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619

  于是汎秀再问:“此人是否与筱原长房有什么协议呢?”
  三好长俊果断摇摇头:“实在不像。这两年来菅达长倒是做出过一些示好动作,但没得到回应,我看只是他自作多情罢了。况且船越景直已经对筱原长房言无不尽,有必要在小小淡路上扶植两家耳目吗?”
  刚才的提问是个小小试探。对方的判断过程,汎秀并不完全赞同。但最终的结论是靠谱的。
  如果不是筱原长房,那么菅达长或许是找上的别的什么势力……
  这时三好长俊又补充道:“以前家祖曾说,察觉了一些豪族与毛利家勾结的蛛丝马迹,但未得到有力证据,不知道菅达长是否参与其中。”
  毛利家!
  平手汎秀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现在是织田、毛利的联盟,对抗三好、浦上、大友三角,然后许多小势力裹挟期间。理论上盟友之间应该互相支援帮助,但实际情况显然没这么简单,这种时候应站在全局看问题。
  那么,如果菅达长果真暗地投靠了毛利家,他此刻为什么不公开立场呢?会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可利用的地方?
  汎秀抬起头,目光正好与本多正信交汇在一处,双方都懂了对方的意思。
  这一次,确实可以按照本多正信的思路去操作了。
  菅达长是不是真的投靠毛利家,淡路还有多少人参与其中,这个事实不重要,如何从中获利才重要。
  被冷落片刻之后,三好长俊不明所以,试探性开口说:“除开这些之外,鄙人还带来了阿波、赞岐的近况,乃至于筱原长房的军阵布置。倘若您能够借机一举将其军势击破,那淡路岛上的笼城者,也无非只是疥癣之患罢了。”
  满足于平手汎秀对两个淡路海贼头目的好奇心之后,他仍是不忘此行的最终目的。
  不过从这个态度看,三好长俊的语气,比前一个使者软得多,似乎也没奢望马上就达成内应外合,击溃筱原长房的计划,只是提醒平手汎秀不要满足于对淡路的占据。
  汎秀不觉莞尔道:“阁下就这么希望外人的铁蹄,进入您的故乡吗?”
  适才双方交流途中,作为幕府指定的守护代,汎秀对这个没有什么尊贵身份的武士没有必要太过礼貌。所以这句“阁下”明显带着讽刺的意思,嘲笑三好一门众为了内斗,不惜勾结外敌的行径。
  三好长俊却只作听不明白,回答说:“鄙人自幼在近畿长大,故乡并不在四国,而是在您治下的和泉。”
  他以这种装聋作哑的姿态应付过去,而后又十分正经地解释说:“实不相瞒,筱原长房已经在公然地铲除异己,扶植亲信了。数月之前,他与赞岐的有力国人安富氏结下姻亲,并帮助安富氏侵吞了周边其他豪族的土地。前不久他又试图让其次子成为三好家重臣赤泽宗伝的养子。他提出的‘新加制式’军法,无非就是篡权前的准备。”
  “还有其胞弟筱原自遁,与实休大人(三好义贤)的遗孀间传出不恰当的绯闻,但筱原长房对此毫不加以管束,这简直是对主家的公然欺凌。这些事情,您派人去四国的任何一处町镇,都能打听得到。”
  “另外,筱原长房一贯将阿波公方掌握在手上,时常以此为借口发号施令,想必也是绕开三好家的前奏吧。”(阿波公方即足利义荣,足利氏分支,被三好家抬出来的招牌。)
  “至于我等一门众所受到的打击,更不用说了……”
  看他这番描述,这筱原长房简直是犯上作乱的权臣,除了没正式篡位之外,坏事都做净了。
  但平手汎秀却是江信江疑。
  前面说到的种种,都是处理内务时可能遇到的正常状况,未必就是包藏祸心,不可听信一面之词。至于后面的桃色新闻,更不值得深究。
  目前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三好一门众大概真的受到了很深的打击,以至于不惜勾结外人,也要干掉筱原长房。
  但这也怪不得外人,谁叫昔日三好长逸掌权时太过霸道呢?四国当地人可是被这群大爷们折腾得够惨。
  这番话其实应该反过来理解,筱原长房在四国并不是不得人心,而是很得人心,他的各项政治手段或许也不免有少数徇私之处,但大体上是逐步强化了集权能力。
  现在正处在筱原长房大展拳脚的阶段,也是他得罪的人最多的阶段。再接下去新政就会开始运转,四国就会迎来以筱原为新核心的时代。
