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619

  忽而从走廊上吹来一阵急风,在这盛夏之夜,居然给人一点寒意。俄而雨声大作,天上响起几声雷动。
  趁着这雷雨之势做掩,一直像个植物人般树在那里的岩成友通终于动了动。只见他缓缓向汎秀施了一礼,而后起身对香西长信摇了摇头,说:
  “鄙人犯下大错,未被追责已经颇为庆幸,不敢妄想其他。”
  平手汎秀眼神在这两人身上飘过,忽而笑了笑,斟酌一番措辞之后,缓缓道:
  “两个月之前,鄙上,也就是织田弹正,确实为岩成大人准备了要职与厚禄。然而……”
  后面的事没有说出口,但在座各位也猜得到,就是“玩忽职守”,“松懈大意”,导致“逆酋”三好政康逃脱的事情。
  汎秀的书信上是这么写的。然则明眼如信长者,一下子就看出来,这岩成友通,很有可能是故意放走了他的老朋友。
  这件事本身其实可大可小,考虑到舆论影响,信长不打算施加什么惩罚。但对岩成友通的这种态度,信长就觉得十分恼火了。所以高官厚禄成了泡影,信长对岩成友通不再过问,也不会拿出一寸土地来,而是让平手汎秀“自行决断”。
  察觉出真相的相关人士是不少的。包括信长在内的很多人都在疑惑,为什么平手汎秀让新降之人独自行动,而不派人加以监视,以至于放走了这么一条大鱼。
  大家都把这一点归结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在场的松山和香西,看来也是持有这种想法。只不过区别是,香西长信准备不顾自己的得失,要帮岩成说两句话了。
  没有人知道,其实平手汎秀一直通过亲信服部秀安监控着全局。岩成友通之所以能放跑三好政康,不是钻了什么空子,而是得到了汎秀的允许!
  最终平手汎秀是这么说的:
  “事出有变,鄙上织田弹正,一时恐怕不会将岩成殿列入织田的直臣序列。但我愿以一千石知行延请岩成殿做平手的家臣。”
  话音落地。
  岩成友通依旧是木讷着使了个礼,但他眼中多了点复杂难明的情绪,一时分辨不出来。
  松山重治低着头不知在思考什么,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而香西长信,先是松了口气,露出庆幸之色。接着又下拜出言说:
  “平手监物大人果然有海纳百川的气象!但请允许在下再鲁莽一次。刚才您说我长信有五千石知行,我愿分出四成给岩成大人,与他各领三千石!”
  汎秀一时惊异,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却见岩成友通脸色一变,终于从泥塑石雕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对着香西长信说:“香西殿此举,实在让我无地自容!此事请不要再提了,给我岩成友通留点颜面吧!”
  他的话语里带有不可辩驳的决然之意,香西长信久居其下,竟真被震慑住,不再说话了。
  而平手汎秀见状,神色不变,只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
  送走这几位之后,已至午夜。
  暴风雨早就停下来,一轮残月安然挂在头顶。
  汎秀沉默着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拿出了久违的酒壶。
  上次浅野长吉和本多正重贪杯误事,平手汎秀加以惩罚之后,也在自我反省。或许是主君饮酒太多,弄得上行下效。
  而后他引以为戒,以后但凡有军情,就不再饮酒了。
  不过今天,刚刚第一天到达和泉的岸和田城,一路十分安定,没什么军情。
  所以他决定偶然地放纵一晚,用酒精来化解一下心中的那点郁结。
  打开酒壶,清香就充盈了房间。倒在碟子上,一饮而尽。
  清凉和香甜之意随着液体流动,从咽喉传递到胸腹,而后一种极淡的细腻芬芳在周身扩散,流转,沉积,仿佛能感受到身体的细胞都在随之吟唱。
  果然盛夏之夜,当饮此冷酿。
  “妾身斗胆,不知主公为何心绪不佳?”
  是姬武士的嗓音。
  伴随着低沉的脚步声,一件斗篷搭在了平手汎秀身上。
  “虽是夏末,但半夜雨后,还请主公保重身体。”
  汎秀笑了笑,没有回头,却伸出不拿酒碟的左手,抓住帮自己披斗篷的柔荑,拿到嘴边,道:“阿虎,你如何知道我心绪不佳的?”
  姬武士颔首敛眉,面颊上露出几分羞意,但仍忍着主公和夫君的轻薄,柔声答到:“您因兴致好而饮酒时,是慢慢品味;化解烦愁时,才会一饮而尽。或许您自己都没注意到,但家里的姐妹们都知道呢。”
  “是这样啊……”汎秀苦笑了一声,侧首望着窗外的明月,沉默而了片刻。
  继而他轻叹一声,脸上显出兴致阑珊的意味,说到:
  “是啊,我确实有些不开心。”
  “主公不是兵不血刃就取得大胜吗?为何还会不开心呢?”
