诸葛爽只得叹气连连,后悔不已。
  而最不爽的还是李罕之,自己手下的两员猛将被一匹马换走了,干脆的是这匹马还没有落到自己的手里。人也没了,马也没得到,这才是真正的不爽。见镇国军那边如此红火,他心里都暗自萌发了要投向李璟的念头。
第419章
风雪入朔州
  时间已经进入十二月十五日,河东天降大雪,雪积二尺之深,天地之间成为一片白茫茫。
  镇国军大营在卯时一到,准时的吹响了起床号角,然后是各营的教练使吹响哨声。起床到集合只有一刻钟的时间,时间一到,便开始擂鼓点卯。
  三通鼓响过后,未到者,即将处以严惩。按花名册点卯过后,各营开始早操,先是进行负重跑步十公里,然后回营进行方阵演练,接着是各种武器的训练。然后差不多也就到了早饭时间,开饭。
  八镇三部六万大军驻扎于天门关前,大营连绵二十里。李璟的镇国军虽然只有五千人在此,但另外还有一万九千兵马,也是直接隶属于李璟的。对于这些兵马,李璟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同样的严格要求,一律按照镇国军的模式管理。
  早上点卯出操,都得严格遵守。
  起床号一响,李璟便很准时的立即起床,穿戴梳洗之后,也牵上了一匹战马先赶往校场进行点卯检阅。一开始高文顺的云州兵有些人不愿意如时点卯出操,李璟先是让都虞侯向他们宣布了军规,第一次只是口头警告,书面记录一次。等到第三次之时,李璟直接将那些人押到点兵台上,亲自拔剑斩了那十一名云州兵的人头。并传首全营,一时各军震动,再不敢无视李璟的军规了。
  虽然这几部人马的将领都已经获封各州刺史,但是现在,他们依然还在诏讨军中,依然还是李璟的部下。
  有李璟的镇国军做榜样,郑从谠和于琄也从李璟这里要了一份镇国军的出操训练规章拿去仿效。从那时起,每天早上镇国军的起床哨一想,其余各军也便开始一起响起起床哨,然后是点卯出操。于琄和郑从谠他们甚至干脆把李璟的早操内容给全盘端过去了,负重跑步,军阵演练,然后才是个人武艺练习。
  李璟到达校场点将台上时,第一通鼓声才刚刚想起,校场上的雪已经有值勤的士兵们给打扫干净了。第二通鼓响起的时候,镇国军的兵马已经基本上都到齐了。
  两万四千兵马,分成了数部点卯,镇国军这边五千人分开,另外其它各部也都是按照各将的兵马分开。镇国军的校场上,五千士兵一个未缺,全都到齐。茫茫雪地上,镇国军的将士早在一个月前已经全都换装上了崭新的冬装。虽然这个时候西域那边已经有棉花传到了河西、关中一带,但是如中原一带,棉花现在还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李璟虽然已经在辽东开始种植棉花,但是还只是初始阶段,棉花收获使用还遥遥无期。
  要避寒,百姓们还只是穿着夹袄,没钱的普通百姓衣服里面塞一些干草,有钱点的弄些鸟毛鸭毛,再富贵的则穿的是各种皮毛。镇国军的士兵的冬装,李璟下了一番本钱。每个人都有三套冬装军服,每套包括内衣、衬衣、以及夹袄、套袍,最保暖的是,每人都发了一件皮袄,和一件大披风,并且每人还发有皮手套,皮帽子。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相同的,这三套装备下来,也是花费不菲的。不过李璟没有小气,不但每人都有,而且一人准备了三套。
  这样的大雪天,镇国军每人还发了一套用毛皮缝制的毛毯。天再冷,底下的军士们也都不惧。而且由于有肉食和蔬菜罐头的供应,这个冬天虽然是在旷野里过的,但大家都没有出现冻死冻伤的情况。
  不过其它各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各军镇出兵在外,后勤补给运输本就不便。大家都指望着郑从谠给大家补给,但是河东虽然说富裕,可这些年光兵变了,你杀我来我杀你,好不容易郑从谠现在带领下,情况好了一些,可这么多兵马驻守在这里,就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不但人吃马嚼,而且还得发饷,动不动隔三差五的还得发赏。