  如果这次不趁机将他解决掉,那么三好一门众可能会渐渐被排挤得毫无力量,而平手汎秀也将失去利用敌人内乱来扩张的机会。
  没花多少功夫,平手汎秀就听懂了对方的暗示。
  不过,这些消息的可信度还是存疑。就算三好长俊此人是真心前来带路,这家伙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也未必靠谱。
  汎秀内心也并不希望仅仅取得淡路之后就折返回去。三好家明显是处在最低谷上,这个时候就应该想方设法去摄取更多利益,不能给出宽松的恢复时间。
  背后是不会有多少援助了。一个无力反击近畿的三好家,在信长眼里已经不是一等威胁。甚至可以说,阿波那个“伪公方”的存在,还有利于对足利义昭的敲打。
  织田家虽然家大业大,但目标也多。六角、北畠余党是目前的首要考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还有朝仓、本愿寺的位置。
  乃至还有丹羽长秀的山阴,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游戏玩家,后世灵魂的记忆里完全没有对此的印象,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只凭自己的力量,想要尽量获得更多东西,就必须用些计略。
  而预设好的计略,发动的前提条件是,筱原长房率兵支援淡路,离开阿波。
  但是对方至今为止,都是出人意料的耐心啊,不管其原因究竟何在,都不是汎秀所乐见的。
  也许,是到了反客为主的时候了。
  归根结底,敌方不动,说明淡路国并不够重要,并不够致命。
  那么可不可以找一个更重要更致命的地方呢?
  平手汎秀闭目思索了一会儿,最终他起身走到军帐中的方桌前面,望着四国的地图,突然问道:“方才你说到西赞岐众虽然如约派出了军役,但士气低落,怨声载道是嘛……这一点,还请详细道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局势……”
第十八章
毛利家的身影
  随着平手汎秀的念头,权力体系开始运转。
  有关菅达长的分析工作主要由本多正信负责。
  三好长俊被要求仔细回忆在四国,特别是在胜瑞城里的所有相关见闻,一丝一毫也不能漏掉。经过大半个时辰的处理之后,他提供了十几个道听途说的二手消息,看似都是些捕风捉影的猜测或者鸡毛蒜皮的杂务,但都要事无巨细地记载。
  同时安宅信康以及六家投靠过来的淡路豪族,则按照要求来到军营中的一处僻静之所,总结各自对菅达长这个人的了解。显然这七个人作为邻居能说的话题太多了,目前没有专业人员整理,一切交由本多正信凭个人判断力来筛选。
  再者,随时携带的重要文书需要核查一遍,关于毛利的直接或间接记载全部被翻出,然后按照既定格式标上必要的备注,誊抄下来作为比对。其中或是织田家内部书信中无意提及,或是外交文书被信长转发,也有平手家忍者的劳动成果。
  诸如此类种种,显然都要消耗文吏的人力资源。幸好平手汎秀有一个超过四十人的佑笔(文字秘书)团队。
  以前大多数家臣并不理解这个班子的存在必要性。四十多个人,都快赶上信长身旁的规模了。直到平手汎秀搞出了“印字签花税”,“竞拍会”,“带刀状”等数个新政之后,这个数字就一点也不嫌大了,甚至还逐渐觉得不够。
  可是这个团队也很难再大肆扩充了。既要识文断字,又要政治背景可靠,满足条件的人在本时代可真不太容易找。这些年平手汎秀通过集中抚育士卒遗孤,选拔了二三百可用之人,但其中大部分都走上了父辈们的舞刀弄枪之道,成为谱代军中组头、队头之类的基层军官。愿意啃着书本,并且能读出来个名堂的人,只有五分之一不到。
  一般大名会从和尚庙里登用奉行,不过平手汎秀并不太愿意把宗教力量引入到如此中枢的地方,就连跟虎哉宗乙他也只是保持合作关系。
  文官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的大问题,急不得。所以暂时只能让这四十几个“读书人”能者多劳了。
  最终经过了一夜的奋战,许多原来不怎么起眼的小片段逐渐拼合起来。本多正信以此做出判断,菅达长此人,的确极有可能已经倒向毛利。其接头人估计是毛利家中负责南线的小早川隆景——那可是个有名的调略专家!