  “胜利的滋味……也未必就很好。”汎秀缓缓闭上眼睛,“我一直以为执掌和泉国并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看来也确实如此。但与以前驻守沓掛城有个很大的区别。”
  “不知这个区别是指……”
  “以前我手下的家臣和领民虽然也各有不同的诉求,但大体方向是一致对外的。而现在呢?寺田安大夫狼子野心,寡廉鲜耻,不择手段。然而我会对他提拔重用。岩成友通是个很有义气的人,我却只希望这种讲义气的行为不再出现,否则下次就只有用刀剑跟他讲道理了!”
  说完之后,汎秀又倒了一碟清酒,倒入喉中,闭目坐下。
  接着他察觉到姬武士的躯体缓缓靠在自己身上。
  “主公,您感受到彷徨的时候,家里的所有人都是您的后援。”
  汎秀感受着身前的柔软和温暖,笑了一笑,睁开眼睛。
  “彷徨?这一点心绪,并不会让我彷徨。我为何要为胜利而彷徨?胜利的滋味虽然未必好受,但却比失败的滋味要强了一百倍!”
第五十二章
南部隐患
  随新守护代入驻之后,和泉的各项政策也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
  趁着众人都转封,离开了故土,平手汎秀先确定了家臣都在城里居住,知行地由主家统一代管的政策。
  这个政策许多大名都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其好处自然是加强集权,有利治安。但也有相应的坏处,会造成担任军官的家臣与农兵之间彼此不熟悉,影响战斗力。
  想要彻底摆脱农兵,需要的费用又很是昂贵,平手汎秀虽然有一系列发家致富的预想,但一时半会还难以落实。所以目前对和泉的规划是双轨制,在直属领地和谱代家臣的知行地内,普及常备军。而附属国人众则依旧提供农兵。
  如此的话,手里既能有一支能迅速调动的精锐小部队,也能在必要时刻作大型动员。随着经济发展慢慢转化,最终的目的肯定是全部或大部都常备军化。
  农兵的战斗力未必低于常备(比如萨摩的农兵),但战略机动能力太差。在汎秀预计当中,他将来需要面对的远征是很多的,不可能全部靠传统的方式应付。
  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接下来,首当其中的工作,是所有强势大名都会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的——检地。先要算清楚领内的人口和收入的详情,接下来才能合理安排家臣的俸禄,赋税的数额,徭役的强度等等。
  用计谋除了松浦孙五郎之后,平手汎秀勉强能算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征服者了。他派出了河田长亲、本多正信、伊奈忠次等一干能做内政的家臣,增田长盛和平手季胤也临时从分家回到了本家帮忙。但即使是这样的阵容,预计也需要至少两个月,需要加班加点,才能赶得上永禄十年的秋收。
  如果赶不上秋收,那本年度的赋税该怎么计算呢?众家臣的俸禄又如何支付呢?为避免这个问题激化,不得不维持大量的人力投入。
  但这样一来,平手汎秀预想中的几条内政策略,也就无人去执行,而只能先搁置了。
  当年他可以与松井友闲两人到清州町里去建设乐市,但现在的身份,如果贸然去接触底层人,只会把对方吓到。
  而且安全的因素也不能不考虑,万一敌方刺杀呢?
  所以最终是另一件预定中的事务提上日程了。
  七月初二起,平手汎秀留下部分人守城后,率领着几位近臣和百余兵卒,人人骑着马,开始对和泉国的地貌和路况做勘误工作。还带上了佐佐成政和平手秀益,顺便给这两人找一个合适的修筑支城地点。除此之外,寺田安大夫听说了这件事情,也主动跑过来当向导。
  据说信长此人年少时,佯作在野外玩耍胡闹,实际却暗自带着亲兵观察地形、河流、道路等等,所以才能在桶狭间一举找到今川家的弱点,成功执行夜袭的作战计划。
  与他不同的是,汎秀没有那份过人的精力,无法将地图印在脑海当中,而必须依赖纸笔。
  和泉国地域狭小,呈现出一个类似笔画“一撇”(即丿)的形状,北部是连成片的平原,土地肥沃,道路通畅,水利也不缺乏,农商业都比较发达,民风重利而不喜争斗。和泉国的大部分人口和收成都是北部提供的。
  汎秀花了数日时间视察,与手中的旧地图一一对照,将新建成的居民区和桥梁添加进去。
  接着他带人向南行去,发现风貌与北边大不相同。
  整个和泉南半国人烟较为稀少,只有在沿海一线有相对稠密的乡村,内陆与纪伊国接壤的地方则全是丘陵,农耕和交通皆很困难,堪称穷乡僻壤。
  但直到走进这些穷乡僻壤,才发现这里虽然穷得缺衣少食,佛寺倒多得惊人。
  而且这些佛寺,不属于平手汎秀所熟悉的临济宗和曹洞宗,也不是近畿势力最大的天台和日莲两家,而是纪伊国流传过来的净土真宗和新意真言宗。
  山林里的村子规模不大,一般只有不到二百人。但几乎每个村子都修着这两个宗派其中之一的简陋寺院,有的甚至二者都有。说是简陋,其实比起周围的民居已经算得上宽敞豪华。
  和尚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样衣冠楚楚地在庙里享受香火。沿路能看到许多穿着僧袍的人与农人一道弯腰在地里侍弄作物,或者坐在田埂上向幼童们讲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