  郑从谠现在是头发都白了大半,好在李璟的镇国军到来后,两万多人没有要过他供应粮草,帮他减轻了许多负担。
  不过到现在,招讨各军兵马,却有许多都没有足够的冬装,将士们在这样的天气里,连营门都出不去了。
  李璟刚刚遛马回来,张宏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张宏穿了一件貂皮袍子,外面还披了一件熊皮大氅,脚上一双厚厚的虎皮靴子,脖子上还吊着一对大皮手套子,头上戴了一顶熊皮帽子。整个人臃肿了一大圈,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出来觅食的大狗熊。
  一见到李璟,张宏就不由的叹苦:“河东这地方怎么这么冷,咱们登州可没这么冷。”
  登州那是沿海,自然不会这么冷,这里可是靠近着塞外,塞上的风不停的往这里吹,自然就冷了。
  “今天郑相公找我,意思是现在诸镇兵马在此,冬装筹备不齐,想让我们帮忙解决。”张宏皱着眉头道。
  李璟让侍卫升起了铁皮煤球炉子,煤是在河东挖的,铁皮煤炉子也是直接在河东用那些抓获的胡人们建工坊打造的。烧煤球虽然味道不好闻,可比烧炭却是便宜划算多了。
  李璟搓了搓手,哈了一口的白气:“老师于公昨天也找到我,希望我们能帮他麾下的振武军解决一下冬装问题。另外,现在归属我们指挥的那一万九千人马,也都等着我们帮忙解决呢。”
  张宏皱眉跳脚,“这怎么都还赖上我们了,咱们又不是神仙,哪还会变不成。联军除了我们这五千人马,这里还足有四万兵马呢,难不成,还都要指望我们不成。”
  “谁叫这些军队里,就咱们镇东军每天有肉吃,还都崭新的冬装呢。”李璟也是叹了口气。自诸镇汇合之后,郑从谠似乎就没有进攻的意思,长安那边几次来催他进攻,可郑从谠一直推脱说钱粮物资不齐,拒绝出兵。李璟也找郑从谠说过几次,可郑从谠却认为眼下局势,对付李克用那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围而不攻。
  他们的日子难过,沙陀人的日子更难过。这一冬熬下来,沙陀人得减少两成以上。
  虽然李璟也比较认同这个计划,可李璟却是不愿意一直跟他们耗在这里的。李璟甚至有想过,反正进行的赏赐都已经下来了,后面这场仗看似没什么了,其实最后的这场才是最难打的一仗,自己要不要直接率兵回登州呢。
  李璟刚把冰冷的手给烤暖,郑从谠就派人来召李璟前去中军大营议事。
  赶到大营,只见诸镇将领居然全在。郑从谠一见到李璟,就笑容十分亲切的过来拉着他的手到上座。
  “这可是郑相公之位,我李璟有何德何能,岂能居之,千万使不得。”
  “这个位置现在只有你能坐了,季玉将军这回可千万要帮大家一个忙啊。”郑从谠笑容里有些无奈。
  李璟坚持拒绝:“有什么话大帅直说既可。”
  见李璟坚持,郑从谠也就罢了,自己做回去,叹了一口气,徐徐道:“还不是这粮食和将士们的冬装问题。现在这天气,大雪封城,道路更是封堵,现在不断将士们的冬装无法解决,就是我们的粮草也快要断了。”郑从谠知道李璟先前扫荡蔚州四州之时,搜集囤积了不少的粮食。但想要从李璟口中夺食,却是不容易的。李璟虽是个副使,可手中兵强马壮,他这个正使也没什么好办法的。
  李璟有些为难,自己当初也是预料到从登州运粮到晋中困难,才会在幽州勒索抢夺了一批粮食,又在代北掠夺囤积了一批。要让他把这些粮食拿出来,李璟可不愿意。至于冬装,那就更不可能了。
  郑从谠见李璟不肯开口,皱眉大感为难。最后求助似的望向于琄,于琄开口道:“眼前各冲确实困难,季玉如果你能帮上忙,还请施以援手。”
  话毕,于琄又道:“当然,也不白要你的粮食和衣物,你可以按物定价,由诸军直接出钱即可。”
  听到这话,李璟倒是眼前一亮:“大家能拿的出钱来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