  至于他们的全盘动机,大概是想要在不与织田家撕破盟约的情况下,抢夺淡路岛的控制权。
  可想而知,一旦平手汎秀作战失利,被迫退回和泉,届时筱原长房也必然元气受损,需要休养。毛利军便会趁此机会,从海路染指淡路,支持菅达长做旗头,来取得遥控淡路水军的效果。而且到时候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
  汎秀更加理解四国那边用兵如此谨慎的原因了。原来除了当面之敌,左右各处还有这么多心怀叵测的围观者。
  平手倒还好,战败丧师也不过是损失一些发言力,信长和义昭显然仍会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筱原长房要是一旦遇挫,会被内外无数野心勃勃之辈吃干抹净。
  所以明明淡路被围,明明他的部队远多于平手军,就是迟迟下不定决心。
  比起织田家的扩张方式,毛利这种扶植代理人的战术显然更容易受到当地人欢迎,但统治也相对不稳定。而织田的最大优势则是掌握了京都,与朝廷和幕府关系密切,有大义名分在手。
  双方虽然明面上是盟友,却只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私底下的明争暗斗可一点都不少。
  比如丹羽长秀奉命攻略但马时,吉川元春、武田高信就以扫清尼子余党的名义跑到分一杯羹。结果是织田家占据了生野银山,但毛利家却获得了但马国四分之三的土地(虽然掌控力不高)。
  现在平手汎秀也感受到这种难言的滋味了。
  根据各项情报汇总,毛利家的战略布置大致呈现在眼前。
  目前毛利家大致分为三个战线,毛利元就与嫡孙辉元,在北九州对抗大友家和大内残党,目标是富饶的博多町;吉川元春带领山阳国众在因幡、但马镇压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尼子残党(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山中鹿介);小早川隆景带着山阴国众,负责与浦上、三好周旋。
  这三个方向的战略思路完全不一致,一个是强夺,一个是围剿,一个是智取。
  小早川隆景就是“智取”的执行者。表面上他要以本部人马及备中、备后二国之众,应对两个方向的强敌,似乎会很吃力。
  但其实浦上正与浅井作战,三好则在和平手对峙,而小早川隆景这家伙,不仅没想着帮忙,还时刻准备抢人头摘果子!
  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左思右想,越来越觉得这个猜测靠谱。
  平手汎秀当然不能让毛利家如愿。但他也绝不能公然撕破脸面。后面的政治风险是很高的,只能因势利导,想个取巧的办法。
  这次汎秀本人尚未发言,本多正信就主动献策了,他跪伏下拜,进言道:“菅达长鼠目寸光,小早川鞭长莫及,二者相聚百里,必然不能互通。可以各个击破。”
  接着他上前详细解释说:可暗中教人制一批毛利的军旗,同时派船只故意来回开动,营造毛利家援军前来的假想。菅达长与小早川之间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深情厚谊,见状一定会怀疑是否被毛利家放弃。其心动摇,后面的文章便好做了。
  这种事情,毛利元就可是有前科的,前些年以优厚条件招降山阴猛将本城常光,旋即又将其暗杀,收回其领地。再往前看,吉川、小早川两家的上代家督都传言是被利用后又遭杀害,死因可疑。
  在原本的历史中,三村元亲、武田高信也是类似的遭遇。如此先厚禄笼络,后诡计打压的做法,可以说是招牌一般的存在。
  平手汎秀听了这条计策,先点点头,而后又立即提问:“倘若敌方有三五名高明斥候,便可轻易发觉毛利并未出兵,如之奈何?”
  然后本多正信胸有成竹地回答说:“请您以在下为使者,前往备后小早川处请援,对方推拖不过,定会派些老弱残兵虚与委蛇,到时候真假混杂,就不易分辨了。顺便也可试探,究竟菅达长是否内通毛利。”
  汎秀略做思索,慨然应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